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課堂提問有助于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fā)揮-教育論文
作者:張杰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4-23人氣:1077
在過去的語文教學歷程中,課堂長期以來一直是以教師為核心、為主導,教師在這塊“領地”里主宰一切,自由發(fā)揮;而學生只是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學生在課堂上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和各種能力受到了嚴重的制約。課堂提問教學為眾多的教師所接受,這種教學方法的介入,有力地將人們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困境中喚醒。課堂提問教學最大的優(yōu)點是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促成了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生成發(fā)展的教學目標,符合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那么,語文的課堂提問教學如何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特點,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呢?經(jīng)過我多年的教學體驗,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了解學生的主體需求
首先,提問要有目的。在設計問題前,教師不僅要考慮提什么樣的問題,還要考慮為什么提這樣的問題。針對學生的語文課學習目的以及學生主體目標,提問的目的應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五種能力上。第一,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第二,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第三,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分析、概括、綜合的能力;第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第五,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鑒別能力。
其次,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還必須要求教師主動尋找與學生相契合的思維切接點。這不僅要視課堂的種種具體情況,如:學生當時的課堂氣氛、學生學習情緒等而定問題、定方式;還應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層次,并在思維方式和層次上求得一致。這是一個隱性問題,并非能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長期熟悉學生、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的。教師要想學生所想、思學生所思,從學生的一舉一動中領悟學生的特點和欠缺,找到提問的思維切接點。一旦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切中此點,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學生主動且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再次,在課堂上師生互動時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反應和回答要有充分的估計和了解,并能事先想好應對的措施,避免出現(xiàn)課堂尷尬局面。一般來說,在課堂提問中,學生不外乎會出現(xiàn)幾種情形:或一聲不吭;或回答文不對題,答非所問;或回答基本正確,但與預想的答案還有一定的距離。對此,教師都應有相應的心理準備和應對措施。
最后,要注意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二、加強學生的主體活動
誠然,語文課堂提問教學,問題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但教師的提問的指向目標是學生,加強學生的主體活動顯然是重中之重。
第一,要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提問,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參與提問。古人把教師的作用歸結為“傳道、授業(yè)、解惑”六個字,這是十分精辟的。而“傳道、授業(yè)”當從“解惑”入手,也以“解惑”為目的;“惑之不解,道之不傳”。何為“惑”呢?那便是學生心中的疑問。這些“疑點”有經(jīng)驗的教師是心中基本有數(shù)的,但要做到了如指掌,又是很難的。因此,讓學生有提問的興趣和機會是了解學生疑點的最佳方法,也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特點的一條途徑。一旦這些疑點解決了,課堂教學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或辦法。首先,提問后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掌握課堂提問的節(jié)奏和步驟,在課堂互動時提出的問題,應作適度的停頓后再讓學生自我感悟、積極思考,萬不能操之過急,教師作出結論。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或與他人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例如:學習布封的《馬》一課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出一個問題:“馬是人類的朋友,而人類是馬的朋友嗎?我當時沒有急于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讓學生互相進行充分思考并討論交流。有的學生說:“馬與主人同生死,共榮辱,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舍己從人,所以馬是人類真正的朋友”;有學生說:“馬真誠地對待人類,但人類為了奴役馬,用銜鐵、鐵釘殘忍地禁錮它,所以認為人類不是馬的朋友”;等等。通過這樣的思考并回答,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考能力加強、個性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其次,要讓學生充分表述、并引導補充、解決問題。正確的答案并非提問的最終目的,提問的目的還在于它的回答過程。回答教師提問本身是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一個良好的途徑,所以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耐心指導,并鼓勵他們盡量詳細作答,并補充自己的答案。教師不必重復學生回答的正確部分,要讓其他學生養(yǎng)成注意傾聽別人口述的習慣,并提高學生的聽的能力。如遇復雜的問題,學生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叫其他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補充;如還是解決不了,教師再進行點撥解決。
總之,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最好的教學手段之一。只要在設計問題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和個體發(fā)展,深入了解學生的主體需求和現(xiàn)狀,加強學生對所提問題的主體活動過程,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定能在語文課教學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了解學生的主體需求
首先,提問要有目的。在設計問題前,教師不僅要考慮提什么樣的問題,還要考慮為什么提這樣的問題。針對學生的語文課學習目的以及學生主體目標,提問的目的應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五種能力上。第一,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第二,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第三,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分析、概括、綜合的能力;第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第五,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鑒別能力。
其次,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還必須要求教師主動尋找與學生相契合的思維切接點。這不僅要視課堂的種種具體情況,如:學生當時的課堂氣氛、學生學習情緒等而定問題、定方式;還應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層次,并在思維方式和層次上求得一致。這是一個隱性問題,并非能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長期熟悉學生、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的。教師要想學生所想、思學生所思,從學生的一舉一動中領悟學生的特點和欠缺,找到提問的思維切接點。一旦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切中此點,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學生主動且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再次,在課堂上師生互動時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反應和回答要有充分的估計和了解,并能事先想好應對的措施,避免出現(xiàn)課堂尷尬局面。一般來說,在課堂提問中,學生不外乎會出現(xiàn)幾種情形:或一聲不吭;或回答文不對題,答非所問;或回答基本正確,但與預想的答案還有一定的距離。對此,教師都應有相應的心理準備和應對措施。
最后,要注意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二、加強學生的主體活動
誠然,語文課堂提問教學,問題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但教師的提問的指向目標是學生,加強學生的主體活動顯然是重中之重。
第一,要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提問,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參與提問。古人把教師的作用歸結為“傳道、授業(yè)、解惑”六個字,這是十分精辟的。而“傳道、授業(yè)”當從“解惑”入手,也以“解惑”為目的;“惑之不解,道之不傳”。何為“惑”呢?那便是學生心中的疑問。這些“疑點”有經(jīng)驗的教師是心中基本有數(shù)的,但要做到了如指掌,又是很難的。因此,讓學生有提問的興趣和機會是了解學生疑點的最佳方法,也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特點的一條途徑。一旦這些疑點解決了,課堂教學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或辦法。首先,提問后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掌握課堂提問的節(jié)奏和步驟,在課堂互動時提出的問題,應作適度的停頓后再讓學生自我感悟、積極思考,萬不能操之過急,教師作出結論。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或與他人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例如:學習布封的《馬》一課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出一個問題:“馬是人類的朋友,而人類是馬的朋友嗎?我當時沒有急于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讓學生互相進行充分思考并討論交流。有的學生說:“馬與主人同生死,共榮辱,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舍己從人,所以馬是人類真正的朋友”;有學生說:“馬真誠地對待人類,但人類為了奴役馬,用銜鐵、鐵釘殘忍地禁錮它,所以認為人類不是馬的朋友”;等等。通過這樣的思考并回答,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考能力加強、個性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其次,要讓學生充分表述、并引導補充、解決問題。正確的答案并非提問的最終目的,提問的目的還在于它的回答過程。回答教師提問本身是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一個良好的途徑,所以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耐心指導,并鼓勵他們盡量詳細作答,并補充自己的答案。教師不必重復學生回答的正確部分,要讓其他學生養(yǎng)成注意傾聽別人口述的習慣,并提高學生的聽的能力。如遇復雜的問題,學生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叫其他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補充;如還是解決不了,教師再進行點撥解決。
總之,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最好的教學手段之一。只要在設計問題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和個體發(fā)展,深入了解學生的主體需求和現(xiàn)狀,加強學生對所提問題的主體活動過程,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定能在語文課教學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