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石窟飛天形象的藝術價值
在北魏時期,由于石窟寺大規(guī)模興起,所以“飛天”形象多以石雕的形式出現(xiàn),并施以色彩。然而,此種“飛天”形象氣韻生動的特點就明顯遜于壁畫,但是其所具備的立體感卻是壁畫上的“飛天”難以比擬的。 云岡石窟是中國著名的古代藝術寶庫之一,其飛天圖像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代表之一。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那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的飛天壁畫。這些飛天壁畫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被視為人類的精神力量與自由意志的象征。云岡石窟的飛天圖像還是中國古代藝術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之一,對于研究中國古代藝術與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云岡石窟飛天形象溯源
自兩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其流傳并沒有很廣泛,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為佛教傳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佛教石窟寺也在這個時期開鑿,飛天形象也隨之在我國出現(xiàn)。原始佛教地區(qū)(印度),“飛天”通常為歌神、樂神和花神的代表。而佛教傳入犍陀羅地區(qū)后,飛天形象加入希臘神的因素。云岡石窟中的飛天形象是兩者的結合。
首先,圖像中的飛天。“飛天” 形象來源于印度,以侍奉佛陀或愉悅佛陀為主。印度最早的飛天形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左右,在印度中央邦薩特納地區(qū),巴爾胡特村的窣堵波(stupa, 印度式佛塔)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其身影。其形象為身后有兩只翅膀,下身為裙,上身為斜披絡腋,手捧鮮花(圖1)[[[] 楊巨平.犍陀羅藝術中的“希臘神”及其在中國的演化——一項基于圖像的初步考察[J].西域研究,2022(01):130,圖24.]]。后來飛天具有男女性別之分,“天歌神”如果為男性形象則為人頭動物身的健碩形象,而女性形象為和藹可親,并且能歌善舞。[[[] 張靖怡. 唐代敦煌壁畫飛天形象風格溯源與當代價值[D].陜西師范大學,2019:5。]]然而,“飛天”形象在傳入犍陀羅后,則大部分以男性為主,服飾呈現(xiàn)出希臘式。云岡石窟中的飛天與犍陀羅和印度早期的飛天相比,是一個完整的正在飛翔的天人。[[[] 楊巨平犍陀羅藝術中的“希臘神”及其在中國的演化——一項基于圖像的初步考察[J].西域研究,2022(01):132.]]
其次,佛教典籍中的飛天,在佛教典籍中,飛天形象大量出現(xiàn),在佛說法、佛國樂舞等場景中,并且伴隨著音樂一起出現(xiàn)。如《毘耶娑問經》 中記載,“帝釋天王百千天眾而為圍繞,天后舍支天女圍繞。那羅達離支多伽大般遮尸棄扶盧等天。乾闥婆天樂歌聲美妙音聲?!盵[[] [北魏]般若流支譯.毘耶娑問經·卷下,大正藏·第 12 冊, 233 下。]]在云岡石窟第6窟中心塔柱下方佛像上方的飛天和飛天樂伎共同出現(xiàn),其表現(xiàn)的就為此場景。飛天只是佛祖講經說法的陪襯。但如果從宗教層面來看,那么它們不僅僅是用來襯托與裝點石窟造像的畫面構圖,而是引領世人抵達凈土極樂世界的引路者。 它們用飄動婀娜的身形、縹緲虛幻的舞姿鮮活的向世人展現(xiàn)與傳達了佛國世界的美妙盛景。
再次,其他早期石窟中的飛天。東漢永平二年(公元59年)佛教自西域傳至中國,漸漸興盛起來,除大量佛經之外,各地開始興建石窟、寺院。在佛像、壁畫中就有“飛天”這個題材。飛天圖像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藝術風格和繪制空間,組合成別具一格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貫穿于中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石窟寺藝術及民間工藝中。如龜茲石窟群中的飛天分男女,上半身為裸露,下身為群,其容貌和身材已經與中國人的審美相互結合,而敦煌飛天更多是在云岡飛天的基礎上,對早期印度和犍陀羅地區(qū)飛天的突破。
總之,開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公元460年)的山西大同云岡石窟,距今已1500多年,它展現(xiàn)了“鮮卑”——這一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文化,是見證北魏定都平城的歷史豐碑?,F(xiàn)存的飛天大約有2300余身,根據(jù)不同特點可將其分為北魏早期、中期和晚期的飛天。
二、云岡飛天圖像的藝術價值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精神與自然的和諧,飛天圖像恰恰體現(xiàn)了這種和諧之美。飛天圖像還代表了中國古代人們對精神世界的探索與追求,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符號之一。在云岡石窟中,飛天圖像的數(shù)量之多、形態(tài)之美、雕刻之精細,都足以證明其真實性。
(一)游牧特點
云岡石窟開鑿的時期,中國的北方地區(qū)正處于一個動蕩的時期,游牧民族的文化也逐漸融入了中國的文化中。這些游牧民族的文化對云岡飛天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且,游牧民族的文化對佛教的傳播和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鮮卑族也是從草原來的民族,其最早來自大興安嶺深處,一路從草原遷徙到大同地區(qū),入主中原。但是,其草原游牧特性并沒有消失,在云岡石窟早期洞窟中的蒼穹頂,就是其最好的體現(xiàn)。游牧民族的文化對云岡飛天的藝術形式產生了影響。云岡早期的飛天造像藝術承繼和借鑒來自西域及河西走廊地區(qū)的佛教造像藝術的基礎上,又融入了北方鮮卑民族粗獷的個性[[[] 李梅.論北魏時期飛天造像審美風格的演變[J].中國文化研究,2018(03):133.]],所以飛天造型以樸拙見長(圖2)[[[] (日)水野清一,長廣敏雄.云岡石窟·第13·14卷·第19洞和第20洞圖版[M].東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云岡刊行會,1955:7.]]。
