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從模仿到重述
作者:周勝南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11-01人氣:984
一、現(xiàn)狀: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繁榮與重要性
2013年6月,上海舉辦了首屆中小學戲?。ㄕn本?。┭堎悾灿?4所中小學的22個劇目參賽,報名的學校分布在上海市區(qū)和郊縣,演員涵蓋了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參賽劇目分課本劇和校園劇兩類,其中的課本劇大多改編自經(jīng)典語文課文,如《麥克白》《仲夏夜之夢》《藥》《項鏈》《一碗陽春面》《孔雀東南飛》等,而英語劇目同樣出自課文,如《Evening News》等。所有作品都由學生和老師自編自演,演出效果良好,演員們表現(xiàn)沉穩(wěn)。據(jù)了解,上海很多中小學如世界外國語中學、上海市實驗學校、市三女中、市二中學都已經(jīng)開設了戲劇課程,聘請專業(yè)戲劇老師授課和編排課本劇。對于課本劇,學生們紛紛表示其形式新穎生動,比單純的課堂講授有趣;而老師們則認為課本劇演出既很好地貫徹了語文和英語的教學思路,又能挖掘一些有潛力的戲劇新苗。師生們對于課本劇的喜愛大致基于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豐富教學形式。傳統(tǒng)的中小學語文教學程式固定:朗讀課文、講解詞語、劃分段落、歸納主題,課時的限制往往讓教師忽略了對文學作品內(nèi)涵的賞析,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chǎn)生距離感,進而喪失對于浩瀚的文學世界的探索興趣。課本劇通過短短一二十分鐘的演出,把平面的文字變成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這種寓藝術欣賞于語文教學的方法,變形象思維為抽象思維,自然受到歡迎。
其次,培養(yǎng)綜合素質。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10年的功夫和心血涵蓋了表演、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各種藝術形式,讓表演尤其是現(xiàn)場生成的舞臺表演成為一種綜合能力的展現(xiàn)。借戲劇的形式,能夠促進學生藝術教育、審美教育、思想教育以及動手能力、協(xié)調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提高,這與中國教育界一向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再次,引導人格培育。編演課本劇還能引導學生學會展示自我、表達自我并對其進行人格培育的過程。戲劇注重情感的抒發(fā),能夠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強化他們感受生命和生活的能力——除了分數(shù),還有更精彩的生命體驗需要被關注和重視,這種人文精神的培育對于完善學生的人格和樹立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大有益處。
二、誤區(qū):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盲點與局限性
雖然課本劇創(chuàng)作在上海中小學教育中呈現(xiàn)繁榮的面貌,但師生們對于編演課本劇的追求依然還是培訓戲劇技巧和呈現(xiàn)完整的戲劇作品。課本劇并不只是課本文字的立體化,從教育戲劇的視角來看,課本劇所能承擔的教育功能遠大于此。認識的局限,讓課本劇陷入了創(chuàng)作的局限。
(一)涉及學科單一
目前,課本劇涉及學科絕大部分都為語文和英語,選擇教材中故事性、動作性、沖突性較強的篇目加以改編,通過戲劇技巧讓學生借助演出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涵。然而,教育戲劇認為,戲劇的教育功能不僅體現(xiàn)在模仿扮演,更在于如何引導學習者進入學習主題的情景中。所以,課本劇應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情境”,利用各種戲劇元素如角色扮演、旁白對話、道具音效等手段,變平面書本為立體戲劇情境,引導學生在此環(huán)境中自我認知、自我學習??梢?,如果用課本劇的形式來建立數(shù)理化的學習情境,就能突破枯燥語言和公式實驗的瓶頸,讓理科學習也變得生活化、大眾化。
