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詠嘆調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若干問題
作者:薛嬌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10-29人氣:1415
詠嘆調是歌劇中的一種演唱形式,它注重舞臺的戲曲表現(xiàn)和聲樂演唱技巧的結合。同時要求表演者在舞臺表現(xiàn)上有一定的即興表現(xiàn)能力。詠嘆調的演唱表現(xiàn)特性:(一)要求能突出作品的戲劇性、展示角色形象的聲音特質和性格特點;(二)在演唱中具有扎實可變的演唱功力。像《我親愛的爸爸》洛萊塔的詠嘆調,同一角色在不同時期、地點,在演唱風格和技術上都有不同。這要求學生在學習演唱時,要反復推敲、實踐、完善。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在詮釋詠嘆調作品時,既要研究角色和作品背景及歌曲當時的處境,更要將演唱的力度色彩、情感表現(xiàn)的細微變化與劇情相結合,表現(xiàn)好角色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嘆、所作,表現(xiàn)出準確鮮活的人物形象。
歌劇的文學性。歌劇的詠嘆調與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歌劇是音樂與戲劇的結合。歌劇中的戲劇性,是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來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的。西方的歌劇劇本大多是由古希臘神話故事、《圣經(jīng)》故事及世界名著改編而成。它與藝術歌曲不同,藝術歌曲來源于詩歌,故事內容及演唱角色沒有歌劇復雜、戲劇化。
歌劇的音樂性。歌劇詠嘆調在音樂表現(xiàn)上,要求演唱者音區(qū)寬廣,旋律走向開放、舒展,大跳比較頻繁。作品中音階上下快速跑動會被經(jīng)常使用。節(jié)奏上律動性強、線條明確、脈絡明顯。調式調性上,調式布局整體感強,離調簡潔明顯。與藝術歌曲比較,藝術歌曲音區(qū)跨度不大、旋律平緩、大跳不多,音節(jié)上下流動呈波浪型進行。節(jié)奏以詩歌語言節(jié)奏為主。調式調性上變化自由、頻繁。在伴奏上歌劇多是以樂隊伴奏,音量上的大小變化對比會使歌劇更具有戲劇性,而藝術歌曲是室內樂,多以一種樂器或鋼琴來伴奏。
歌劇中的詠嘆調在大學聲樂課程中,是幫助學生不斷鞏固、提高演唱技術與聲樂藝術形象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教材,是大學聲樂學習不可缺少的內容。歌劇的詠嘆調對于聲樂學習中完善和穩(wěn)定歌唱者全面歌唱技巧和獨特的聲樂藝術風格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不應該是單純的聲音技巧和演唱能力訓練,更應該是全面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教學,讓學生的聲樂技巧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得到完美的結合。
聲樂教學中應讓學生較完整、準確地演繹歌劇的詠嘆調,以歌劇《夢游女》的詠嘆調《啊!滿園鮮花凋零》為例說明,要遵循以下幾點:
一、作品的背景
歌劇《夢游女》是貝利尼在1831年30歲時寫的作品。以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講述美麗溫柔的農(nóng)村姑娘阿米娜因夢游進入了住在店內的魯?shù)婪虿舻姆块g。被未婚夫愛爾維諾誤會解除婚約。但阿米娜對自己的夢游病一無所知,她依然深愛著愛爾維諾。在夢游中演唱了這首詠嘆調《啊!滿園鮮花凋零》。
二、作品的語言
