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三)
一、測量大氣壓強
【事件8】學生實驗“粗略測量大氣壓強”。①教師給學生提供的器材有:內壁經(jīng)過潤滑處理、容積為1ml的玻璃注射器(活塞尾部系好細線);量程為10N的彈簧秤1個;刻度尺1把。②教師給出實驗原理:p=F/S。③學生討論大氣壓力F和受力面積S的測量方法。對各種測量方法,師生共同分析和評價,找出合理的測量方案。④合理的方案是:將注射器活塞推到底,用手堵住針孔端,用測力計拉活塞,拉動瞬間,記下測力計示數(shù),即為大氣壓力F(F約為2.6N)。用注射器容積V(1ml)除以注射器全部刻度所對應的長度l(3.5cm),得到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即為受力面積S(S約為0.28cm2)。利用公式求出大氣壓強(p約為0.93×105Pa)。⑤教師對學生活動進行總結,給予鼓勵。
【教學過程說明】在探究實驗中,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生在理解、測量環(huán)節(jié)上的錯誤,通過探究讓學生認識到解決科學問題需要經(jīng)歷的過程,體驗探究過程的艱辛與快樂。動手實驗可加深學生對大氣壓力及其作用面積的理解。
【事件9】播放精確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托里拆利實驗”。教師通過網(wǎng)上下載的視頻,播放托里拆利實驗的測量過程。教師讓學生計算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最終得出標準大氣壓:p0=760mmHg≈1.013×105Pa。
【教學過程說明】用托里拆利實驗精確地測量出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由于水銀有毒,學生不易操作,教師可用視頻教學。
【事件10】教師提問:為什么托里拆利實驗用的是水銀,而不是生活中常見的水?
學生動筆計算,得出至少需要10m高的玻璃管,才能用水做大氣壓實驗,不容易實現(xiàn)。
【教學過程說明】教師的提問,使學生的思維又一次活躍起來,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大氣壓的數(shù)值。
二、生活中的大氣壓
【事件11】教師列舉大氣壓強對人體的影響,讓學生利用本節(jié)課知識分析生活中應用大氣壓強的實例,如用吸管喝飲料、鋼筆吸墨水、高壓鍋煮飯;播放圖片: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改變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過程說明】將理論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樂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好習慣。
三、教師向學生提供學習的參考網(wǎng)站
以上是“大氣壓強”一課的探究教學,對其中所涉及的課程資源列表整理如下。
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充分利用了實驗室資源,組織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廉價材料和器具,利用多媒體收集學生難以見到的、具有重要物理意義的歷史事件;利用視頻向學生展示了精確測量大氣壓強的細節(jié),完成了課堂上難以實現(xiàn)的實驗操作。教師向學生提供的網(wǎng)絡資源,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社會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環(huán)境,可以彌補學校資源的不足,教師最后提示學生通過報刊、電視、科技館、公共圖書館等社會資源了解大氣壓強的應用,讓學生關心電視中的科學節(jié)目。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