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高校留級生心理韌性提升的路徑探究-教育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00559.cn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1-12-06人氣:1497
實現高校留級生心理韌性提升的路徑探究
大學階段是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大學生比兒童和成人更加敏感。當個體遭遇學習生活中的挫折或逆境時,會努力實現自我同一性的整合。高校留級生因過重的學業(yè)壓力和挫敗感,易出現自我認知偏差、情緒情感低落、人際關系失調等消極心理特征’從而成為心理問題的易發(fā)和高發(fā)人群。如何做好留級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幫助其順利發(fā)展和健康成長成為當前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應對壓力、挫折或逆境等消極心理事件的能力稱為心理靭性’作為應激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相結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心理靭性以全新的視角開發(fā)和培育留級生內在的積極心理品質’能夠有效預防留級生心理危機事件,為留級生心理的和諧健康發(fā)展提供積極支持。
一、心理韌性的概念界定
基于化瓜皿等人20世紀80年代的奠基性研究工作,心理靭性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作為科學意義上的心理靭性概念‘在國內外至今沒有一個統(tǒng)一而明確的定義。國外相關學者對心理靭性〔1、111邸憂〕的研究各有不同,主要可以歸為三類:〔1〕結果性定義:重點從發(fā)展結果定義心理靭性,主要是研究當個體在遭遇系列逆境時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2〕能力性定義:認為心理靭性是個體獨有的能力或品質,個體差異性比較明顯;〔3〕過程性定義:心理靭性獨特的優(yōu)勢。是個體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必要組成部分,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斷發(fā)展。但總體來說,目前所有有關心理靭性的研究,都認可心理靭性包含基本要素。危險性因素:個體面臨重大威脅或嚴重困境;保護性因素:盡管這些威脅或逆境對個體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個體仍能保持適應良好。正是這兩個要素構成了心理靭性概念的本質。需要強調的是’心理靭性是每個個體都具有的內在潛能,而不是少數人的天賦。這與積極心理學思潮正好契合‘研究者已經不再像以往只關注壓力、缺陷和疾病,而是逐漸突出保護性因素對個體成長和發(fā)展的作用,關注個體面對逆境時的積極因素和努力過程。
二、心理韌性的作用機制
留級是個人成長中經歷的應激事件’留級打破了學生原本平靜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開始體驗到心理失衡狀態(tài)下各種情緒變化和影響‘此時留級成為影響高校留級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險性因素。這種情況下,尋求并促進個體心理靭性的保護性因素對留級生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高校留級生能否積極應對留級這一危機事件即擁有較高的心理靭性,這取決于心理靭性的結構特征及如何獲取更多有效的保護性因素。對于心理靭性如何對個體的發(fā)展產生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作用因素和模型。其中如1放〔1999〕提出了心理靭性的四種作用機制得到了眾多研究同行的認可〕減少由于長期的危險因素而產生的負性連鎖反應;通過提高個體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提高保護性因素的影響作用;為個體獲取資源或完成生命中的重要轉折提供可能。從只也1枕的理論中可以看出,心理靭性不是一個靜態(tài)過程,其主要作用機制是啟動個體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中的保護性因素,打破消極的負性連鎖反應,使個體更有能力面對挫折和逆境。大學生的人格因素是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不同的大學生面對同一事件會給出不用的心理反應和行為表現。面臨留級這一挫折,有的大學生痛定思痛,及時調整自身狀態(tài),留級成為個人發(fā)展歷程中的一次轉機;而有的留級生意志消沉,無法面對這一情境,出現了各種心理問題,留級真的成為一次危機。性格孤僻、過于內向的大學生,在留級后往往開始變得更加消極,負性情緒彌漫,挫敗感強烈;而那些性格外向、具有較高自我效能感強的留級生往往具有較高的心理靭性。當面臨留級時,他們能夠啟用自己合理的自我認識和歸因方式,擁有更多的心理資源區(qū)應對,心理靭性的作用機制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同時,環(huán)境因素即可能的社會支持是一個包含多維因素的系統(tǒng),是影響個體心理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往往在不利處境中,來自外界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個體能夠成功應對不利環(huán)境所需要的資源,抵消不利因素,并提高留級生的應對能力和調整能力。