以化學學科的課本劇創(chuàng)作為例。設計一個各種化學元素競相爭功的故事:它們彼此擠兌,爭先恐后地表明自己最重要。爭吵的過程中,學生理解了各元素的作用;而爭吵的結論,則幫助學生記憶相關化學公式:周期表上的各個化學元素相互合成,生成了新元素。同理,課本劇創(chuàng)作還能應用于物理、數(shù)學等學科。如以年輕的科學家牛頓為主角,設計一系列故事闡釋相關的力學定律,這應該也比反復背誦那幾條公式要生動得多。
(二)即興互動缺失
傳統(tǒng)的課本劇搬演是以最終的舞臺呈現(xiàn)為目的,而教育戲劇視野下的課本劇更加重視的是排演的過程。因為它倡導一種即興式的、反省式的、引導式的教學方法。教師設計的戲劇情境是由教學內(nèi)容決定的,但這個故事是開放的,并沒有完整的、嚴格的劇本。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即興發(fā)揮,教師再即興回復,激發(fā)良性的互動。整個課本劇情境中,場面的主導是學生群體。對于故事的走向,師生要通過協(xié)商來進行下去,通過反復的即興討論和呈現(xiàn),增進學生對于相關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同時也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溝通協(xié)調能力。
例如,筆者曾經(jīng)在安徽涇縣的迎客松希望小學做過相關的戲劇實驗,目的是輔助心理指導。筆者事先設計了開場:小峰的爸爸在上海務工,已經(jīng)整整三年沒回家了,小峰非常想念他,所以決定去找他……由于該希望小學地處偏遠,很多孩子的父母都離家務工,只能在過年時才能回家看看兒女。在這種戲劇情境中,留守兒童們做出了各種反應:有一開始就提出疑問的,爸爸在賺錢,賺了錢才能過年回家給自己買好多好多禮物,不用去找他;也有的孩子毫不猶豫地說,我要去找爸爸,可是路費從哪里來?還有的孩子則很快找到了同伴,開始一起商量出遠門的計劃?;谶@些即興反應,筆者也順勢回應,最終讓孩子們在表演時說出心里想說的話,幫助心理老師成功地進行了介入疏導。
(三)創(chuàng)作想象力的匱乏
我國香港教育戲劇家黃婉萍這樣談論教育戲劇:它是借“戲劇”藝術的特點,激發(fā)參與者對自身、別人和環(huán)境的認識,從而達到個人成長目的的一種教育方法。②從這句話可發(fā)現(xiàn),教育戲劇是應用戲劇,它不訓練戲劇技巧,也不表演娛人,而是教學之間的新關系。③所以,教育戲劇視野下的課本劇創(chuàng)作不是單純地把課本文字用肢體模仿加以形象化,而是在排練過程中由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群體參與討論,以表演的形式來凸現(xiàn)理解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允許爭論,允許和教材唱反調,允許沒有標準答案。
首屆上海市中小學戲?。ㄕn本劇)邀請賽上,上海實驗學校的《藥》最終獲得特等獎。此劇改編自魯迅先生的《藥》,運用的是肢體劇的形式。肢體劇是以肢體表現(xiàn)規(guī)定情境,人物交流僅用少量臺詞,舞臺上的道具布景甚至環(huán)境音效都由演員形體代以表現(xiàn)。服裝和道具的精簡,使得演員必須擁有更強的表現(xiàn)力,同時對于劇情和角色的認識也必須更準確和深刻。排練過程中,小演員們在進行形體訓練的同時,以小品表演的方式深入研究了劇情,對于無法理解的情節(jié)及其內(nèi)涵都提出問題并將其演示出來。劇中增加了個小片段:小順吃了人血饅頭后,老栓夫婦美好的想象——兒子痊愈了,娶親生子,老兩口笑得嘴都合不攏。戲劇對于情感的渲染為這個悲情的故事增添了短暫的光亮,卻又立刻戛然而止,小順還是死了。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這一幕重新講述了情節(jié)走向更清晰、人物情感描繪更加豐富的《藥》,不僅有助于劇情高潮的展現(xiàn),也可看出演員們無疑是明白了魯迅對民眾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思想情感。
三、啟示: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改進和發(fā)展建議
教育戲劇的理念就是“以戲劇施教”,這種理念注入課本劇的創(chuàng)作中,能讓課本劇承擔起更重要的教學功能。從教育戲劇的視野對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建議大致如下:
