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文學論文 > 正文

具身認知過程視角下中華姓氏文化的現(xiàn)代化設計傳承

作者:薛博文來源:《文化產業(yè)》日期:2024-09-24人氣:106

姓氏文化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歷經千年,中華民族姓氏的起源與發(fā)展,積淀了深厚的中華姓氏文化,而姓氏是一個家族血緣關系和族群關系的標志,亦是一個家族和族群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礎;諸多姓氏都以炎帝和黃帝為共同祖先,兩岸三地的中國人乃至海外華人也自稱炎黃子孫,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一家親的認同意識,是奠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基礎,那么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中華姓氏文化以什么樣的視角去研究,以怎樣的現(xiàn)代化設計來鞏固傳承的有效性,以及以什么樣的路徑去傳承,都是需要深入探討和思考的問題。

一.具身認知理論簡述

近年來,具身認知理論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并在不同領域展開了與自身學科相關聯(lián)的積極探索,逐漸成為各學科的研究新潮。具身認知理論從起源來說,可以追溯到梅洛·龐蒂(Merleau Ponty)的《知覺現(xiàn)象學》中對于現(xiàn)象和身體的二元概念,“身體、知覺、世界是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整體”。夏皮羅(Shapiro) 認為身體在認知的塑造中起著一種樞軸的作用和決定性的意義。具身認知理論強調,在進行事物認知的過程中,通過在一定環(huán)境中的身體沉浸和學習,再加上身體的體驗和與之相匹配的動作行為,會在人的認知行成中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也就是說,最終會因為身體的沉浸從而形成自我的無意識認知。

二.具身認知理論對姓氏文化傳承路徑過程設計的指導匹配

基于具身認知理論內容,即身體沉浸而形成自我無意識認知的指導下,我們的思想是在“大腦—身體—情境”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讓自己的身體參與其中,使參與的身體與構建的情景和認知融于同一個整體的環(huán)境中,以來加強情感認知的深度,最后形成感知的延續(xù),從而形成具身認知的循環(huán)過程,延續(xù)的感知將再一次促使身體進入構建的情景,夯實情感認知,繼續(xù)形成感知延伸,周而復始,形成閉環(huán)。

因此,姓氏文化的現(xiàn)代化傳承路徑的設計過程主要是從本體出發(fā)激發(fā)身體的自然本能行為,還原情景從而塑造認知,后續(xù)形成感知延伸,最終達到以具身帶動姓氏文化的傳承的目的。

根據路徑設計的過程,結合具身認知的特性:涉身性、環(huán)境嵌入性、體驗性,由此提出傳承路徑過程設計的“身體—構建的情境—認知”三位一體的具身化過程框架。

姓氏文化傳承路徑過程設計的具身化過程框架的搭建,利于后續(xù)的對于具身化傳承過程中表征的分析,促進有效具身動作的形成;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情境的構造,也不僅僅是簡單地重現(xiàn)過去的歷史場景,更是通過現(xiàn)代科技AI手段,或創(chuàng)新的產品設計,將那些已經消逝或難以觸及的姓氏文化場景或物質進行重現(xiàn),讓個體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姓氏文化的魅力。通過情境的還原,個體能夠更好地理解姓氏文化的歷史背景、社會環(huán)境以及所承載的家族情感和家國情懷,從而進一步加深對這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和認同。

三.具身認知過程在現(xiàn)代化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一)現(xiàn)代化設計中具身化的過程體現(xiàn)

在梁KY和達夫?科恩的《文化的硬具身化》的文章中,對兩種“具身化”不同的種類進行了實驗性的驗證、闡釋和說明,其中一種是由社會和文化因素引發(fā)的“圖騰化的具身”,并深入充分揭示了具身化過程中的身體、心理和文化三者間的互動性??贫髟谖恼轮袨榱俗C明了人類與其他動物的異同,進行了一系列心理學的實驗,最終證實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會將部分身體動作和認知、情感反應被預先設定在一起。文化語境里包括比如“動手練習,環(huán)境的可供性,人造品,禮儀儀式,模式,圖案圖示,假定條件等規(guī)則”等這些因素,貫穿于整個過程中時,身體作為認知和心理情感產生的場所,同時也起了重要的情境作用,并且能影響到實驗結果,可見,身體行為在認知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

