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柳永詞雨意象審美意蘊探析

作者:佘紅云來源:《芒種》日期:2015-10-09人氣:3769

翻開柳永詞,觸目盈耳的皆是雨景、雨聲,它們或迷離、或清新、或蒼茫、或清冷,無一不牽愁供恨,縈損柔腸。據(jù)中華書局本薛瑞生《樂章集校注》,柳永現(xiàn)存詞216首。筆者統(tǒng)計了一下,在這兩百多首詞中,涉及到雨意象的共計50首,占全詞的22.6%,近四分之一。而在眾多雨意象中,前代詩人詞家著墨較多的“春雨”或“夏雨”,在柳永詞中反不多見,僅16首,余下的、也是最多的乃是“秋雨”或“秋日暮雨”。可以說,雨意象在柳永詞中反復、頻繁出現(xiàn),與清秋、曉風、梧桐、凍云、孤雁等意象一起,構(gòu)成一個又一個獨特的以雨為核心的意象群,含蓄曲折地表現(xiàn)出詞人深遠而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

胡應麟說:“古詩之妙專在意象?!?《詩藪·內(nèi)篇》卷一)詩歌是語言的藝術(shù),更是意象的藝術(shù)。所謂意象,是指“融入了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痹娙思韧ㄟ^意象來造境,也通過意象來抒情。因此,詩歌從本質(zhì)而言,即是寄意于象,以象盡意。

雨意象是中國古代詩文中最常見,也是蘊含意義最豐富的原型意象之一,具有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和審美價值。早在《詩經(jīng)》,就已經(jīng)開始涉及到對自然界這一常見景象的摹寫,并在歷代詩人反復抒寫中逐漸沾染蘊含了豐富復雜的感觸與情愫。如“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詩經(jīng)·邶風·谷風》),“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特別是《豳風·東山》,在“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钡氖銓懼?,“零雨其濛”這一意象反復出現(xiàn),強烈地渲染出戍卒歸鄉(xiāng)的迷茫憂傷之感,具有恒久的藝術(shù)感染力,并直接開啟了后世文人對雨意象的解讀與把握。其后,雨作為一種自然現(xiàn)象, 經(jīng)過文人們獨特的人文情感體驗與營造, 逐漸被賦予了深厚而濃郁的人生意蘊與審美內(nèi)涵,成為中國古典詩文中最具生命力的原型意象之一。進入有宋一代,雨意象更是密集出現(xiàn)在宋詩與宋詞中,誠如傅道彬先生指出“如果以兩種意象來代表的話, 則唐詩以寫月見長, 而宋人以吟雨出色。有人說月是唐代明, 這里我們應補充一句: 宋詩雨意濃。”這里盡管說的是宋詩,但于宋詞而言,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需要指出的是,意象作為一種典型情感載體與藝術(shù)符號,承載著作家獨特的情感體驗,極具時代與個人特色。因此,袁行霈先生以為“詩的意象和與之相應的辭藻都具有個性特點”,進而指出“一個詩人有沒有獨特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建立了他個人的意象群”。柳永詞中如此密集而大量地使用雨特別是“秋雨”、“秋日暮雨”意象,本身就極具美學意義。本文試對柳永雨意象所包含的審美意義與功能進行分析,以期更準確地把握其深隱而細密的內(nèi)心世界。

從意象的表現(xiàn)功能來說,詩詞意象一般可分為描述性意象和象征性意象。與南渡詞人辛棄疾、陸游大量使用雨意象的象征意義不同,柳永詞中的雨意象,除〔臨江仙引〕(渡口)、〔洞仙歌〕(佳境留心慣)、〔滿江紅〕(訪雨尋云)、〔鳳歸云〕(戀帝里)、〔鳳凰閣〕(匆匆相見)五首,取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 暮為行雨”之意,借云雨意象含蓄表現(xiàn)男女情愛,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外,余下四十多首,皆屬描述性意象,即在對自然風雨的寫實白描之中,景催情發(fā)、情景相生,從而使這一類本身并沒有情感色彩的雨物象, 隨著作者情感的持續(xù)滲透而獲得意義指向與審美升華。需要指出的是,柳詞多不用比興、象征、雕飾等手段,而是長于以賦體為詞,所謂“鋪敘展衍,備足無余”(李之儀《跋吳師道小詞》),從而“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馮煦《蒿庵論詞》)。筆者以為,柳永賦體為詞的手法,與對意象的刻畫描摹一起,共同構(gòu)筑起詞人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與審美表現(xiàn)。

