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藝術論文 > 正文

《熱辣滾燙》:溫暖現實主義關照下 國產電影的“在地化”改編探索

作者:譚浩陽,李化來來源:《聲屏世界》日期:2024-09-12人氣:998

溫暖現實主義,是現實主義經由“批判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冷峻現實主義”等亞種的發(fā)展過程當中,形成的進一步認識,近年來成為國內電影學術界討論的熱點。胡智鋒認為溫暖現實主義 “不回避現實的痛苦和不堪,通過對現實的真實描摹,引發(fā)我們對正在發(fā)生的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痛苦和痛點的關注與思考,既保留了現實主義作品的表現力和銳度,同時對于現實苦難找到一個具有建設性的、積極的出路。因而,不能從簡單的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溫暖現實主義,認為影視作品中,溫暖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只能表現從一而終表現正向的、完美的、溫情的方向,這不僅是對影視作品錯誤的歸類,也是對溫暖現實主義這一概念的誤讀。所以只有將殘酷嚴峻的社會現實化作改編的力量,才能將現實主義的溫度變得更加溫暖。

近年來,國產現實題材電影大量聚焦于小人物,通過職場和生活的交流碰撞,反映大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現狀,包括《我的姐姐》《人生大事》《愛情神話》《我和我的XX》系列等影片,從不同的視角和階層充分探討社會議題。同時,許多電影創(chuàng)作者將目光投向海外優(yōu)秀的電影劇本,將其改編成符合國內地緣空間、歷史根源、社會風貌的溫暖現實主義影片,如《忠犬八公》《重返20歲》《我愛你!》等等。改編自日本電影《百元之戀》的《熱辣滾燙》也屬于其中一部,在空間建構、角色型塑、風格呈現等方面,為溫暖現實主義電影的“在地化”改編提供路徑。 

一、 空間建構:具備作者屬性的理想家園

‘在地’與影像具有天然的聯系,‘空間’是它們聯系的橋梁?!?/span>在電影中,特定的空間形態(tài)往往與情節(jié)的設置乃至敘事風格緊密結合,那些具有鮮明的“在地”風格影像,其空間形態(tài)往往能夠得到直觀的呈現,無論是在“尋根文學”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第五代導演的早期作品,還是書寫城市文明的第六代導演的冷峻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其空間的選擇由鄉(xiāng)村回歸至城市,勾勒出中國電影新的輪廓。列斐伏爾認為“每一個社會都生產出一個空間,他自身的空間?!庇纱藢⑸鐣臻g分為空間實踐、空間表象與表征性空間。空間在一定層面上不僅意味著它物理空間所承載的一系列淺表的意象,其由各種視覺符號拼貼而成,暗含著獨屬于該空間的文化內涵。通常,一部影史佳作在空間層面上都會具有一定的表達,在進行“在地化”改編的過程中,如果將影片原有的空間環(huán)境照搬而來,必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因而一部優(yōu)秀的改編作品,在改編的過程中會盡量服從于國內特定的空間形態(tài),以此更加契合改編后形成的敘事邏輯,更貼合國內觀眾的審美需求。

《熱辣滾燙》的敘事內核與《百元之戀》大致相同,講述了年過三十頹廢在家的杜樂瑩,在經歷了男友與閨蜜移情別戀、妹妹和自己爭房產、被電視節(jié)目惡意剪輯、被燒烤店老板猥褻等一系列風波之后,選擇利用拳擊來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同時導演兼樂瑩的扮演者賈玲利用影片成功減重100斤,與片中的樂瑩互為關照。在空間的建構過程中,能體現出《熱辣滾燙》在進行“在地化”改編的過程中所塑造的另一番城市景象。

在《百元之戀》中,女主齋藤一子開始幫父母打理著自家的料理店,在與妹妹爆發(fā)沖突后選擇在“百元超市”(類似于中國的折扣便利店)上班,小巧溫馨的料理店與貨物琳瑯的便利店,是日本街頭常見的空間意象。《熱辣滾燙》在改編的過程中將兩個場景進行互換和改進。在連鎖便利店逐步攻占大城市零售市場的情況下,個體商店在國內小城鎮(zhèn)依舊占主流地位,但由于商店營業(yè)時間長、工作內容簡單穩(wěn)定的特性,店主多為中老年人。而燒烤店作為夜間經濟的主流陣地,環(huán)境較為臟亂,秩序嘈雜,年輕顧客居多,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稛崂睗L燙》將樂瑩的父母設定為商店店主,將樂瑩的工作地設定為燒烤店,符合了國內小城鎮(zhèn)的空間表征特點,也讓《百元之戀》中較為沉悶頹喪的氛圍注入了幾分活力和煙火氣。

