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慢綜藝節(jié)目《燦爛的花園》的創(chuàng)新之道

作者:崔書鑫來源:《聲屏世界》日期:2024-12-18人氣:400

編碼解碼理論簡述

英國文化研究之父斯圖亞特·霍爾在《電視話語中的編碼和解碼》一文中提出了編碼解碼理論,霍爾認為,“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節(jié),電視的播放機構必須以一個有意義的話語形式來生產已經(jīng)編碼了的信息。為了產品能夠實現(xiàn),生產的機構—社會之間的關系一定要進入和穿過一種語言模式。這就開創(chuàng)出一個更為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話語和語言的正式規(guī)則在運作著。在這個信息能產生效果,或者能滿足一種需要或能被使用之前,它首先必須被認為是一種有意義的話語,并能被有意義地解碼?!?/span>

編碼和解碼是指大眾傳播中符號與信息相互轉化的兩個過程。編碼是指創(chuàng)作者將信息內容轉化成便于媒介傳播或受眾所接受的符號的過程。解碼是與編碼相反的過程,即受傳者把接收到的符號轉化為方便自身理解的信息的過程,而受傳者將接收到的符號加以闡釋并理解讀取其涵義。受眾借助解碼獲得意義,而由于語言的曖昧性和多義性,解碼易出現(xiàn)誤讀。霍爾提出了著名的三種解碼類型假說,以此來引導對內涵層面的不同意義生成類型的分析,包括主導性或霸權符碼、協(xié)商性符碼以及對抗性符碼。由于劇作文本的意義是由制作者的編碼和受眾的解碼共同完成的,所以借此來分析慢綜藝《燦爛的花園》的創(chuàng)新之處。

 

《燦爛的花園》編碼分析

節(jié)目定位。相較于其他慢綜藝節(jié)目,為制作節(jié)目而制作的商業(yè)目的,《燦爛的花園》這檔真人秀有著獨特的現(xiàn)實目的。在節(jié)目首期就言明了制作的契機——演員張頌文在北京郊區(qū)租住15年的家即將重建,家中植物無法安置,需要為他們尋找新的居住地。沒有強行賦予,也沒有故意為之,搬家雖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但就是這樣一個明確的事件,讓觀眾發(fā)自內心地相信這個節(jié)目的所有情境,從而真正投入到花園的故事里。而演員張頌文有著《狂飆》之后的超高國民度和甚佳的路人緣;在社交平臺上對生活的細膩分享;演藝圈二十年摸爬滾打的神秘經(jīng)歷以及并不常出現(xiàn)在真人秀綜藝。主客體的意志統(tǒng)一,實用性與商業(yè)化目的并存都讓張頌文成為真人秀一塊未經(jīng)過度開采的“璞玉”,節(jié)目的立項順理成章。

節(jié)目采用了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大大程度上減少了節(jié)目組的介入。不同于《奔跑吧》《向往的生活》等節(jié)目中嘉賓與節(jié)目組的“斗智斗勇”,《燦爛的生活》攝制組選擇做生活的記錄者,不干預演員的正常生活,節(jié)目組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張頌文與大家一同到鄉(xiāng)民馬嬸家做客,大多數(shù)的拍攝是室外隔著玻璃拍室內的交流。但真人秀畢竟不同于紀錄片,《燦爛的花園》所做的更多的是不干預、隨性而動、回歸嘉賓本身。節(jié)目組不會給予嘉賓具體的任務和目標,不會填鴨式請各種飛行嘉賓前來觀察人際關系的碰撞,《燦爛的花園》更多的是擔任紀錄者角色。

一、圍繞“小熊”-強個人IP傾向。“如果你想記錄我的生活狀態(tài)的話,你們不要給我做編劇,我自己做我的編劇就好了。我的人生不是按劇本來的。”在第一期節(jié)目中,張頌文鄭重地表達了他對這檔真人秀節(jié)目的要求。通過前幾期節(jié)目,張頌文展現(xiàn)出和這檔“沒有劇本、沒有行程、沒有目的”的綜藝的高度適配感,圍繞明星定制綜藝極大的注重明星個人的屬性與流量。張頌文有著豐富的個人閱歷和鄉(xiāng)鎮(zhèn)生活經(jīng)驗,他的個人屬性就是“沒有劇本”真實地生活正如這些頗具紀錄片色彩的片段,反而更能讓人觸摸到這片土地、觸摸到生活本身,進而了解在這里生活了十五年的張頌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在他看來,演員之外張頌文的真實生活是沒有任何劇本的,正是隨時遇見的各種意外才組成了生活本身。

