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沉輯佚自辛勤-音樂論文
孫教授身體力行,傾畢生之精力,撰寫了《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教育史紀年》,并嘔心瀝血三易其稿。
初讀《紀年》,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其一,以時間為坐標,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近代音樂教育發(fā)展之脈絡,讀書如同看“音樂教育紀錄片”,樂教史實歷歷在目。
其二,以具體史實為條目,每條皆注明出處,對重要條目還附上原委全文,為有志于深入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料。
其三,我國百年音樂教育史,事項龐雜,人物眾多。但多套科學編碼非常便于檢索。該書是一部難得的考究與考證中國近代音樂教育史的工具書。
那么三個版本是怎樣產(chǎn)生的?又有什么不同的特點和特色呢?
孫教授說編撰《紀年》的夙愿起始于60年代初,已經(jīng)逐漸積累了不少資料。沒想到夢魘般的“文化大革命”,紅衛(wèi)兵“打、砸、搶”,孫先生被扣上了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的帽子,數(shù)次抄家、資料被毀,辛辛苦苦積累的成果一掃而光。
?。保梗罚鼓?,“四人幫”被打倒后,改革開放帶來了科學的春天,學術(shù)空氣也格外清新。孫先生又重新燃起了編寫《紀年》的激情。于是,他申報科研立項、尋訪當事人取得第一手資料、到全國各地跑圖書館、進檔案館、查辭書文獻……歷盡艱辛,冬去春來二十載,終于在90年代初,完成了《紀年》的初稿,并在《星海音樂學院學報》連載發(fā)表,引起學界很大反響。于是,在2000年,由山東友誼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第一版《紀年》(初版)15印張300千字。該書的出版,引起了音樂教育界和史學界的極大關(guān)注。中央音樂學院93高齡的史學大師廖輔叔教授賦詩為序:“厚今尊古各精研/非古非今冷百年/多士有心能補闕/追蹤樂教此新編/勾沉輯佚自辛勤/玉石金沙鑒別真/豈獨千秋存史料/明明樂史有傳人?!?/p>
海內(nèi)外音樂史學界專家、學者和同仁紛紛致函、發(fā)表書評,祝賀《紀年》問世,填補了一項史學研究空白。
初版《紀年》上編時限1840—1949,下編時限為1949—1989。收錄了這個時期中國音樂教育發(fā)展史中的相關(guān)文件、人物的史料,條目清晰簡練,信息量大而全。作者還把上編中的重要條目在附錄中刊印了較為完整的附件。
初版《紀年》出版之后,書中的資料很快就被有關(guān)學術(shù)論文、專著所引用。一些院校還把該書選作輔助教材。海內(nèi)外不斷來電、來函咨詢、求索。也有專家學者提出了寶貴意見,提供重要文獻資料。
這樣大的社會反響和轟動效應,是先生始料未及的。這反而給他帶來了新的壓力,在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驅(qū)使下,又用了四年的時間完成了《紀年》的升級版。2004年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22印張,523千字。升級版《紀年》(增訂版)有如下變化和改進:
?。保严戮幍臅r限延伸到2000年。
?。玻戮幍闹匾獥l目也加上了附錄。
3.將每個條目加上了身份編號,并在目錄中用關(guān)鍵詞擬定一個小標題。
?。矗黾恿巳嗣饕?,在正文及附錄中涉及的人物都可查到,加強了本書的工具性。
?。担拚话嬷邪l(fā)現(xiàn)的問題,修訂補充力求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按理說升級版《紀年》完全可以定稿了。但對學術(shù)要求盡善盡美的孫先生“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執(zhí)意要把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史料和國內(nèi)外史學研究的新成果補充到書中來,歷時8年,終于對全書進行了又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補充和完善。這就是2012年由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再升級版《紀年》(新版),29印張,703千字。
