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教學之路,開智慧之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時代的日新月異,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優(yōu)秀人材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學生興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更多地要看教育對其主觀智力因素的正確引導。
所謂智力,它是一種綜合的認知方面的心理特征。教育在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在教育過程中學習掌握知識的同時就在發(fā)展智力。但是,如果在教育中方法使用不當,如采用滿堂灌的方式,看起來很精彩,卻必然會限制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所以要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必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心理學認為,智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感知記憶力;(2)抽象概括能力;(3)創(chuàng)造力。我在歷史教學中主要從這三個方面來引導和發(fā)展學生智力的。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記憶力
感知記憶力的培養(yǎng)重點在于觀察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重要性,因為學生必須是在對事物有意識的主動記憶,才有明顯的效果。再者就是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授之以觀察的方法,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其一,使用多媒體教學,采用直觀的教具,讓學生人耳濡目染、印象深刻。網上可以收集一些歷史題材的電影、電視影像資料,剪輯下來在教學中采用。如在《兩漢與匈奴的和戰(zhàn)》一課,我放一段王昭君出塞的電影片段,在提高學生的興趣的同時也記住了相應的知識。如果學校硬件設施不足,不能經常使用多媒體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掛圖和課本插圖,有時還可自制地圖等,通過這些手段,能增強課堂的學習氣氛和授課的新鮮感,也鍛煉了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
其二,注意板書設計。在上課前,我精心構思板書的安排,力求做到既簡潔大方,又一目了然。如:上文化類的課題,我采用列表式;在課文內容聯系緊密時喜歡連線式;在課文內容并列時,常用分點列出式;在復習課時采用框架式等。并且在授課中,我還時常設計簡筆畫,讓學生更形象地去理解所學知識。
除此之外,我還把記憶的方法融入到教學之中,如分點記關鍵字、列表記憶法、諧音法、編順口溜等,讓學生靈活記憶。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