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談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藝術(shù)教育
作者:杜建萍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4-25人氣:1025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已悄然進入了音樂教學領(lǐng)域,成為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力補充,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該模式充分運用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合作原理,把握住了孩子們思想和言行易受同伴影響,樂于與同伴共同進退的心理特點,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共同研討,協(xié)作交流,共同參與音樂,讓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深入孩子們的心中。①如果應用得當,可以讓音樂課堂生機勃勃。
但并不是只要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就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筆者就曾見過不少簡單運用小組教學模式而失敗的例子。其實,要達到預期目的,我們還需根據(jù)情況,靈活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筆者總結(jié)出了兩點主要心得,供大家商榷。
一、分層教學促進共同進步
分層教學就是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把學生分成若干個不同層次的小組群體,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并分別做出教學指導,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更大的進步。分層教學的分組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并不矛盾,相反,兩者結(jié)合可以相輔相成,所以,筆者把分層教學策略運用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具體如下:
(一)組間分層
組間分層是小組之間分層,小組內(nèi)部不分層,即組內(nèi)同質(zhì)、組間異質(zhì)。這樣組合主要有兩個好處:其一,消除了組內(nèi)成員因成績和能力的較大差異而在心理上形成差距隔閡,有利于提高孩子們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建立平等、融洽的合作關(guān)系;其二,避免了個別優(yōu)秀的孩子(以下簡稱為學優(yōu)孩子)有時候過于自負,往往在組內(nèi)扮演主角,其他同伴成了聽眾,不需獨立思考而直接從“主角”中得到信息。
組間分層的組合方式可以采用讓孩子自由選擇伙伴組成學習小組的方法,教師只需根據(jù)情況做微調(diào)即可。這又有兩個好處:其一,孩子們會和班上好友相互組合,以友誼為基礎(chǔ),合作過程更愉快更融洽,更能激發(fā)孩子們參與合作的熱情;其二,初中的孩子大多傾向于與自己水平相近的同伴交往,所以,層次相近的孩子自然會走到一起,組間分層組合自然形成,避免了因教師刻意劃分而挫傷學困孩子敏感的自尊心。
可能有人會擔心,讓學習水平相近的孩子合作,若是“強強組合”當然能相互促進,可若是“弱弱組合”就可能誰也幫不了誰了。筆者也曾這樣擔心過,但有一次教學經(jīng)歷消除了筆者的擔心。記得有一回,筆者教孩子們學習三連音,重復解說和示范了很多遍,直到下課,還有幾個孩子沒掌握好,不是讀成“前八后十六”組合就是讀成“前十六后八”組合。筆者不希望他們就此掉隊,所以下課后找來班里表現(xiàn)出色的學習委員現(xiàn)身說法,輔導他們。可越輔導,他們反而越糊涂。正在筆者一籌莫展時,平時經(jīng)常上課開小差的一個學生過來自告奮勇教這幾個“笨小孩”。筆者于是把這項艱苦的任務交給了他。不一會兒工夫,大伙兒都掌握好了。原來,他的教法很特殊,就是教大家“左右左、右左右”原地小踏步,平均速度的踏步節(jié)奏掌握好了,孩子們每踏三下念一拍,輕松讀出了一連串的三連音。
