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寫作語言的視覺化
由于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媒體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由原先僅有的文字逐漸向視覺化進行轉變。我們的生活已經步入了讀圖時代,電影、電視、圖書封面等的存在都證明了這一點。有關于新聞的作品,如今人們已對那些古板的文字閱讀失去了興趣,相對而言,他們更喜歡視覺化的閱讀方式。根據這樣的情況,為了能夠滿足群眾,各媒體開始對視覺化的寫作方法進行探索,由此可以看出視覺化寫作的技巧能夠對新聞寫作帶來十分有利的作用。
一、現狀與問題的討論
(一)新聞寫作語言視覺化的現狀
其實,在中國新聞發(fā)展的歷程當中,媒體一直在片面地對視覺化寫作進行探索。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新聞報道方式,那就是現場短新聞,這種新聞報道方式需要記者對新聞事件的發(fā)生現場進行詳細的調查,然后可以寫出生動、簡練以及真實的新聞報道,力求可以探索出新聞寫作視覺化的傳播方式。另外,這種更深入的報道能夠把報刊語言的有利之處體現出來,改變了原先傳統(tǒng)的傳播方式,讓人們可以感受到視覺化的傳播效果,在精神上獲得更好的享受。在新聞寫作當中,為了可以追隨潮流,其中還運用了網絡流行語等,縮短了與讀者間的距離,從而滿足視覺化閱讀的需求,大多數新聞人都想沖破傳統(tǒng)寫作方式的束縛,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
(二)新聞寫作視覺化的問題
1.寫作格式單一
新聞寫作視覺化并沒有特定的格式要求,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在不停地變化當中。但是由于人們的定式思維,經常會發(fā)生一些錯誤,導致在新聞寫作時無法做到創(chuàng)新,遠離了傳播的環(huán)境及需要。在新聞寫作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通報式語言,比如要寫關于經濟方面的消息,會使用過多的專業(yè)術語,缺乏了生動,由此可見,為了能夠引起群眾的興趣,只有變換思路,不按常理出牌。
2.細節(jié)之處不夠獨特
視覺化的新聞作品有兩點要求:能夠和讀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還要塑造出鮮明、立體的形象。可是,大多數的新聞報道都忽略了這兩點要求,作品中存在很多的空話,沒有靈魂。對于人物、時間、地點和事件只會做較為簡潔的介紹,并沒有對事件進行更深層次的調查,讓整篇文章缺少了可讀性,從而使得讀者失去了對文字新聞的興趣。
3.視覺化語言不靈活
進行寫作最基本的就是建立語言文字,運用詞語進行造句,在新聞寫作當中,特別是視覺化新聞寫作,對靈活運用及掌握語言的要求更加嚴格,記者在采訪寫作中,必須從各方面入手,抓住細節(jié),塑造出清晰的畫面。
二、新聞寫作語言視覺化的技巧
(一)將表述變?yōu)楸憩F
在傳統(tǒng)的新聞寫作當中,更注重的是確切、清楚的表述,通常都是記者直接將報道的結果告知群眾,是一種定性的新聞作品,這樣的作品并不存在給讀者的想象空間。但是感性的思維寫作風格就完全不一樣了,記者不會像傳統(tǒng)的那樣將事實直接告訴讀者,而是在讀者面前塑造出事件發(fā)生的場景或是一些聯系,讓讀者可以靠自己來辨別,拉近了相互間的距離。記者在進行新聞寫作時,絕對不能只顧著在文字上進行加工,而是要為讀者塑造出所報道的場景及形象,讓讀者能夠擁有充足的想象空間,這樣才能留下更深的印象。
(二)將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動靜結合
通常情況下,動態(tài)事物與靜態(tài)事物進行比較,前者更能抓住群眾的注意力,為了可以把現場更完美地表現在讀者眼前,記者應該在寫作得過程中利用一些動詞提高視覺效果,與歷史背景等靜態(tài)的事物結合在一起。將人們不一樣的行為、思想或是性格表現出來,塑造出一種獨特的形象,表述側重于變動性的事物上,讓整篇新聞報道可以活起來。
(三)通過細節(jié)進行傳播
為了可以更加凸顯出新聞語言的生動,讓傳播也更加生動,記者可以運用一些常見的文學語言或是修辭的方法,來塑造出生動的形象,能夠從各個方面對人物或是事件進行描寫,特別是將修辭的手法運用到標題當中,可以讓傳播更加視覺化。
(四)用事件寫人,用人來說事
為了引起讀者的興趣,需要讓讀者覺得自己所看到的并不是一篇新聞報道,而是一本小說,其中不僅有令人回味的情節(jié),還有著生動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說要讓新聞報道變得故事化。而故事化則不能缺少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獨特的任務形象,在新聞報道中出現真實的人,能夠讓報道富于生機與色彩。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四種技巧,還有許多方法能夠讓新聞寫作語言體現出視覺化的效果,比如說導語簡單凝練、使用對話描寫、讓語言更幽默、貼近平民等等。
三、結語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視覺化的傳播已經成為了主要的形式,媒體在新聞寫作的方面上,應該加強改進,運用獨特的新聞語言,往視覺化的傳播方向發(fā)展。為了讓新聞寫作語言視覺化,可以運用一些技巧來引起讀者的注意,讓讀者不會失去信心。
參考文獻
1. 張家恕. 新聞寫作/傳播策略探析[J]. 新聞界. 2006(06)
2. 董亞香,董琳. 論多媒體時代新聞寫作的新趨向[J]. 理論觀察. 2005(05)
3. 劉彬. 新聞寫作離不開“三要”[J]. 新聞愛好者. 2005(11)
欄目分類
- 多措并舉激勵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以創(chuàng)新型資源推進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 服務區(qū)域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工業(yè)互聯網公共實訓基地
- 歷史·實踐·未來 ——從三個維度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 技術科學與基礎科學界限模糊化的哲學探討
- 淺析音樂編舞及其應用
- 以舞育人:課程思政在舞蹈類專業(yè)教學中的多元實踐與探索
- 規(guī)避重“技”輕“育”——基于中國民族民間舞與時代接軌的教學思辨
- 多元音樂文化視域下舞蹈藝術的融合創(chuàng)新研究
- 舞臺實踐在中職舞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校企協(xié)同育人視域下舞蹈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