“小熊”老師是網(wǎng)絡給予他的符號,既有著匍匐于大地的質樸童真,也有對生活的詩情畫意。搬入新家選擇住花房的帳篷,清晨起床抓了抓頭發(fā),抱著小白(張頌文的寵物狗)從旋轉滑梯上滑了下去。好友林家川戳破真相,他可以松弛地說是給小狗修的滑梯,然后面露羞澀地憨笑。節(jié)目也會結合情景,引用張頌文微博上的語句,第一期節(jié)目張頌文與節(jié)目組去買植物的半道上突然看到有放羊老伯,立即讓導演組停車與放羊老伯攀談。從羊糞的發(fā)酵過程,聊到收羊糞,最后去了大爺家里,收獲了幾十斤羊糞。之后插入了張在2019年12月7日的一條微博:“我們尚年輕,閱歷有限,所以要培養(yǎng)自己對世界的好奇心?!眹@小熊老師,節(jié)目組與張頌文打造的其夢想中的花園“烏托邦”。

二、生活多面-煙火和詩意并存。“松弛、自然、真實、溫暖、接地氣、極致浪漫”是諸多好評中的關鍵詞。不僅如此,張頌文在節(jié)目中所展現(xiàn)的生活方式——做具體的事、關心具體的人、“創(chuàng)造閱歷”等,都可以為焦慮的、意義感喪失的許多現(xiàn)代人帶來啟發(fā)?!稜N爛的花園》展現(xiàn)了生活的多元性與豐富性,現(xiàn)代社會飛速發(fā)展,人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都穩(wěn)步提升。基本的生活條件下,生活不只有柴米油鹽的日常,個人喜好的融入也是生活感的重要一面。例如第二期正片中,張頌文邀請網(wǎng)絡植物博主圖克來到花園,向眾人教授植物知識;之后歌手蘇見信到來,張頌文立即提出大家一起外出游覽村莊;眾人駕駛三輪車邊走邊看,看到村口老人們聊天,張頌文提議加入其中;張主導與老人們交流談話并鼓勵馬嘉祺唱歌。短短半天,場景不斷切換,無限可能、多元豐富的生活在此刻有了充分展現(xiàn)。

煙火和詩意并存,這既是張頌文選擇的生活,又也是他身為一個演員應該吸收的養(yǎng)分。從節(jié)目的呈現(xiàn)看,張頌文在平時的生活中,習慣于目光停留在普通人身上,一方面是為了給他的演員身份汲取養(yǎng)分,另一方面,通過和真實的人建立連接、產生互動,他也獲得了情感的滋養(yǎng)。從這個意義上講,張頌文具備了現(xiàn)代人獲得內心安寧和確定感的一種生存智慧。“濃濃的鄰里關系,人情味兒,讓人倍感溫暖”,尋常煙火氣是人民生活的常態(tài),而深入基層,與煙火面對面是節(jié)目的一大亮點。張頌文碰上村里的新婚喜宴也會應邀去吃露天大席并贈予祝福與禮金,看到在村頭老人們聊天也會加入并拋出話題沉浸其中。張頌文與花園家人去北京順義的大集采購,在集市上不經(jīng)意間展示了自己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辨別新鮮的梨、優(yōu)質的紅薯甚至樸實憨直的老板。這些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都是他往日認真生活的注腳。

空間場景。過往的慢綜藝會搭建明星們的居住場所,往往在整季節(jié)目中嘉賓們都會在此錄制,例如“蘑菇屋”是《向往的生活》的居住地符號,而實體的“蘑菇屋”在全國各地有多座。居住地的實地建筑僅僅作為錄制場地而存在,更多的是將居住地符號化放置在不同地域的不同建筑房屋中?!澳⒐轿荨币欢ㄓ芯邆湓钆_與大鍋且異常寬敞的廚房,具備最佳的賞景位置且寬長碩大的餐桌,堆砌著嘉賓所贈的紀念品的客廳等。

《燦爛的花園》中的節(jié)目錄制場地,同時也是張頌文的新居住地,我們可以看到他在施工中做指揮,為房屋細節(jié)盡心竭力。通過紀錄片的形式展現(xiàn)了整座建筑的形成,張頌文親手設計花園空間、與工匠一起擰螺絲、為家人做木工完善細節(jié)。聚焦于真實生活,打造屬于自己的“家”,或許見證了小熊花園的落成,觀眾們可以更加融入張頌文的生活狀態(tài),感悟他的詩意浪漫。節(jié)目需要展示張的生活百態(tài),所以選擇放大“小熊老師”的愛好,在生活空間中優(yōu)化現(xiàn)實場景,設置個人傾向的空間領域。在這個空間中呈現(xiàn)的是張頌文詩意般的美好狀態(tài),我們的心靈在美的浸潤中,自由而愉悅。詩意地棲居就是人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同時也是尋找現(xiàn)代人的精神家園。憑張頌文的兩大愛好“植物”與“表演”,相應地建構起“花房”與“劇場”。