語言是歌者與聽眾交流的橋梁,如何更好地運用語言將作品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是非常重要的。《??!滿園鮮花凋零》這首作品是一首意大利語詠嘆調,具有極強歌唱性的語言,它的語言有著相當?shù)倪B慣性,非常強調語音重音音節(jié),有鮮明的力度對比和節(jié)奏感。學習這首作品,先要了解意大利語的發(fā)音規(guī)則,根據(jù)其規(guī)則準確地拼讀歌詞,按照作品旋律節(jié)奏朗誦每句歌詞,從朗誦中體會句子的語感節(jié)奏,同時要和歌詞內容結合,才能更準確地表達詠嘆調的情感。在演唱中要做到把握好語言和音樂及歌詞大意之間的關系,使旋律和語言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這首詠嘆調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刻畫了一位少女被誣陷后悲傷的內心感受,她在夢游的時候還在述說自己的愛情,像曇花一現(xiàn),轉瞬間消失。Ah,non cre—dea mi—rar—ti;si pre—sto e—stin—to,o fio—re; pas—sa—sti al par da—mo—re ;che un gior—no so—lo,che un gior—no sol—du—ro. Po—tria no—vel vi—go—re,il pian—to,il pian—to mio re—car—ti,ma rav—vi—var la—mo—re il pian—to mio—ah,no,no,non puo.這里的歌詞基本上是一個音符對應著一個音節(jié)。但碰到有六連音或裝飾音時,演唱者會忽略字母的發(fā)音和發(fā)音節(jié)奏,以適應節(jié)奏突然密集的變化,但是還要注意遵守整個段落節(jié)奏的規(guī)律。貝利尼詠嘆調講究流暢、悠長、連貫,要注意每句歌詞的長音和重音,不能因為連續(xù)、強調重音而拖拍。在演唱這首作品第一部分時,一定保證語言平穩(wěn)流暢,在有休止音符的語言處,要特別注意進入的平穩(wěn),防止出現(xiàn)弱起念成重音,破壞作品的整體線條。在pian—to mio re處要強調重讀每一個音節(jié),在有no,no,non處要重讀,第一部分結尾處damor的da要特別強調。在這首詠嘆調第一部分中有些雙輔音要特別注意,如果不遵循雙輔音的發(fā)音規(guī)則,會產(chǎn)生歧義。在演唱中遇到雙輔音時我們要做到“聲斷氣不斷”,在保持咬字清晰的基礎上,要使音樂和情緒連貫地向前發(fā)展。所以在演唱時,演唱者既要了解歌詞大意,又要根據(jù)旋律正確把握句子的語感,用充滿感情的說唱去感染觀眾。
詠嘆調第二部分,在節(jié)奏上與第一部分有明顯不同,第二部分的要求是在輕巧而富有彈性的節(jié)奏上演唱,彈性中依然要保持咬字的清晰。在有重讀音節(jié)“>”的標記處,要唱出重音同時保持詞與詞之間的連貫,尤其是在一個詞以輔音字母結尾而下一個詞又以輔音開始的情況下,如non giun—ge,我們既不能忽視詞尾輔音n的發(fā)音,也不能讓人聽起來有明顯斷開的感覺,要做到一氣呵成。
三、作品的音樂準確表現(xiàn)
歌劇中的詠嘆調既講究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線條,又注重充分發(fā)揮聲音技巧表現(xiàn)的抒情性作品。故事情節(jié)有著強烈的戲劇性,每個角色情感上的喜怒哀樂沖突更鮮明、更具個性,情節(jié)更跌宕起伏。演唱詠嘆調時要真正地投入情感,把握好聲音和氣息,處理好所要唱的段落。
浪漫主義時期意大利作曲家貝利尼歌劇中的女高音詠嘆調大多是描寫愛情中的女性,刻畫心靈感受,大致可以分為:表現(xiàn)女性失去愛情的痛苦、瘋狂;表現(xiàn)得到愛情的甜蜜、歡喜。如《夢游女》中的詠嘆調《啊,滿園鮮花凋零》是將這兩種感受一并表現(xiàn)出來。
這首詠嘆調的篇幅比較長,前部抒情流暢,后部輕松跳躍,深刻地刻畫出阿米娜復雜的內心世界,在演唱時要注意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將樂曲中細膩悠長、婉轉動人、華麗跳躍的旋律特色合理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第一部分:4/4拍,樂曲有一個4小節(jié)的前奏,一二小節(jié)用了五度、六度的跳進,接著三、四小節(jié)三連音緩緩上升和下降,形成小的旋律弧線,表現(xiàn)阿米娜神志不清、斷斷續(xù)續(xù)的情緒,這個音樂動機一直保持到第一部分詠嘆調的結束(在伴奏旋律中)。
1.樂曲開始,有著4小節(jié)的前奏,波浪性的音型,要體會到:描述主人公夢游中的憂傷;描述她的家人、愛人內心的焦急。
2.樂曲中的弱起和32分音符休止的地方不能隨意換氣,要做到聲斷氣不斷,在短促的樂句上注意音量的控制,保持樂句前后音量穩(wěn)定統(tǒng)一。
3.在具有典型的貝里尼式回旋音處,樂句由短加長,在原樂句上進行擴充,氣息和聲音上要配合協(xié)調,保持流暢連貫,做到每個音都清晰。
