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少年犯罪來談農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論文
作者:潘秀偉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6-05人氣:1040
據調查顯示,在未成年罪犯管所中,農村青少年罪犯人數明顯多于城市青少年罪犯人數。重慶在未成年罪犯總人數中,農村籍未成年人占51.61%,城鎮(zhèn)無業(yè)未成年人占23.17%,在校學生和輟學未成年學生犯罪也有相當數量,占19.68%。寶雞市2002年判處的151名未成年人罪犯中,農村籍的87人,占57.6%;學生(包括在校和輟學的)42人,占27.8%,閑散無業(yè)人員15人,占9.8%。三門俠市調查結果顯示在農村作案的占總數的67.8%,在城市或城市郊區(qū)作案的占32.2%在自己家庭所在縣區(qū)作案的占75.2%,異地作案、流動作案的占24.8%。又有調查顯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撫養(yǎng)人的職業(yè)比例是農民45%,個體工商戶30%,企業(yè)職工18%,其他占7%。以上的部分地區(qū)的數據都說明了農村青少年的犯罪人數多余城市青少年。
二、農村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
農村青少年在犯罪動機上是否與城市青少年一樣呢?農村青少年由于年齡和發(fā)育所決定的在其身心發(fā)展過程中同其他地區(qū)的青少年一樣。也會面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從父母監(jiān)護中獲得自由、合理使用閑暇時間的指導、異性的關系、與同伴順應、智力成熟、職業(yè)選擇;情感的成熟和發(fā)展生活目標。當青少年面臨上述問題時,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緊張不安、焦慮或優(yōu)郁、敵對以及沖動性行為乃至犯罪行為。由于我國城鎮(zhèn)化的步伐加快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農村青少年也出現了追星、早戀、網癮和攀比等表現。大部分農村生活條件較差,家庭收入低,親人文化水平有限,農村家長教育子女的方法簡單粗暴,家長的意識不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限,文化建設相對落后,影視信息的負面刺激,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學習壓力大,老師忽視了學生整體心理結構的塑造,尤其是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農村青少年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和對象過少,使他們產生了孤僻、離群、不善交際等弱點,一旦離開原來的生活圈子,便無所適從。這些都使農村青少年面臨的一些心理問題更為突出,也是導致農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因素。因此,農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迫在眉睫了。
三、農村心理教育現狀
1學校對心理健康課缺乏重視。與城市大多學校已經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相比,大部分農村中小學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心理健康課沒有充分的了解,忽視心理健康課的充分發(fā)揮其心理潛能,進而促進其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發(fā)展的作用。
2學生對心理健康缺乏認識。大多數學生對何謂“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一問他們什么是心理學,他們就說是不是心理學家知道我在想什么,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得了心理疾病,不知道心理健康課會對他們有什么幫助。實際上在當今社會,單調枯燥的學習、激烈緊張的考試、觀念不當的家庭、節(jié)奏快速的生活、不好協(xié)調的人際關系等,都會成為農村青少年心理障礙的根源。
3沒有適當的心理健康課安排。課程設置不當,缺乏合適的心理教育教材和合格的心理教育師資,在農村可以說絕大多數學校沒有正式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多數學校平時只是一味地重視文化知識的教學,時間抓得緊而又緊,給學生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卻忽視心理疏導。同時,不論是有關心理教育課堂用的教材,還是學生課外讀物,都難見蹤影。擔任心理教育課程的多為政治教師,而他們未經專門學習和培訓,沒能掌握心理教育的特殊教育方法,習慣于用搞德育的工作思路進行心理教育,沒注意學生的情感和體驗。
四、對策和措施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關系著我國未來接班人的健康成長。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應攜手配合,共同教育學生。
1讓家長了解心理健康基本常識。通過開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的認識,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讓他們懂得心理素質教育是關系到孩子未來前途和命運的大事,并使家長掌握現代中學生心理、生理發(fā)展特點及教育常識,了解自己孩子心理素質,掌握對其進行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
2加強對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師德教育。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請有關專家進行專題講座,要讓教師們通過學習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從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
3學校應該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增設心理咨詢室,開辦學生心理咨詢信箱。學校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根據不同年級特點開展心理健康常識教育、智力發(fā)展教育、意志磨煉教育。同時,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科學而有效的診斷與指導,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自立意識、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集體觀念,消除他們來自各方的心理壓力。
4通過各科教學滲透心理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活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才能更好地調節(jié)和優(yōu)化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有效地解決困擾他們學習的心理問題。中學各學科教材中蘊含著許多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教學素材。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這些資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5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喜愛活動是青少年的天性,活動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樂、知識、經驗、智能和健康,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因此,學校要結合各年級心理教育的具體內容,組織安排具體活動。如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社區(qū)、部隊助人為樂,加強學生健康的人格教育和意志磨煉;通過組織文體娛樂、學校競賽等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責任感、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從而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6建立心理檔案,注重歸納總結學生的心理偏差,推行個案研究分析法,實行個別輔導和群體輔導相結合。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早發(fā)現,及早干預。定期對學生進行培訓,經常舉行諸如問卷調查、個別訪談、信箱聯系的方法,及時搞清楚問題。做好學生心理障礙的預防工作,避免一味地指責與訓斥,避免傷及他們的自尊心,當發(fā)現他們的錯誤行為是由于幼稚、易沖動的心理和自我約束的意志薄弱心理造成時,運用和風細雨的心理疏導法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7爭取社會力量對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學校和家庭要積極與社區(qū)及司法部門溝通信息,相互配合,防止青少年有違法亂紀現象發(fā)生;學校要充分利用心理研究機構、醫(yī)療機構、衛(wèi)生部門等各種社會資源,積極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心理輔導活動,有計劃地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技能和認知能力進行訓練,以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能力。讓學生真實感受社會中的壓力和競爭,感受未來所面對的各種挫折和壓力,以增強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使農村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獲得健康發(fā)展。
