民族裝飾畫藝術特征與傳承價值的探討
民族裝飾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各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體現,也是人們審美觀念的反映。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民族裝飾畫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民族裝飾畫的歷史淵源
民族裝飾畫是指在某一民族文化背景下,運用本民族的審美觀念和表現手法創(chuàng)作的裝飾性繪畫,既有繪畫性又有裝飾性。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具有深刻的美學價值和社會價值,這一藝術形式的主題和形象通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代表著不同的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通過色彩、線條、構圖等方面的藝術處理,使畫面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裝飾性美感;用于美化生活、表達信仰和傳承歷史文化。
二、民族裝飾畫的藝術特征
(一)民族裝飾畫的創(chuàng)作題材特征
藝術創(chuàng)作題材的靈感源自創(chuàng)作者對生活經驗的提煉和對意識觀念的再現,題材的選擇與表達不僅反映了創(chuàng)作者的藝術構思和審美取向,還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主要體現在象征性、民俗性和地域性三個方面,這些特征使得民族裝飾畫在題材運用上獨具匠心,既生活化又富有創(chuàng)意充滿魅力。創(chuàng)作題材雖源自生活,但并非生活事物的記錄,而是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對象進行主觀的處理和提煉加工,民族裝飾畫的創(chuàng)作題材具有象征性,創(chuàng)作者通過運用象征手法來表達特定的主題和意義。例如,在漢族的吉祥畫中,常常出現蝙蝠、魚、蓮花等形象,這些形象分別代表著幸福、富裕多子和純潔,通過這些象征性的題材,創(chuàng)作者將深層的寓意與美好的祝福融入作品中,使得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民族裝飾畫的創(chuàng)作題材具有民俗性,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裝飾畫創(chuàng)作的重要來源。許多民族裝飾畫的題材都與民間傳統(tǒng)、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密切相關,這些題材不僅富有生活氣息,還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通過描繪這些題材,民族裝飾畫傳遞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維系了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此外,民族裝飾畫的創(chuàng)作題材還具有地域性,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qū)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審美習慣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地區(qū)的民族裝飾畫在題材選擇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南方地區(qū)的民族裝飾畫多以山水、花鳥等自然景觀為題材,展現出清新秀美的風格;而北方地區(qū)的民族裝飾畫則更傾向于表現人物、故事等主題,展現出粗獷豪放的特點。這種地域性的題材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和審美習慣。
(二)民族裝飾畫的構圖特征
馬蒂斯說:“構圖是畫家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情,有意識地將各種元素按照裝飾方式排列的藝術?!?/span>民族裝飾畫的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亦是如此,不是客觀世界中的對象,所使用的構圖元素是他們的記憶中、意識想象中的對象;使得其在構圖特征表現形式上呈現出嚴謹的規(guī)律性、豐富的要素和多樣的技巧,這些特征使得民族裝飾畫在形式上具有獨特的美感和藝術魅力,同時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審美觀念。
1.構圖要素
民族裝飾畫中線條的運用是構圖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通過不同的線條形式,如直線、曲線和折線等,可以表現出不同的形象特征和情感氛圍。同時,線條的粗細、曲直和濃淡等變化也可以豐富畫面的層次感和空間感。色彩要素方面:不同色彩的運用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情感和象征意義,如紅色代表喜慶、熱情;綠色象征生命、活力等。形狀要素方面:民族裝飾畫中的形象通常以概括、簡化的形式呈現,強調形象的“符號性”典型特征和美感,其中“簡”要求創(chuàng)作者對于所使用的造型符號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底蘊有充分的了解,保證概括與提煉后的造型符號價值一致,同時滿足適用于現代裝飾畫創(chuàng)作的需求。構圖元素造型語言在保證本質特征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抽象變形的藝術手法與裝飾繪畫表現主題完美地融合,增加畫面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2.構圖規(guī)律與技巧
民族裝飾畫的構圖強調畫面的完整與統(tǒng)一,追求“圓滿”的效果,即畫面中的各種元素應相互協(xié)調、呼應,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這種完整性不僅體現在畫面形象的排列組合上,也體現在色彩、線條和明暗虛實的處理上。同時,平衡與對稱也是民族裝飾畫構圖中常見的規(guī)律之一,通過對稱的布局和色彩的均衡搭配,使畫面呈現出穩(wěn)定、和諧的效果,通過形象的重復、漸變和交錯、變異變化等手法強調節(jié)奏與韻律的表現,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這種構圖規(guī)律在很多民族裝飾畫中都有所體現,如中國的傳統(tǒng)年畫、各地的農民畫等。