4.第一部分伴奏是以抒情的旋律為主,像在模仿她的愛人歌唱的聲音,與聲樂部分交替出現(xiàn),形成對答式的樂句。在歌唱的音量上要與鋼琴音量保持平衡,琴和聲的對話才會更好地融為一體。
5.旋律在C大調上,相對前面的旋律要明朗許多,在連續(xù)附點的節(jié)奏上,前面的八分音符力度要有所加強,表現(xiàn)出人在悲傷時的抽泣狀態(tài)。
第二部分從速度、情緒、演唱技術、調式上相比第一部分都有所變化。速度上是從抒情、舒緩的節(jié)奏進入華麗的快板(1=132)4/4,調式上由C大調變成降B大調,大調色彩比前面更加明了,采取弱起,表現(xiàn)出阿米娜從夢游中醒來,愛情失而復得,在演唱的語氣上要求充滿活力和力量,演唱的音色要明亮、靈巧、跳躍。
1.演唱的情緒上要充滿激動和喜悅,聲音要注意搭在氣息上,保持聲音的跳躍、靈巧和流暢。在演唱跳躍旋律上,啟發(fā)學生在拍皮球或彈跳中尋找感覺。演唱中注意標有“>”記號的音符,要強調,但又要會放松,這樣的演唱才會使全曲更有律動感,更感染人。
2.第二部分后半段調式由降B大調轉到F大調,樂句中旋律音程有九度、十度的大跳,在演唱這種大跳時特別注意用氣息的支撐,不能隨著音高而下意識地加勁提喉,使聲音變得緊、擠、尖。應該保持聲音輕松、自然、流暢,為之后的演唱打好基礎。這部分的演唱速度較快,換氣時間就要短促,在換氣的技術上要練習到放松、靈巧、流暢,不露任何痕跡,這樣才不會影響演唱歌曲的藝術效果。
再現(xiàn)第二部分的樂句,在部分原有的旋律上進行了加花演唱,它的旋律變化是在演唱上加入跳音,注意咬字要清楚、干凈、位置統(tǒng)一。
再現(xiàn)第二部分的結尾四、八度大跳、連續(xù)跳音,反復兩次的下行音階(這里是作品的高潮,也是演唱的難點所在),因為前面的大段演唱讓歌者已消耗不少力氣,這里要特別注意氣息的保持,來保證聲音位置,否則將會演唱得含糊不清且不靈活。從速度上雖然是結尾,但是不要做減慢的變化,讓聲音明亮結實,快速流動的在高潮處結束,將一個少女完全沉浸在愛情甜蜜中的快樂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第二部分的演唱對歌者的力度、聲音控制有極大的考驗。
歌劇詠嘆調中劇情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及內心活動豐富,需要演唱者懂得運用聲音、情感基調來表現(xiàn)作品,通過聲音的速度快慢、力度強弱來表現(xiàn)人物細膩的內心世界。高校的聲樂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單純的聲音技巧和能力訓練,對學生的教學要做到提升學生綜合的音樂素養(yǎng)。歌劇的詠嘆調的學習,對學生的演唱技巧、能力、舞臺表現(xiàn)及即興應變能力等多方面都有幫助,可以讓學生演唱技能更全面地發(fā)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材。
歌劇的文學性。歌劇的詠嘆調與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歌劇是音樂與戲劇的結合。歌劇中的戲劇性,是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來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的。西方的歌劇劇本大多是由古希臘神話故事、《圣經(jīng)》故事及世界名著改編而成。它與藝術歌曲不同,藝術歌曲來源于詩歌,故事內容及演唱角色沒有歌劇復雜、戲劇化。
歌劇的音樂性。歌劇詠嘆調在音樂表現(xiàn)上,要求演唱者音區(qū)寬廣,旋律走向開放、舒展,大跳比較頻繁。作品中音階上下快速跑動會被經(jīng)常使用。節(jié)奏上律動性強、線條明確、脈絡明顯。調式調性上,調式布局整體感強,離調簡潔明顯。與藝術歌曲比較,藝術歌曲音區(qū)跨度不大、旋律平緩、大跳不多,音節(jié)上下流動呈波浪型進行。節(jié)奏以詩歌語言節(jié)奏為主。調式調性上變化自由、頻繁。在伴奏上歌劇多是以樂隊伴奏,音量上的大小變化對比會使歌劇更具有戲劇性,而藝術歌曲是室內樂,多以一種樂器或鋼琴來伴奏。
歌劇中的詠嘆調在大學聲樂課程中,是幫助學生不斷鞏固、提高演唱技術與聲樂藝術形象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教材,是大學聲樂學習不可缺少的內容。歌劇的詠嘆調對于聲樂學習中完善和穩(wěn)定歌唱者全面歌唱技巧和獨特的聲樂藝術風格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不應該是單純的聲音技巧和演唱能力訓練,更應該是全面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教學,讓學生的聲樂技巧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得到完美的結合。