一如,游牧元素被廣泛地運用。騎馬、弓箭、頭飾等,這些元素也被融入了云岡飛天的創(chuàng)作中。云岡飛天的創(chuàng)作中,人物形象的姿態(tài)、服飾、飾品等都反映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特點。這些元素的運用不僅使云岡飛天的藝術形式更加豐富多彩,也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qū)文化的多元化。二如,表現(xiàn)手法被廣泛地運用。線條簡潔、形象夸張、色彩鮮艷等,這些表現(xiàn)手法也被融入到了云岡飛天的創(chuàng)作中。在云岡飛天的創(chuàng)作中,人物形象的線條簡潔、表情夸張、色彩鮮艷等,都反映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特點。這些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不僅使云岡飛天的藝術形式更加生動、形象,也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qū)文化的獨特性。并且,游牧民族的文化對云岡飛天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游牧民族的文化為佛教的傳播和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文化背景,也為云岡飛天的藝術形式、表現(xiàn)手法提供了新的元素。
(二)藝術價值
云岡石窟飛天的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其形態(tài)各異的飛天形象上。這些飛天形象有的優(yōu)雅飄逸,有的威武雄壯,展現(xiàn)了古代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這些飛天形象形態(tài)多樣,有的如同仙女般輕盈飄逸,有的如同神祇般威武雄壯,有的如同精靈般活潑可愛。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飛天形象,不僅展示了古代人民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藝術的獨特理解。
首先,云岡石窟飛天的藝術價值體現(xiàn)在其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上,并對佛教藝術進行了創(chuàng)新。這些飛天的形態(tài)各異,有的優(yōu)雅飄逸,有的威武雄壯,展現(xiàn)了古代人民對于美的獨特理解和追求。他們以精湛的雕刻技藝,將飛天的輕盈、自由和神秘完美地刻畫出來,使得這些飛天仿佛有了生命,仿佛能夠隨時翱翔在天空之中。這種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提升,更是對于人性、對于生活、對于世界的一種深度理解和感悟。云岡石窟飛天的藝術價值還體現(xiàn)在其對于佛教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飛天是佛教中的重要角色,他們是佛祖的護法神,也是佛教藝術中的重要元素。云岡石窟中的飛天,不僅繼承了古代佛教藝術的傳統(tǒng),更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種對于佛教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使得云岡石窟飛天成為了古代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于研究古代社會歷史、宗教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其次,因其雕刻工藝的精美,在中國石刻藝術中獨樹一幟,成為了中國古代藝術的瑰寶。云岡石窟飛天是中國石刻藝術的瑰寶,這些雕刻細致入微,無論是人物的姿態(tài)、表情,還是服飾的紋飾,都展現(xiàn)出了匠人們高超的技藝和對美的追求。。他們用手中的工具,將石頭雕刻成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使飛天的形態(tài)各異,有的優(yōu)雅飄逸,有的威武雄壯,展現(xiàn)了古代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王建舜.云岡石窟藝術審美論[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17:162.]]。這些飛天的雕刻,既有精細的線條描繪,又有大膽的形象創(chuàng)新,展現(xiàn)了古代人民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生活的熱愛。同時,這些飛天的形象也反映了古代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無論是神祇、人物,還是動植物,都可以在云岡石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是古代社會開放、包容的生動體現(xiàn)。并且,飛天形象的雕刻工藝精美絕倫,無論是線條的流暢,還是細節(jié)的處理,都展現(xiàn)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他們用刀刻出的每一個線條,每一個細節(jié),都充滿了生命力和動感,仿佛隨時都會從石壁上飛騰而起。這種精湛的雕刻工藝,使得云岡石窟飛天的形象更加生動逼真,更加富有藝術感染力。
云岡石窟飛天的創(chuàng)作歷程雖然漫長而艱辛,但其價值和意義卻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是中國古代藝術的杰出代表,也是佛教文化和信仰的珍貴遺產。它的存在和傳承,為后世的人們提供了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
三、云岡石窟飛天的歷史文化底蘊
云岡石窟飛天作為中國石刻藝術的瑰寶,其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古代人民的生活寫照。這些飛天的形態(tài)各異,有的優(yōu)雅飄逸,有的威武雄壯,展現(xiàn)了古代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它們不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古代社會歷史、宗教文化的生動反映。通過觀察和研究這些飛天,我們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內容。云岡石窟飛天的藝術價值更加深厚,也使其成為研究古代社會歷史、宗教文化的重要載體。