在整座城市的空間選取上,老舊的獨棟公寓樓、公交站臺、建筑工地、派出所、電視臺演播廳等等場景,均屬于一座國內小型城市所具備的空間元素?!稛崂睗L燙》的拍攝地點雖為廣東的幾座城鎮(zhèn),但是片中的城鎮(zhèn)名為“襄江”,從廣告牌、啤酒、電視臺臺標等符號中均有體現。從視覺的呈現來看,溫暖的色調、成片獨棟的樓群、擁擠而豐富的街道、成蔭的綠地,這些都是南方城市標志性的空間意象,而“襄江”一詞,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位于南方漢江之濱的湖北襄陽,這里也是導演賈玲的家鄉(xiāng)。盡管《熱辣滾燙》是翻拍作品,但是在空間的選取上,賈玲依舊盡量貼合個人的成長經歷,使其與樂瑩在戲內空間與戲外空間形成交流與混同,也讓戲中樂瑩的人物動機與戲外賈玲減肥的行為得到統一,這些具象的、充滿溫度的空間意象,不僅張貼著強烈的作者標簽,也是獨屬于賈玲的理想家園。 

二、 角色型塑:尖銳與溫情并蒂的多樣生長

“溫暖現實主義一方面以理性直觀的方式觸碰社會現實, 在不同領域深挖具有社會議題的矛盾; 另一方面在遵循真實和典型的理念下, 增強了敘事的親和?!?/span>因而,在冷峻中流露真情,是溫暖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特點,也是其現實性的體現方式之一。那么這種現實性與身處其中的人物角色又有怎樣的關系?怎樣的人物形象能夠完整解答溫暖現實主義的特性?“我們總是在一個比我們自身更廣大一點世界參與著社會生活。”處于某個社會關系的群體必然會或多或少受到這個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F實主義題材的影視作品,其角色的刻畫根植于現實,在合情合理的情況下盡可能刻畫多樣且復雜的人物形象,才使其現實性更加深刻。而溫暖現實主義題材的影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將這種深刻復雜的人物形象轉換為催人奮進的力量,無論其行為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影片的核心訴求最終都得以解決,每位人物角色都是推動劇情發(fā)展的力量,在《熱辣滾燙》中,他們都成為了樂瑩站在拳臺上的推手。

第一,《熱辣滾燙》毫不避諱地利用“面善”角色推動負面性的情節(jié)。相對于《百元之戀》,《熱辣滾燙》放棄了原版女主被強奸、拾荒老太搶劫、男主出軌等較為激烈的情節(jié),而在改編的過程中增添了許多本土元素,通過采用幾位國民度和路人緣較高的演員,在片中飾演或多或少具有負面描寫的角色。張小斐飾演的妹妹杜樂丹為了爭奪樂瑩的學區(qū)房,與樂瑩大打出手;許君聰飾演的燒烤店老板用言語和肢體猥褻女店員;喬杉飾演的樂瑩前男友愛上李雪琴飾演的樂瑩閨蜜;楊紫飾演的樂瑩表妹通過賣慘、欺騙等手段讓樂瑩上節(jié)目并惡意剪輯。在觀感上,這些角色做出種種傷害樂瑩的行為令人可憎,但因為演員所帶有的路人緣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這種憎惡,使得觀眾跳脫出劇情,與演員本人產生混同。而絕大多數的國內觀眾對《百元之戀》的演員并不熟悉,對于妹妹二三子、男友狩野、猥褻一子的店員等角色會持以更公正的態(tài)度去評判,不會因為演員本身而影響對角色的判斷,這也是《熱辣滾燙》在改編的過程中較為討巧的部分。

