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爾姆·基弗藝術語言分析
1引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近年來AI繪畫技術的興起,傳統(tǒng)繪畫形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迫使當代藝術家開始從新的方向去研究和探索藝術語言。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也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者,想要了解一種藝術,那么就得從這門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開始研究,本文主要運用社會主體研究方法,通過研究安塞爾姆·基弗生活的歷史背景、藝術觀念、藝術語言、表現手段等,從而了解德國戰(zhàn)后綜合材料藝術的發(fā)展,及基弗對當代綜合材料藝術的影響與啟示。
2選題背景
提到綜合材料藝術,不得不提到德國表現主義代表人物安塞爾姆·基弗,可以說在藝術界它是一位偉大而寡言的特立獨行者?;コ砷L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德國,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思想受到戰(zhàn)爭帶來的影響,并且他將這種影響深深地融入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中。魯迅先生說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獻血”,基弗可謂是一名真正的勇士,他沒有回避戰(zhàn)爭帶來的悲愴,而是直面戰(zhàn)爭通過藝術大膽揭露戰(zhàn)爭過后給大地帶來的荒蕪和生命的毀滅,同時也記錄了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與傷痕。從2022年7月舉辦的第七屆全國青年美展作品可以看出,中國當代的綜合材料藝術在思想性的表達上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部分作品都在反映時代變化所帶來的欣欣向榮,越來越多的青年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加入綜合材料,讓藝術家得到更大的發(fā)揮空間、激發(fā)更多的靈感,與此同時也使得藝術有更多的可能性,綜合材料藝術充分的體現了當今的時代風貌我國藝術領域斗志昂揚、力爭上游的時代精神。安塞爾姆·基弗在綜合材料藝術表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研究分析他的藝術語言,對研究綜合材料藝術起著重大作用。
3安塞爾姆·基弗
安塞爾姆·基弗是德國當代著名藝術家,在國際上被看作是戰(zhàn)后德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ゲ粌H影響了本國的藝術,而且獲得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范圍的認同和傳播。基弗的藝術理念是在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反思之上建立起來的,她在材料運用和藝術觀念兩方面均保持著高度革新性和開放性,其藝術創(chuàng)作則在綜合材料、大型裝置、架上繪畫、攝影圖片、行為和雕塑之間自由轉換。在創(chuàng)作中無論使用何種手法和媒介,基弗的藝術都始終滲透著他對政治、歷史、宗教和哲學的思索與期望,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并彰顯出鮮明的個性特征。基弗的作品表現內容非常廣泛,他常常通過深刻的歷史、政治、宗教和哲學等主題,如二戰(zhàn)、納粹主義等,探討二戰(zhàn)后德國的歷史和文化遺產。他的非定型藝術大量運用非傳統(tǒng)的繪畫材料與媒介,使用了大量植物、金屬、乳膠、沙子、麻布等材料,作品充滿張力,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歷史厚重感,給人以震撼的視覺沖擊以及沉重的氣氛和壓迫感,因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影響。
4基弗作品中綜合材料的表現
4.1金屬材料的表現
基弗從70年代晚期開始就將煉金術作為一個范式研究。至80年代初期,基弗運用金屬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到達了他藝術創(chuàng)作的頂峰時期,并在作品中嘗試使用各類金屬材料,并且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之后他的創(chuàng)作與思想觀念不斷延伸,他開始嘗試將不同材質的物質附在畫布上,如:植物,麻布,鐵鉛,戰(zhàn)時的武器等,這些材料經過長時間的風化、磨損或是變形,使得他使用的這些物質符號化,從而具有更深層次的涵義,這也使得基弗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對基弗而言,金屬不單單只是一種現實性的材料,更加是表達自己藝術語言的重要載體?;ヒ越饘俨牧献鳛榛A進行創(chuàng)作,在作品中使用“鉛”這種金屬材料層層堆積,并通過擠壓的手段使金屬變形來達到想要呈現的效果,如涉及戰(zhàn)爭主題的飛機、戰(zhàn)艦模型、更有大型的“鉛書”系列作品,在作品中形成視覺沖擊強烈的畫面肌理。
