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弘仁山水畫中談簡逸山水畫的美學特征
作者:陳璐璐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4-02-26人氣:1478
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形成并發(fā)展了許多經典樣式。從圖式語言的角度來分析,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主要形成了兩大樣式體系,即繁密與簡逸兩種視覺樣式。繁密一類的山水樣式追隨者眾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畫家有五代北宋時期荊、關、李、范、郭一類及元代的王蒙??v觀他們的山水畫作品,無論在構圖上,還是在筆墨的表達特點、方式上看,都是以追求復雜繁密的畫面效果為主。另一類是簡逸畫風的山水畫,簡逸山水畫的出現從南宋一角半邊式的山水畫已表現出簡逸畫風的形式特點,發(fā)展到元代把這一特點發(fā)揮到鼎盛的屬倪云林了,倪云林作品畫面疏淡清逸,與當時繁密之風著稱的王蒙形成鮮明對比,給當時的畫壇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形成新一輪的美學價值觀念的沖擊。正由于這種簡逸的山水畫把寫意山水畫的抒情性發(fā)揮到極致,因而受到了歷代畫家、文人、士大夫的推崇。
弘仁便是簡逸風的追隨者之一,也是其中最有藝術價值的畫家之一??v觀弘仁的山水畫作品,其以線勾山形且大面積留白的圖式風格尤為突出。除了與黃山地貌特征有關,還與弘仁深厚的藝術造詣有關。弘仁的山水畫面的構成元素以線條為主,線條的表現效果,易給人清晰、洗練之美感。中國的繪畫藝術無論是人物、山水、花鳥、還是工筆、意筆都是以線條為造型手段,可以說中國繪畫藝術史是一部“線”的藝術史。那么,為什么“線”的使用在中國畫當中如此根深蒂固呢?這主要取決于毛筆的普遍制作與使用。毛筆畫出來的線條極具變化性、流動性,充滿著生命的張力。因而,通過毛筆勾勒物象的輪廓線條,雖不加光影,物象的精神氣質已體現出來了。中國人歷來已久的,對線條的運用及對線條美的價值崇拜觀念早已深入他們的意識形態(tài)中。由此,中國畫中“以線造型”的特點,毫無疑問已成為了中國畫美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在弘仁的山水畫里作品里,線條作為畫面的主要語言,山石樹木用簡練的線條高度概括,這種純粹的“以線造型”的美學特點更多的體現在簡逸山水畫中,從元代的倪云林到清初的弘仁,他們的作品中無不以線條作為畫面的主要表達語言。由此,我們看出,簡逸一類的山水畫主要以“線條”為載體,傳遞它的美學精神。
從畫面的構圖及筆墨形式上看,弘仁山水畫作品主要取材于黃山,可以說弘仁的筆墨形式、構圖風格得益于黃山之景最多。黃山屬于花崗巖地貌,所以石多樹少,往往是高山、石壁處長著幾株或倒掛,或懸空的的松樹;黃山山奇、石奇,往往一奇石拔地而起,形成奇山,石面的表面如刀削般光滑平整,由無數碎石般的怪石組成的山峰,形狀類似于矩形、方形的幾何體。由此形成了黃山簡潔剛硬,意境疏朗幽寂的山水特點。弘仁云游黃山,不謀而合地與黃山疏朗幽寂的意境產生共鳴,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因而,在構圖上,弘仁幾乎描繪的是黃山的真景,在取法“元四家”的基礎上,又加以發(fā)展,構圖奇特、洗練。主要采用“高遠法”,繼承了“元四家”以“遠、”“疏”、“淡”、“蒼”為主的繪畫美學思想。與倪云林的“一河兩岸式”平遠構圖相比,弘仁則吸取五代北宋的眾家之長,運用高遠的法則,使高逸的意境更加深遠,清新之氣撲面而來。在筆墨的運用上,他取法倪云林,擅用折帶皴和干筆渴墨。其筆法干脆利落,墨法清淡空靈而變化豐富。山石刻畫以干而虛的墨筆畫出后,略施渲染,最后再加勾剛勁的線條,使之清晰而富于變化,給人以凝重、堅硬的感覺。弘仁雖學倪,但由于他重視寫生,師法自然,善于從名川大山中汲取營養(yǎng)。因而,同是屬于簡逸一類山水畫,但在作品的格調上,弘仁的畫則多了份清新之意,少了些荒疏冷寂之境。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弘仁的簡逸山水畫從構圖的簡逸洗練到筆墨的蒼勁整潔,其構圖的原則及筆墨的表達方式,皆以“簡”的方式貫穿在它的整個繪畫理念當中。這種畫“簡”的方式、效果所傳達出來的意境是簡逸、寧靜、高潔、清雅、深邃的,折射出畫家內心與世無爭,甘于平淡的繪畫美學思想。