根據這些影響大腦認知的文化語境因素,結合現(xiàn)代化設計的表現(xiàn)形式,筆者將中華姓氏文化傳承的現(xiàn)代化設計大致歸類為三個方向,一個為交流式設計傳承,以及交互式設計傳承,最后為符號化設計傳承。交流式設計傳承是指基于姓氏文化為主題的姓氏交流大會的情境下,對交流內容,交流過程,交流效果的設計,以及多元化媒介的參與,加深參與者對中華姓氏的情感及認同感,例如,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等。交互式傳承設計為,在博物館或圖書館的空間下,依托于館內收藏的姓氏文化相關典籍,再加上對部分空間的利用設計,以AI互動的方式,進行姓氏文化的科普以及教育,引導用戶對自身姓氏文化的探索。例如,上海圖書館的“AR 姓氏墻”。符號化設計傳承是指,將姓氏文字進行符號化設計,以紡織品或其他物質為載體,以近距離貼身的形式,具身穿戴于身,從而使心境與姓氏文化的認知合二為一,例如姓氏文化衫等?;诠P者所總結的三個傳承設計的方向,梳理出姓氏文化的傳承在現(xiàn)代設計中具身化的過程體現(xiàn)。  

(二)具身認知過程在現(xiàn)代化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基于三個案例的具身化過程梳理,進一步探索具身認知的過程在三個案例中的應用。

2023年5月30日,來自海峽兩岸的千余名姓氏文化研究者和宗親賢達們,共赴第十五屆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之約,歡聚鷺島。宗親相聚,尋根謁祖,續(xù)寫族譜,通過人文交流空間的構建,對交流過程的設計,以及各類模塊活動的舉辦,都能使參與者具身化的進行姓氏文化的交流互動,諸如簽訂協(xié)議時的握手,參加展覽時的交談以及續(xù)譜時的一系列謁祖動作等,都會引導參與者以身涉意,身體力行地將崇尚道德、崇尚禮儀,尊重人倫、尊重祖先的中華姓氏傳統(tǒng)文化為紐帶,引起兩岸同宗同族的情感共鳴,系住歸鄉(xiāng)心。在這類交流活動中,參與者可通過意識形態(tài),文化,以及人文環(huán)境的構建,對人的身體行為進行行為引導,形成較為深刻的“中華一家親”的情感認知,并使之獲得更多感知延伸的可能。具身化的交流論壇的活動設計,以中華姓氏文化為基礎,以尋根活動為載體,兩岸共謀福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近十年來,全國各地陸續(xù)舉辦了不少以姓氏文化為主題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涵蓋了傳統(tǒng)的尋根祭祖儀式,更拓展至尋根研學旅行和創(chuàng)新的尋根短視頻大賽等更適合當下人們生活習慣的活動形式,旨在為參與者提供一次身臨其境的姓氏文化之旅,使參與者以身入境,以身體為媒介,入姓氏文化傳承之境,深刻感受姓氏文化背后厚重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沉淀,搭起姓氏文化傳播的橋梁,以多媒介傳播的形式吸引大眾持續(xù)關注姓氏文化,并通過行走、解讀等身體動作方式增強群眾的民族自覺、厚植群眾家國情懷,進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強勁動力。

身體與物質載體在交互的過程中,是通過實際軀體動作在環(huán)境中的投射來感受身體與世界之間的關聯(lián),首先需要能夠使主體感知到與所處環(huán)境的鏈接,在這之后,從而形成身體與場景的近身關聯(lián),才可以進一步通過交互式場景中得到身體輪廓或行為動作做出的實時反饋,并使身體成為主體與世界連接的媒介。當今,有很多博物館都有可以進行交互體驗的裝置設施,在此過程中,參觀者可以在物理環(huán)境中身體與虛擬場景身體形成具身的“共同身體”虛擬的交互,虛擬場景中的情境設置,身份代入,故事還原,均讓體驗者自然了解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的歷史知識及產生背景。例如,在上海圖書館的“探姓覓譜” 項目中,通過資源與技術雙重支持下,塑造了一面“AR”姓氏墻,“AR”姓氏墻通過使用AR技術進而設計開發(fā)出手機小程序,每一個姓氏都成為了可以被解讀的電子信息,讀者可以使用手機掃描墻上的姓氏模塊,找到和自己姓氏相關的典籍,獲得前期知識組織和數(shù)字人文工作成果轉化而來的知識信息。