一、花房——自然內化,情感外化。演員張頌文與植物有著深厚的情感紐帶,在京郊鄉(xiāng)村的小院中照顧花草,早已成為他的日常。節(jié)目制作的初衷即為張頌文的植物們搬家,植物們的“家”無疑是重中之重,所以花房是整座建筑的重心。

相較于具有實體物理形態(tài)的場景空間,花房承擔了張頌文的精神空間,更多指向其更為隱秘的心理狀態(tài)。各式各樣的植物在花房中欣欣向榮是張的主觀意識的外化,疊加在客觀場景中。“如果你愛上植物,走到哪里都不會孤獨,你會覺得周圍每種花花草草都因為能叫出他們的名字而像老友一樣。”張頌文對植物的喜愛似乎要溢出屏幕,主動輸出了節(jié)目中關于植物的大部分內容,讓《燦爛的花園》可以真正地聚焦于植物。張頌文找花農買花討價還價;去村民家做客一眼就認出花的品種,并根據(jù)花推斷出主人的喜好;與植物博主暢聊各類花卉的品種和養(yǎng)護方法。張頌文正是在自然的生長中去發(fā)現(xiàn)生命的美好,引導受眾感受自然的秩序和美感,感悟內心的平靜致遠。

花房是植物的生活居所,也是張頌文的心靈場域。在人物的居住空間作為人主觀意識的外化,承載了人物真實的心理情感活動。而花房內化了自然,寄托了人物的生活態(tài)度,并在情感表達和情節(jié)發(fā)展上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五期節(jié)目張頌文的江門之行,動機是為拯救瀕危龜背竹而重回“京?!薄础犊耧j》拍攝地。在解救龜背竹后,張頌文又收獲了金竹、虎皮蘭、不死鳥、麒麟葉、石斛及九層塔種子等一眾心儀植物,以充實花房,進而充盈內心的詩意。在被科技與世俗裹挾之外感受蓬勃的生命力,追求一種和諧的、自然式的花園,于花草樹木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二、劇場——生活舞臺,即興表演。在布置花園的過程中,張頌文就專門留了一塊區(qū)域當作表演舞臺,植物的藤蔓當作幕布。劇場舞臺作為演員們表演的空間,是演繹角色塑造形象的社會空間。不僅是演員與演員之間的戲中碰撞,也是演員與觀眾間的情感交流。社會空間重在營造一種由人際關系而凝結成的空間,是蘊含著某一種特定社會關系的故事發(fā)生地。其中劇場作為人際交流的溝通表演的場所,同時也是“戲中戲”的演員角色回歸。在張頌文的設定下表演場地不僅僅限于劇場,整個生活區(qū)域都可以作為表演舞臺。張頌文直接設定故事情節(jié),臺詞自由發(fā)揮,表演完一起復盤,花園里處處是劇場。

“演員的表演源于生活,觀眾對表演的理解亦源于生活。”張頌文熱愛表演并將鉆研表演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在去村民家做客的時候會關注主人的服裝動作并猜測他的職業(yè),在買菜的時候處處察言觀色,揣摩人的內心情緒,在花園里隨時即興演出,最后總結心得:表演真實,深究原因,傾注熱情。吃飯結束后張頌文突然讓他們用一句“不吃就涼了”進行不同人設,不同語氣的表演。隔著屏幕可以感受到撒嬌、幽怨、遺憾等不同的情緒,之后林家川和姜佩瑤的表演甚至衍生出一個有劇情沖突的情感故事。劇場所代表的舞臺表演空間實際上是人化的自然空間,它沒有具象的地理位置,而是根據(jù)演員的意識活動而劃分的空間形式。通過構造即興表演的劇場空間,設置表演小考場,引導觀眾在“戲中戲”里感受與眾不同的樂趣。張頌文在餐廳及劇場的表演活動大大強化了節(jié)目效果,渲染空間內的表演氛圍,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和滿足其求解沖動。