三、高校留級生心理韌性提升的實現路徑
〔一〕注重調動內在資源。根據心理靭性理論,隨著個體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提高,心理免疫力就會增強。只有內在的積極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長,人性中的消極因素才能被抑制。留級可以使一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而激發(fā)更多內在潛能去戰(zhàn)勝眼前危機。面對留級這一危機事件,個體可以帶著什么心境去面對以及用最有效的方式從逆境中復原對留級生重新面對新學習生活至關重要。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合理的歸因方式、有效的心理防御機制作為積極的心理特征可以有效地幫助留級生形成保護性因素。運用合理的自我分析,確立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充分發(fā)現自身亮點,學會接納自己,接納暫時不利的處境;在對留級產生的原因分析上,傾向于積極歸因方式,相信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是可控的,主動尋求成功學習、有效學習的方法;留級只是個人發(fā)展中的小挫折,留級后更要積極與他人交流,學會以樂觀心態(tài)看待留級事件;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是個體應對壓力情境的有效技巧,利用心理防御的適應性功能,可以使留級生走出困境。
〔二〕提供多元社會支持。個體是社會中的個體,留級生的情感體驗、心理品質同樣與周圍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密不可分。而留級作為危機事件,既可能是危險又可能成為轉機。個體經歷危機后的發(fā)展方向受個體所處環(huán)境的重要影響。從心理靭性的作用機制角度來看,以正向的、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留級生
能夠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建立“學校一教師一同學一家庭”四位一體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對留級生的發(fā)展必不可少。校園文化方面,努力營造關心留級生的校園氛圍,舉辦各類勵志講座和優(yōu)秀學子報告,健全留級生成長幫扶機制;教師方面:一線任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主動與留級生溝通,傾聽心聲,幫助其分析留級的原因,制定督導具體的學習計劃,對于留級生取得的進步及時鼓勵強化;班級和宿舍是留級生主要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應該充分發(fā)揮朋輩輔導的作用,倡導對留級生的尊重、幫助,培養(yǎng)其良好的集體歸屬感;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留級生重要的社會支持來源,家人的鼓勵和支持同樣是留級生健康發(fā)展、順利發(fā)展的有效支撐。
〔三〕開展專業(yè)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強調人的潛能的挖掘與發(fā)揮,不應只是針對個人問題的教育,潛能才是個體發(fā)展的源泉與保障。對于留級生而言,心理健康不僅僅指危險因素的消除,更是自身保護性因素的增加。產生留級的客觀原因各異,但與留級生自身的原因是分不開的。開展專業(yè)的個體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輔導有助于留級生良好心理特征、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個體心理咨詢可以引入投射測驗、量表分析等心理技術,幫助留級生鑒別、篩選其自身可能存在的消極心理品質,最大化減少危險性因素對留級生的影響;團體心理輔導與個體心理咨詢不同,其主要是促進留級生保護性因素的形成和增加。采用自我認知輔導、人際溝通輔導、情緒管理輔導、職業(yè)規(guī)劃輔導等專題,對留級生進行全面、深入團體心理輔導員,充分培養(yǎng)其積極心理品質,在充滿溫暖、開放、真誠的團體氣氛中,留級生很自然地會從團體領導者和參與的成員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有效時間管理,積極地自我探索,留級生比較容易找到自己生命的活力與力量。
