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如何讓歷史課堂更和諧
作者:周大龍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2-20人氣:887
一、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
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學生只有在快樂、民主、平等、寬松的和諧氣氛中才能最有效地接受知識。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善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首先,我注意讓自己的心情先變得輕松快樂,保持好心情。在處理問題時充分理解、尊重學生,熱情地關心、愛護學生。在學生面前放低架子,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做他們的朋友,通過溫情博取孩子們的信任,讓他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其次,對學生一視同仁。我總是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貼近每一個學生,這樣師生關系才會融洽。最后,我能把握好每一次機會,不吝嗇贊美,不吝嗇肯定,不吝嗇鼓勵,去賞識每一個學生,讓學生體驗成功,快樂成長。
二、注重課堂教學語言,喚醒和諧課堂
我們面對的是12~16歲的青少年,歷史課堂上,他們愿意聽、樂于記形象性強的人物事跡和故事,教師授課時就應緊緊抓住這一特點,因勢利導。講歷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氣氛,要講得有聲有色,語言要優(yōu)美、生動、形象,富有激情,要把簡單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具體的場面。這樣可以調(diào)節(jié)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娛樂”中輕松學習歷史。例如把中英《南京條約》中的“開放五口通商”比喻為中國大門上打開了一個窗孔,隨著窗孔的打開,外國商品開始大量傾入,中國的自然經(jīng)濟就此開始解體;“割讓香港島”好比在祖國母體上割肉,中國的領土完整從此遭到破壞;中英《南京條約》就像毒蛇一樣纏著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它又像血吸蟲一樣吮吸著中國人民的血汗。這樣,學生就容易掌握,也記得牢。再如在講《中日甲午戰(zhàn)爭》時,我用生動、激昂的語言講述黃海海戰(zhàn),學生們聽后群情激憤,既被愛國官兵的英雄壯舉所感動,又對清政府的腐敗切齒痛恨。此時我稍加點撥,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激情被熊熊點燃,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三、重視過程與方法指導,促進和諧課堂
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是課文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統(tǒng)一,是歷史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yǎng)的結合,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升華。當學生從課堂真正獲益時,那么課堂一定是和諧的有效的。平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加強教學
初中生在思維特點上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認識處于感性認識階段,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直觀教學。采用多媒體手段加強教學能給學生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積極思維,會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如講“萬里長城”內(nèi)容時,先播放有關介紹長城的錄像及照片,引導學生觀察:長城外觀宏偉、莊嚴;工程堅固耐久。進而引導學生思考:長城作什么用?在當時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沒有機械設備的前提下,長城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積極發(fā)言,提出了多種多樣的建造方案。在復習講八年級歷史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時,我把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等有關圖片制成了動畫,并配以毛澤東的講話和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學生們聽了看了立刻興致高漲,整節(jié)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幫助學生巧妙記憶歷史知識
太多的歷史史實需要記憶,有意識地采用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記憶就成為活躍課堂的必要措施。在歷史教學上,我嘗試著用了一些方法,例如推算記憶法,如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召開的時間(1921,1922,1923年);提綱濃縮法,如英國權利法案的主要內(nèi)容:法、稅、和、議。這樣,有效地加強了記憶,又不容易遺忘,使歷史課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升華和諧課堂
(一)精彩導入,誘發(f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泵抗?jié)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jié)課的成敗。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中的“引子”,起著醞釀情緒,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設計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心弦,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求知的亢奮狀態(tài)。導入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如:故事傳說導入法、熱門話題導入法、設置懸念導入法、詩詞歌曲導入法等等。教師可以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講《人類的形成》一課時,我首先找同學講述了“女媧造人”和“上帝造人”的故事傳說,然后設問:“那么人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真是女媧或者上帝造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帶著這個問題,學生們都積極主動的進入了課堂,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二)質(zhì)疑設問,以疑激趣
學貴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古人曾說過:“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后激勵他們?nèi)で蟆傲祷饔忠淮濉?。當學生找到“又一村”后,就會產(chǎn)生一種成功的快感,這種快感又能引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在《鴉片戰(zhàn)爭》一課,當講到鴉片戰(zhàn)爭結果時,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林則徐沒被撤職查辦,中國能取得鴉片戰(zhàn)爭的勝利嗎?”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去分析,教師加以引導和點撥,最終學生得出結論:“單靠一兩個大臣并不能力挽狂瀾,其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無力與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抗爭”。由此看出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對學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能促進學生思考,產(chǎn)生探究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點嘗試。教學的生命力在于創(chuàng)新,實實在在地讓學生進步、提高、發(fā)展。教師的幸福來自于不斷被學生超越或不斷超越自己。只要我做一天教師,我將以高度的責任心,愛我的學生,用心上課,讓我的課堂更和諧,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精神盛宴。
