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在房屋建筑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摘要:本文聚焦房屋建筑項目管理,相關單位通過制定詳細計劃與進度管理,把項目拆解為任務,用甘特圖規(guī)劃進度與資源,持續(xù)跟蹤并應對偏差與風險。同時,做好整理、整頓、清掃等工作,提升現場管理水平。此外,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全要素管理,采集、分析人、機、料等要素信息,為決策提供支持,以提升房屋建筑項目管理的整體效能。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房屋建筑項目
一、制定詳細計劃與進度管理
在房屋建筑項目管理領域,相關單位若引進精細化的管理方法,便能顯著提升管理水平。不過,一個完備的管理體系,離不開一套詳盡的計劃與方案作為支撐。在此過程中,可借助先進技術手段輔助管理,例如利用BIM技術?:如新疆和諧國際廣場H、J座住宅樓項目,通過BIM 技術進行場地征用面積測量、設計沖突檢測、安全通道疏散模擬等,助力項目精細化管理?。相關單位得依據項目特性,精心制定一套周全的管理計劃,其中涵蓋進度計劃、資源協調計劃等。相關單位應把整個建筑項目拆解成一個個便于管理的任務與子任務,清晰界定每個任務的輸入、輸出、責任人以及時間節(jié)點?;诖?,運用甘特圖繪制項目進度計劃,精準明確關鍵路徑,并對影響項目進度的各類因素進行有序梳理。依據所繪制的甘特圖,制定資源需求計劃,仔細分析并合理估算、分配人力、材料、設備等資源,確保資源按時到位。隨后,相關單位需借助甘特圖,結合信息系統,對項目展開持續(xù)跟蹤,既可以采用項目管理軟件,也能通過手工記錄的方式,記錄項目的關鍵里程碑事件以及項目實施進度,密切關注項目實際進展與變更情況。在此過程中,利用 BIM 模型的實時更新特性,同步掌握項目各環(huán)節(jié)的動態(tài)信息。之后,在關鍵節(jié)點組織項目進度會議,深入探討建筑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案,同時邀請利益相關者參與其中,以保障信息透明與溝通順暢。倘若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出現偏差,就必須進行深入分析與評估,確定偏差產生的原因、影響范圍,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BIM 技術也能在風險識別與評估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作用,通過模擬不同風險場景,提前制定應對預案[1]。
二、物資分類管理
在房屋建筑項目管理中,相關單位首先要做好整理工作,對施工現場的物品進行細致分類,明確區(qū)分需要與不需要的物品,將不需要的物品及時清理出現場,防止其占用空間。在此過程中,可構建物資管理系統,對各項資源物資進行合理分配,并詳細記錄其使用狀況,通過定期檢查,確保施工現場僅保留當天施工所需的材料與工具。此外,相關單位還需從物品擺放入手,保證各個工序、各個工位所擺放的物品既能滿足施工需求,又便于取用。要依據人均工程,合理整理相關工具與物品,提高物品的利用效率。若條件允許,還可使用標簽標識等工具,對物品進行清晰標注,方便施工時取用,標識內容涵蓋物品名稱、規(guī)格、數量等信息。例如,在某房屋建筑項目中,項目團隊對施工現場的物品展開全面梳理。通過詳細清查,發(fā)現現場存在大量積壓了超過3個月未使用的建筑材料,如50噸閑置的鋼材、80立方米的木材等,這些材料占用了約300平方米的寶貴施工空間。于是,項目組迅速構建物資管理系統,對資源物資進行合理調配。經過統計,在實施整理措施后的一周內,共清理出不需要的物品200余件,有效釋放了200平方米的場地,使得施工現場僅保留當天施工所需材料與工具得以實現。緊接著是整頓階段,項目團隊依據不同工序和工位的施工需求,對物品擺放進行精心規(guī)劃。例如,在砌墻工位,原本工具隨意放置,取用一次平均耗時5分鐘,經過整頓后,將砌墻所需的磚刀、抹子、線墜等工具按照使用頻率分類擺放,取用時間縮短至平均1分鐘,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取用便捷性,采用標簽標識工具,對各類物品進行詳細標注。
