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與生的相互成長——一次意義深刻的研討會反思
自從在五年制大專院校任教韓國語專業(yè)課教師以來,關注韓國語《漢字讀音》課程已經(jīng)多年,從當初的想法,到最后的課程設置,經(jīng)過一系列的討論和實踐,最終將這門課程安排在一年級第二學期進行。課程設置后,隨著時光的匆匆流走,仿佛剛剛還在軍訓的孩子們,如今已經(jīng)在學校學習大半年了。從剛進校的對韓語一無所知到今天能夠流利的讀課文,進行簡單的對話,學生們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當然,這一切也得益于很多人都順利的度過了“單詞關”。作為韓語教師的我,在專業(yè)建設之出就力挺《漢字讀音》這門課程的開設,因為從韓國語的詞匯構成和漢族學生學習韓國語的經(jīng)驗出發(fā),這門課對詞匯的學習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更加在意這門課程設置后的效果。
在本學期經(jīng)歷了近兩個月的學習后,我將學生們組織在一起,想以一次研討會的形式來和學生共同探討《漢字讀音》對學生們的學習是否帶來實際的,積極的意義。在這次研討會前,我就將這幾個問題布置下去,讓學生好好思考。
1.初學韓語時,選擇什么樣的方法記憶單詞?效果如何?
2.對于單詞中的漢字詞,選擇什么樣的方法去理解?
3.對于學了近2個月的《漢字讀音》這門課程有什么想法?它對你的學習有沒有幫助?體現(xiàn)在哪里?
4.如果沒有幫助,為什么?如果有幫助,以目前的學習情況來看,這門課程你最希望設置在什么時候?
這些問題布置下去后,我也在積極的準備著與學生的討論,因為我知道,這門課程對我當時的學習幫助太大了,即使那時的課程是自修課。然而當我信心滿滿時,讓我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現(xiàn)了:
學生一一坐好后,有一個平時比較活躍的學生問我:老師能不能說真話。我:當然能。她:老師,我覺得單詞就得死記硬背,您當時說什么學習漢字讀音可以幫助記憶漢字詞,都是假的,我們現(xiàn)在連漢字讀音這門課中出現(xiàn)的單詞記都記不完,還延伸呢。漢字讀音根本沒有用,浪費我們好多時間,最好就別開了。其他學生也在一一附和著。
我有點亂了,準備和學生交流的的東西也都沒有用了。因為過度自信的我根本沒有想到學生原來會有這樣的想法,和我大相徑庭。我想了想,應該是這樣,我對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和能力沒有作一個很好的預估。學生現(xiàn)在還沒有進入到自由使用漢字讀音來的階段,連課程本身的東西都是死記硬背的,哪有心情去自己拓展呢,我簡直是沉浸在自己的設想當中了。這次研討簡直太有必要了,我作為一名專業(yè)教師,需要的,是不斷的反思。
于是再次理清思路,坦誠的和學生交談起來:同學們,老師當時對你們學習這門課程沒有一個很好的深入了解,沒有及時了解你們的情況,才讓你們感到學習這門課程的負擔。因為你們現(xiàn)在還在學習基本漢字的階段。所以還沒有那個能力去自行延伸拓展。你們千萬不能半途而廢,等到所有的漢字學習完畢,就會游刃有余了,你們可以在日后的不斷積累中去體會。
但是這時的學生們還在情緒當中,又和我連抱怨帶疑問的討論了一會,終于有一個男生慢悠悠的開口了:老師,其實并不是說完全沒有用處,我現(xiàn)在看韓劇的時候,就能從他的發(fā)音聽出來是漢字詞了。有時候偶爾幾個詞,不看字幕也能知道是什么意思。聽完這個學生的話,我簡直是激動。我說:同學們,他說的很對,你們不要總是想著它不好的一面,帶給你麻煩的一面,自己在想想,你們有沒有什么變化?沉默了一小會,學生們竟然又嘰嘰喳喳的說起來了:老師,我上次把起床直接翻譯成“기상”竟然對了!老師,我那天沒有看字典,就寫了三個詞。。。。??粗诼龑碌膶W生能夠說出自己一點一滴的變化,我真的很高興。這不就是我希望學生們學習后的效果嗎?最后我說:同學們,也許你們現(xiàn)在的學習還很辛苦,還在不斷的付出,但是那四個問題,你們如果每隔一個月就回答一次,一定會有像今天說的一樣的一點一滴的收獲。
研討會很短暫,雖然有些波瀾,但是這些波瀾來的應該,否則我還沉浸在對著門課程的“幻想”當中,幻想學生一接觸這門課程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就會讓他們自己感覺到對學習,對記憶單詞有很大的幫助。事實真的教育了我。以后的教育教學中,一定不能妄想一口把學生喂飽,不能妄想學生和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樣,一定會接受自己的初衷。如果不是這次的研討會,學生的情緒還在積壓著,說不定還會給學習帶來反面的效果。因此任何事情一定要經(jīng)過研究,經(jīng)過討論,經(jīng)過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才會得出正確的結論。通過這次研討會我深刻的了解了我的學生,學生也了解了這門課程,從引導和討論中了解了自己的變化和不經(jīng)意間所獲得的知識。這應該是我們師生共同學習、相互成長的真實寫照。
在經(jīng)歷的一系列的課程設置、學生學習、教師調查之后,我沒有和學生提前說明,就做了一個小小的試卷,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一次測試和總結。因為我想對這門課程進行一次總結。以結果來反應我們師生之間對這門課程從不同認識到共同努力再到一起進步。這套試卷中只包括了學生學習過的漢字,但是很多詞語都是在漢字的基礎上拓展的,學生對這些拓展的詞語并沒有學習的經(jīng)歷。但結果是在我預料之中的,學生基本上都能夠正確的推測出這些單詞的意思,并且在第二題要求的自行拓展中,都普遍寫出了2-3個正確的單詞。
通過這次簡單的總結測試,可以看出這門課程對學生的詞匯學習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雖然這種幫助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它卻對學生對產(chǎn)生長遠的影響。因此希望這門課程能夠開展下去,為韓語專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00559.cn/w/wy/63.html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