(一)拓寬課本劇的運用領域
目前,課本劇大多應用于中小學的課堂教育尤其是語文、英語的教學中,但它其實適合所有的社會人群,具有普適性。把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領域拓寬到理工科教學、大學專業(yè)學科和各類職業(yè)培訓的過程中,嘗試以戲劇為手段,形象地傳達專業(yè)知識并以此來引導教學,會使課本劇擁有更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
(二)強化參與排練的過程
課本劇是一種施教的手段,排練課本劇的課堂,是一個綜合素質的教育場所。它對于學科本身的知識講授探討、身體語言、審美、群體協(xié)作意識和人的道德品質、思考力、創(chuàng)新等各方面都會有一個綜合的展現(xiàn)。
(三)重視“戲劇導師”的培養(yǎng)
任何戲劇作品的排演都需要專業(yè)導演。教育戲劇中的“導演”是教師、藝術家、組織者和研究者多種身份的組合?,F(xiàn)在的課本劇導演大多由任課老師或戲劇老師擔任,能夠承擔“戲劇導師”這一綜合職責的專業(yè)人士尚不多。戲劇導師和傳統(tǒng)導演不同,應注重在戲劇性互動過程中取得教學收獲,要敢于在很多教學環(huán)境中和學生進行即興交流和調整,通過這個交流的過程,戲劇導師才能在完成充足的教學準備的同時,選擇最能貫徹教學目標的創(chuàng)作方法。
教育戲劇視野下的課本劇創(chuàng)作,改變了從“課本文字+戲劇技巧=舞臺形象”的模仿式創(chuàng)作,試圖凸現(xiàn)排練過程中的教學關系,用即興的、互動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課本內(nèi)容的重述。這種“重述”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想象和勇于表達,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內(nèi)容,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同時也兼顧了對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考量。從模仿到重述,讓課本劇的創(chuàng)作理念更科學健康,其教育功能也被更大地拓寬了。
2013年6月,上海舉辦了首屆中小學戲?。ㄕn本?。┭堎悾灿?4所中小學的22個劇目參賽,報名的學校分布在上海市區(qū)和郊縣,演員涵蓋了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參賽劇目分課本劇和校園劇兩類,其中的課本劇大多改編自經(jīng)典語文課文,如《麥克白》《仲夏夜之夢》《藥》《項鏈》《一碗陽春面》《孔雀東南飛》等,而英語劇目同樣出自課文,如《Evening News》等。所有作品都由學生和老師自編自演,演出效果良好,演員們表現(xiàn)沉穩(wěn)。據(jù)了解,上海很多中小學如世界外國語中學、上海市實驗學校、市三女中、市二中學都已經(jīng)開設了戲劇課程,聘請專業(yè)戲劇老師授課和編排課本劇。對于課本劇,學生們紛紛表示其形式新穎生動,比單純的課堂講授有趣;而老師們則認為課本劇演出既很好地貫徹了語文和英語的教學思路,又能挖掘一些有潛力的戲劇新苗。師生們對于課本劇的喜愛大致基于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豐富教學形式。傳統(tǒng)的中小學語文教學程式固定:朗讀課文、講解詞語、劃分段落、歸納主題,課時的限制往往讓教師忽略了對文學作品內(nèi)涵的賞析,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chǎn)生距離感,進而喪失對于浩瀚的文學世界的探索興趣。課本劇通過短短一二十分鐘的演出,把平面的文字變成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這種寓藝術欣賞于語文教學的方法,變形象思維為抽象思維,自然受到歡迎。
