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貢·席勒與羅爾純繪畫作品表現(xiàn)語言比較研究
摘要:埃貢?席勒的繪畫作品在西方繪畫觀念和表現(xiàn)現(xiàn)實的基礎上,吸收了中國繪畫的意蘊,形成了獨特的繪畫風格。羅爾純的繪畫作品既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情懷,也能夠看到西方繪畫的語言表現(xiàn)。本論文以埃貢·席勒與羅爾純作為研究對象,從構圖、造型、色彩三個方面比較分析兩位畫家繪畫表現(xiàn)語言的異同,思考兩位畫家跟隨中西文化的時代發(fā)展而拓展其新繪畫思路的方法,為當下藝術創(chuàng)新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埃貢?席勒;羅爾純;表現(xiàn)語言;中西融合
引言
埃貢·席勒是奧地利維也納分離派的重要代表,他的繪畫采取類似中國畫的線條表達和平面化的構圖方式以及簡單的色彩,給人帶來一種直觀的視覺體驗。而中國畫家羅爾純的繪畫作品深受表現(xiàn)主義和分離派的影響,以鮮明個性和獨特風格在中國畫界獨樹一幟。本論文以埃貢·席勒和羅爾純?yōu)檠芯繉ο?,采用文獻研究法、圖例分析法相結合的方式,從構圖、造型、色彩三個方面比較分析兩位畫家繪畫表現(xiàn)語言的異同。
一、中西文化交融的時代背景對其二人創(chuàng)作的影響
1.埃貢·席勒繪畫中東方藝術理念的吸收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大量的東方繪畫作品及創(chuàng)作觀念涌入歐洲市場,其中就有中國的水墨畫和日本的浮世繪。埃貢·席勒深受中國水墨畫平面化特點的啟發(fā),追求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藝術表達,而日本浮世繪的明快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對埃貢·席勒的繪畫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埃貢·席勒善于利用墨痕的流淌和變化,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使觀者感受到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意境。他善于運用簡潔而有力的線條勾勒出形象和構圖,將畫面的重點和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埃貢·席勒的繪畫不僅有中國繪畫理念的吸收,也受良師益友克里姆特的影響,更凸顯中國繪畫理念與自身繪畫風格超自然的融合,署名方式也模仿克里姆特中國印章式簽名方式。除了技法上的借鑒與運用,埃貢·席勒的繪畫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獨特而深邃的美學風格,他對中國水墨畫和日本浮世繪的研究不僅僅局限于表面的形式和技巧,更注重其中蘊含的東方文化和精神內涵,給觀者帶來一種新的審美體驗,他的繪畫作品是東西方藝術交流的產物。
2.羅爾純繪畫中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融入
羅爾純將表現(xiàn)主義元素與其它現(xiàn)代藝術流派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獨特而個性化的藝術語言。藝術家柴姆·蘇丁是表現(xiàn)主義的代表之一,他的繪畫中充滿真情實感的表達,畫面生動的展現(xiàn)出畫家所處的時代面貌和精神特征。羅爾純深受柴姆·蘇丁的影響,畫面流露出內心的直觀感受和真實情感,形成了直抒胸臆的繪畫風格。羅爾純還理解塞尚色彩塑形的表現(xiàn)方法,使用大小不同形狀的色塊進行形體塑造。他的繪畫還包括凡高主觀情感的表現(xiàn)方法,通過鮮艷強烈的色彩表現(xiàn)內心的心理感受,也借鑒了莫迪里阿尼的扭曲形象和郁特利羅的獨特構圖,將自己對世界的獨特觀察與感受融入到作品中。羅爾純也注意到了克里姆特的細膩紋理和細節(jié)處理,使作品更加飽滿且充滿動感。這種對各種流派和藝術家的借鑒和融合,使得羅爾純的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展現(xiàn)出了多樣性和豐富性。羅爾純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畫家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社會現(xiàn)象的批判,也能夠感受到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羅爾純的畫面中濃郁的色彩特點,恰恰是來自于畫家兒時對家鄉(xiāng)“紅土地”的美好記憶和真摯的情感表現(xiàn),展現(xiàn)了畫家對藝術的熱情和對生活的感悟,給觀眾帶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鳴。
