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國際傳播中的價值導向和方法創(chuàng)新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span>自提出以來,“一帶一路”倡議聚民心、重發(fā)展、解難題,是承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平臺,走出一條不同于美西方“二元對立”的共同發(fā)展之路。也正因如此,近年來美西方輿論對“一帶一路”的污名化、標簽化炒作愈演愈烈,迫切需要主流媒體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設置議題,用更具象化的形式,實現中國實踐、中國方案的感性化表達,講好“一帶一路”十年來的共建、共贏、共享之路,用生動的實踐、具象化的表達提高新聞傳播力,驅散誤解偏見,為我國改革與發(fā)展營造良好環(huán)境。
一、國際輿論傳播形勢
意識形態(tài)是國家權力的構成要素,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span>無論是資本主義制度還是社會主義制度,新聞傳媒受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影響,對社會意識、社會行為和外交活動具有塑造和引導的作用。后疫情時代,中美之間愈演愈烈的摩擦和斗爭,在新聞輿論領域中同樣得到了體現。伴隨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影響力的擴大,美國政府持續(xù)加強對華意識形態(tài)遏制力度,從頂層設計到資金和人力投入日益增加,加強對華意識形態(tài)滲透。2021年,美國國會參議院外委會通過“2021年戰(zhàn)略競爭法案”,其中包含“宣揚中共惡意影響”的撥款,包括散播關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負面消息”,2022年2月,海外媒體披露,眾議院法案計劃撥款5億美元用于支持培訓外國記者、支持“獨立媒體”制作和散步批評中國的新聞報道,在“新聞自由”的掩護下,美國加大宣揚一帶一路“是一種戰(zhàn)略偽裝”,本質是“增加全球影響力”、“傳播專制價值觀”、“增強對不發(fā)達國家的經濟脅迫”,這些無疑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狹隘解讀和刻意抹黑。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一帶一路”源于中華民族“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傳統(tǒng)價值觀,超越了歐美報道中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推動文明交流互鑒,造福人民,是馬克思主義人道思想的當代體現。但是,由于在國際輿論場上,我國的國際傳播效能與國際地位不匹配的情況長期存在,人工智能、Chatgpt生成式語言模型的廣泛應用,加劇了跨國界文本信息傳播潛藏的政治偏見和歧視風險,甚至放大了不同民族、國家之間存在對立情緒。
在信息傳播工具日益豐富的背景下,美西方更容易以“新聞自由”名義,擴散“一帶一路”妖魔化形象,加上長期以來,我國國際傳播領域的話語權很大程度上依然處于“他塑”,部分新聞從業(yè)者出現自我矮化、盲目追崇西方新聞范式和報道風格,打著“新聞自由”的旗號來報道中國、詬病中國,甚至唱衰中國,在主觀上為當代中國新聞自由思潮的傳播發(fā)展提供了心理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多次揭示資本主義宣揚的自由平等的欺騙性、新聞出版自由的階級性。習總書記進一步指出,任何新聞輿論都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沒有什么抽象的絕對的自由。中國特色新聞學中,黨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決定了新聞價值的核心是積極性、建設性,而不是沖突性、煽動性,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而不是批判者,這與西方新聞定位完全不同,也是新聞工作者需要首先厘清的根本問題。
二、“一帶一路”對外報道的價值導向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也是國際傳播的最終落腳點。一帶一路體現了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思想,聚焦某種“抽象的人”,而是“現實的人”,亦即“從事實際活動的人”的自由發(fā)展,因此,跨文化國際傳播需要轉變內宣灌輸式、說教式的傳播方式,注重綜合運用視覺、聲音、可視化符號,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及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講好共贏、發(fā)展的故事。只有講清楚關注人類的共同情感和共通利益,才能易于被異域受眾認同和接受。
“一帶一路”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指引,