(三)民族裝飾畫的色彩特征
民族裝飾畫色彩最主要運用的是裝飾性色彩,裝飾性色彩最基本的特征是主觀感覺,是創(chuàng)作者感性的表達。受創(chuàng)作者生活環(huán)境、經歷、認知等因素的影響,創(chuàng)作者對對象原有色彩進行提煉加工、主觀處理以期達到理想化狀態(tài)的色彩效果。民族裝飾畫在色彩運用上主要體現為主觀性、鮮明性和地域性三個方面。
色彩主觀性主要表現在色彩的感情象征,運用具有象征性,這是人們對于色彩聯(lián)想的結果。不同的顏色在民族文化中有著不同的象征意義和特殊的感染力,例如,紅色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吉祥、繁榮和幸福;綠色則常常與生機、活力相聯(lián)系。強調個性化的認知和感受,弱化對象本身色彩的真實性和逼真感;強調色彩因素和色彩關系的重新組合,通過改變色彩的高低起伏、強弱變化來實現色彩的的節(jié)奏與韻律。在多數民族裝飾畫中,創(chuàng)作者傾向于使用飽和度較高的顏色,如紅、黃、藍等,這些顏色不僅醒目亮眼,還能迅速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創(chuàng)作者還善于運用補色對比、冷暖對比等手法,使得畫面更加豐富有層次感、節(jié)奏韻律感。此外,民族裝飾畫的色彩運用還具有地域性。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qū)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審美習慣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地區(qū)的民族裝飾畫在色彩運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南方地區(qū)的民族裝飾畫多采用柔和的色調,給人以溫婉、細膩之感;而北方地區(qū)的民族裝飾畫則更傾向于使用濃烈的色彩,展現出粗獷、豪放的風格。
(四)民族裝飾畫的材料特征
民族裝飾畫材料的選擇與運用不僅決定了作品的外觀質感,還對作品的持久性和傳承性有著顯著的影響。正如張光宇先生所說:“今天所講的裝飾畫,也可以說是與一定的工藝材料和實用的欣賞價值聯(lián)系在一起的畫,也就是與圖案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具有特殊表現形式的畫?!?/span>如三江農民畫家楊梅香將民族裝飾畫與毛竹編制簸箕融合創(chuàng)作《千年侗寨,夢縈三江》、吳健純將其與漆畫工藝相融合創(chuàng)作的《賀新樓》等作品。民族裝飾材料特征主要體現在多樣性、地域性和可持續(xù)性三個方面。由于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性,民族裝飾畫的材料也呈現出多種不同的選擇,常見的材料包括紙張、布料、木材、陶瓷、金屬等。這些材料各具特色,如紙張輕便,布料柔軟,木材天然,陶瓷溫潤,金屬光澤。創(chuàng)作者根據不同的審美創(chuàng)作需求,選擇合適的材料來表現作品的主題和風格;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民族裝飾畫的材料同樣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區(qū)的民族裝飾畫在材料選擇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盛產竹木地區(qū),多以竹木材質相結合。這種地域性的材料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和審美習慣。民族裝飾畫的材料還具有可持續(xù)性,許多傳統(tǒng)民族裝飾畫的材料取自自然與生活,不僅易于獲取,而且具有再生性,體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民族裝飾畫在材料的運用上的這些特性使其充滿創(chuàng)意與魅力,發(fā)揮了獨特的藝術表現力,也為民族文化的繁榮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民族裝飾畫的風格與時代特征
民族裝飾畫不斷發(fā)展和演變,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風格和時代特色,呈現出多種不同的面貌。從北方的粗獷豪放到南方的細膩婉約,從東方的神秘內斂到吸收西方藝術之后的開放張揚,各種風格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從過去多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為主,表達人們對自然和神靈的敬畏之情,到現代更加注重現實生活的表現、傳遞時代精神,成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隨著時代的變遷,民族裝飾畫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發(fā)展。值得一提的是,民族裝飾畫的風格和時代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充分考慮時代背景和審美需求,將傳統(tǒng)與現代、本土與外來文化元素巧妙地結合起來,既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和傳承意義,又推動了民族裝飾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民族裝飾畫在現代生活中的價值與意義
(一)民族裝飾畫的價值
近年來,隨著文化自信的增強和藝術市場的繁榮,民族裝飾畫逐漸受到學術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從可行性的角度出發(fā),對民族裝飾畫的價值底蘊的研究主要集中體現在幾個方面。
1.文化傳承價值
民族裝飾畫在文化傳承方面具有重要價值。通過對民族裝飾畫的深入研究可獲取各民族的歷史、民俗、宗教等文化信息,從而更好地了解和傳承民族文化的精髓。特定的圖案或符號在民族裝飾畫中出現,這些造型元素背后蘊含的是豐富的文化意義,是傳遞民族文化獨特魅力之所在。例如圖2所示:安塞農村最喜歡的“蛇盤兔”吉祥紋飾圍炕裝飾畫,如民謠所唱:“要想富,蛇盤兔……”創(chuàng)作者制作這類裝飾畫先用豬血和黃土泥泥好墻面,然后把泡軟后的雞蛋殼剪成小塊,染上顏色,涂上雞蛋清,根據自己喜歡的紋飾嵌貼和繪制用來裝飾鍋圍、炕圍。
