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苦難的外衣下,漫游者的心靈成長史——解讀曾曉文的美加兩部曲

作者:來源:轉(zhuǎn)載日期:2012-01-20人氣:1142

摘要:曾曉文的美加兩部曲,突破了以往移民小說對異國他鄉(xiāng)生存之殘酷、發(fā)展之艱難的傾訴,以及對置身于另一個文化價值系統(tǒng)之中所產(chǎn)生的文化沖突的的主題。雖然她也寫“苦難”和“文化沖突”,但是她主要是表達在“苦難”的外衣下,“尋夢者”的心靈成長史!并且也分析了“夢”破裂的原因以及之后的出路!

關(guān)鍵詞:“夢”的追問,“夢”的幻滅,破滅的原因,新移民文學的寫作趨勢

一、 神秘的“美國夢”的追問?

《夢斷得克薩斯》講述了女主人公舒嘉雯經(jīng)過八年的奮斗實現(xiàn)了“美國夢”,在商界初露頭角。就在她與阿瑞合開的大型自助餐館“華美”開業(yè)典禮那天,被移民局以“有意雇用、窩藏非法移民”的罪名逮捕。此后的九十八天里,嘉雯經(jīng)歷了監(jiān)禁的煉獄,終于得以“清清白白地走出監(jiān)獄”。但她卻因這無妄之災失去了生意和家產(chǎn),最終選擇遠離傷心地,夢斷得克薩斯。

  這部小說主要的是講對“美國夢”的追求,“夢”的破碎以及在追求過程中人們心靈的重建。那么這個“美國夢”到底是什么?

(一)、對于知識分子、精英階層:“美國夢”意味著高學歷、高收入、名車大房(孟純,宗少華,祺杰,惠薇,韓宇等)。

孟純對這種“美國夢”做出總結(jié):“嘉雯,你知道多少人羨慕你和韓宇,說你們是郎才女貌的一對?韓宇馬上就要畢業(yè)了,他將同時拿到兩個學位,物理學博士和電腦碩士,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大公司準備雇用他了,你們很快就會有實力買名車,買大房子,你離真正的美國夢只有一步遠了?!?第140頁)

(二)、對于弱勢群體,普通老百姓:“美國夢”就等于謀生

阿瑞轉(zhuǎn)輾流落到美國是為了打工謀生;瑩妹偷渡到美國是為了還清父親欠下的債務;安娜嫁到美國只是因為在她服務的賓館里的女孩子人人都想嫁一個美國公民,以期少奮斗二十年而過上舒適的生活。

(三)、對于女主人公舒嘉雯來說:“美國夢”:

1、生活:

為了家庭,她放棄了做白領(lǐng)麗人的機會,作為“陪讀”夫人來到美國,但是并不永遠甘于在家做家庭主婦,希望通過自己真誠、勤勞的努力學習,在美國站住腳。所以到了美國后,嘉雯努力打工賺錢,積極學習英語,努力克服語言障礙,繼續(xù)深造,終于拿到計算機碩士文憑。和丈夫分手與瑞在一起后,阿瑞合開的大型自助餐館“華美”。

2、精神:

擺脫“精神”上的“孤獨”,希望能找到一個“精神伴侶”而不只是僅僅是一起生活的男人,希望彼此能相互扶持,達到心靈的愉悅。如:在于韓宇沒有愛情的婚姻中,她沒有留戀做“博士太太”,果斷分手。后于善良真誠的阿瑞相遇,雖然受到眾人猜疑,還是和阿瑞走在一起!

如小說中寫到:“也許世間最悲哀的并不是單身的孤獨,而是婚姻中的孤獨”。(地60頁)

“在于韓宇的婚姻中,她并不是作為一個女人和她生活在一起,而是作為一個共同應付柴米油鹽的伙伴?!保ǖ?37頁)

“愛情是否有一個標準或規(guī)矩,一個女人是否一定要愛一個年紀長于自己,學歷高過自己、收入多于自己的男人?如果所有的女人都恪守這樣的原則,愛情的世界會不會變得很單調(diào),很乏味?(地155頁)

二、“美國夢”的幻滅:

在小說中,各個階層的“美國夢”可以說都或多或少失敗了:

1、精英階層

如:孟純和宗少華夫婦:宗少華迫于競爭壓力,回國,成為海歸企業(yè)家;二孟純?yōu)榱送炝糇∷齻兊幕橐?,放棄了美國?yōu)越的科研環(huán)境,一起回國。

2、平民階層:

阿瑞:阿瑞轉(zhuǎn)輾流落到美國是為了打工謀生,他勤勞、善良、在美國工作八年從沒有任何不良行為,但最后卻以“窩藏非法移民”而入獄,因為是外來移民,人權(quán)得不到保證,在獄中受到非人待遇,最后在美國過著艱辛的生活!

