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樂器葫蘆絲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民族樂器對綜合教學質量的影響越來越大,而很多教師在音樂教學設計上仍采用的是傳統(tǒng)理論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實現長遠發(fā)展的需求,推進民族樂器應用已成為優(yōu)化音樂課堂、提升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師只有認可民族樂器葫蘆絲在音樂課堂中應用的重要性,才能在實踐教學方案踐行中發(fā)揮引導性作用,進一步優(yōu)化音樂課堂教學結構,提升學生對葫蘆絲樂器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氛圍。
一、民族樂器葫蘆絲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重要性
在音樂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用民族樂器葫蘆絲,能夠讓學生獲得一技之長,通過教學輔導學生掌握葫蘆絲的演奏方式,并將葫蘆絲演奏與樂理知識、視唱練耳等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深度融合,對傳統(tǒng)應用課堂進行跨越式創(chuàng)新。通過學習葫蘆絲讓學生學會唱譜和認譜,奠定扎實的樂理知識基礎,在教學中教師進行樂器演奏,學生自主模范,無形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積極響應現代化教學改革。藝術類教學和素質類教學的全面推進,葫蘆絲的應用能夠起到模仿示范性作用,結合音樂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遵循因地適宜的基本原則,在教學實踐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葫蘆絲在樂器類中價格低廉,能夠滿足不同家庭經濟條件的學生需求。
二、民族樂器葫蘆絲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路徑
(一)引導式教學提高學生演奏興趣
教師在音樂課堂設計中采用引導式教學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設置明確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保證教學效率。動員學生共同參與到葫蘆絲教學過程中,通過訓練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樂器的理解程度,但教師不能本末倒置,葫蘆絲只是音樂課堂的輔助教學工具,在演奏練習期間要以音樂知識的傳授為主要目標。教師承擔監(jiān)督引導性作用,實時觀察學生的演奏表現,并在學生遇到困難的第一時間給予恰當的指導,管弦樂器的吹奏具有共通點,教師可以適當采用問題引導法,提出問題:“你發(fā)現了葫蘆絲與簫笛子等樂器之間的差異嗎?”通過教師演示的方式讓學生去觀察管弦樂器的演奏手法,引導學生在葫蘆絲演奏中加以應用。
(二)多媒體教學輔助學生了解樂器
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能夠起到教育輔助性作用,讓學生通過視頻播放更加詳細的了解葫蘆絲這一樂器,在初步教學引導期間,教師可以將樂器分解圖示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展開全體方位的討論。教學輔助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學生經過小組討論之后,將已經完成分解的樂器圖片進行直觀展示,學生根據圖片的具體內容,了解葫蘆絲的主要結構。葫蘆絲是由兩根竹管和一個葫蘆共同組成,葫蘆絲的上半部分是吹嘴,下半部分是音管,并配備6個音孔,在頂端搭配金屬簧片,在尾端設置軟塞子,其主要目的是能夠有效進行音量的高低調節(jié)。在樂器練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前期的多媒體教學輔助,了解到葫蘆絲中的塞子不可隨意移動,避免因不經意的位置移動對整體音高帶來影響。
(三)場景式教學指導學生掌握吹奏姿勢
教師在音樂課堂設計中采用場景式教學法,教師定期召開樂器演奏公開課,對學生的吹奏姿勢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在頻繁的練習和演奏過程中,形成科學的演奏姿勢。實踐場景的塑造需要教師發(fā)揮模范引導性作用,根據學生當前的學習需求,制定出針對性的訓練方式,低年級學生往往模仿能力較強,用葫蘆絲進行知識示范,能夠全面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競賽的模式,每個小組輪番進行群體演奏,將最終的呈現效果錄制下來,運用多媒體進行播放。由小組成員和教師共同點評,最終的點評成績計入到學生的個人成績,通過競賽場景教學讓學生形成競爭意識,學生為了獲得更好表現,會自主利用課余時間練習葫蘆絲的吹奏技巧。
(四)小組式教學鼓勵學生自主編曲
教師在音樂課堂設計中可以采用小組式教學法,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進行練習,教師需要自動整合音樂教材中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將歌曲分為多個樂句,引導學生進行葫蘆絲演奏接龍。小組合作能夠讓整個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無形中加強了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彼此監(jiān)督認識到自身在樂器演奏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根據班級的學生數量,將學生分為幾個大組,在接龍演奏過程中要求小組成員互相評價,在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選出最為優(yōu)秀的組別,還可以適當給予物質激勵。在整個教學訓練中,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場景中,在彼此交流與互動中形成思維意識的直觀碰撞,起到最優(yōu)的演奏效果。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曲目創(chuàng)編,葫蘆絲樂器的音域有限,許多教材中的曲目音量已經遠遠超出了葫蘆絲的音域范圍,需要將超出音域的區(qū)間進行省略,或通過學生的自主選擇進行曲目替換。教師在教學引導過程中需要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要求學生自主選擇替換音,通過錄制的方式將最終的呈現直觀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在熟悉曲目整體流程后,分析哪個音的替換效果更佳,小組成員互評期間能夠認識到音域替換所能形成的最優(yōu)效果,在后續(xù)的獨立樂曲演奏中自主尋求創(chuàng)新,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總結
綜上所述,民族樂器葫蘆絲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在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氛圍營造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面對不斷增長的素質教學需求,需要強化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音樂教學正在積極尋求教學內容改革的新路徑,通過民族樂器葫蘆絲的有效應用,打造一個良好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展望未來,音樂課堂教學還教學方式和教學工具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配合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文章來源: 《河南經濟報》 http://00559.cn/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