第二,《熱辣滾燙》通過生活流的細節(jié)處理傳遞溫暖的人物形象?!艾F在我們看到的所謂溫暖現實主義,絕大部分作品中的人所遭遇的困境都是回到家庭里得到解決的,所以我們把家庭之愛作為溫暖的重要方式,這是一種文化血緣。”中國大陸乃至整個東亞地區(qū)的現實題材電影秉持著重要的儒學思想,“與家庭和解”成為重要的敘事動機,家庭中的各類角色,總是能在細微之處洞見溫情。片中即便樂瑩待業(yè)十年,父母也沒有對她產生各種不滿樂瑩出走時拒絕了母親的接濟,但因為現實的骨感讓她囊中羞澀時,看到了母親又將錢以微信轉賬的形式寄給她。樂丹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刁難、嘲諷樂瑩,甚至在學區(qū)房這件事上強行占有,但看著樂瑩在拳擊臺上頭破血流而倒下,意味深長地注視著她,一滴眼淚飽含著驚恐、震撼、心疼。此外,其他角色在推動劇情的同時也閃耀著溫情的光芒。燒烤店收銀員曦子指導樂瑩的同時,主動袒露老板的潛規(guī)則;身房前臺在樂瑩把“昊坤”錯看成“吳坤”的情況下,將“昊坤”喊成“坤教練”來化解尷尬;健身房老板老梁盡管唯利是圖,但看在樂瑩充滿毅力且窮困潦倒的情況下,幫她減免了數月的費用。在眾多傷害樂瑩的情節(jié)面前,許多具有生活流的細節(jié)處理給樂瑩在絕望中帶來些許希望,也讓全片的核心問題朝著更加明朗的方向前進。

第三,《熱辣滾燙》將“不完美”的人格特質貫穿于劇情始末。在觀感上,女主樂瑩與男主昊坤的相貌并不是普世意義上銀幕情侶的相貌,在減肥之前,身高不到170厘米的樂瑩體重約200斤,穿著寬松肥大的卡通短袖、亞麻長褲、拖鞋,馬尾辮隨意扎起,臉上沒有任何修飾。而昊坤前期雖然身為拳擊教練,但是身材并不亮眼,后期成為建筑工人之后,其身材和相貌管理更為粗糙。人物行為方面,樂瑩在減肥之前說話懶散,有氣無力,整日郁郁寡歡,甚至在銀幕前飆臟話,打架、吸煙、喝酒等一系列惡習,讓她看似死氣沉沉的精神狀態(tài)反而變得更加鮮活多元。昊坤在拳擊教練時期雖然表面上一心喜歡拳擊,自視清高,卻在備賽期間抽煙喝酒,不小心丟棄拳套,一場假拳將他原形畢露,從此再無理想可言。

2024年春節(jié)檔的同期影片相比,《熱辣滾燙》并沒有在觀感上屬于傳統意義上的帥哥美女,在妝造上也非常貼近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在營造煙火氣的同時,保留小市民階層的粗鄙、恣意和真性情。在情節(jié)上,《熱辣滾燙》處處充滿波折和逆境,即便是在賈玲成功減重100斤、樂瑩成功站在拳臺之時,最后一場拳賽依舊失利。人物性格推動人物行動的發(fā)生,也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這種“不完美”的人格特質,最終成為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鍵所在,樂瑩聯系拳擊的目的就是為了站在拳臺為自己拼一次,這也是全片最主要的人物動機和情節(jié)線索,至于輸贏成敗早已不那么重要了。 

三、 風格呈現:改造“喪文化”,給予樂瑩重生的希望

日本在經歷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斷裂、亞洲金融危機等影響下,經濟增速放緩,在新世紀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現象與問題,其中代表日本年輕群體精神狀態(tài)的“喪文化”成為影視作品中較為流行的文化思潮?!澳壳笆⑿械摹畣饰幕辉~,追其來源是日本的‘宅文化’,或是西方社會中的‘反文化’。對于‘喪文化’的流行,‘喪’系列影視作品功不可沒。”日本影視作品中的“喪文化”主要體現在人物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減少、較為安于現狀、缺乏生命的動力與活力等等狀況,如《不求上進的玉子》《瀨戶內海》《百元之戀》等等,貼合日本年輕群體對于工作與生活感到迷茫與頹喪的現狀,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狀況息息相關。

“電影改編需要‘忠實于原作’,在準確表達原作主題的基礎上,通過融入敘事語境,保留原作的藝術風格、審美品格,轉化敘事風格?!?/span>因而,即便10年后的2024年,國內青年的生存狀況也開始出現了類似于“喪文化”的跡象——如“躺平”“擺爛”等等,但是依舊不能將典型的日本“喪文化”氛圍完全嫁接至國內的文化語境之中,必須要做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符合社會群體的生活經驗、符合觀影群體的觀影習慣的“在地化“改編。在《熱辣滾燙》中,其在改編過程中的故事內核基本按照原作《百元之戀》來進行,但是從風格呈現來看,當樂瑩決定打拳時,全片的風格開始逐漸脫離于“喪文化”。