事后反思,筆者一直是以理論指導實踐的思維方式指導孩子用“打節(jié)拍控制讀節(jié)奏”的方法來讀三連音,學習委員輔導也是如此,而這位學生卻反過來用生活中感受到的具體節(jié)奏去組合成三連音。音樂理論上的各種節(jié)奏組合不也是來源于生活的體驗嗎?這種“特殊”教法令筆者嘆服。
原來,在思維方式和思維速度方面,學優(yōu)孩子因認真聽課而比較接近教師,而學困孩子則由于各種原因跟教師不同步,自然也與學優(yōu)孩子不同步。②所以教師和學習委員都沒能輔導好那些學困孩子。他們只是在思維方式上有異于教師,只要多加關(guān)注和科學引導,他們之間的合作是會帶給我們驚喜的。
(二)任務分層 自由選擇
筆者把每次的學習任務都明確設計成難度分別是高、中、低三個層次,對應得分為100分、90分和80分,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為小組贏得相應的分數(shù),表現(xiàn)出色則酌情加分,沒完成任務,不得分。學優(yōu)孩子希望得到高分,會自信地選擇高難度任務,學困孩子為保證能完成任務,一般會保守地選擇低難度任務,這樣最少可得80分,在初中孩子眼里這已經(jīng)是個不錯的成績了。對處于中間層次的孩子,教師就要大力鼓勵,讓他們選擇稍高于或符合自己能力的任務,爭取拿到更高分。如此一來,任務分層自然完成,既促進了各層次孩子的進步,又再次避免了由于教師的明確指派,而傷了敏感的學困孩子的心。
(三)指導分層 共同進步
教學指導分層是指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要做出不同的學習指導,這是基于小組分層、任務分層而采取的策略。任務安排下去后教師并沒閑著,對思維活躍、點子多的學優(yōu)小組,教師可啟發(fā)他們?nèi)ヌ剿鞲鼜V闊的音樂領(lǐng)域;對中間層次的小組,教師需要不時地指導和鞭策,因為他們有時反應會稍慢,有時又想偷懶;對低層次的學困小組,則需要教師更多地及時關(guān)注、指導、支持和鼓勵,讓他們得到更多前進的動力和幫助,以跟上集體的步伐。
二、“兩自三互”引領(lǐng)小組和諧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識較強,自律意識較差,不太懂得如何跟人合作,因而時有矛盾發(fā)生,教師要隨時去幫助調(diào)解。筆者認為,與其自己疲于奔命地當消防員還不如做好預防工作,提前幫助孩子掌握好建立和諧合作的基本方法。筆者把這種合作方法簡稱為“兩自三互”:即自律、自學、互尊、互鑒、互助。
(一)“兩自”修自身
小組要能合作,每個組員都必須先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包括兩大內(nèi)容,那就是“兩自”,即自律、自學。
自律是針對初中孩子自律意識較差的特點而提出,是指孩子們要以團結(jié)進步為重,要適當約束自己的言行,如任性耍脾氣、該承擔的任務不想承擔等傷害團結(jié)學習的事情決不去做。讓孩子學會自律很重要,若大家都放縱自己的言行,矛盾就會不斷出現(xiàn)、升級,最終導致合作的失敗。
自學,是自主的學習,它是合作學習的基礎(chǔ)。只有先自學,構(gòu)建起各自的知識認知基礎(chǔ),取得一定的學習成果,才有能力互助、才有成果互享;也只有先自學,才能預先明確自己學習的困難點,開展有的放矢的組內(nèi)互助,達到共同進步。③所以筆者強調(diào)孩子們要有自學意識,要明白若對小組集體存在“吃大鍋飯”的依賴心理,最終只會誰都幫不了誰。
(二)“三互”理關(guān)系
能否處理好與同伴的合作關(guān)系,同樣是小組合作成敗的關(guān)鍵,筆者把處理關(guān)系的方法具體分為互尊、互鑒、互助。
互尊是相互尊重。筆者曾碰到不少這樣的情況:某小組內(nèi)爭論激烈,一方?jīng)]講完,另一方馬上反駁,甚至出言不遜,最后不歡而散。其實這問題的關(guān)鍵是組員過于自我,沒有注意對彼此的尊重而輕視別人的意見。只有相互尊重,合作才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礎(chǔ)上,只有平等,大家才能合作無間,關(guān)系融洽。
互鑒,即要懂得相互借鑒,互補不足。初中的孩子有時候會過于愛面子,若同伴向自己強烈表達不同意見,會因感到面子受損而鬧抵觸情緒,不管別人的意見對否,一律不接受;有時候又會急于表達、肯定自己的觀點而忽視同伴的意見。教師要引導他們明白,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歡迎和接納各種不同的意見。大家一起商討,哪個意見最好,哪個做法有缺陷,就可從中發(fā)現(xiàn)可供借鑒的東西,讓大家的學習得到完善。