其次,培養(yǎng)綜合素質。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10年的功夫和心血涵蓋了表演、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各種藝術形式,讓表演尤其是現(xiàn)場生成的舞臺表演成為一種綜合能力的展現(xiàn)。借戲劇的形式,能夠促進學生藝術教育、審美教育、思想教育以及動手能力、協(xié)調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提高,這與中國教育界一向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再次,引導人格培育。編演課本劇還能引導學生學會展示自我、表達自我并對其進行人格培育的過程。戲劇注重情感的抒發(fā),能夠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強化他們感受生命和生活的能力——除了分數(shù),還有更精彩的生命體驗需要被關注和重視,這種人文精神的培育對于完善學生的人格和樹立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大有益處。
二、誤區(qū):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盲點與局限性
雖然課本劇創(chuàng)作在上海中小學教育中呈現(xiàn)繁榮的面貌,但師生們對于編演課本劇的追求依然還是培訓戲劇技巧和呈現(xiàn)完整的戲劇作品。課本劇并不只是課本文字的立體化,從教育戲劇的視角來看,課本劇所能承擔的教育功能遠大于此。認識的局限,讓課本劇陷入了創(chuàng)作的局限。
(一)涉及學科單一
目前,課本劇涉及學科絕大部分都為語文和英語,選擇教材中故事性、動作性、沖突性較強的篇目加以改編,通過戲劇技巧讓學生借助演出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涵。然而,教育戲劇認為,戲劇的教育功能不僅體現(xiàn)在模仿扮演,更在于如何引導學習者進入學習主題的情景中。所以,課本劇應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情境”,利用各種戲劇元素如角色扮演、旁白對話、道具音效等手段,變平面書本為立體戲劇情境,引導學生在此環(huán)境中自我認知、自我學習??梢?,如果用課本劇的形式來建立數(shù)理化的學習情境,就能突破枯燥語言和公式實驗的瓶頸,讓理科學習也變得生活化、大眾化。
以化學學科的課本劇創(chuàng)作為例。設計一個各種化學元素競相爭功的故事:它們彼此擠兌,爭先恐后地表明自己最重要。爭吵的過程中,學生理解了各元素的作用;而爭吵的結論,則幫助學生記憶相關化學公式:周期表上的各個化學元素相互合成,生成了新元素。同理,課本劇創(chuàng)作還能應用于物理、數(shù)學等學科。如以年輕的科學家牛頓為主角,設計一系列故事闡釋相關的力學定律,這應該也比反復背誦那幾條公式要生動得多。
(二)即興互動缺失
傳統(tǒng)的課本劇搬演是以最終的舞臺呈現(xiàn)為目的,而教育戲劇視野下的課本劇更加重視的是排演的過程。因為它倡導一種即興式的、反省式的、引導式的教學方法。教師設計的戲劇情境是由教學內(nèi)容決定的,但這個故事是開放的,并沒有完整的、嚴格的劇本。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即興發(fā)揮,教師再即興回復,激發(fā)良性的互動。整個課本劇情境中,場面的主導是學生群體。對于故事的走向,師生要通過協(xié)商來進行下去,通過反復的即興討論和呈現(xiàn),增進學生對于相關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同時也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溝通協(xié)調能力。
例如,筆者曾經(jīng)在安徽涇縣的迎客松希望小學做過相關的戲劇實驗,目的是輔助心理指導。筆者事先設計了開場:小峰的爸爸在上海務工,已經(jīng)整整三年沒回家了,小峰非常想念他,所以決定去找他……由于該希望小學地處偏遠,很多孩子的父母都離家務工,只能在過年時才能回家看看兒女。在這種戲劇情境中,留守兒童們做出了各種反應:有一開始就提出疑問的,爸爸在賺錢,賺了錢才能過年回家給自己買好多好多禮物,不用去找他;也有的孩子毫不猶豫地說,我要去找爸爸,可是路費從哪里來?還有的孩子則很快找到了同伴,開始一起商量出遠門的計劃?;谶@些即興反應,筆者也順勢回應,最終讓孩子們在表演時說出心里想說的話,幫助心理老師成功地進行了介入疏導。
(三)創(chuàng)作想象力的匱乏