基弗在八十年代時期的金屬材料作品以《起初》最為典型。基弗于 1985 年期間創(chuàng)作了這幅綜合材料作品,作品中的“鉛書”是一本無法常規(guī)閱讀的書。在這幅作品中,基弗將“鉛”這種金屬材料制成的書本造型放置在畫面的中心,鉛書下是一整片荒蕪凄涼的場景。這件作品充分表現了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戰(zhàn)爭將人們的家園摧毀成一片廢墟的景象,無情的戰(zhàn)爭帶給人們帶來的只有傷痕和沉痛。基弗屬于出生在德國戰(zhàn)爭廢墟上的一輩人,在之后的恢復過程中要面對上一代人在戰(zhàn)爭中留下的罪行,即使在這樣的情形下,基弗依然選擇擔起時代重任,不斷在德國歷史遺留的破壞悲痛中汲取養(yǎng)分,成為他創(chuàng)作靈感的源泉,從而通過作品揭露戰(zhàn)爭帶來的黑暗。
基弗將“鉛”這種金屬材料地融入于大量的創(chuàng)作之中,基弗尤其喜歡“鉛”本身所固有的物料屬性,因此他還曾說過鉛是“唯一能承載人類歷史重量的材料”?;ネㄟ^各種藝術手段將這些物質符號轉化為視覺沖擊,給人帶來心靈上的震撼。我們不難發(fā)現基弗的作品之中出現的場景有戰(zhàn)后形成的廢墟、貧瘠的土地、荒蕪的風景等,這些場景讓人深刻的感受到歷史和人類文明命運將是一場悲劇。基弗的作品想要表達的并不是讓人們在畫面中回憶起過去的死寂與絕望,而是想通過畫面中那無際的悲涼,呼吁人們在心中依然要相信愛,對未來要抱有希望,他的作品恰如其分的體現了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基弗在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歷史、神話故事傳說及宗教信仰等主題為基礎。通過作品傳達從而喚起觀眾對歷史和生活以及世界的深入思考。
4.2植物材料的表現
基弗的藝術觀念離不開他的成長環(huán)境,他通過作品深刻探討了歷史遺留的問題,他的作品中常常表現出沉寂、悲涼,示意過去那充滿痛苦和沉痛的歷史記憶?;ピ谒淖髌分谐3J褂弥参锊牧?,他利用自然植物所固有的屬性,使其成為自己藝術語言表達的重要內涵。金黃色的麥秸、干枯的樹干、枯黃的谷草等,這些植物經常出現在基弗的作品中。通過這些植物的獨特屬性描繪出一段歷史的記憶來暗示和提醒人們,最終喚醒人們對美好的向往。這些材料在基弗的作品常常暗藏著某種含義,例如麥秸和樹干突出了對于生命本身的思考。這些也源自于基弗善于運用場景和象征的手法,讓這些材料更加繪聲繪色,進而使觀者在作品中解讀出不同的藝術語言。
如《瑪格麗特》(圖 4.2)這一系列作品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基弗在畫面中經常使用暗喻和象征性的創(chuàng)作語言。這幅作品所呈現的是一個帶有許多豎形的半抽象但是依然可識別出的景象,畫面中麥秸頂端的卷須映襯著灰色的天空,這些經過粘貼、拼湊組合在一起的麥秸讓人想起植物的藤蔓、爬行的蛇,以及那些彎曲的充滿能量的線條。在麥秸的頂端處還畫有火焰,使那含糊其詞的象征意義得以加強,而“瑪格麗特”這四個字則放置在畫布中央。在這幅畫中,基弗聚焦于德國戰(zhàn)爭中的迫害者而非受害者,因為“你的金發(fā),瑪格麗特”是《死亡賦格》里為數不多的由集中營守衛(wèi)說出的詩句之一。[ [美]馬修·畢羅.費頓·焦點藝術家——安塞爾姆·基弗[M].廣西美術出版社,譯:張帆,2014.]畫面中的麥秸讓人想起《死亡賦格》里含意不清的頭發(fā)意象,象征著哪怕已經死亡,但是當它覆蓋在冬天的田野上時依然會孕育出新希望的某種事物。
5基弗作品中綜合材料所表現的特點
5.1視覺性
綜合材料所展現出的視覺語言可謂是異乎尋常的,畫面中通過不同種類材料的運用可以拉近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意象與客觀物質之間的距離,從而加強作品的視覺效果??v觀基弗的作品不難發(fā)現,他對待創(chuàng)作材料、技法、主題以及藝術語言的表達是熱情的、狂放的,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充滿自由、隨意,給予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地平線這一開放性空間常常出現在基弗的作品中,尤其是在表現被火焚燒過的土地、破敗不堪的廢墟這一類的場景時,這樣的形式在他各個時期的作品之中或多或少都有體現。如在《馬奇西斯》(圖 4.1)這幅作品中,基弗利用植物材料以及油畫顏料將畫面分割為近景與遠景兩個部分,增加了畫面前后的縱伸感。地平線以上的畫面面積很小,但卻給人帶來一種無限延伸的視覺感受,引發(fā)觀者去思考在地平線之外是什么?在看不到盡頭的地方發(fā)生著什么?而地平線下面荒蕪的土地占據了作品的大部分面積,使得整副畫的視覺沖擊力更為強烈,讓觀者在第一眼看到這幅作品時就會為這種視覺沖擊所震撼?;デ擅畹睦脴O具視覺沖擊的肌理展示了一塊荒蕪貧瘠的土地,當觀者看到這幅作品時很明確的就能感受到這是一幅典型的基弗式的戰(zhàn)后風景畫。而基弗把文字“Markische Heide”放入畫面后,文字本身被置于一個立體的空間中。這也使得觀者會去思考作者為什么要使用這個文字,同時也使得下半部分畫面給人沉重的壓迫感?;ド朴诶眠@樣的空間使得畫面形式更加多樣化,通過畫面內部生成空間、架構和材料的使用來吸引觀眾,從而使觀賞者忘卻作品畫面以外還有邊界的存在,能夠根據自己的想象一直向外界擴展。