“互助”是更高的要求,大家拋開隔閡、真誠相助,學習效果將大大提高,是小組合作最重要目的。相同學習層次的孩子之間的思維方式相近,他們的互助容易產(chǎn)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果,既減輕了教師教學的負擔,又滿足了大家共同進步的需要,上述學習三連音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證明。如果沒有互助,大家都只顧自掃門前雪,小組將是個沒有凝聚力的冷漠的集體,合作學習也必將失敗。
“兩自三互”的方法逐步指引孩子們調(diào)整好自己參與合作的狀態(tài),處理好與伙伴的合作關(guān)系,讓和諧融洽的小組合作學習得以融洽和持久。
但并不是只要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就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筆者就曾見過不少簡單運用小組教學模式而失敗的例子。其實,要達到預期目的,我們還需根據(jù)情況,靈活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筆者總結(jié)出了兩點主要心得,供大家商榷。
一、分層教學促進共同進步
分層教學就是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把學生分成若干個不同層次的小組群體,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并分別做出教學指導,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更大的進步。分層教學的分組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并不矛盾,相反,兩者結(jié)合可以相輔相成,所以,筆者把分層教學策略運用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具體如下:
(一)組間分層
組間分層是小組之間分層,小組內(nèi)部不分層,即組內(nèi)同質(zhì)、組間異質(zhì)。這樣組合主要有兩個好處:其一,消除了組內(nèi)成員因成績和能力的較大差異而在心理上形成差距隔閡,有利于提高孩子們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建立平等、融洽的合作關(guān)系;其二,避免了個別優(yōu)秀的孩子(以下簡稱為學優(yōu)孩子)有時候過于自負,往往在組內(nèi)扮演主角,其他同伴成了聽眾,不需獨立思考而直接從“主角”中得到信息。
組間分層的組合方式可以采用讓孩子自由選擇伙伴組成學習小組的方法,教師只需根據(jù)情況做微調(diào)即可。這又有兩個好處:其一,孩子們會和班上好友相互組合,以友誼為基礎(chǔ),合作過程更愉快更融洽,更能激發(fā)孩子們參與合作的熱情;其二,初中的孩子大多傾向于與自己水平相近的同伴交往,所以,層次相近的孩子自然會走到一起,組間分層組合自然形成,避免了因教師刻意劃分而挫傷學困孩子敏感的自尊心。
可能有人會擔心,讓學習水平相近的孩子合作,若是“強強組合”當然能相互促進,可若是“弱弱組合”就可能誰也幫不了誰了。筆者也曾這樣擔心過,但有一次教學經(jīng)歷消除了筆者的擔心。記得有一回,筆者教孩子們學習三連音,重復解說和示范了很多遍,直到下課,還有幾個孩子沒掌握好,不是讀成“前八后十六”組合就是讀成“前十六后八”組合。筆者不希望他們就此掉隊,所以下課后找來班里表現(xiàn)出色的學習委員現(xiàn)身說法,輔導他們。可越輔導,他們反而越糊涂。正在筆者一籌莫展時,平時經(jīng)常上課開小差的一個學生過來自告奮勇教這幾個“笨小孩”。筆者于是把這項艱苦的任務交給了他。不一會兒工夫,大伙兒都掌握好了。原來,他的教法很特殊,就是教大家“左右左、右左右”原地小踏步,平均速度的踏步節(jié)奏掌握好了,孩子們每踏三下念一拍,輕松讀出了一連串的三連音。
事后反思,筆者一直是以理論指導實踐的思維方式指導孩子用“打節(jié)拍控制讀節(jié)奏”的方法來讀三連音,學習委員輔導也是如此,而這位學生卻反過來用生活中感受到的具體節(jié)奏去組合成三連音。音樂理論上的各種節(jié)奏組合不也是來源于生活的體驗嗎?這種“特殊”教法令筆者嘆服。
原來,在思維方式和思維速度方面,學優(yōu)孩子因認真聽課而比較接近教師,而學困孩子則由于各種原因跟教師不同步,自然也與學優(yōu)孩子不同步。②所以教師和學習委員都沒能輔導好那些學困孩子。他們只是在思維方式上有異于教師,只要多加關(guān)注和科學引導,他們之間的合作是會帶給我們驚喜的。
(二)任務分層 自由選擇