通過心理健康課的開展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ji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這樣就可以更有效的預防他們的犯罪的可能了。
二、農村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
農村青少年在犯罪動機上是否與城市青少年一樣呢?農村青少年由于年齡和發(fā)育所決定的在其身心發(fā)展過程中同其他地區(qū)的青少年一樣。也會面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從父母監(jiān)護中獲得自由、合理使用閑暇時間的指導、異性的關系、與同伴順應、智力成熟、職業(yè)選擇;情感的成熟和發(fā)展生活目標。當青少年面臨上述問題時,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緊張不安、焦慮或優(yōu)郁、敵對以及沖動性行為乃至犯罪行為。由于我國城鎮(zhèn)化的步伐加快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農村青少年也出現了追星、早戀、網癮和攀比等表現。大部分農村生活條件較差,家庭收入低,親人文化水平有限,農村家長教育子女的方法簡單粗暴,家長的意識不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限,文化建設相對落后,影視信息的負面刺激,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學習壓力大,老師忽視了學生整體心理結構的塑造,尤其是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農村青少年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和對象過少,使他們產生了孤僻、離群、不善交際等弱點,一旦離開原來的生活圈子,便無所適從。這些都使農村青少年面臨的一些心理問題更為突出,也是導致農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因素。因此,農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迫在眉睫了。
三、農村心理教育現狀
1學校對心理健康課缺乏重視。與城市大多學校已經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相比,大部分農村中小學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心理健康課沒有充分的了解,忽視心理健康課的充分發(fā)揮其心理潛能,進而促進其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發(fā)展的作用。
2學生對心理健康缺乏認識。大多數學生對何謂“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一問他們什么是心理學,他們就說是不是心理學家知道我在想什么,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得了心理疾病,不知道心理健康課會對他們有什么幫助。實際上在當今社會,單調枯燥的學習、激烈緊張的考試、觀念不當的家庭、節(jié)奏快速的生活、不好協(xié)調的人際關系等,都會成為農村青少年心理障礙的根源。
3沒有適當的心理健康課安排。課程設置不當,缺乏合適的心理教育教材和合格的心理教育師資,在農村可以說絕大多數學校沒有正式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多數學校平時只是一味地重視文化知識的教學,時間抓得緊而又緊,給學生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卻忽視心理疏導。同時,不論是有關心理教育課堂用的教材,還是學生課外讀物,都難見蹤影。擔任心理教育課程的多為政治教師,而他們未經專門學習和培訓,沒能掌握心理教育的特殊教育方法,習慣于用搞德育的工作思路進行心理教育,沒注意學生的情感和體驗。
四、對策和措施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關系著我國未來接班人的健康成長。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應攜手配合,共同教育學生。
1讓家長了解心理健康基本常識。通過開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的認識,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讓他們懂得心理素質教育是關系到孩子未來前途和命運的大事,并使家長掌握現代中學生心理、生理發(fā)展特點及教育常識,了解自己孩子心理素質,掌握對其進行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
2加強對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師德教育。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請有關專家進行專題講座,要讓教師們通過學習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從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
3學校應該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增設心理咨詢室,開辦學生心理咨詢信箱。學校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根據不同年級特點開展心理健康常識教育、智力發(fā)展教育、意志磨煉教育。同時,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科學而有效的診斷與指導,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自立意識、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集體觀念,消除他們來自各方的心理壓力。
4通過各科教學滲透心理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活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才能更好地調節(jié)和優(yōu)化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有效地解決困擾他們學習的心理問題。中學各學科教材中蘊含著許多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教學素材。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這些資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5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喜愛活動是青少年的天性,活動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樂、知識、經驗、智能和健康,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因此,學校要結合各年級心理教育的具體內容,組織安排具體活動。如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社區(qū)、部隊助人為樂,加強學生健康的人格教育和意志磨煉;通過組織文體娛樂、學校競賽等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責任感、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從而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6建立心理檔案,注重歸納總結學生的心理偏差,推行個案研究分析法,實行個別輔導和群體輔導相結合。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早發(fā)現,及早干預。定期對學生進行培訓,經常舉行諸如問卷調查、個別訪談、信箱聯系的方法,及時搞清楚問題。做好學生心理障礙的預防工作,避免一味地指責與訓斥,避免傷及他們的自尊心,當發(fā)現他們的錯誤行為是由于幼稚、易沖動的心理和自我約束的意志薄弱心理造成時,運用和風細雨的心理疏導法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7爭取社會力量對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學校和家庭要積極與社區(qū)及司法部門溝通信息,相互配合,防止青少年有違法亂紀現象發(fā)生;學校要充分利用心理研究機構、醫(yī)療機構、衛(wèi)生部門等各種社會資源,積極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心理輔導活動,有計劃地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技能和認知能力進行訓練,以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能力。讓學生真實感受社會中的壓力和競爭,感受未來所面對的各種挫折和壓力,以增強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使農村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獲得健康發(fā)展。
通過心理健康課的開展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ji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這樣就可以更有效的預防他們的犯罪的可能了。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