2.藝術審美價值
民族裝飾畫作為一種記錄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變遷、賦予了地方文化特色以及情感需求等諸多因素的 獨特的藝術形式,在藝術審美方面同樣具有重要價值。民族裝飾畫絕大多數都由土生土長的手藝人純手工繪制,在藝術市場方面,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潛力。通過民族裝飾畫,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時期各民族獨特的審美追求和藝術風格,借此跨越歷史的鴻溝,穿梭時空,近距離感受民藝人的智慧所在。
3.社會交流價值
除了文化傳承和藝術審美價值外,民族裝飾畫還具有社會交流價值。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民族裝飾畫成為不同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通過裝飾畫的交流,可以增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認同,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例如,通過畫面內容,了解一個民族的節(jié)慶習俗、民俗活動;通過展示和交流各自民族的裝飾畫作品,加深對彼此文化的認識和尊重。這種跨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增強文化包容性,對建設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
(二)民族裝飾畫的發(fā)展意義
1.民族裝飾畫與文化傳承
民族裝飾畫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在現代裝飾繪畫發(fā)展進程中,蘊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民族裝飾畫為其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思想底蘊,奠定了夯實的思想與文化根基,還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靈感?,F代裝飾繪畫創(chuàng)作者在吸收外來文化藝術時存在民族文化自信不堅定,受西方藝術侵蝕的現象,隨著民族裝飾畫走進人們的視野和生活,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中式的帶有民族特色的裝飾繪畫思想理念逐步形成,更加注重使用中國紅、靛藍青等中國傳統(tǒng)色彩。通過民族裝飾畫,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歷史、民俗、宗教等文化信息,從而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樣性顯得尤為重要,民族裝飾畫的傳承與發(fā)展有助于維護和弘揚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增強文化自信。
2.民族裝飾畫與社會發(fā)展
民族裝飾畫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地發(fā)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隨著時代而改變的有其創(chuàng)作內容、方式與材料,但核心的文化內涵、藝術審美的追求與愿望是不變的。 它是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人與社會、人與藝術之間相互融合的載體,為所處的環(huán)境帶來美的感受,帶來真摯的情感。在當下生活中,學校、商場、酒店、醫(yī)院等都隨處可見帶有民族特色的裝飾畫身影。藝術的語言是無聲的,藝術的力量是潛移默化的,這些出現在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帶有民族符號的裝飾畫帶給社會的意義也是深厚的。同時,民族裝飾畫作為一種文化產業(yè),可以帶動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如旅游、教育等,從而促進經濟發(fā)展。此外,民族裝飾畫的創(chuàng)作與推廣還能提供就業(yè)機會,促進社會穩(wěn)定與和諧。
民族裝飾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源于生活而服務于社會,傳遞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工作者,在推動其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中,應當不斷結合時代特征,多方位視角下挖掘裝飾藝術的多種表現形式,創(chuàng)作出符合這個時代人們審美觀念的作品,帶給大眾更多深層的民族情感。通過對民族裝飾畫的保護和傳承,使其更好地發(fā)揮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促進文化多樣性和人類文明的繁榮發(fā)展。
文章來源: 《新美域》 http://00559.cn/w/qk/29468.html
- 館藏《(增修)施南府志》的修復與保存
- 紙媒介在平面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與教學方法探討
- 廣電媒資從紙質向數字化轉型中的敘事重構研究
- 空間設計教學中紙藝技術的創(chuàng)意應用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紙質出版智能化轉型:技術融合與創(chuàng)新路徑
- 非遺傳統(tǒng)手工藝中紙張應用的技術體系與活態(tài)傳承策略
- 紙藝術的跨文化符號:中西方剪紙的英譯對比研究
- 數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路徑——以河南剪紙為例
- 基于環(huán)保視角的紙制品企業(yè)廢物管理與再利用策略
- 圖書館紙質文獻數字化存儲平臺的優(yōu)化設計與文件管理方法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