第三版《紀年》又有許多變化和改進:
1.對第二版《紀年》中的850個條目逐一核對甄別,予以必要的補充和修改。披沙揀金,刪除文獻價值不大的條目,增加新的重要文獻。如044-1條中國最早創(chuàng)建的民辦通州師范學校及其校歌,以及083-1條中國第一部官編音樂教科書等等,都是此前鮮為人知的與音樂教育有關(guān)的重要史料。
?。玻畬Ω戒浻兴{(diào)整和充實,內(nèi)容更加翔實豐富。
例如【附錄1】,中國近代最早的教會學堂“文會館”學生編創(chuàng)的歌曲原來只選用1首,鑒于這些產(chǎn)生于19世紀末的歌曲遠遠領(lǐng)先于通常中國近代音樂史書中所提及的“學堂樂歌”,提前了樂歌的出現(xiàn)時間,頗有研究價值,而此類歌曲極難尋求,現(xiàn)增至5首;再如【附錄38A】為青島近代教育史上對音樂教育產(chǎn)生過重要作用的圣功女子學校,該校“課程設置”對音樂教育設施和要求均有具體記載,十分難得。
?。常略黾诱掌玻埃矎?,其中不乏難得一見的珍品,所有插圖都與該條目內(nèi)容緊密相關(guān),讀書時可以加深對史料的直觀認知,圖文并茂。例如:大家熟悉的岳飛詞《滿江紅》曲調(diào)究竟產(chǎn)生于何時?長期眾說紛紜,一般都認為是根據(jù)1920年北大《音樂雜志》發(fā)表的《〈金陵懷古〉曲譜》填詞而成的。然而,083-1條所刊插圖《滿江紅》歌譜,則讓你清楚地看到:早在1907年出版的《樂歌教科書》上就已經(jīng)有了。再如:你想見識一下中國第一本音樂史,即可在169條中看到作者葉伯和的肖像及這本《中國音樂史》的版權(quán)頁。
?。矗浴胺怖贝娲饲皟纱伟姹镜摹罢f明”,使這部帶有工具書性質(zhì)的編著體例更趨規(guī)范,其檢索、編碼系統(tǒng)亦進一步科學實用。舉凡全書條目854個、附錄102則、人物1348位、圖片201幅以及參考書目、文目等各項內(nèi)容,或按年月先后為序或以漢語拼音歸類,一律皆以條目編碼為依據(jù)。按編碼檢索,十分簡便而快捷。
5.按照我國傳統(tǒng)的歷史分期,19世紀中葉到五四運動之間為近代,五四運動到當今為現(xiàn)代。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劃分必然會有變化。進入新世紀之后,學界有人主張把整個20世紀稱為近代,看來不無道理??赡艹鲇谶@種原因,作者把第三版《紀年》中的“現(xiàn)”字去掉了。
最后再來談談讀書后的幾點感悟:
?。保诮裉斓纳唐反蟪睕_擊之下,很多人都在向“錢”看,做學問的人越來越少了,先生能傾畢生之精力、孜孜以求,令人肅然起敬。
?。玻@位山東音樂教育界泰斗沒有絲毫世俗的等級觀念,三版《紀年》出版之后,均題簽寄贈,使我從中獲益匪淺,深為感動。
?。常彝芍暝跓熍_毓璜頂幼稚園,聽老師彈鋼琴做律動,給我播下了音樂的“種子”。這所中國最早的幼稚園竟載入《紀年》024條,并在第三版中又刊載了兩幅照片。以小見大,由此可見此書之精細可信矣。
最近孫老告訴我說,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的修訂了。弦外之音,使我感受到作者似乎仍有不斷完善卻因年歲不饒人、難免有力不從心之憾,聽起來深有感觸。其實,如今“再升級版”已經(jīng)是他在這個領(lǐng)域中修成的正果。我相信,所有讀過這本《紀年》的人,都會對孫繼南教授做出的貢獻由衷地感謝,對他這種嚴謹?shù)闹螌W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也正如廖輔叔老先生在詩序中的評價:“勾沉輯佚自辛勤,明明樂史有傳人?!?/p>
文章來源于《人民音樂》雜志2012年第8期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gòu)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