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科技倫理教育的人的向度——教育論文

作者:郗芙蓉,李昊來源:《教育探索》日期:2014-11-13人氣:946

    所謂科技倫理教育內容中人的向度,是就現實科技活動以及科技應用中主體角度而言的。這里的人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特指科技研究和應用活動中的科技主體或者科研工作者;二是指社會中的全體人,因為科技的社會應用使每一個現實的人都無法擺脫科技倫理道德問題的拷問。從這個意義上說,科技倫理教育是一種促進人內在德性進化的教育??萍紓惱斫逃齼热葜腥说南蚨仁瞧渥罨镜南蚨?,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科技倫理教育內容的社會向度和自然向度的形成與發(fā)展。之所以如此,是由科學技術和倫理道德的本質特征決定的。

    首先,科學技術的本質決定了科技倫理教育內容必然蘊含人的向度。從科學技術的產生來看,其本質上是人們擴展及改變生存環(huán)境的一種手段,是為實現人類利益而進行的一種實踐活動,是人本質力量的體現。從科學技術的社會效應來看,無論科學技術的正效應抑或負效應都是人類對待和應用它的結果。從科學技術對人本身的影響來看,科學技術已經改變了人類的存在方式,人已被異化為科技的奴隸。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在人與自然對抗的過程中,科技并沒有實現自然為人類服務的初衷,相反卻造成了人類自身生存的危機。其二,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人類的交往方式,一方面使人類的交往具有超時空特征,另一方面卻使人的存在狀態(tài)陷入了分散孤立,造成了人類個體社會化特征的隱性化。其三,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茖W技術造就的一體化世界,使標準化的思維模式已經滲透道人們物質乃至精神生活的所有方面,人喪失了創(chuàng)造力和激情,也喪失了對社會的鑒別和判斷能力,人的個性逐漸被這種結構化的統一的形式所吞噬。 

    其次,倫理道德是人之為人的規(guī)定性和存在方式, 其之于人的存在具有本體論和存在論的意義。道德是對人之存在的一種標示和印證,是人超越自身生物性的存在方式。倫理側重于社會中人際間內在秩序的規(guī)范,“倫理是用來生存的。倫理是人們的生活世界,……是人們的安身立命之所”。盡管倫理與道德二者雖各自有所側重,“但就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而言,倫理與道德可視為代表社會化與個體化兩個不同的過程:道德可視為社會倫理的個體化與人格化,而倫理則可視為個體道德的社會化與共識化。透過社會實踐,個體道德才能成為社會倫理;透過個人修養(yǎng),社會倫理才能成為個體道德。倫理與道德的相互影響決定了社會與個人品質的提升與下落。”可見,倫理道德向來是屬人的,是人的內在本質規(guī)定和人的存在方式。

    具體而言,科技倫理教育內容中人的倫理向度是指個體在科學技術活動中的行為限度問題,即科學技術探索自由和倫理設限的關系問題。科學技術研究作為人類探索自然的活動,任何時候也不可能取消對科學研究的具體限制。從這種意義上說,科學技術研究沒有規(guī)則限制是相對的,有限制是絕對的。倫理道德規(guī)約是科技活動中最基本的限制,這就要求科研人員在從事科技活動時必須遵守必要的倫理規(guī)則,以保證科學技術的正當性。其次,是指科學技術活動中的利益沖突問題。生存利益是人類最根本的利益。人類為滿足自己生存利益而進行的價值追求,往往導致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科技倫理問題的出現,從根本上源于不同利益主體在利益競爭中對科學技術的盲目濫用。隨著大科學時代的到來以及科學技術的社會建制化發(fā)展,科技活動導向從研究興趣向利益轉變,諸多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沖突成為科技活動中不可避免的現實。那么,如何處理這些利益沖突就是科技倫理教育內容必然涉及的問題。具體來說:一是如何使科技人員在科技活動中保持必要的利益客觀性;二是科技人員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社會利益之間的關系。這兩個問題是科技倫理教育首先要給與回答的問題,而這關系到科技倫理教育的效果問題。   

    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倫理道德都是屬人的,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作為科技與倫理有機統一的科技倫理,離開人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萍紓惱斫逃哪康脑谟谑箍萍蓟顒又械娜四茏杂X地履行其應承擔的倫理道德要求。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