大學階段是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大學生比兒童和成人更加敏感。當個體遭遇學習生活中的挫折或逆境時,會努力實現自我同一性的整合。高校留級生因過重的學業(yè)壓力和挫敗感,易出現自我認知偏差、情緒情感低落、人際關系失調等消極心理特征’從而成為心理問題的易發(fā)和高發(fā)人群。如何做好留級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幫助其順利發(fā)展和健康成長成為當前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應對壓力、挫折或逆境等消極心理事件的能力稱為心理靭性’作為應激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相結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心理靭性以全新的視角開發(fā)和培育留級生內在的積極心理品質’能夠有效預防留級生心理危機事件,為留級生心理的和諧健康發(fā)展提供積極支持。
一、心理韌性的概念界定
基于化瓜皿等人20世紀80年代的奠基性研究工作,心理靭性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作為科學意義上的心理靭性概念‘在國內外至今沒有一個統(tǒng)一而明確的定義。國外相關學者對心理靭性〔1、111邸憂〕的研究各有不同,主要可以歸為三類:〔1〕結果性定義:重點從發(fā)展結果定義心理靭性,主要是研究當個體在遭遇系列逆境時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2〕能力性定義:認為心理靭性是個體獨有的能力或品質,個體差異性比較明顯;〔3〕過程性定義:心理靭性獨特的優(yōu)勢。是個體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必要組成部分,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斷發(fā)展。但總體來說,目前所有有關心理靭性的研究,都認可心理靭性包含基本要素。危險性因素:個體面臨重大威脅或嚴重困境;保護性因素:盡管這些威脅或逆境對個體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個體仍能保持適應良好。正是這兩個要素構成了心理靭性概念的本質。需要強調的是’心理靭性是每個個體都具有的內在潛能,而不是少數人的天賦。這與積極心理學思潮正好契合‘研究者已經不再像以往只關注壓力、缺陷和疾病,而是逐漸突出保護性因素對個體成長和發(fā)展的作用,關注個體面對逆境時的積極因素和努力過程。
二、心理韌性的作用機制
留級是個人成長中經歷的應激事件’留級打破了學生原本平靜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開始體驗到心理失衡狀態(tài)下各種情緒變化和影響‘此時留級成為影響高校留級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險性因素。這種情況下,尋求并促進個體心理靭性的保護性因素對留級生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高校留級生能否積極應對留級這一危機事件即擁有較高的心理靭性,這取決于心理靭性的結構特征及如何獲取更多有效的保護性因素。對于心理靭性如何對個體的發(fā)展產生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作用因素和模型。其中如1放〔1999〕提出了心理靭性的四種作用機制得到了眾多研究同行的認可〕減少由于長期的危險因素而產生的負性連鎖反應;通過提高個體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提高保護性因素的影響作用;為個體獲取資源或完成生命中的重要轉折提供可能。從只也1枕的理論中可以看出,心理靭性不是一個靜態(tài)過程,其主要作用機制是啟動個體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中的保護性因素,打破消極的負性連鎖反應,使個體更有能力面對挫折和逆境。大學生的人格因素是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不同的大學生面對同一事件會給出不用的心理反應和行為表現。面臨留級這一挫折,有的大學生痛定思痛,及時調整自身狀態(tài),留級成為個人發(fā)展歷程中的一次轉機;而有的留級生意志消沉,無法面對這一情境,出現了各種心理問題,留級真的成為一次危機。性格孤僻、過于內向的大學生,在留級后往往開始變得更加消極,負性情緒彌漫,挫敗感強烈;而那些性格外向、具有較高自我效能感強的留級生往往具有較高的心理靭性。當面臨留級時,他們能夠啟用自己合理的自我認識和歸因方式,擁有更多的心理資源區(qū)應對,心理靭性的作用機制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同時,環(huán)境因素即可能的社會支持是一個包含多維因素的系統(tǒng),是影響個體心理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往往在不利處境中,來自外界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個體能夠成功應對不利環(huán)境所需要的資源,抵消不利因素,并提高留級生的應對能力和調整能力。
三、高校留級生心理韌性提升的實現路徑