二、埃貢·席勒與羅爾純繪畫藝術表現(xiàn)語言的共性
埃貢·席勒與羅爾純的繪畫都有空間平面化特點,這恰巧符合中國的散點透視原理,打破了時間界限與空間界限,畫面處理上有很強的主觀意識。埃貢·席勒放棄了西方傳統(tǒng)繪畫中再現(xiàn)立體的三維空間方式,反而與東方繪畫特點更為相似,而羅爾純摒棄了寫實手法中極強的透視立體感,畫面減弱了三維空間感。如埃貢·席勒的《小城市》和羅爾純的《有印花布的靜物》,正是展現(xiàn)了兩位藝術家空間平面化處理的表現(xiàn)方式。埃貢·席勒處理房屋的頂面線條時,為了避免平行而采取了用線的變化,沒有顯得房屋重疊一致反而附有多樣的結構變化,畫面中更多的是平鋪的色塊、高低起伏的線條和有序的筆觸。羅爾純的《有印花布的靜物》中梨子、盤子和花瓶被舍棄前后透視關系和空間縱深關系,增加了黑布的裝飾性,顯得畫面的構成感與平面感極強。
埃貢·席勒與羅爾純都善于把人物夸張化處理,把客觀事物進行主觀變形。埃貢·席勒注重線條在畫面中的重要地位,這與東方傳統(tǒng)繪畫的理念有重合之處,具備意境美和節(jié)奏感。埃貢·席勒的人物塑造極度夸張,總是帶著緊張不安的情緒和病態(tài)、扭曲的氣息。如《自畫像》中展現(xiàn)的是嘴巴微張、眼神桀驁、身體沒有裸露、手指放在胸前做出開合姿勢的削瘦男子的形態(tài),畫面并沒有復雜的背景,反而經常留有大面積空白,這恰巧符合中國畫的“留白”特點,更加突出人物主體形象賦予怪異個性。羅爾純的作品《坡地上的女孩》,把女孩形象運用拉長變形的手法進行塑造,通過對人物比例的變形和強烈的線條形體轉折處的棱角,使畫面形式感和秩序感變得越發(fā)強烈。
埃貢·席勒強烈的色彩對比和色彩的跳躍感,打破了西方古典繪畫的真實與平靜。多數(shù)作品以暖色調為主,有的暗,有的亮,但畫面從整體看都會有主旋律,大多數(shù)的畫面色彩第一眼給人充斥著壓抑感。羅爾純畫面中濃烈的主觀色彩來自于畫家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大膽的色彩概括與提煉,傳達給觀者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色彩體現(xiàn)“純”的特質。如埃貢·席勒的《干洗房》的畫面裝飾性意味很強烈,紅棕色調的背景給人一種濃厚情調的感覺,色塊與大小不一的形狀增加了畫面的豐富感,從細微處展現(xiàn)了畫家對細節(jié)的關注。大量的屋頂深色與天空的朦朧感形成了鮮明對比,令人感到一種濃烈的情感沖擊。畫面描繪的是畫家內心里“家”的色彩,這種“家”的色彩是一種深沉而溫暖的感覺,給觀者一種舒適感。整體用色大膽,勾勒出畫家對生活的熱愛和執(zhí)著,而嚴謹?shù)脑煨秃拓S富的細節(jié)則展現(xiàn)了畫家對于藝術的追求和完美主義的態(tài)度,使畫面形象飽滿豐富,引人入勝,感受到畫家獨特的藝術表達和情感的共鳴。羅爾純的作品《九月》中大面積的紅色土地是畫家心中家鄉(xiāng)的色彩,畫面的筆觸和橘紅色的點綴是畫家作畫時興奮的體現(xiàn),是記憶中家鄉(xiāng)的濃烈情感。畫面沒有明暗,只是加強冷暖對比來突顯人物的鮮明特征,使得畫面和諧統(tǒng)一、色彩鮮艷明亮。
三、埃貢·席勒與羅爾純繪畫藝術表現(xiàn)語言的差異
埃貢·席勒的畫面構圖,受中國畫的影響頗深,利用“留白”這一方式,給人一種無盡的遐想空間。如《裸體自畫像》白色寬邊的引入能夠有效地分隔主體和背景,使畫面清晰地劃分為內外兩部分。白色邊框的粗細會根據(jù)肢體的彎曲角度變化而變化:在轉折或收緊的肢體周圍,邊框會略粗,而在伸展或凸出的肢體周圍,邊框則會略細。這種粗細對比與人物肢體形成的角度相呼應,使畫面產生強烈的節(jié)奏感,同時也賦予人體一種從內向外突破的力量,仿佛從壓力中突圍而出。埃貢·席勒畫面中的邊框不僅作為底色承擔了聚焦視覺中心的作用,還增強了整幅作品的緊張感。
羅爾純的畫面構圖以物象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的組合排列以及分布方式影響視覺心理效果,在場和勢的構圖中,一些畫面采用了自由組合的方式。如《望》畫面中人物、羊群、房屋看似分散但每一個物體間都富有節(jié)奏感,有穿插感,具體體現(xiàn)在物象形狀不規(guī)則的自由組合排列上,呈現(xiàn)出強烈的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這樣的構圖給觀者帶來生動、活潑的視覺心理體驗,同時還傳達了寫意性裝飾意味。
造型上,畫面中的線條不僅僅是畫作的表現(xiàn)手法,更是藝術家獨特的藝術語言,能夠表現(xiàn)出畫家的精神面貌與心情以及作品的審美取向,線的粗細、長短和形態(tài)會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感受。埃貢·席勒的風景畫作品運用大量的線條來描繪抽象,如《河邊的房子》沿著畫布中心的河流線條展開畫面,空間中創(chuàng)造出一種流動的動態(tài)感。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房子的輪廓,線條的縱橫交錯形成房屋的結構。同時,線條的運用也使整幅畫面更富有節(jié)奏感,引導觀者的目光在畫面中自由游走。埃貢·席勒巧妙地運用線條的變化和交錯,賦予了畫面更多的維度和層次感,給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他的線條流暢而有力,每一筆都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作品的情感和主題,突出畫家的表現(xiàn)主義風格純粹,展現(xiàn)出畫家對藝術的獨特理解和熱烈追求。