明確地拒絕霸權主義和二元對立——強調互利共贏和共同發(fā)展。十年來,“一帶一路”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yè)、改善民生,走經濟、社會、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之路,足跡從亞洲到非洲,從拉丁美洲到南太平洋,一條條公路鐵路,一座座學校醫(yī)院,一片片農田村舍,助力共建國家減貧脫貧、增進民生福祉。一大批經濟和民生項目呼應了第三世界國家或全球南方國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廣泛的國際傳播抗爭,促進了南南團結和共同發(fā)展。這一方面是基于中國千年以來追求“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古老智慧,另一方面基于中國現代的革命、建設實踐,最終是中國對未來全球、全人類發(fā)展生存的責任擔當,通過挖掘這些項目建設背后所體現出共同價值理念,把不同文明之間對和平、繁榮的期望轉變為小而美的生動敘事,實現輿論導向和新聞真實性的統(tǒng)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CGTN(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英語環(huán)球節(jié)目中心)推出《新絲路上的交響》系列特別節(jié)目,在講故事、傳理念、增新意上做出了有效嘗試。
二、從宏大敘事轉向個體共情
“一帶一路”十周年系列報道《新絲路上的交響》在主題設置上聚焦于“共講一個全球故事”,通過差異性主體的選擇,講好利益共同體的故事。每一集都將鏡頭對準普通人,著眼于人的喜怒哀樂、追求生活幸福的故事,記錄下了埃及、希臘、柬埔寨、巴西等十幾個共建國的普通人因“一帶一路”倡議而改變的命運,有力回擊了外媒炒作熱點。獨自撫養(yǎng)孩子長大的女卡車司機、學習中國經驗的獨角獸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培養(yǎng)出世界冠軍的港口工人、世代種植葡萄的果農……不同身份、性別、文化背景下個體的追夢之路,共同構建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傳播內涵,既實現了情感共鳴,講清了利益共贏點,做到了報道客觀和平衡。在敘事方式上,該紀錄片轉變內宣播報說教式、平鋪直敘的“上帝視角”敘事方式,從人文關懷立場出發(fā),在選題策劃、敘事方式、鏡頭語言的設計上均進行了創(chuàng)新。該片選取十個共建國家的重點工程,透過個體成長故事、真情實感、價值追求,善用鏡頭語言講述“一帶一路”如何惠及個人發(fā)展?!栋<芭?/span>建筑師逐夢阿拉曼新城》中,鏡頭從夢想成為建筑師的開羅市民視角,通過跟拍的方式,客觀記錄女建筑師一天的工作,中企承擔的超高層綜合體項目如何承載了她的職業(yè)理想,給予她親手參與建造一座現代化建造高樓的機遇,當美西方媒體大肆渲染埃及婦女的就業(yè)障礙和高失業(yè)率時,該片通過典型人物故事,展現出一帶一路項目如何讓普通人的職業(yè)理想照進現實,體現出“一帶一路”項目為共建國社會和民生進步做出的務實貢獻。值得注意的是,該片注重了平衡報道,真實記錄了作為母親、女兒的平凡女性,如何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沖突、面對語言、文化沖突,避免了過度放大正面宣傳引發(fā)受眾“被救濟”的負面情緒。 在《中柬文物保護合作》中,鏡頭首先以航拍視角全景展示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的吳哥古跡群,隨后通過古文物損毀前后的今昔對比,引發(fā)受眾對于修復工作的好奇心,記者進而以探尋者的身份,近距離觀察中國“文物醫(yī)生”探訪周薩神廟、茶膠寺現場修復工作,通過中外考古學家、建筑學家一天的工作現場跟蹤,呈現出中國專家如何因地制宜,創(chuàng)新修復方式,圓滿完成修復任務并獲得柬埔寨政府認可的故事,折射“一帶一路”尊重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的合作理念,回應外媒對地緣政治工具的質疑。《中巴合作致力野生動物保護》中,鏡頭從生動活潑的動物個體入手,記者以游客身份記者探訪伊利亞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通過趣味互動展示金剛鸚鵡、灰短腳鹿、巴西貘等瀕危動物的保護現狀,隨后鏡頭隨記者的腳步來到保護園區(qū)附近的巴西三峽公司,以第一視角探訪了主動“認領”這些瀕危動物的企業(yè),通過當地管理者的視角講述巴西三峽公司為拯救、保護瀕危本土物種的多年投入,同時,新聞片通過對當地投資法律背景的補充和企業(yè)經營者的采訪同期,講清楚綠色經營帶來的長遠經濟效益,體現了項目追求經濟和生態(tài)平衡發(fā)展的利益契合點,為民心相同提供了現實的物質保障,從航拍的綠水青山到野生動物的近距離特寫,豐富的鏡頭語言巧妙回應外媒對 “一帶一路”破壞共建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抹黑。
三,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打造生動視覺效果
對外傳遞中華悠久的和平發(fā)展理念淵源,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并轉換成易理解的表達形態(tài)是實現跨文化傳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相較于內宣,對外宣傳更加重視聲音和具象符號的使用。視覺化是傳遞新聞事件背景,解釋新聞的重要載體,傳播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可視化圖像比單獨文本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減少信息接受者的大腦記憶壓力,有效引導受眾注意力。視覺符號的建構和呈現,不僅契合新媒體時代受眾的信息接收習慣,能夠減少新聞制作者和公眾之間的文化差、時間差,在智能技術與信息傳播融合日益緊密的背景下,沉浸式傳播場景已經成為繼內容、 形式、社交之后媒體的核心要素。