筆者把每次的學習任務都明確設計成難度分別是高、中、低三個層次,對應得分為100分、90分和80分,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為小組贏得相應的分數(shù),表現(xiàn)出色則酌情加分,沒完成任務,不得分。學優(yōu)孩子希望得到高分,會自信地選擇高難度任務,學困孩子為保證能完成任務,一般會保守地選擇低難度任務,這樣最少可得80分,在初中孩子眼里這已經(jīng)是個不錯的成績了。對處于中間層次的孩子,教師就要大力鼓勵,讓他們選擇稍高于或符合自己能力的任務,爭取拿到更高分。如此一來,任務分層自然完成,既促進了各層次孩子的進步,又再次避免了由于教師的明確指派,而傷了敏感的學困孩子的心。
(三)指導分層 共同進步
教學指導分層是指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要做出不同的學習指導,這是基于小組分層、任務分層而采取的策略。任務安排下去后教師并沒閑著,對思維活躍、點子多的學優(yōu)小組,教師可啟發(fā)他們?nèi)ヌ剿鞲鼜V闊的音樂領(lǐng)域;對中間層次的小組,教師需要不時地指導和鞭策,因為他們有時反應會稍慢,有時又想偷懶;對低層次的學困小組,則需要教師更多地及時關(guān)注、指導、支持和鼓勵,讓他們得到更多前進的動力和幫助,以跟上集體的步伐。
二、“兩自三互”引領(lǐng)小組和諧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識較強,自律意識較差,不太懂得如何跟人合作,因而時有矛盾發(fā)生,教師要隨時去幫助調(diào)解。筆者認為,與其自己疲于奔命地當消防員還不如做好預防工作,提前幫助孩子掌握好建立和諧合作的基本方法。筆者把這種合作方法簡稱為“兩自三互”:即自律、自學、互尊、互鑒、互助。
(一)“兩自”修自身
小組要能合作,每個組員都必須先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包括兩大內(nèi)容,那就是“兩自”,即自律、自學。
自律是針對初中孩子自律意識較差的特點而提出,是指孩子們要以團結(jié)進步為重,要適當約束自己的言行,如任性耍脾氣、該承擔的任務不想承擔等傷害團結(jié)學習的事情決不去做。讓孩子學會自律很重要,若大家都放縱自己的言行,矛盾就會不斷出現(xiàn)、升級,最終導致合作的失敗。
自學,是自主的學習,它是合作學習的基礎(chǔ)。只有先自學,構(gòu)建起各自的知識認知基礎(chǔ),取得一定的學習成果,才有能力互助、才有成果互享;也只有先自學,才能預先明確自己學習的困難點,開展有的放矢的組內(nèi)互助,達到共同進步。③所以筆者強調(diào)孩子們要有自學意識,要明白若對小組集體存在“吃大鍋飯”的依賴心理,最終只會誰都幫不了誰。
(二)“三互”理關(guān)系
能否處理好與同伴的合作關(guān)系,同樣是小組合作成敗的關(guān)鍵,筆者把處理關(guān)系的方法具體分為互尊、互鑒、互助。
互尊是相互尊重。筆者曾碰到不少這樣的情況:某小組內(nèi)爭論激烈,一方?jīng)]講完,另一方馬上反駁,甚至出言不遜,最后不歡而散。其實這問題的關(guān)鍵是組員過于自我,沒有注意對彼此的尊重而輕視別人的意見。只有相互尊重,合作才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礎(chǔ)上,只有平等,大家才能合作無間,關(guān)系融洽。
互鑒,即要懂得相互借鑒,互補不足。初中的孩子有時候會過于愛面子,若同伴向自己強烈表達不同意見,會因感到面子受損而鬧抵觸情緒,不管別人的意見對否,一律不接受;有時候又會急于表達、肯定自己的觀點而忽視同伴的意見。教師要引導他們明白,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歡迎和接納各種不同的意見。大家一起商討,哪個意見最好,哪個做法有缺陷,就可從中發(fā)現(xiàn)可供借鑒的東西,讓大家的學習得到完善。
“互助”是更高的要求,大家拋開隔閡、真誠相助,學習效果將大大提高,是小組合作最重要目的。相同學習層次的孩子之間的思維方式相近,他們的互助容易產(chǎn)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果,既減輕了教師教學的負擔,又滿足了大家共同進步的需要,上述學習三連音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證明。如果沒有互助,大家都只顧自掃門前雪,小組將是個沒有凝聚力的冷漠的集體,合作學習也必將失敗。
“兩自三互”的方法逐步指引孩子們調(diào)整好自己參與合作的狀態(tài),處理好與伙伴的合作關(guān)系,讓和諧融洽的小組合作學習得以融洽和持久。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gòu)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