瑩妹:為了養(yǎng)家,她偷渡到美國,不但要在餐館里辛勤做工,還要受到虎仔的盤剝和凌辱。后結(jié)識阿峻,以為找到終身幸福,不料,阿峻被搶劫他殺!

安娜:安娜嫁到美國只是因為在她服務的賓館里的女孩子人人都想嫁一個美國公民,以期少奮斗二十年而過上舒適的生活。但是為了生計,只能最后做按摩女!

3、主人公嘉雯:

生活上:她作出很大犧牲來到美國陪讀,但是換來的卻是丈夫的冷漠,孤獨,生活的艱辛,語言的障礙,以至于最后離婚。后遇到打工仔阿瑞,兩人辛苦開創(chuàng)的“華美”自助餐館在開業(yè)典禮那天,被移民局以“有意雇用、窩藏非法移民”的罪名逮捕。雖然最后清白出獄,但是卻因這場災難破產(chǎn),一無所有,夢斷德克薩斯,最后傷心離去!

精神上:來到美國后,一直承受婚姻中的“孤獨”,后來遇到打工仔,兩人擦出愛情的火花,以為從此可以相守到老,但是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災難后,女主人公夢斷夢斷得克薩斯,傷心離去。在《夜還年輕》中,因為距離,兩人已無法再承受這沉重的愛情,最后分手!嘉雯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永遠的“精神伴侶”!

三、“美夢”破滅的根源:(但是為何主人公在加拿大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精神伴侶呢?)

不管是精英階層還是平民階層,她們的“美國夢”無疑都破滅,盡管她們是那樣的勤勞、努力、善良,沒有犯過任何罪,那么根源在哪里呢?女主人公在遇到一系列的災難后,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始終無法在美國自由的生活,找不到自己在美國生活的位置,最后只能傷心移民加拿大。在加拿大,她憑借自己的智慧,善良,勤勞,雖然遇到困難,但終于找到自己的“精神伴侶”格蘭特,相知相守的生活下去!我們不禁疑惑,為什么會在兩個移民國家出現(xiàn)如此不同的結(jié)局?那么這是否與兩國的移民政策,文化有關(guān)呢?我想,“美國夢”的成功與失敗,雖然要決定于尋夢人自己的奮斗,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與居住國社會(政府和民眾)對移民所采取的立場和態(tài)度,而社會對移入族群的態(tài)度取向往往又影響了移民的身份與地位的定位。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夢斷得克薩斯,傷心離去,移民加拿大,而在加拿大卻實現(xiàn)了自己的“美國夢”,有了一份穩(wěn)定且高收入的工作,并且找到了自己的真愛格蘭特,那么這是為何呢?這是緣于美國和加拿大的不同文化以及對待移民的態(tài)度!兩國雖然都是移民國家但是美國是以白人文化為中心,以英語為中心,白人在美國有十分強烈的優(yōu)越意識。這種文化傾向,導致美國政府及民眾對移民采取了“排外”甚至“敵對”政策,這直接影響了移民在美國的生存及地位。而加拿大的文化政策相對更加寬松與多元,是以英語、法語為中心,白人的優(yōu)越感弱化?!半p語”(英語、法語)和“雙文化”(英、法文化)讓境內(nèi)的多族裔能長期共存繁榮!

這兩種不同的文化政策及移民政策,在文中也有強烈的體現(xiàn)?!秹魯嗟每怂_斯》便著力刻寫了美國社會與移民族群間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這個關(guān)系的基調(diào)是社會對移民族群的懷疑、怨懟以至于敵對. 作者借助舒嘉雯在獄中和法庭上的所見、所聞、所歷,描寫了美國對“有色”移民的不人道的對待。比如嘉雯的“難友”有墨西哥裔的芭芭拉、西班牙裔的阿爾瑪和阿琳娜、華裔的安娜、越南裔的貢和伊朗裔的艾米莉,只有蘇珊是白人。而決定囚犯命運的執(zhí)法者和法律代表,上至法官、檢察官、監(jiān)獄長、公訴方和被告方的律師,下至運送犯人的遣送官和看守卻多為白人。如小說艾米莉的祖裔是伊朗,但她在所謂的“家鄉(xiāng)”伊朗沒有親屬,也不會說伊朗話。她三歲就到了美國,在美國居住了四十多年,“早把自己看成了美國人”。但是,因生活所迫艾米莉觸犯了法律,刑滿出獄后又被移民局的特工抓住,要被遣送回伊朗。貢的身世也有異曲同工的意味。因為攜帶毒品被抓,貢被判刑一年,刑期將滿的時候,卻被移民局扣留,要把她送回越南??墒窃侥喜唤邮杖魏螐拿绹菜突厝サ娜?,移民局又不肯放她,貢便滯留監(jiān)獄,無緣無故地住了五年牢房,而且不知還要住多久。無辜外國人的命運,甚至于受害者的命運也不比艾米莉和貢好到哪里去。舒嘉雯受誣陷,遭刑事法庭和移民法庭起訴,歷盡艱辛才得以洗刷罪名。她的男友阿瑞在美國有合法身份,卻被株連入獄,遲遲得不到保釋。如文中在阿瑞寫給嘉雯的信中寫道:

“自從入獄之后,我對美國有了重新的認識。在這里民主和自由只是美國人擁有的權(quán)利,而對于我們,只是一紙空言。我們的自由隨時都可能剝奪,而民主二字對我們來說更是可望而不可即了。”(第387頁)

而加拿大對于對待移民的政策相對寬松多了。如在《夜還年輕》中寫道:

“我是為自由而來加拿大,從此我是一個有“楓葉卡”(加拿大綠卡)的人,不必像我在美國時日日為身份擔憂?!保ǖ?0頁)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美國夢”破滅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居住國對待“有色”移民的態(tài)度。而911事件發(fā)生后,美國更是視移民為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他們的“美國夢”注定要破滅,尤其是那些靠苦力生存的平民階層!

四:“新移民文學”的寫作趨勢:

把“苦難”當做是人生所必經(jīng)的階段,不是人生的主題,“苦難”只是外衣,而真正的主題是描寫人的“心靈成長”的歷史!成熟的年齡和知識結(jié)構(gòu),加上生活閱歷,使新移民作家能夠比較理性地、有選擇地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精華,在全球化多元環(huán)境下,既執(zhí)守著中華民族自身文化的意義和功能,又鐘情于以跨國族身份和超地域文化形態(tài)重構(gòu)一個新的文化家園。作家立足于建構(gòu)新的異族交往關(guān)系,從陌生對立到溝通和諧,更多地從人性角度審視他者,擯除了種族、國家等因素的影響。

這兩部小說不同于早期的移民文學。早期的移民文學主要是描寫主人公出國后對異國他鄉(xiāng)生存之殘酷、發(fā)展之艱難的傾訴,以及對置身于另一個文化價值系統(tǒng)之中所產(chǎn)生的文化沖突的的主題。而這部小說主要通過描寫嘉雯經(jīng)歷98天的牢獄之災,控訴她所經(jīng)受的不公正待遇和 身體、精神上的雙重折磨,在苦難的折磨中,主人公的心靈不斷成長!我覺得這代表了“新移民文學”以后的發(fā)展趨勢。

小說中嘉雯的形象,正是一個在現(xiàn)實的生活苦難中,不斷地成長與強大的的典型。她把人生的苦難,當作了精神的養(yǎng)分,她一邊體驗、一邊領(lǐng)悟、一 邊超越。用她善于吸納和體悟的身心,讓現(xiàn)實社會的境遇,成就她強大生命的一個過程。于無數(shù)次擊打之下,她從一個懦弱而孤獨的小女子,在經(jīng)過“憂傷、窘迫、 絕望、希望”的心靈煎熬的漫長通道,在“一無所有而來、一無所有而去”的美國之旅后,在“生活歸根結(jié)底是一個過程”和“生命的過程,就是一個推動的過程” 的大徹大悟里,在“生命對于她,早已不再是一次旅程,而是一場漫游”的結(jié)論中,嘉雯最終成長為從容等待并直面生命歷練的勝利女神,在無數(shù)次對苦難的超越之 后,她成了一個內(nèi)心無比強大的主體,獲得了精神的升華與生命的新生。

如華裔女作家張翎就認為苦難和殘缺是人生的常態(tài),而不是生活的異態(tài),所以她筆下的故事沒有把筆墨著重于新移民立足的艱辛,而是去表現(xiàn)人類共同的精神特質(zhì)。張翎:“一旦精神飛翔起來的時候,那些不同就變得渺小而無關(guān)緊要。其實我認為人類的許多精神特質(zhì)是共同的,所以我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去關(guān)注超越種族文化膚色地域等概念的人類共性。我的故事是純粹的人和人之間的故事,而不是所謂外國人和中國人之間的故事。我筆下的‘老外’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洋人。一切人類共通的真實精神特質(zhì),也同樣在他們身上顯現(xiàn)?!?/p>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