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晉北之塬 故土情懷

作者:中州期刊00559.cn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11-04人氣:2357
 《黃土塬》是周建國的最新力作,描繪的是晉西北特有的地貌——塬。畫面以3:1立軸形式展現(xiàn),自下而上由近景、中景至遠景層層推進,平遠展開,與范寬《溪山行旅圖》近、中、遠三景全部放在畫幅的中軸線上不同,而是借鑒南宋邊角斜線構圖。右下角近景是被稱為“墚”的黃土地貌,蜿蜒曲折,左上延伸至“塬”,由“塬”再向右上便是被稱為“峁”的黃土地貌,“峁”再往左上延伸至遠景,形成一個反寫的“S”?!败币蕴幵谥行牟课欢纬僧嬅嬷黧w,“墚”的鋪墊,“峁”的過渡,最后至畫面最上部連接天際的遠景,從而形成深遠的想象空間,而畫面左右兩邊,各符號常常以“出血”的形式保留“半邊”,使整個畫面形成一種巨大的張力,強化了這種想象。從構圖上看,《黃土塬》繼承并吸收了傳統(tǒng)山水的元素,但顯然已不同于傳統(tǒng)。
應該說《黃土塬》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山水畫。畫面中既無山石,也無云水瀑布,只有被大自然雕琢的溝壑縱橫的黃土地,在這片干涸的土地上,生長著頑強的小樹,也生活著純樸勤勞的村民。上面平坦四周陡峭的較大平臺叫“塬”,是村民主要的生存空間,房屋建于此,主要農作物也是種于此;其次是“墚”,四周陡峭,上面平坦,類似于山脊,只能種植作物;還有溝壑,較寬大的溝壑也可耕種;但黃土高原上大量的是“峁”,即上面渾圓,類似于土丘的地貌,這種地貌既不適合種植作物,更不適合居住,上面會長些野草或小樹。在塬、墚、峁、壑之間偶爾會點綴些類似刀砍斧劈般的尖尖的土塔。沒有河,更難見到水。這便是典型的晉西北黃土高原地貌。
畫家借用山石皴法,先用淡墨皴擦出溝壑,再用中墨勾勒出塬、墚、峁的輪廓,然后用重墨點苔,用筆在中側之間靈活轉換,有大側鋒的皴擦,也有精細的中鋒勾勒。在溝底,還用了積墨技法,使形體厚重而有質感。最后有選擇性地用赭石加藤黃加以渲染,清新淡雅?!耙黄~、一棵樹、一座山好畫,難的是要把一樹葉、一片林、一群山畫好。在整體中求變,有組織、有規(guī)律又要有層次、有新意?!?畫家以傳統(tǒng)山水畫技法刻畫了不同于傳統(tǒng)山水的晉西北特有的黃土高原地貌,踐行了他的審美理想。
中國畫創(chuàng)新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畫家們也都使盡渾身解數以各種方式嘗試創(chuàng)新。周建國也不例外,他有他的創(chuàng)新觀:“對于外來事物要批判性地接受,不能盲目,而傳統(tǒng)的東西是中國畫發(fā)展的根,在畫面中要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文化精神。具體表現(xiàn)技法不是絕對的,可以借鑒與吸收……主要是要找到自己,把握自己,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周建國的山水畫探索就是一個不斷尋找自己語言的過程。
上個世紀80—90年代,他開始嘗試借鑒民間美術的圖案化、中國傳統(tǒng)壁畫的肌理表現(xiàn)。從《故園》(66×70厘米,1989年)、《山居》(66×70 厘米,1990年)到《古原除夕》(90×100厘米,1992年)、《高原魂》(100×100厘米,1994年)語言風格逐漸成熟,與此同時,沿著這一探索路線,他又開始嘗試在傳統(tǒng)山水畫的筆墨技法中融入水彩畫和油畫的元素,尤其認真研究過日本畫家東山魁夷,至90年代末,開始成就其獨特的風格。1997年創(chuàng)作的《大岳浮云》(115×90厘米),入選第三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暨山水畫名家邀請展;《山岳之光》(115×91厘米),入選中國美協(xié)在京舉辦的迎澳門回歸中國畫、攝影作品大展;2000年創(chuàng)作的《氣貫懸空》(175×118厘米),獲第四屆全國山水畫大展創(chuàng)新獎并入選中國美協(xié)紀念講話發(fā)表60周年全國美展。
2000年后,周建國的山水畫開始回歸筆墨,他試圖用書法的線條、濃淡干濕的墨色來表現(xiàn)他心中的高原故土。《大壑流云圖》(80×135厘米,2004年)是這一轉折的標志,到2010年創(chuàng)作的《家園》(179×95厘米,獲2010'上海世博中國著名書畫家精品邀請展國畫金獎)逐漸成熟?!饵S土塬》就是這一最新探索的延續(xù)。
研究周建國的山水畫我們發(fā)現(xiàn),對故土的眷戀、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始終伴隨著他探索的歷程。
第一階段,《故園》《山居》《黃土地》《古原除夕》《故土情》《高原魂》……直接描繪家鄉(xiāng)的土地;第二階段更側重于學術性探索,周建國著重抒寫心中的山水,但仍然不忘以新技法描繪家鄉(xiāng),《蘆芽真境》(150×97厘米,2004年)便是作者家鄉(xiāng)寫生基礎上的創(chuàng)作。以《黃土塬》為代表的第三階段,畫家完全以自由的筆墨表現(xiàn)家鄉(xiāng)故土。他說:“經過多年的寫生與積累,它(家鄉(xiāng)故土)早已烙在我的心上,每一次回家,都能找到自己更深的定位,每一次現(xiàn)場寫生,都會有新的感受……”
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畫家周建國來說,黃土地便是他魂牽夢繞的情節(jié)。在他的山水畫中,“塬”早已超越了黃土地貌地質學意義,而被筆墨化、精神化,這種精神是從具體的“塬”這一物象中抽繹出來,也是畫家以筆墨的形式在向我們傳達他獨特的視覺經驗;對我們而言,這筆墨不僅僅只是山水的視覺符號,它會使我們體驗到一種情景、一種情懷,一種超越點畫而與經典文脈相承的精神境界,當然,這也是源于中國傳統(tǒng)的農業(yè)民族的本性——對土地、對自然生靈和世道人心的真切關懷。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