首先,云岡飛天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宗教信仰內涵。在佛教中,飛天是天神的一種,他們居住在天界,擁有超越人類的能力,通常被描繪為在空中飛舞,這是對佛教中"飛天"概念的直接體現(xiàn)和宗教信仰的體現(xiàn)。他們的飛舞象征著自由、無拘無束的精神追求,同時也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古代中國,佛教是重要的宗教信仰,而飛天作為佛教中的重要元素,其形態(tài)各異,有的優(yōu)雅飄逸,有的威武雄壯,展現(xiàn)了古代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飛天的形象也是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體現(xiàn)了古代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這些飛天的形象,不僅是古代人民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他們對于生命、宇宙、自然的獨特理解和感悟。這種深深的人文精神和藝術魅力,使得云岡石窟飛天成為中國石刻藝術的瑰寶。云岡石窟飛天的藝術價值在于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宗教信仰內涵。它是古代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于研究古代社會歷史、宗教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其次,云岡飛天對藝術史的深遠影響。一方面,云岡石窟飛天的藝術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為后世的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靈感。它的優(yōu)雅飄逸和威武雄壯,以及對于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細膩刻畫,都對后世的藝術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云岡石窟飛天的雕刻工藝,也為后世的石刻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它的精細工藝和獨特技法,不僅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贊譽,而且在后世也得到了高度的評價和認可。另一方面,云岡石窟的飛天壁畫數(shù)量眾多,形態(tài)各異,堪稱飛天的“百科全書”。這些飛天壁畫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彈奏樂器,有的散花獻瑞,有的侍奉佛陀……它們的形象豐富多彩,既有印度式的飛天,也有中國式的飛天;既有男性飛天,也有女性飛天。最后一方面,這些飛天壁畫的造型優(yōu)美,線條流暢,色彩鮮艷,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它們是古代藝術家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這些飛天壁畫采用浮雕、鏤空、彩繪等技法,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在細節(jié)處理上,如飛天的衣紋、發(fā)髻、手勢等,都展現(xiàn)出了古代工匠們高超的雕刻技藝。這種精湛的技藝使得云岡石窟飛天壁畫成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瑰寶。
最后,云岡石窟飛天壁畫的藝術價值還體現(xiàn)在其豐富的文化內涵上。這些飛天壁畫不僅僅是一種視覺藝術,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們承載著古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神秘宇宙的探索,對宗教信仰的虔誠。通過對這些飛天壁畫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從而更好地認識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結語
云岡石窟飛天壁畫的藝術價值還體現(xiàn)在其跨越時空的傳播力上。這些飛天壁畫作為中國古代藝術的代表之一,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名片。它們先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等,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共同欣賞和研究的寶貴財富。云岡石窟飛天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古代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它們不僅體現(xiàn)了古代人民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情趣,也是古代社會歷史、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云岡石窟飛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并且,云岡石窟的飛天壁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它們既是古代藝術家們的杰作,也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
本文來源:《新美域》http://00559.cn/w/qk/29468.html
- 館藏《(增修)施南府志》的修復與保存
- 紙媒介在平面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與教學方法探討
- 廣電媒資從紙質向數(shù)字化轉型中的敘事重構研究
- 空間設計教學中紙藝技術的創(chuàng)意應用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紙質出版智能化轉型:技術融合與創(chuàng)新路徑
- 非遺傳統(tǒng)手工藝中紙張應用的技術體系與活態(tài)傳承策略
- 紙藝術的跨文化符號:中西方剪紙的英譯對比研究
- 數(shù)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路徑——以河南剪紙為例
- 基于環(huán)保視角的紙制品企業(yè)廢物管理與再利用策略
- 圖書館紙質文獻數(shù)字化存儲平臺的優(yōu)化設計與文件管理方法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