具體而言,柳永詞雨意象的審美意義與功能主要有三種,下文試分論之。

一、雨催詩興,意象成為引發(fā)詞人感發(fā)的媒介

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詩。文學作為“白楊樹在湖中的倒影”,源于生活而又與生活有隔,煙雨蒙蒙、風雨瀟瀟,似乎是絕佳的審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審美距離”。宗白華先生曾引李方叔〔虞美人〕“ 好風如扇雨如簾,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 指出:“風風雨雨, 也是造成間隔化的好條件,一片煙水迷離的景象是詩境、是畫意?!贝送猓噍^于艷陽高照的郎朗晴空,淅淅瀝瀝、瀟瀟簌簌而又輕柔靈動的雨,當是最易撥動詩人心弦、激發(fā)詩人創(chuàng)作靈感,成為引發(fā)詩人感奮的媒介。杜甫說“片云天上黑,應是雨催詩?!?《陪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其一),蘇軾亦云“纖纖人麥黃花亂,颯颯催詩白雨來?!? 《游張山人園》),南宋的陸游,則說“吾詩滿筐筒,最多夜雨篇?!? 《夜雨》),而其“細雨騎驢入劍門”( 《劍門道中遇微雨》)中所創(chuàng)造的“細雨騎驢”甚或“騎驢覓詩”的形象,已然成為詩人的浪漫風范與絕妙象征。

   于柳永而言,雨,似乎特別容易激起、引發(fā)他的萬千感概與無限憂思。 “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尾犯〕)羈旅漂泊之時,以夜雨瀝瀝領(lǐng)起,剎那間情緒蕭索,于孤獨寂寞中,無限相思與懊惱一齊向詞人襲來,情難自禁。而一個“滴”字,如淚墜一般,更是寫出了詞人對雨意的敏感以及內(nèi)心深處無可傾訴的苦楚?!巴砬锾?。一霎微雨灑庭軒?!币祸镉晡?,便引發(fā)詞人凄然懷鄉(xiāng)之思與“孤館度日如年”憔悴之感。(〔戚氏〕)“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北M管已雨收云斷,但雨意未盡,仍牽出詞人“故人何在,煙水茫?!钡泥祰@。(〔玉蝴蝶〕)“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鼻迩锬河辍⑷旓L蕭索,更是惹得詞人“遣行客、當念此回程,傷漂泊?!辈⒆罱K發(fā)出“游宦區(qū)區(qū)成底事?”的叩問。(〔滿江紅〕)在其傳世名篇〔八聲甘州〕中,詞人首以“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領(lǐng)起,即景生情,移情入境,其下鋪敘“霜風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個意象,引發(fā)“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的感嘆,后以無語東流之江水收束上闕,下闕以“不忍登高臨遠”換頭,極寫歸思渺邈、相思無限。盡管此詞意象紛然跌轉(zhuǎn),但由秋雨而及離愁,自是明顯不過。在這里,清秋雨后,江天澄澈如洗,當是催生引發(fā)詞人滿腔情愫憂思的“興奮點”,雨催詩興,由此可見一斑。

二、雨融詩意,意象成為渲染詞情的核心

對于中國古代詩人來說,意象的選取與使用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詩詞大家都善于在眾多意象的排列組合之中,熔鑄詩情畫意。作為極具個性特色的詞人,柳永無疑也具有自己鮮明獨特的意象(群)??贾?,除雨意象外,柳詞最多的當屬秋意象、黃昏(殘陽、暮天)意象、梧桐意象、霜露意象、蟬意象等。作為“一剎那間思想和感情的復合體”,任何一個意象在承載詩人豐富而獨特的生命體驗與情感內(nèi)蘊的同時,又必須得接受詩人審美趣味與情感追求的驅(qū)使與陶鑄,在整體情感指向上,呈現(xiàn)出鮮明的同一性;而這種意象(群)的同一性,最終又成為詩人獨特風格的重要來源與組成部分。