弘仁的思想基礎也與他的山水畫風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倪云林曾云:“據于儒,依于道,逃于禪”。中國古代畫家認為,儒家是根基,講“善”是基礎;道家,講求“天人合一”境界,追求純粹的精神解脫,但很難做到,于是選擇“逃于禪”,從內心深處去脫離現實的痛苦,以求得到心靈的慰藉。對于弘仁來說,他早期的思想是“據于儒”,經歷過國破家亡、仕途失意之后,后期的思想則表現為儒、道、禪三家并存。因為心存“入世”,迫于現實的矛盾,致使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以追求禪的“出世”來克制、忍讓,保持內心世界平衡。所以,弘仁的作品里表面是一種純凈的,遠離世俗的世外園林,其中卻隱約透露著不可名狀的復雜心情。這也是為什么在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用筆用墨追求虛靜空靈,蒼勁整潔的內在原因。禪宗思想在藝術的境界里,講究“意”的表現,中國畫的“寫意”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在明清時期,禪宗的“意”演變?yōu)橐环N大隱而空靈的藝術境界,對禪宗的頓悟成為明清山水畫家們表達自然之美的一種形式。山水畫作品中,禪宗的思想境界則往往表現為含蓄、寧靜、幽遠的空靈境界。弘仁的山水畫作品中寧靜、俊逸之氣,也是自遁入空門后,受到禪宗思想的熏陶,禪意十分的濃厚。
透過對弘仁山水作品及思想基礎研究,我們可以由內到外了解到簡逸山水畫的美學特征。從外在形式上,強調“以線造型”的美感;畫面布局中以追求空靈、俊逸的意境美為美學追求。從內在思想上,作品中融入了濃厚的禪宗思想,豐富了藝術的境界和內涵,使其更耐人尋味。簡逸山水畫所帶給我們的審美價值、藝術價值及美學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對這一類藝術樣式的欣賞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有待我們今后作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
弘仁便是簡逸風的追隨者之一,也是其中最有藝術價值的畫家之一??v觀弘仁的山水畫作品,其以線勾山形且大面積留白的圖式風格尤為突出。除了與黃山地貌特征有關,還與弘仁深厚的藝術造詣有關。弘仁的山水畫面的構成元素以線條為主,線條的表現效果,易給人清晰、洗練之美感。中國的繪畫藝術無論是人物、山水、花鳥、還是工筆、意筆都是以線條為造型手段,可以說中國繪畫藝術史是一部“線”的藝術史。那么,為什么“線”的使用在中國畫當中如此根深蒂固呢?這主要取決于毛筆的普遍制作與使用。毛筆畫出來的線條極具變化性、流動性,充滿著生命的張力。因而,通過毛筆勾勒物象的輪廓線條,雖不加光影,物象的精神氣質已體現出來了。中國人歷來已久的,對線條的運用及對線條美的價值崇拜觀念早已深入他們的意識形態(tài)中。由此,中國畫中“以線造型”的特點,毫無疑問已成為了中國畫美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在弘仁的山水畫里作品里,線條作為畫面的主要語言,山石樹木用簡練的線條高度概括,這種純粹的“以線造型”的美學特點更多的體現在簡逸山水畫中,從元代的倪云林到清初的弘仁,他們的作品中無不以線條作為畫面的主要表達語言。由此,我們看出,簡逸一類的山水畫主要以“線條”為載體,傳遞它的美學精神。
從畫面的構圖及筆墨形式上看,弘仁山水畫作品主要取材于黃山,可以說弘仁的筆墨形式、構圖風格得益于黃山之景最多。黃山屬于花崗巖地貌,所以石多樹少,往往是高山、石壁處長著幾株或倒掛,或懸空的的松樹;黃山山奇、石奇,往往一奇石拔地而起,形成奇山,石面的表面如刀削般光滑平整,由無數碎石般的怪石組成的山峰,形狀類似于矩形、方形的幾何體。由此形成了黃山簡潔剛硬,意境疏朗幽寂的山水特點。弘仁云游黃山,不謀而合地與黃山疏朗幽寂的意境產生共鳴,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因而,在構圖上,弘仁幾乎描繪的是黃山的真景,在取法“元四家”的基礎上,又加以發(fā)展,構圖奇特、洗練。主要采用“高遠法”,繼承了“元四家”以“遠、”“疏”、“淡”、“蒼”為主的繪畫美學思想。與倪云林的“一河兩岸式”平遠構圖相比,弘仁則吸取五代北宋的眾家之長,運用高遠的法則,使高逸的意境更加深遠,清新之氣撲面而來。