如何提煉選取中華文明理念的代表性元素,直觀傳遞出核心思想,是后期策劃和制作中始終思考的問題。《古今穿越一帶一路》系列報道采用虛擬現實技術, 共設計制作20多個高精度虛擬場景、3D建模人物形象和可視化符號,對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時間和空間場景進行了并置化呈現,取代了電視攝制的線性時空順序,在不到五分鐘的短視頻內,主持人在不同的時空場景中漫游,形成了沉浸式的觀看體驗,典型場景的有機整合能夠在有限的播放時間內快速構建出中外觀眾共同的經驗空間,減少意識形態(tài)和跨文化差異內容導致的效果折扣。在《文明篇》中,制作團隊與敦煌研究院專家進行多次咨詢討論,在保證內容真實的前提下,全景式復刻了莫高窟西魏第285窟最新數字修復成果,獲得獨家授權在電視屏幕上進行展示。該窟是不僅是中西文明和藝術交融的集中體現,也是文化多元性和和諧共存的典范。通過詳細分析道教雷神、伏羲女媧、印度教毗濕奴等不同文明的代表性形象在洞窟藝術中的融合方式。為營造真實的沉浸式體驗,團隊特意前往敦煌對建筑和場景進行測量,以精確再現建筑和場景的細節(jié),包括昏暗視野和回聲效果,從而營造出真實的沉浸式體驗。《貿易篇》《技術篇》繼續(xù)遵循由點及面的敘事邏輯,主持人跟著唐朝西域商隊足跡,走過熙攘的古長安街頭,身著異域服飾的行人擦肩而過,見證四大發(fā)明、絲綢貿易、商品販賣,通過設計一系列目標受眾的熟悉場景和視覺符號,消弭了文化差異,體現出以史為據、回應歷史的價值表達。
四、開展國際合作傳播,壯大集體話語權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共建國的大合唱,日益密切的經貿聯系促進了國際傳播格局朝著多極化趨勢發(fā)展,鑒于南方國家在經濟上依然處于弱勢地位,改變美西方超級大國的單項傳播者角色,建立平等的國際傳播格局,需要加強國際傳播合作,通過和沒南方國家輿論平臺的共建和人才資源的共享,為闡明利益共贏點和澄清謬誤提供一種多邊、有效的發(fā)聲渠道,闡釋好中國實踐和中國經驗,不斷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近年來,央視通過舉辦《中外議事廳》《圓桌論壇》《青年對話》等形式,通過和海外主流媒體平臺合作擴大目標受眾,推動了文化交流、情感的共通和資源的共享。一批中外資深專家、學者、媒體人、發(fā)展中國家青年代表等不同群體從多方視角共同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豐富內涵、現實意義,圍繞“一帶一路”債務陷阱論,中外企業(yè)家聯合會執(zhí)行董事兼秘書長張薇分享了她個人十年來參與非洲投資項目的一手觀察,指出中國投資者需要遵守80%員工本地化等條款約束,同時亞投行、絲路基金等組織在投資前會進行專業(yè)、系統(tǒng)化的評估體系,確保中非雙方都能獲益。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員曲強認為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西方主導的經濟全球化的超越性,中國支持各國通過互利合作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同時為其他國家創(chuàng)造新的發(fā)展機會,大國奉行的“弱肉強食”叢林法則早已是“明日黃花”。圍繞“一帶一路”跨國合作特點和美西方主導倡議的不同之處,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大學巴中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法教授高文勇表示,中國投資能夠幫助巴西推動“再工業(yè)化”進程,在綠色經濟、可再生能源等多個領域,中國的快速發(fā)展為雙邊合作提供了機遇。他認為,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為解決全球面臨的新老問題貢獻如此多的經驗和方案。他結合在中國的經歷和感受,認為中國向世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形式,他從中國和東方智慧中獲益匪淺。巴西旗手集團主持人兼記者愛德華多·卡斯特羅介紹,中國的投資不僅能夠促進巴西消費市場發(fā)展,也能夠為改善巴西投資環(huán)境做出貢獻。他還強調,現在是時候拋棄美國“門羅主義”和冷戰(zhàn)思維了,“巴西不是任何國家的后院”。地緣政治評論員托馬斯·??现赋?,相較于發(fā)達國家主導的經貿倡議,中國尊重不同國家發(fā)展實際,而不是強制發(fā)展中國家接受發(fā)達國家的“一刀切”標準,他呼吁華盛頓多聽取其它國家的意見而不是耳提面命。
結語
CGTN“一帶一路”十周年系列報道體現了對外傳播敘事方式、傳播手段的創(chuàng)新和制作水準的升級,給未來的紀錄片和新聞制作提供了新的經驗和啟示。面對當前西強東弱的國際輿論態(tài)勢,中國新聞從業(yè)者需要守正創(chuàng)新,堅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提高政治站位,加深對目標對象文化、思維體系的了解,用“回歸人”的敘事手段和挖掘人類共同價值觀的敘事邏輯聯接中外,助推民心相同和理念認同,以真誠對話、生動的視覺呈現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振,讓世界看到客觀真實的中國。
文章來源: 《聲屏世界》 http://00559.cn/w/xf/24481.html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