AR程序開發(fā)為微信小程序,現(xiàn)場使用者掃描后可看到自己的姓氏姓氏簡介,家規(guī)家訓,先祖名人,姓氏分布,遷徙統(tǒng)計五部分內容部分,使用者通過使用虛擬的AR和現(xiàn)實可觸摸的姓氏墻藝術裝置,虛擬與實質裝置交互之間,已經將認知的形成與身體所處環(huán)境建立起密切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現(xiàn)場使用者通過“掃描”動作后的文字敘述所建立起的情感認知,再以身體動作的方式投射在AR姓氏墻,即對姓氏墻的觸摸,觀看,以及閱讀,這些動作過程均會加深現(xiàn)場使用者對姓氏文化的情感認知,最起碼可以獲得對本姓氏的基礎知識,所以,對于后續(xù)的感知延續(xù)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的是,身體從環(huán)境中所接收到的反饋信號,最終形成了大腦的認知結果。當然,是否可以對姓氏文化自身起到傳承的作用,還需依賴于圖書館對于姓氏文化內容的整理與興趣呈現(xiàn),但基于AR與姓氏墻之間所產生的的交互環(huán)境,讀者身體動作的互動行為,姓氏文化內容的呈現(xiàn),所引發(fā)的讀者的興趣,已經可以發(fā)現(xiàn)對所處于該環(huán)境中的身體對認知結果的重要性。

對于第三種符號化設計傳承中,我們經常將姓氏作為符號直接使用,或者進行姓氏文字的字體藝術化設計的形式作用于物質載體上,接下來要討論的就是上文當中梳理出的具身化過程體現(xiàn)案例的第三個過程體現(xiàn)——“姓氏文化衫”。

物體與身體的聯(lián)系之所以得于世界之中顯現(xiàn),是以最原始方式,用“肉身”去感知體驗的,接而與世界發(fā)生聯(lián)系,而對世界的認知體現(xiàn)又是由身體傳達出來的。例如,當近視患者去佩戴近視眼鏡時,眼鏡于眼睛之前,患者主體與眼鏡客體之間結合融為一體,眼鏡的功能被賦予了“眼睛”的意義。那么,與身體有密切關系的服裝亦然如此,自服裝出現(xiàn)以來,服裝與身體就具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服裝中作為“身體”與世界聯(lián)系的元素并沒有完全表達出其核心性??v觀多個服飾風潮的發(fā)展時期及其案例顯示出,身體時常僅僅被單純的當作簡單的物理作用,也就是一件衣服架子,從服裝展示必須使用模特就可以看出其物理功能性質。就人類孜孜不倦的對身體改造的行為,在鷲田清一的《古怪的身體》中解釋道:“我們的身體是作為一個‘像’而存在,它只是一個想象和解釋的對象?!碑斘覀兇┲路r,隨著身體的活動,我們的皮膚會與面料產生親密接觸,而這種面料與身體之間的觸感,會使得平??床灰姷纳眢w輪廓從而變得清晰起來,由此可見,只有與身體和身體意識發(fā)生關系的服裝,才是真正的服裝。那么,衣著行為就不是僅僅一個動作,而是會與意識和認知牽扯在一起,因此,進入一個環(huán)境空間后,意識和身體以及空間環(huán)境形成相互支撐的作用,也應證了上文中的具身化循環(huán)過程。姓氏文化衫在衣著穿著過程中起到的是意識牽扯作用。通常,姓氏文化衫主要以簡單的基礎款為主,例如T恤或衛(wèi)衣,姓氏文化的呈現(xiàn)主要以姓氏文字的藝術化設計或者圖騰化設計印刷在紡織面料上,也有將家族祖訓印制在服裝上,以穿衣的動作形式,用以告誡家族后人的發(fā)展方向和規(guī)避,所以姓氏文化衫基本承載了家族的總體意識。因此,穿著姓氏文化衫這個行為本身就具有姓氏認同的意志在其中,基于對設計傳承案例過程的展現(xiàn),梳理一下文化衫穿著行為過程。穿著者穿上印制姓氏文字的服裝后,參與家庭聚會過程中會加深對姓氏的認同情感,以身體為媒介,用身體承載姓氏文化傳承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以同姓氏的“大家庭”為單位,以具身的認知意識加深家族情感鏈接,從而反哺穿著姓氏文化衫的穿衣行為,形成一個良性的具身化循環(huán)。由此可見,身體與意識化的服裝具身化結合在一起后,對于認知的加深和感知的延伸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姓氏文化衫對于家族情感的促進和本姓氏文化的傳承,因為有其他的社會因素參雜在其中,也并非起著決定性作用。

四.結語

  通常,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討論落腳點都在于物質載體,很少會從身體和行動過程的角度去分析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作用,本文借助具身認知理論提供的理論點為中華姓氏文化的傳承設計提供了新的切入點和重要的理論依據,在具身認知過程的視角下探討了中華姓氏文化的現(xiàn)代化設計傳承,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將姓氏文化進行提煉后融入日常生活體驗,每一個具身化過程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文章來源:  《文化產業(yè)》   http://00559.cn/w/wy/32640.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