柳永詞中,雨意象總是與其他具有同一情感指向的意象同時出現(xiàn),并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成為烘托渲染詞情的核心意象。宋詞以婉約為美,為了避免正面抒寫情感的直露, 用雨意象這一核心意象聯(lián)結(jié)其他意象,共同來營造一種情感氛圍,以達到委婉蘊藉的藝術(shù)效果,便成為柳詞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試以〔祭天神〕為例:

    憶繡衾相向輕輕語。屏山掩、紅蠟長明,金獸盛熏蘭柱。何期到此,酒態(tài)花情頓辜負。柔腸斷、還是黃昏,那更滿庭風雨。

    聽空階和漏,碎聲斗滴愁眉聚。算伊還共誰人,爭知此冤苦?念千里煙波,迢迢前約,舊歡慵省,一向心無緒。

詞上闕以“憶繡衾”領(lǐng)起,續(xù)以“屏山”、“紅蠟”、“金獸”、“蘭柱”等閨房常見物象,以氣使詞,注以相思難耐之情,順而引出現(xiàn)實“酒態(tài)花情頓辜負”的感慨,并借助“黃昏風雨”這一視覺意象,將情緒推向“柔腸斷”的高潮;下闕又以“夜雨碎滴空階”聽覺意象領(lǐng)起,再點冤苦愁緒,最終歸于“一向心無緒”客居之落寞悲涼。整首詞由回憶而及現(xiàn)實,由現(xiàn)實而轉(zhuǎn)前約,又以昔日之溫馨襯現(xiàn)實之孤寂,再至柔腸寸斷,樂景哀情,終以落寞悲涼,畫面交相疊映、情感跌宕起伏。而在這些畫面情感的疊映跌宕之中,“黃昏風雨”、“夜雨碎滴空階”這一同質(zhì)意象作為核心要素兩度出現(xiàn),并從視覺、聽覺兩重角度強烈介入與推動,最終將詞人孤寂、凄清而至悲涼的情懷宣泄無余。 

    此外,〔戚氏〕之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蔽⒂暌庀?、〔尾犯〕之“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币褂暌庀?、〔安公子〕之“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睔堄暌庀?、〔鳳凰閣〕之“相思成病,那更瀟瀟雨落。”落雨意象,以及〔木蘭花慢〕之“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笔栌暌庀蟮?,作為引發(fā)詞人愁緒、又綰合熔鑄眾多意象的主體意象,在反復介入與強烈推動之中,渲染烘托,使得情感的表達層轉(zhuǎn)層深、臻于高潮。

三、雨造詩境,意象成為詞境塑造的主線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強調(diào):“文學之事,其內(nèi)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茍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钡莱隽嗽娫~意境塑造的重要意義。童慶炳先生以為“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tǒng),及其所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辈⑦M而指出,“他同文學典型一樣,也是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tài)之一?!币饩撑c意象密不可分,相對于意象而言,意境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是指整首詩、幾句詩甚至一句詩中由意象的連綴組合所造就的境界。

柳永慣于以氣使詞,長于通過眾多意象的組合鋪排,營造出一種言盡旨遠、意在言外的“味道”、即意境,并通過意境營造來宣泄詩情?!舶寺暩手荨持?,詞人即以“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統(tǒng)攝全篇,“瀟瀟暮雨“這一意象像一條紅線,將其后“霜風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等零散意象串連成一個整體,共同構(gòu)筑出高遠、寥落而清冷的意境。前人以為“情景兼到,骨韻俱高,無起伏之情,有生動之趣,古今杰構(gòu),耆卿集中僅見之作?!保愅㈧獭洞笱偶罚┱\為的評?!才R江仙〕首以“夢覺小庭院,冷風淅淅,疏雨瀟瀟?!鳖I(lǐng)起,翻出“秋聲敗葉”、“寒漏”、“孤帷”、“淚燭”、“繡衾鴛枕”等五個意象,綿密細致,塑造出落寞悲苦之意境,而在此意境的營造中,“冷風淅淅,疏雨瀟瀟”這一意象,無疑作為主體意象以及必不可少的背景意象而貫穿全篇。

張愛玲在散文《秋雨》中寫到:“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wǎng),網(wǎng)住了整個秋的世界?!鼻Ф嗄昵暗牧溃瑪X雨入詞,也“織成一片輕柔的網(wǎng)”,網(wǎng)住了自己秋意重重、潦倒落寞的人生。

本文來源:http://00559.cn/w/zw/1534.html芒種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