在筆墨的運用上,他取法倪云林,擅用折帶皴和干筆渴墨。其筆法干脆利落,墨法清淡空靈而變化豐富。山石刻畫以干而虛的墨筆畫出后,略施渲染,最后再加勾剛勁的線條,使之清晰而富于變化,給人以凝重、堅硬的感覺。弘仁雖學倪,但由于他重視寫生,師法自然,善于從名川大山中汲取營養(yǎng)。因而,同是屬于簡逸一類山水畫,但在作品的格調上,弘仁的畫則多了份清新之意,少了些荒疏冷寂之境。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弘仁的簡逸山水畫從構圖的簡逸洗練到筆墨的蒼勁整潔,其構圖的原則及筆墨的表達方式,皆以“簡”的方式貫穿在它的整個繪畫理念當中。這種畫“簡”的方式、效果所傳達出來的意境是簡逸、寧靜、高潔、清雅、深邃的,折射出畫家內心與世無爭,甘于平淡的繪畫美學思想。
弘仁的思想基礎也與他的山水畫風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倪云林曾云:“據于儒,依于道,逃于禪”。中國古代畫家認為,儒家是根基,講“善”是基礎;道家,講求“天人合一”境界,追求純粹的精神解脫,但很難做到,于是選擇“逃于禪”,從內心深處去脫離現實的痛苦,以求得到心靈的慰藉。對于弘仁來說,他早期的思想是“據于儒”,經歷過國破家亡、仕途失意之后,后期的思想則表現為儒、道、禪三家并存。因為心存“入世”,迫于現實的矛盾,致使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以追求禪的“出世”來克制、忍讓,保持內心世界平衡。所以,弘仁的作品里表面是一種純凈的,遠離世俗的世外園林,其中卻隱約透露著不可名狀的復雜心情。這也是為什么在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用筆用墨追求虛靜空靈,蒼勁整潔的內在原因。禪宗思想在藝術的境界里,講究“意”的表現,中國畫的“寫意”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在明清時期,禪宗的“意”演變?yōu)橐环N大隱而空靈的藝術境界,對禪宗的頓悟成為明清山水畫家們表達自然之美的一種形式。山水畫作品中,禪宗的思想境界則往往表現為含蓄、寧靜、幽遠的空靈境界。弘仁的山水畫作品中寧靜、俊逸之氣,也是自遁入空門后,受到禪宗思想的熏陶,禪意十分的濃厚。
透過對弘仁山水作品及思想基礎研究,我們可以由內到外了解到簡逸山水畫的美學特征。從外在形式上,強調“以線造型”的美感;畫面布局中以追求空靈、俊逸的意境美為美學追求。從內在思想上,作品中融入了濃厚的禪宗思想,豐富了藝術的境界和內涵,使其更耐人尋味。簡逸山水畫所帶給我們的審美價值、藝術價值及美學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對這一類藝術樣式的欣賞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有待我們今后作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 鄉(xiāng)村振興視域下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路徑研究
- 現象級產品到城市產業(yè)能級躍遷 ——從《哪吒之魔童鬧?!房磾底治膭?chuàng)產業(yè)鏈升級的成都模式
- 果咖助農模式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路徑優(yōu)化
- “十五五”時期低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策略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工智能的應用策略研究
- 新媒體時代運動員“網紅化”現象影響分析
- 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融入高校黨員干部黨性修養(yǎng)教育路徑研究
- 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核心引擎
- 論《紅樓夢》中植物意象在人物命運暗示中的文化語義
- 清潔能源外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綠色實踐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