5.2精神性
基弗所處的時代背景造就了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不管是基弗早期對德國納粹主義歷史的強烈關注,還是后來對日耳曼古代神話和現代詩歌等文本的創(chuàng)作,其作品背后呈現出一種“喚醒記憶”的歷史使命感。他創(chuàng)作的題材大部分都是來自世界歷史,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充滿邏輯和敘事性,且以對歷史的認識、反思為主體的?;プ鳛榈聡膽?zhàn)后藝術家,他創(chuàng)作觀念一直在不斷的擴展,漸漸的創(chuàng)作題材已經不單單局限于德國的歷史,而是放眼于整個世界,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的方式不斷為人類的發(fā)展探索路徑?;サ淖髌分宰尭鲊囆g家乃至普通的觀賞者心馳神往,不只是因為在他的作品中具有多元的表現手段、構成、藝術語言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其中還蘊含著深厚的精神內涵。理性和感性的相互交融在基弗的作品中表現的恰如其分,他曾說過:“智力不是唯一讓我們成為人的東西,還有情感和意志,如果這三個方面都能以很好的尺度呈現,那么你就是個完整的人?!被ド朴诶梦镔|材料來創(chuàng)作出想要表達的情感,給觀眾帶來精神上的共鳴,以此來提醒人們不要遺忘戰(zhàn)爭帶來的苦痛,呼吁人們對歷史進行反思。
6基弗藝術作品對現當代藝術的啟示與影響
雖然基弗的藝術創(chuàng)作情感來自于二戰(zhàn)后,但在他的作品中所蘊涵的對民族、歷史、宗教等的思辨,以及對時代的深入思考與描繪,在現如今這樣一個局勢動蕩的時代,他作品中傳達的精神含義似乎又再不斷地被重新解讀、釋義,再次被賦予與以往不同的含義。對于當代中國藝術界來說,基弗與中國有著錯綜復雜的聯系,其藝術表現形式在中國深受藝術家們的喜歡和敬重,從藝術觀念到創(chuàng)作方法等多方面讓中國藝術家從中獲得啟發(fā)。他努力正視納粹主義遺留的歷史記憶,在藝術觀念與材料的運用兩方面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創(chuàng)新性和開放性,通過繪畫來重新界定德國歷史與文化的發(fā)展,對人類的精神意義與民族文化的拯救意識以及對歷史的反思,都對當代藝術家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サ乃囆g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藝術價值,對德國乃至國際藝術界在繪畫的探求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在現如今這樣一個被數字、人工智能包圍的時代,繪畫藝術遭到重大沖擊,藝術的革新的顯得尤為重要,材料的運用與改變對藝術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7總結
安塞姆·基弗的藝術影響對于國藝術界來說,最為重要的并不在于他如何理解和表達中國,而是讓中國當代的青年藝術家學會思考如何通過賦予反思的藝術創(chuàng)作精神,觀察和表現中國的歷史問題及社會現狀,擔負起時代的責任?;サ乃囆g觀念對于如今社會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在于他的存在及藝術觀念在警醒人們學會自我思考、自我認識,以及如何面對和反思我們的良心、人性、健忘癥、歷史責,如何直面和反思人類給自然造成的罪行和文明的問題等等。我們的歷史也同樣經歷風雨飄搖和飽經屈辱、質疑,現實有著慘痛的民族災難、文化滅絕、人性陰影、精神廢墟等等。但是,在現當今這個社會,更多的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太多的人缺乏基弗式的直面過往悲愴的勇氣和精神,缺乏對歷史負責的個體意識和集體精神。
本文來源:《新美域》http://00559.cn/w/qk/29468.html
- 館藏《(增修)施南府志》的修復與保存
- 紙媒介在平面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與教學方法探討
- 廣電媒資從紙質向數字化轉型中的敘事重構研究
- 空間設計教學中紙藝技術的創(chuàng)意應用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紙質出版智能化轉型:技術融合與創(chuàng)新路徑
- 非遺傳統(tǒng)手工藝中紙張應用的技術體系與活態(tài)傳承策略
- 紙藝術的跨文化符號:中西方剪紙的英譯對比研究
- 數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路徑——以河南剪紙為例
- 基于環(huán)保視角的紙制品企業(yè)廢物管理與再利用策略
- 圖書館紙質文獻數字化存儲平臺的優(yōu)化設計與文件管理方法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