人物設定。一、常駐嘉賓:打破固定身份。慢綜藝在敘事主體方面會構建一種家庭情感上的關系,例如《向往的生活》對于固定嘉賓的選擇和設置采用了“家”的形象構建,團隊組建的“家庭”中,黃磊與何炅充當了父母的角色,孩子們的角色有劉憲華、彭昱暢、張子楓等青年人。而黃磊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承擔著所有家人和客人的飲食問題。何炅作為一個家庭的粘合劑的“母親”角色,一貫給人以熱心善良的印象,引發(fā)關于工作與人生的討論。而“孩子們”作為家庭的活力代表,負責著給家里的重體力勞動等任務。該節(jié)目所有的角色設定、職責,都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家人的形象基本相符,受眾在觀看時易產生代入感,使節(jié)目所營造出的“家”的溫馨氛圍更深入人心。

而此次節(jié)目的嘉賓配置打破了家庭角色設定的固有模式。除了張頌文之外,林家川是多年摯友,青年演員姜佩瑤、馬嘉祺、曾舜晞是以后輩的身份來到花園生活。首先林家川、姜珮瑤等真人秀生面孔的選擇,帶來了一定的新鮮感和驚喜感。其次馬嘉祺、曾舜晞常駐讓這個固定陣容有了進一步的流量保障,這批人都以張頌文為軸線,人物關系不是完全陌生,日常生活里的性格便直接被記錄到節(jié)目之中,且節(jié)目組并沒有給他們設置人設,為后續(xù)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從容感。林家川代表張頌文的過往經(jīng)歷的見證者,三位青年演員更像是他的愛徒,通過表演相知相熟,是表演上的師生,更是生活中的忘年交。我們可以看到廚房里大家各自發(fā)力,各有貢獻,可以煮粉時誤放防腐劑又漏放湯底,也可以在吃飯時面露難色點評菜品。沒有劇本、真切生活,不必在意假定的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系”定式,嘉賓們在其中最大限度展現(xiàn)了自己真實的性格和生命狀態(tài)。而節(jié)目中隨時隨地即興表演的設定,又提供了人物間關系組合多元化。當林家川等三人去馬嬸家做客回來,張頌文建議用表演來復刻與見面相處的情景。三人演繹了六個人的場景戲,由于觀眾在前半段節(jié)目中已經(jīng)看到了三位嘉賓和馬嬸一家人的真實交談和互動,此時來審判演員的“再現(xiàn)”是否到位和準確,更能體悟來自生活本真的感動。

二、飛行嘉賓:真誠、好奇與熱點。為增加節(jié)目的可看性,往往會設置飛行嘉賓在某期節(jié)目“空降”。飛行嘉賓對節(jié)目的融入以及與常駐嘉賓的互動是節(jié)目效果的保證。例如,在《向往的生活》中主要展現(xiàn)黃磊等人的待客,一是對飲食餐桌的展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黃磊精湛的廚藝、可口的美食。二是眾人圍坐聊天或是一起勞作。節(jié)目中固定了嘉賓與飛行嘉賓之間的主客關系,從客人點餐到主人備餐,再到飯后閑談升華主題,多季節(jié)目的堆砌造成了一定的審美疲勞。而《燦爛的花園》打破了固有的主客模式,張頌文本人的好奇心與生活感是最樸素的待客之道,在新鮮的人和事、隨機發(fā)生的故事,都會不斷地出現(xiàn)在節(jié)目中。而其對于未知人物和事件的好奇,也決定了客人選擇的桎梏沒有那么深,同時也將看點從人際關系,拓展到對于嘉賓故事的挖掘,樂趣和看點也有了提升。面對首次相識的歌手蘇見信與那英,沒有大張旗鼓地歡迎,沒有精心燴炙的佳肴,沒有圍坐高談升華價值。張頌文直接駕駛三輪車載著那英等人半夜漫無目的地追逐煙花,行駛的土路甚至顛簸崎嶇、昏暗寂靜,最終無功而返。

已播劇集中,圍繞張頌文的影視經(jīng)歷,邀請合作過的演員朋友構建綜藝節(jié)目中的“元電影”?!霸娪啊敝袑ζ渌娪拔谋镜囊?、借鑒以及指涉則是將拼貼和戲彷手法結合,以混搭的能指賦予影像更為深層的所指含義?!犊耧j》中高啟蘭扮演者隆妮,老默扮演者馮兵等人重聚拍攝地,借助高啟強菜市場發(fā)跡和囚室臨刑的場景,演員們的解構與重構再現(xiàn)《狂飆》戲份;引用劇中高啟強“告訴老默,我想吃魚了”的經(jīng)典臺詞,結合節(jié)目中馮兵為大家做飯,制造新熱點。

 