我國香港教育戲劇家黃婉萍這樣談論教育戲劇:它是借“戲劇”藝術的特點,激發(fā)參與者對自身、別人和環(huán)境的認識,從而達到個人成長目的的一種教育方法。②從這句話可發(fā)現(xiàn),教育戲劇是應用戲劇,它不訓練戲劇技巧,也不表演娛人,而是教學之間的新關系。③所以,教育戲劇視野下的課本劇創(chuàng)作不是單純地把課本文字用肢體模仿加以形象化,而是在排練過程中由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群體參與討論,以表演的形式來凸現(xiàn)理解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允許爭論,允許和教材唱反調,允許沒有標準答案。
首屆上海市中小學戲?。ㄕn本劇)邀請賽上,上海實驗學校的《藥》最終獲得特等獎。此劇改編自魯迅先生的《藥》,運用的是肢體劇的形式。肢體劇是以肢體表現(xiàn)規(guī)定情境,人物交流僅用少量臺詞,舞臺上的道具布景甚至環(huán)境音效都由演員形體代以表現(xiàn)。服裝和道具的精簡,使得演員必須擁有更強的表現(xiàn)力,同時對于劇情和角色的認識也必須更準確和深刻。排練過程中,小演員們在進行形體訓練的同時,以小品表演的方式深入研究了劇情,對于無法理解的情節(jié)及其內(nèi)涵都提出問題并將其演示出來。劇中增加了個小片段:小順吃了人血饅頭后,老栓夫婦美好的想象——兒子痊愈了,娶親生子,老兩口笑得嘴都合不攏。戲劇對于情感的渲染為這個悲情的故事增添了短暫的光亮,卻又立刻戛然而止,小順還是死了。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這一幕重新講述了情節(jié)走向更清晰、人物情感描繪更加豐富的《藥》,不僅有助于劇情高潮的展現(xiàn),也可看出演員們無疑是明白了魯迅對民眾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思想情感。
三、啟示: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改進和發(fā)展建議
教育戲劇的理念就是“以戲劇施教”,這種理念注入課本劇的創(chuàng)作中,能讓課本劇承擔起更重要的教學功能。從教育戲劇的視野對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建議大致如下:
(一)拓寬課本劇的運用領域
目前,課本劇大多應用于中小學的課堂教育尤其是語文、英語的教學中,但它其實適合所有的社會人群,具有普適性。把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領域拓寬到理工科教學、大學專業(yè)學科和各類職業(yè)培訓的過程中,嘗試以戲劇為手段,形象地傳達專業(yè)知識并以此來引導教學,會使課本劇擁有更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
(二)強化參與排練的過程
課本劇是一種施教的手段,排練課本劇的課堂,是一個綜合素質的教育場所。它對于學科本身的知識講授探討、身體語言、審美、群體協(xié)作意識和人的道德品質、思考力、創(chuàng)新等各方面都會有一個綜合的展現(xiàn)。
(三)重視“戲劇導師”的培養(yǎng)
任何戲劇作品的排演都需要專業(yè)導演。教育戲劇中的“導演”是教師、藝術家、組織者和研究者多種身份的組合?,F(xiàn)在的課本劇導演大多由任課老師或戲劇老師擔任,能夠承擔“戲劇導師”這一綜合職責的專業(yè)人士尚不多。戲劇導師和傳統(tǒng)導演不同,應注重在戲劇性互動過程中取得教學收獲,要敢于在很多教學環(huán)境中和學生進行即興交流和調整,通過這個交流的過程,戲劇導師才能在完成充足的教學準備的同時,選擇最能貫徹教學目標的創(chuàng)作方法。
教育戲劇視野下的課本劇創(chuàng)作,改變了從“課本文字+戲劇技巧=舞臺形象”的模仿式創(chuàng)作,試圖凸現(xiàn)排練過程中的教學關系,用即興的、互動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課本內(nèi)容的重述。這種“重述”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想象和勇于表達,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內(nèi)容,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同時也兼顧了對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考量。從模仿到重述,讓課本劇的創(chuàng)作理念更科學健康,其教育功能也被更大地拓寬了。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