聲樂教學中應讓學生較完整、準確地演繹歌劇的詠嘆調,以歌劇《夢游女》的詠嘆調《啊!滿園鮮花凋零》為例說明,要遵循以下幾點:
一、作品的背景
歌劇《夢游女》是貝利尼在1831年30歲時寫的作品。以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講述美麗溫柔的農(nóng)村姑娘阿米娜因夢游進入了住在店內的魯?shù)婪虿舻姆块g。被未婚夫愛爾維諾誤會解除婚約。但阿米娜對自己的夢游病一無所知,她依然深愛著愛爾維諾。在夢游中演唱了這首詠嘆調《啊!滿園鮮花凋零》。
二、作品的語言
語言是歌者與聽眾交流的橋梁,如何更好地運用語言將作品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是非常重要的。《??!滿園鮮花凋零》這首作品是一首意大利語詠嘆調,具有極強歌唱性的語言,它的語言有著相當?shù)倪B慣性,非常強調語音重音音節(jié),有鮮明的力度對比和節(jié)奏感。學習這首作品,先要了解意大利語的發(fā)音規(guī)則,根據(jù)其規(guī)則準確地拼讀歌詞,按照作品旋律節(jié)奏朗誦每句歌詞,從朗誦中體會句子的語感節(jié)奏,同時要和歌詞內容結合,才能更準確地表達詠嘆調的情感。在演唱中要做到把握好語言和音樂及歌詞大意之間的關系,使旋律和語言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這首詠嘆調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刻畫了一位少女被誣陷后悲傷的內心感受,她在夢游的時候還在述說自己的愛情,像曇花一現(xiàn),轉瞬間消失。Ah,non cre—dea mi—rar—ti;si pre—sto e—stin—to,o fio—re; pas—sa—sti al par da—mo—re ;che un gior—no so—lo,che un gior—no sol—du—ro. Po—tria no—vel vi—go—re,il pian—to,il pian—to mio re—car—ti,ma rav—vi—var la—mo—re il pian—to mio—ah,no,no,non puo.這里的歌詞基本上是一個音符對應著一個音節(jié)。但碰到有六連音或裝飾音時,演唱者會忽略字母的發(fā)音和發(fā)音節(jié)奏,以適應節(jié)奏突然密集的變化,但是還要注意遵守整個段落節(jié)奏的規(guī)律。貝利尼詠嘆調講究流暢、悠長、連貫,要注意每句歌詞的長音和重音,不能因為連續(xù)、強調重音而拖拍。在演唱這首作品第一部分時,一定保證語言平穩(wěn)流暢,在有休止音符的語言處,要特別注意進入的平穩(wěn),防止出現(xiàn)弱起念成重音,破壞作品的整體線條。在pian—to mio re處要強調重讀每一個音節(jié),在有no,no,non處要重讀,第一部分結尾處damor的da要特別強調。在這首詠嘆調第一部分中有些雙輔音要特別注意,如果不遵循雙輔音的發(fā)音規(guī)則,會產(chǎn)生歧義。在演唱中遇到雙輔音時我們要做到“聲斷氣不斷”,在保持咬字清晰的基礎上,要使音樂和情緒連貫地向前發(fā)展。所以在演唱時,演唱者既要了解歌詞大意,又要根據(jù)旋律正確把握句子的語感,用充滿感情的說唱去感染觀眾。
詠嘆調第二部分,在節(jié)奏上與第一部分有明顯不同,第二部分的要求是在輕巧而富有彈性的節(jié)奏上演唱,彈性中依然要保持咬字的清晰。在有重讀音節(jié)“>”的標記處,要唱出重音同時保持詞與詞之間的連貫,尤其是在一個詞以輔音字母結尾而下一個詞又以輔音開始的情況下,如non giun—ge,我們既不能忽視詞尾輔音n的發(fā)音,也不能讓人聽起來有明顯斷開的感覺,要做到一氣呵成。
三、作品的音樂準確表現(xiàn)
歌劇中的詠嘆調既講究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線條,又注重充分發(fā)揮聲音技巧表現(xiàn)的抒情性作品。故事情節(jié)有著強烈的戲劇性,每個角色情感上的喜怒哀樂沖突更鮮明、更具個性,情節(jié)更跌宕起伏。演唱詠嘆調時要真正地投入情感,把握好聲音和氣息,處理好所要唱的段落。