羅爾純的線條與席勒有相似的變形,然而他的畫筆卻展現(xiàn)出了更為含蓄而舒緩的特點。如《漁巷》通過線條的勾勒和面的填充,成功地營造了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漁巷場景。線條的細膩勾勒不僅展示了漁巷的結構和布局,更是傳遞了漁民們勤勞和堅韌的精神,線條的流暢運用,使整幅作品充滿了動感和活力。同時,羅爾純巧妙地運用色彩和光影效果,使?jié)O巷的面部分呈現(xiàn)出細膩的質感和豐富的層次感。他運用不同的色彩層疊,表現(xiàn)出漁巷中的建筑物、船只和漁民的生活場景。面的填充不但使作品的整體色彩更加豐富多彩,還展示了漁巷中的細節(jié)和細致的觀察力。
色彩上,埃貢·席勒和羅爾純的繪畫作品讓人第一眼感覺到顏色的沖擊力,都帶有強烈的色彩主觀性,但是色彩的情感表達上是有一定差異的。埃貢·席勒的成長經歷使他具有敏感、不安、多疑、焦慮等性格,使得畫面中的色彩是憂郁的、刺激的、沉悶的,這也形成了埃貢·席勒獨特的“席勒色彩”。他的畫混合了綠色、黃色、橙色和玫紅色,這些色彩被濃郁的黑色所摻雜,既降低了畫面的純度,也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蒼涼的畫面效果。如《張嘴半畫像》中紅色與藍色兩種鮮明的色彩,恰如席勒的內心世界,充滿了激情和冷靜的對比。紅色代表了他的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展現(xiàn)出畫家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情,藍色則象征著他內心深處的冷靜和思考,展現(xiàn)出畫家對自我的探索和內省,這種色彩的對比和搭配使得席勒的自畫像獨具魅力,透露出畫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創(chuàng)作個性。
羅爾純的繪畫表現(xiàn)的是畫家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單純質樸的性格,畫面根據(jù)畫家腦海里的記憶和部分照片把物體進行主觀的概括提煉,然后再進行色彩的理想化,注重自己的情緒抒發(fā)和藝術理想。畫面中大面積的紅色、黃色、綠色是羅爾純的自我表達,打破了對事物固有色彩的界定。如《舟》畫面中的檸檬黃、橘黃如同一束束奪目的火焰,燃燒著藝術的激情和創(chuàng)造的能量。每一筆每一抹都充滿了生命力,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無限可能。
四、結語
埃貢·席勒與羅爾純的繪畫在作品中表達的情感和思想以及繪畫語言的表達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共性和差異。埃貢·席勒的作品通過線條的曲折和變形來表達情感的復雜性和思想的深度,而羅爾純則更注重畫面的整體效果和平面感。埃貢·席勒以鮮明的色彩和強烈的對比表現(xiàn)畫家內心情感的沖突與矛盾,傳達對人性和人類存在的思考,而羅爾純則更注重色彩的和諧與平衡,通過輕盈的色調和柔和的過渡來傳達內心的寧靜和平和,通過描繪大自然的美和力量來傳達對生命的表達。但是,無論是通過色彩的運用、線條的表現(xiàn)還是對形式和內容的選擇,他們都通過畫布上的藝術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埃貢·席勒融合了中國繪畫的寫意性和西方繪畫的抽象表現(xiàn),表達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和對當時社會的思考。而羅爾純則將西方繪畫的光色等技法和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意境相結合,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意境和情感。這種相互融合的繪畫語言使得埃貢·席勒和羅爾純的繪畫更加豐富多樣,展現(xiàn)出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藝術的融合,體現(xiàn)了藝術的多樣性與交融性,給后人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
文章來源:《新美域》 http://00559.cn/w/qk/29468.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