《燦爛的花園》解碼分析

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肯定了受眾的積極能動性,因為編碼者在編碼過程中往往會灌輸自己獨有的意識形態(tài),試圖影響受眾的解碼,但受眾并不會被動接受,受眾的反饋其實是意義的再生產過程。在解讀傳播信息的意義時,受眾會受到自身價值觀和客觀時代社會因素的影響進行來描述話語的各種解碼過程,形成主導、協(xié)商、對抗三種立場模式。截至2024年72日,《燦爛的花園》播放量已達18億,豆瓣評分8.2分,94%的人打出了三星及以上的評分由此可見,觀眾對《燦爛的花園》的解碼立場以主導式與協(xié)商式立場為主。

主導式立場認為受眾會全盤接收編碼者所編制的符碼思想,即受眾在主導符碼的范圍內解碼,對其的解讀完全符合編碼者所設定的預期。也就意味著不存在曲解與誤會,最終有效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和時代社會觀念。在《燦爛的花園》中,編碼者所構建的遠離塵囂、歸隱田園的狀態(tài)符合中國從古至今崇尚自然的心理。觀眾感受到張頌文內心對生活的熱切憧憬和執(zhí)著追尋?,F(xiàn)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給予人們種種潛在的精神壓力,編碼者通過自由詩意的生活符碼編寫,有意識迎合了受眾,使得這檔節(jié)目的受眾以此來尋求內心的寧靜以及感受與自然的深層次聯(lián)系。觀眾在觀看慢綜藝時回歸到了希望看到的治愈和悠閑,正好與編碼者的編碼意圖相符,觀眾在此時呈現(xiàn)出主導性立場解讀。圍繞張頌文打造個人IP、打破素人與明星的界限、無劇本的節(jié)目定位,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讓觀眾有了更多的不確定的新奇?;槎Y新人在路邊采訪因避讓后方車輛終止備采,大叔們頭也不回地結束采訪回席吃飯,大媽在接受采訪時催促結束以便回家做飯。在生活化的真人秀節(jié)目中,京郊鄉(xiāng)村的大爺大媽紛紛出鏡成為節(jié)目組備采的對象,每一位過路人都擁有了名字,都展現(xiàn)著人際交流的真實性。

而位于“協(xié)商式立場”的受眾盡管對編碼者的某些編制符碼產生分歧,但也不會對此過分抗拒,是比較理性的解碼立場。在協(xié)商的立場下解碼包含著相容與對抗的混合。相容因素使信息得以有效傳播,對抗因素則使它保留自己的獨特意義。有部分觀眾對張頌文的生活持懷疑態(tài)度,人為搭建的花園已經(jīng)稱不上自然;對無劇本的討論也有質疑的聲音,荒廢已久的攝制地卻留有工作人員與嘉賓“不期而遇”;演技探討和情感交流的夾雜導致內容主線模糊;完全的個人導向致使節(jié)目敘事線索凌亂,正片與其附屬的“加更版”“奇遇記”“云監(jiān)工”劇集既有情節(jié)重疊,也存在邏輯聯(lián)系淡化;商業(yè)化廣告的大量穿插,削弱影視觀感。上述問題的浮現(xiàn)致使觀眾的解碼產生對抗,節(jié)目中心內容的雜糅,個人生活的真實界限究竟在何處,是慢綜藝仍需討論的。大多數(shù)觀眾對這些設定沒有完全抗拒,觀眾在此時呈現(xiàn)出協(xié)商性立場解讀。

 

結語

“這是一檔從泥土中獲取養(yǎng)分的節(jié)目。”《燦爛的花園》的開篇就奠定了淳樸自由的田野氣息。慢綜藝《燦爛的花園》是對張頌文生活的記錄,“生活很燦爛,自然有答案”,生活感的本身來自生活,用來治愈生活的仍是生活。用明確的動機與特定的風格編碼打出了一張亮眼的牌,當去掉所有的技巧,真人秀本身的原汁原味依舊能夠吸引大眾。《燦爛的花園》證實對生活足夠好奇,對生命足夠敬畏,對生活熱愛的需求永遠不會變。

《燦爛的花園》讓慢綜更真實,其無任務、隨性隨機的風格,也讓慢綜藝回歸到了觀眾希望看到的治愈和悠閑,而在輕松之余又通過聊天分享、以及即興表演的實力派演員演技呈現(xiàn)等方式帶給觀眾沉浸式感動。張頌文把他的生活方式與生命態(tài)度展現(xiàn)給了所有人,屬于他的生命哲學中激發(fā)觀眾對生活的熱愛,告訴我們不要被困在嘈雜與無趣里,要發(fā)現(xiàn)“日常之美”,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對人生的意義有更多選擇和追問。


文章來源:  《聲屏世界》   http://00559.cn/w/xf/24481.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