三、現成清潔與整理
保持現場的清潔與秩序同樣是精細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關單位需制定詳細的清掃計劃,明確清掃區(qū)域、責任人以及清掃頻率,確保施工現場衛(wèi)生狀況穩(wěn)步提升,始終保持現場整潔,及時清除現場隱患,提高管理效率。在素養(yǎng)方面,要加強對現場管理人員的教育與培訓,使其深入了解管理內容以及現場管理的各項指標,秉持精益生產、精細化管理的良好意識與觀念,推動清潔與管理工作高效開展。
在上述項目中,清掃環(huán)節(jié)同樣有條不紊地推進,項目制定了細致的清掃計劃,劃分了10個清掃區(qū)域,明確了每個區(qū)域的責任人以及每日清掃1次的頻率。在實施清掃計劃一個月后,施工現場的衛(wèi)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垃圾堆積現象減少了80%,現場隱患如因材料雜亂堆放導致的絆倒風險降低了60%,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四、引進物聯網的全要素管理
房屋建筑項目的全要素管理工作涉及眾多事項,包括對人、機、料、法、環(huán)的全面把控,以及對施工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的嚴格把關。相關單位可引入物聯網技術打造智慧工地系統,妥善收集、整理各項要素信息,并將其導入大數據系統,進行實時分析與評價,以便發(fā)現全要素管控中的不足之處。為此,相關單位需在施工現場部署傳感器、通信系統以及數據處理分析軟件,嚴格按照方案,對各項系統的安裝、部署、調控進行密切監(jiān)控。之后,借助物聯網系統設備采集系統數據,涵蓋人員、設備、材料、環(huán)境等多方面信息,務必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為后續(xù)分析提供可靠依據。其中,相關單位需運用數據分析軟件,高效處理搜集到的數據信息,提取有用信息,如施工進度、質量問題、資源利用率等,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2]。
例如,在上述項目初始階段,項目團隊迅速著手在施工現場部署各類關鍵設備。他們精準地安裝了50個傳感器,用于監(jiān)測施工現場的環(huán)境參數,像溫度、濕度等;同時配備了10套先進的通信系統,確保數據傳輸的穩(wěn)定與高效;還部署了功能強大的數據處理分析軟件。在整個安裝、部署以及調控過程中,團隊成員全程密切監(jiān)控,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嚴格依照既定方案推進,保證了各項系統能如期投入使用。緊接著,借助物聯網系統設備,項目團隊開始全面采集系統數據。在人員信息方面,通過佩戴智能工牌,精準記錄了施工人員每日的出勤情況,經統計,在引入物聯網系統后的一個月內,人員考勤的準確率從原本的80%大幅提升至98%,有效避免了人工考勤可能出現的疏漏。在設備信息采集上,對30臺大型施工設備進行實時監(jiān)控,詳細記錄設備的運行時長、工作狀態(tài)等。例如,通過數據反饋發(fā)現,某臺塔吊在一周內累計閑置時長達到10小時,這一數據為后續(xù)優(yōu)化設備調度提供了關鍵依據。實施后,材料庫存盤點的時間從原來每次的2天縮短至半天,大大提高了材料管理的效率。對于環(huán)境信息,傳感器實時收集施工現場的溫濕度、空氣質量等數據,確保施工環(huán)境始終處于適宜狀態(tài)[3]。
四、結語
總體來說,相關單位在房屋建筑項目管理中,通過實施多種策略收獲顯著成效。其中,制定詳細計劃與進度管理,可以保障項目有序推進,提升現場環(huán)境與人員素養(yǎng)。同時借助物聯網也可以實現全要素高效管控。未來,相關單位應持續(xù)優(yōu)化這些管理方法,緊跟技術發(fā)展趨勢,探索更先進的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房屋建筑項目管理的科學性與精準性,推動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文章來源:《產品可靠性報告》 http://00559.cn/w/kj/32519.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