〔一〕注重調動內在資源。根據心理靭性理論,隨著個體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提高,心理免疫力就會增強。只有內在的積極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長,人性中的消極因素才能被抑制。留級可以使一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而激發(fā)更多內在潛能去戰(zhàn)勝眼前危機。面對留級這一危機事件,個體可以帶著什么心境去面對以及用最有效的方式從逆境中復原對留級生重新面對新學習生活至關重要。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合理的歸因方式、有效的心理防御機制作為積極的心理特征可以有效地幫助留級生形成保護性因素。運用合理的自我分析,確立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充分發(fā)現自身亮點,學會接納自己,接納暫時不利的處境;在對留級產生的原因分析上,傾向于積極歸因方式,相信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是可控的,主動尋求成功學習、有效學習的方法;留級只是個人發(fā)展中的小挫折,留級后更要積極與他人交流,學會以樂觀心態(tài)看待留級事件;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是個體應對壓力情境的有效技巧,利用心理防御的適應性功能,可以使留級生走出困境。
〔二〕提供多元社會支持。個體是社會中的個體,留級生的情感體驗、心理品質同樣與周圍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密不可分。而留級作為危機事件,既可能是危險又可能成為轉機。個體經歷危機后的發(fā)展方向受個體所處環(huán)境的重要影響。從心理靭性的作用機制角度來看,以正向的、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留級生
能夠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建立“學校一教師一同學一家庭”四位一體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對留級生的發(fā)展必不可少。校園文化方面,努力營造關心留級生的校園氛圍,舉辦各類勵志講座和優(yōu)秀學子報告,健全留級生成長幫扶機制;教師方面:一線任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主動與留級生溝通,傾聽心聲,幫助其分析留級的原因,制定督導具體的學習計劃,對于留級生取得的進步及時鼓勵強化;班級和宿舍是留級生主要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應該充分發(fā)揮朋輩輔導的作用,倡導對留級生的尊重、幫助,培養(yǎng)其良好的集體歸屬感;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留級生重要的社會支持來源,家人的鼓勵和支持同樣是留級生健康發(fā)展、順利發(fā)展的有效支撐。
〔三〕開展專業(yè)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強調人的潛能的挖掘與發(fā)揮,不應只是針對個人問題的教育,潛能才是個體發(fā)展的源泉與保障。對于留級生而言,心理健康不僅僅指危險因素的消除,更是自身保護性因素的增加。產生留級的客觀原因各異,但與留級生自身的原因是分不開的。開展專業(yè)的個體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輔導有助于留級生良好心理特征、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個體心理咨詢可以引入投射測驗、量表分析等心理技術,幫助留級生鑒別、篩選其自身可能存在的消極心理品質,最大化減少危險性因素對留級生的影響;團體心理輔導與個體心理咨詢不同,其主要是促進留級生保護性因素的形成和增加。采用自我認知輔導、人際溝通輔導、情緒管理輔導、職業(yè)規(guī)劃輔導等專題,對留級生進行全面、深入團體心理輔導員,充分培養(yǎng)其積極心理品質,在充滿溫暖、開放、真誠的團體氣氛中,留級生很自然地會從團體領導者和參與的成員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有效時間管理,積極地自我探索,留級生比較容易找到自己生命的活力與力量。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 鄉(xiāng)村振興視域下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路徑研究
- 現象級產品到城市產業(yè)能級躍遷 ——從《哪吒之魔童鬧?!房磾底治膭?chuàng)產業(yè)鏈升級的成都模式
- 果咖助農模式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路徑優(yōu)化
- “十五五”時期低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策略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工智能的應用策略研究
- 新媒體時代運動員“網紅化”現象影響分析
- 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融入高校黨員干部黨性修養(yǎng)教育路徑研究
- 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核心引擎
- 論《紅樓夢》中植物意象在人物命運暗示中的文化語義
- 清潔能源外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綠色實踐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