浪漫主義時期意大利作曲家貝利尼歌劇中的女高音詠嘆調大多是描寫愛情中的女性,刻畫心靈感受,大致可以分為:表現(xiàn)女性失去愛情的痛苦、瘋狂;表現(xiàn)得到愛情的甜蜜、歡喜。如《夢游女》中的詠嘆調《啊,滿園鮮花凋零》是將這兩種感受一并表現(xiàn)出來。
這首詠嘆調的篇幅比較長,前部抒情流暢,后部輕松跳躍,深刻地刻畫出阿米娜復雜的內心世界,在演唱時要注意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將樂曲中細膩悠長、婉轉動人、華麗跳躍的旋律特色合理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第一部分:4/4拍,樂曲有一個4小節(jié)的前奏,一二小節(jié)用了五度、六度的跳進,接著三、四小節(jié)三連音緩緩上升和下降,形成小的旋律弧線,表現(xiàn)阿米娜神志不清、斷斷續(xù)續(xù)的情緒,這個音樂動機一直保持到第一部分詠嘆調的結束(在伴奏旋律中)。
1.樂曲開始,有著4小節(jié)的前奏,波浪性的音型,要體會到:描述主人公夢游中的憂傷;描述她的家人、愛人內心的焦急。
2.樂曲中的弱起和32分音符休止的地方不能隨意換氣,要做到聲斷氣不斷,在短促的樂句上注意音量的控制,保持樂句前后音量穩(wěn)定統(tǒng)一。
3.在具有典型的貝里尼式回旋音處,樂句由短加長,在原樂句上進行擴充,氣息和聲音上要配合協(xié)調,保持流暢連貫,做到每個音都清晰。
4.第一部分伴奏是以抒情的旋律為主,像在模仿她的愛人歌唱的聲音,與聲樂部分交替出現(xiàn),形成對答式的樂句。在歌唱的音量上要與鋼琴音量保持平衡,琴和聲的對話才會更好地融為一體。
5.旋律在C大調上,相對前面的旋律要明朗許多,在連續(xù)附點的節(jié)奏上,前面的八分音符力度要有所加強,表現(xiàn)出人在悲傷時的抽泣狀態(tài)。
第二部分從速度、情緒、演唱技術、調式上相比第一部分都有所變化。速度上是從抒情、舒緩的節(jié)奏進入華麗的快板(1=132)4/4,調式上由C大調變成降B大調,大調色彩比前面更加明了,采取弱起,表現(xiàn)出阿米娜從夢游中醒來,愛情失而復得,在演唱的語氣上要求充滿活力和力量,演唱的音色要明亮、靈巧、跳躍。
1.演唱的情緒上要充滿激動和喜悅,聲音要注意搭在氣息上,保持聲音的跳躍、靈巧和流暢。在演唱跳躍旋律上,啟發(fā)學生在拍皮球或彈跳中尋找感覺。演唱中注意標有“>”記號的音符,要強調,但又要會放松,這樣的演唱才會使全曲更有律動感,更感染人。
2.第二部分后半段調式由降B大調轉到F大調,樂句中旋律音程有九度、十度的大跳,在演唱這種大跳時特別注意用氣息的支撐,不能隨著音高而下意識地加勁提喉,使聲音變得緊、擠、尖。應該保持聲音輕松、自然、流暢,為之后的演唱打好基礎。這部分的演唱速度較快,換氣時間就要短促,在換氣的技術上要練習到放松、靈巧、流暢,不露任何痕跡,這樣才不會影響演唱歌曲的藝術效果。
再現(xiàn)第二部分的樂句,在部分原有的旋律上進行了加花演唱,它的旋律變化是在演唱上加入跳音,注意咬字要清楚、干凈、位置統(tǒng)一。
再現(xiàn)第二部分的結尾四、八度大跳、連續(xù)跳音,反復兩次的下行音階(這里是作品的高潮,也是演唱的難點所在),因為前面的大段演唱讓歌者已消耗不少力氣,這里要特別注意氣息的保持,來保證聲音位置,否則將會演唱得含糊不清且不靈活。從速度上雖然是結尾,但是不要做減慢的變化,讓聲音明亮結實,快速流動的在高潮處結束,將一個少女完全沉浸在愛情甜蜜中的快樂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第二部分的演唱對歌者的力度、聲音控制有極大的考驗。
歌劇詠嘆調中劇情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及內心活動豐富,需要演唱者懂得運用聲音、情感基調來表現(xiàn)作品,通過聲音的速度快慢、力度強弱來表現(xiàn)人物細膩的內心世界。高校的聲樂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單純的聲音技巧和能力訓練,對學生的教學要做到提升學生綜合的音樂素養(yǎng)。歌劇的詠嘆調的學習,對學生的演唱技巧、能力、舞臺表現(xiàn)及即興應變能力等多方面都有幫助,可以讓學生演唱技能更全面地發(fā)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材。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