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立龍繪畫的母題
綜觀宮立龍的繪畫,除了《老村長》《大嫚兒》《婚紗》等作品外,更多的作品都是一男一女兩個作為畫面的主體形象。并且,多數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動態(tài)的,或舞蹈、或游戲,亦或是男女之間的情愛故事,仿佛處于動態(tài)之中的肖像畫,但是其表現性塑造手法和顯見的文學性敘事卻超越了肖像畫,也就是說,他的繪畫作品背后隱含著一個恒定的母題。
如《大地的跳舞》《千里共嬋娟》等都是以舞蹈為題材,這類作品也包括二人轉這樣的題材。顯然,對于二人轉來說,其民間性和鄉(xiāng)土特征鮮明生動,但對于上世紀90年代絕大多數農民來說,諸如探戈之類的舞蹈還是比較陌生的,而且,對于當時的黑土地農民來說,長期以來的保守與肢體表現語言的缺乏,在閑暇之時跳一段舞蹈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畫家卻用了一種超越現實情態(tài)的眼光來表現東北的鄉(xiāng)土生活。當時的中國社會正處于一個急劇變革的時期,農民對都市生活充滿著渴望與向往,而這種渴望在宮立龍的筆下成為了現實,這或許正是農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希冀。
像《歐——!》《順風》等作品則似乎更接近于鄉(xiāng)土生活,畫面中青年男女嬉戲喧鬧,盡情享受著新生活帶來的快樂,似乎在記錄著一段美好的情愛故事?!稓W——!》中的男青年弓著身子將女青年扛在肩上,女青年則伏在男青年的肩上,由于動作的夸張,是的女青年露出了腰腹的部分。從兩人的表情來看,男子憨厚的面龐滲出一絲善意的狡黠,而女青年則微閉雙眼面帶笑容,在欲退還就的情節(jié)中享受著愛情帶來的幸福,并且,塑造的雕塑般的形象強化了這一效果。
顯然,宮立龍的繪畫所針對的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農民,并且以小人物的面目出現,他拋卻了宏大敘事的格法,也不再去訴說某個人的命運,這在某種意義上使繪畫不在背負沉重的負擔,但“直面生存”或者“渴望生活”仍是宮立龍繪畫母題的正確解讀,在這種母題的背后,畫家在潛意識里似乎也在闡釋著一種生命哲學,用尼采的理論來說,人的權力意志是建立在生存意志的基礎上的,人只有滿足了基本生存條件的時候,才能生發(fā)出關于理想之類的事情,或許畫家正是用敏銳的目光和樸實的哲學思想來看待轉型期的黑土地農民。
欄目分類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