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與撒丁島》中的精神生態(tài)學思想
1.人與自然的和諧
工業(yè)革命以來,大機器迅速改變了這個世界,對自然的控制也導致了一系列影響世界經濟政治的問題。作為有良知的作家,勞倫斯口誅筆伐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撒丁島遠離深受工業(yè)革命危害的歐洲大陸,因此勞倫斯踏上了去撒丁島的旅程。旅程開始的時候,景色也并沒有讓勞倫斯失望。到墨西拿的路上,勞倫斯看到的是海浪拍打的海灘,游蕩的山羊,茂密的檸檬樹。乘船遠行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撐帆駛來的小船,輕快轉動的小風車和高大的棕櫚樹。而美景中的人物活動更是讓他感到欣喜:騎驢的男人在林中擇路而行,女人們跪在小溪邊洗衣服或是在果園中摘檸檬。人和自然天然地融合在一起,好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由于對現(xiàn)代文明的憎惡,勞倫斯在1915年時就有了建立自己的“拉納尼姆”的夢想,希望選擇一個空曠的荒野來編織起他拯救世界的希望。在旅途中,勞倫斯也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支持自己夢想的理由。但是來到優(yōu)美的卡利亞里,勞倫斯才發(fā)現(xiàn)原來處于半野生狀態(tài)的驢子和牛都被戰(zhàn)爭毀掉了,傳統(tǒng)農業(yè)基礎受到了侵蝕,人們同土地建立的根深蒂固的聯(lián)系也已經在松動。
長期以來,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觀念始終在阻止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但是要打破人與自然的對立思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人類只有親近自然、理解自然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地拋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反思人類的謬誤,才可能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找到正確的方向。
2. 人與人的社會生態(tài)的和諧
工業(yè)革命不僅破壞了自然環(huán)境,而且?guī)淼呢敻辉鲩L使人類的占有欲增強,在利益的驅使下,人類對物質的追求越來越多,貧富差距在加大,社會公平在喪失。人與人的關系被物化,彼此之間只存在表面上文明人的禮貌和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去撒丁島路上,勞倫斯的所見所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于人們的淳樸熱情和和諧的人際關系勞倫斯給予了高度評價。列車上的人們坐下來便開始熱火朝天地攀談起來,舉止隨便,非常自在,他們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解開領扣,松開領帶。勞倫斯碰上的一個富有的家庭也不帶絲毫的矯揉造作,家里的傭人也十分輕松自在。撒丁島人熱情而簡單,固執(zhí)而粗俗,自由而無拘無束,自信而充滿活力,他們絲毫沒有那種令人厭惡的所謂有教養(yǎng)的人的扭捏作態(tài),相反他們表現(xiàn)得恬適,友好,感情自然流露,毫不造作。勞倫斯贊嘆道他們可以算是自己遇到的最有教養(yǎng)的人。
勞倫斯認為現(xiàn)代文明人追求表面奢華的物質,但是外表的風光與文雅卻無法掩飾內心的空虛,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少的溝通交流使得彼此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漠,每個人都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帶上虛偽的文明面具,成為一個個獨立封閉的個體,在工業(yè)文明中根本無法找到一個和諧生活的群體。資產階級將勞動者投入到丑惡的生產環(huán)境中,使機器統(tǒng)治了人的靈魂,使人脫離了植根于自然的本質,忽略了對內心真實情感的需要,精神空虛。只有擺脫了工業(yè)文明的枷鎖人類才有可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達到撒丁島人樸實而又人情味兒的生存狀態(tài)。
文明人由于以追逐名利為目標,連愛的能力都日益匱乏,理性使得人恰恰連最本能的東西都缺失了。勞倫斯一生都致力于尋找完美的兩性關系,他認為兩性之間出自本能的對立斗爭能夠使雙方互相了解最終達到兩性和諧。努奧羅之行的汽車上,勞倫斯碰見了一個年輕的妻子。她固執(zhí)而自信,眼睛中帶有敵意和挑釁,而那丈夫陰著臉,滿臉醋意地看著她。大概是由于新婚,女性的本能剛被喚醒,妻子在無聲地與丈夫抗衡。勞倫斯一向把男女雙方稱為平行流淌的孿生河流。時而平行前進,時而混合一起。正是在這種對立斗爭中男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女人也成為真正的女人,雙方才能達到真正的平衡。他認為所有生命和感知的源泉都在于男人和女人,所有生活的源泉都在于兩者的交換、相聚和混合,而不是一方依賴另一方。只有通過斗爭,雙方才能夠互相了解,才能都有足夠的空間去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才能避免一方依附另一方的情況,才會達到和諧,相互平衡,從而達到靈與肉的和諧統(tǒng)一。
魯樞元認為,文明使現(xiàn)代人類擁有了物質的繁華,也使精神出現(xiàn)了膨脹的欲望。技術和理性以及啟蒙運動不僅去除了宗教和神話的神秘,也去除了藝術、人類心靈、愛和兩性關系中的神秘。。
3 .人與自我精神生態(tài)的和諧
魯樞元先生認為,人不僅僅是自然性的存在,社會性的存在,同時還是精神性的存在。因此,只有把精神因素引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來,人類才能在素質提高的同時緩解外在環(huán)境的壓力。由此看來,要拯救生態(tài)失衡必須從改善人類的精神生態(tài)開始。
勞倫斯在卡利亞里見到許多傳統(tǒng)的當?shù)厝?,他們與掌握文明的現(xiàn)代人有著本質的不同。著戲裝的農民,穿著當?shù)禺a絨線和粗亞麻布做成的服裝,腰板挺得很直,英俊而瀟灑,具有男子漢氣概。前往索葛洛的路上,勞倫斯見到了一大群涌入車站的人,自信而充滿活力,他們給人的感覺是像沒有馴化的野狗,絕不會屈從于文明開化的現(xiàn)代思想。勞倫斯一直激烈地批判受過教育的文明人,認為文明使得人失去了本性。撒丁島人不受外界影響,他們只知道感覺和需要,而文明人卻知道的太多了。當一切都整齊地、按部就班地進行的同時,人類就已經將原始的、本能的、美好的東西拋之腦后了。商品經濟和物欲文化對文明人情感的腐蝕使得精神和文化環(huán)境被極大地污染,傳統(tǒng)的價值觀遭到唾棄。人類無限的意志早已突破了有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種種先進技術帶來的生態(tài)危機實質上就是人類的精神危機。
現(xiàn)代社會中,許多人過分專注于自然的開發(fā)利用而忽略了個體精神資源的開發(fā),過度依靠機器工具已經喪失了感悟能力,也就是人類欣賞美的本能。怎樣才能幫助人們走出這種精神困境,回歸自然的精神狀態(tài)呢?勞倫斯給出的答案是:回歸自然,聽從內心世界的召喚。勞倫斯認為,智力是束縛人的韁繩(哈里·莫爾 63)。人類的出路在于改善精神情操,在于聽從內心的呼喚,恢復自然本性,只有當自我重生之后,才能成為一個活生生的自我。
魯樞元先生為人類的地位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糾正人在天地之間被錯置的位置,既然現(xiàn)代工業(yè)不可能停下腳步,人類不可能退回到原始狀態(tài),那么人類所能做的只有進行精神領域的自我超越。
欄目分類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