《熱辣滾燙》的英文片名叫《YOLO》,全名為《You Only Live Once》,意為“你只活一次”,與《百元之戀》相比,《熱辣滾燙》練習拳擊的情節(jié)明顯增多,同時為了與賈玲減肥相結合,以“春、夏、秋、冬”為模塊進行拍攝,并利用交叉蒙太奇、節(jié)奏蒙太奇等方式進行剪輯,驅散了前半部分沉悶頹廢的氛圍,非常熱烈,無論是一年如一日般地練習,還是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賈玲與樂瑩都贏得了觀眾的驚嘆。最后,樂瑩與一子一樣在拳場的后臺緩步向前、蓄勢待發(fā),而樂瑩回頭與窗戶反射出的曾經的自己打招呼,同時減肥成功的賈玲與200斤的賈玲相視一笑,感謝那個一直拼搏的自己。全片的高潮部分莫過于樂瑩被打倒時的回想畫面,將房子拱手讓給樂丹、參加前男友與閨蜜的婚禮、參加表妹的節(jié)目被迫裝暈倒、節(jié)目播出后發(fā)現自己被惡意剪輯和誣陷,最終站在出租屋跳樓自殺,發(fā)現厚重的脂肪保護了自己,所有此前留下的懸念得以回答,觀眾內心的空缺得以填補,頹喪的氛圍在噴涌而出之后得以完全消散。在此,《熱辣滾燙》完全脫下了“喪文化”的外衣,樂瑩驕傲地走下拳臺,賈玲也重現了人生的美麗。

同樣是人生經歷了巨大的挫敗,同樣是生活非常頹廢與不易,同樣是站上拳臺并且失敗,那么為什么《熱辣滾燙》點明了“你只活一次”這個題眼,脫掉了“喪文化”的外衣?以兩部影片的結尾為例,《百元之戀》中一子在比賽失利后,出軌的前男友在體育館門口等她,而她答應了前男友請求和好的愿望,抱著前男友大哭,隨即片尾放出了主題曲《百八円の戀》,歌中不停嘶喊著“好痛”?!稛崂睗L燙》中昊坤主動邀請樂瑩吃牛蛙,樂瑩疲憊地說自己不愛吃牛蛙之后,昊坤提議下次有機會一次吃個飯,樂瑩平靜地說“看心情”之后就離開了體育館,隨即影片結束,播放片尾曲《只為自己開的花》和記錄賈玲減肥的彩蛋。經歷了劇烈的人生起伏之后,一子還是選擇原諒了前男友,回歸到曾經的生活,這個結局不僅點到了《百元之戀》這一片名的“戀”字,同時也繼續(xù)循環(huán)著頹喪的氣氛,表現出在“喪文化”盛行的當下,底層青年對經濟社會環(huán)境與這一文化現狀深深的無力感,非常具有現實性與社會意義。而《熱辣滾燙》通過樂瑩改編自己的體重、生活方式、擇偶標準、人生價值等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喪文化”的蔓延,給出了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解決方案。

四、 結語

利用國外經典IP進行“在地化”改編的電影,成為近些年來國產電影流行的創(chuàng)作特征,《熱辣滾燙》成為憑借著春節(jié)檔的先發(fā)優(yōu)勢、賈玲的國民度、減肥100斤的宣發(fā)方式,截止2024年3月12日,票房達34.43億,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14位。其成功之處不僅在于上述情形,追根溯源還是在于其進行充分地“在地化”改編,在空間上打造出中國式特色的小城鎮(zhèn)街景和賈玲的理想家園,在人物塑造上貼合平凡普通卻又形態(tài)各異的小市民形象,在風格上將“喪文化”轉化成令人振奮而爽快的大女主電影。

《熱辣滾燙》毫不避諱地提出問題,揭露真相,最終結局問題,令人振奮,符合溫暖現實主義當下的創(chuàng)作需求,也符合中國觀眾對國內現實題材商業(yè)電影的期待。溫暖現實主義電影“以合理的編寫與自然的平視為視點,向現實的深度與廣度開掘,覆蓋更廣泛的社會群體,繼而提升影響電影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效力?!?/span>《熱辣滾燙》讓國內電影市場看到的,不僅在于其“在地化”改編成為成功案例,更提升了女性導演以及女性主義電影的市場份額與話語權,使得生命意義這一命題有了愈加完善的解答,讓這股溫暖的力量吹遍銀幕內外,也給予了底層群體身著長裙在海邊留下倩影的勇氣。


文章來源:   《聲屏世界》    http://00559.cn/w/xf/24481.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