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學生只有在快樂、民主、平等、寬松的和諧氣氛中才能最有效地接受知識。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善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首先,我注意讓自己的心情先變得輕松快樂,保持好心情。在處理問題時充分理解、尊重學生,熱情地關心、愛護學生。在學生面前放低架子,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做他們的朋友,通過溫情博取孩子們的信任,讓他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其次,對學生一視同仁。我總是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貼近每一個學生,這樣師生關系才會融洽。最后,我能把握好每一次機會,不吝嗇贊美,不吝嗇肯定,不吝嗇鼓勵,去賞識每一個學生,讓學生體驗成功,快樂成長。
二、注重課堂教學語言,喚醒和諧課堂
我們面對的是12~16歲的青少年,歷史課堂上,他們愿意聽、樂于記形象性強的人物事跡和故事,教師授課時就應緊緊抓住這一特點,因勢利導。講歷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氣氛,要講得有聲有色,語言要優(yōu)美、生動、形象,富有激情,要把簡單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具體的場面。這樣可以調(diào)節(jié)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娛樂”中輕松學習歷史。例如把中英《南京條約》中的“開放五口通商”比喻為中國大門上打開了一個窗孔,隨著窗孔的打開,外國商品開始大量傾入,中國的自然經(jīng)濟就此開始解體;“割讓香港島”好比在祖國母體上割肉,中國的領土完整從此遭到破壞;中英《南京條約》就像毒蛇一樣纏著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它又像血吸蟲一樣吮吸著中國人民的血汗。這樣,學生就容易掌握,也記得牢。再如在講《中日甲午戰(zhàn)爭》時,我用生動、激昂的語言講述黃海海戰(zhàn),學生們聽后群情激憤,既被愛國官兵的英雄壯舉所感動,又對清政府的腐敗切齒痛恨。此時我稍加點撥,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激情被熊熊點燃,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三、重視過程與方法指導,促進和諧課堂
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是課文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統(tǒng)一,是歷史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yǎng)的結合,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升華。當學生從課堂真正獲益時,那么課堂一定是和諧的有效的。平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加強教學
初中生在思維特點上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認識處于感性認識階段,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直觀教學。采用多媒體手段加強教學能給學生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積極思維,會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如講“萬里長城”內(nèi)容時,先播放有關介紹長城的錄像及照片,引導學生觀察:長城外觀宏偉、莊嚴;工程堅固耐久。進而引導學生思考:長城作什么用?在當時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沒有機械設備的前提下,長城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積極發(fā)言,提出了多種多樣的建造方案。在復習講八年級歷史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時,我把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等有關圖片制成了動畫,并配以毛澤東的講話和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學生們聽了看了立刻興致高漲,整節(jié)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幫助學生巧妙記憶歷史知識
太多的歷史史實需要記憶,有意識地采用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記憶就成為活躍課堂的必要措施。在歷史教學上,我嘗試著用了一些方法,例如推算記憶法,如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召開的時間(1921,1922,1923年);提綱濃縮法,如英國權利法案的主要內(nèi)容:法、稅、和、議。這樣,有效地加強了記憶,又不容易遺忘,使歷史課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升華和諧課堂
(一)精彩導入,誘發(f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泵抗?jié)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jié)課的成敗。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中的“引子”,起著醞釀情緒,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設計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心弦,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求知的亢奮狀態(tài)。導入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如:故事傳說導入法、熱門話題導入法、設置懸念導入法、詩詞歌曲導入法等等。教師可以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講《人類的形成》一課時,我首先找同學講述了“女媧造人”和“上帝造人”的故事傳說,然后設問:“那么人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真是女媧或者上帝造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帶著這個問題,學生們都積極主動的進入了課堂,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二)質(zhì)疑設問,以疑激趣
學貴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古人曾說過:“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后激勵他們?nèi)で蟆傲祷饔忠淮濉?。當學生找到“又一村”后,就會產(chǎn)生一種成功的快感,這種快感又能引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在《鴉片戰(zhàn)爭》一課,當講到鴉片戰(zhàn)爭結果時,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林則徐沒被撤職查辦,中國能取得鴉片戰(zhàn)爭的勝利嗎?”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去分析,教師加以引導和點撥,最終學生得出結論:“單靠一兩個大臣并不能力挽狂瀾,其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無力與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抗爭”。由此看出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對學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能促進學生思考,產(chǎn)生探究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點嘗試。教學的生命力在于創(chuàng)新,實實在在地讓學生進步、提高、發(fā)展。教師的幸福來自于不斷被學生超越或不斷超越自己。只要我做一天教師,我將以高度的責任心,愛我的學生,用心上課,讓我的課堂更和諧,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精神盛宴。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