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河北省政府間財力均衡機制構建對策——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作者:伍文中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9-16人氣:848
政府間財力配置失衡導致了河北省經濟和社會的非均衡發(fā)展。未來的財力配置應該遵循著“向西傾斜,向縣鄉(xiāng)傾斜,向基本公共服務傾斜”的原則,構建河北省政府間財力均衡機制。該機制應包括:財政收入穩(wěn)定增長機制、省級政府財力保障機制、縣級政府基本財力保障機制、財力均衡配套保障機制等。
(一)建立財政收入穩(wěn)定增長機制
構建財政收入穩(wěn)定增長機制其實就是確保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相協(xié)調,保持充分和彈性增長。就河北省而言,當務之急是實現(xiàn)從“經濟強省”到“財政強省”的跨越。根本的出路就是調整產業(yè)結構,大力發(fā)展第三產業(yè),提高河北省GDP的整體質量。目前河北省GDP構成比重仍呈現(xiàn)高度的重化工特征,第二產業(yè)占比近5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yè)比重34.6%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3.1%近9個百分點。
(二)強化省級財政保障能力
省直管縣財政體制能否順利實施且達到政策設計的良好愿景,關鍵有三:省級能否管得夠、市級能否退得出、縣級能否立得住。其中省級政府能否“管得夠”應是未來改革成功與否的重中之重,這就對河北省省級財政保障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強化河北省省級財政保障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重新劃分省市收支責任,將市級政府一部分與支出責任沒有對應的財政收入上劃到省級。第二,強化稅收征管,提高各級稅務機關稅收努力程度。第三,明確省級政府保障能力的目標。提高省級政府財力比重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實現(xiàn)域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成為全省和諧發(fā)展的“最后兜底者”。
(三)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
在增強省級財政調控能力的同時必須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本文認為,財政改革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就是縣級財政是否具備承擔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財力。
建立與健全河北省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基本思路:第一,樹立持久推進的戰(zhàn)略考量。盡管中央財政對各省消除縣級政府基本財力缺口考核時間為2012年底,但縣級基本財政保障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尤其對河北省這樣一個縣級差距懸殊的省份更是如此。第二,改革財政困難縣(市)一般性財力轉移支付。建議將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緩解縣鄉(xiāng)財政困難轉移支付、農村義務教育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獎補資金、社會保障和就業(yè)一般公共服務轉移支付等整合為“縣鄉(xiāng)基本財力轉移支付”,專門用于對縣鄉(xiāng)財政基本支出缺口彌補,目的明確,方向突出,又便于管理。第三,建立縣級財政努力激勵機制。將現(xiàn)行的激勵性財政體制轉移支付、對縣稅收返還、部分非配套性的專項轉移支付等統(tǒng)一整合為“縣鄉(xiāng)財政努力激勵性轉移支付”。
(四)完善財力均衡配套保障機制
財力均衡機制的構建涉及到多方面利益的調整,需要多種配套措施的跟進,形成強有力的配套保障機制。第一,推進財政精細化管理,建立覆蓋全省的基本財力與基本支出的標準測定體系,從而建立標準支出彈性保障區(qū)間,實行全省財政標準化管理。第二,深入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應是在縣級和市級、財政弱勢群體和財政既得利益者之間尋求某種程度的平衡。就河北省而言,確有對市級財政保護過度之嫌。因此,在下步的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深入推進進程中,逐步削減市級財政收支規(guī)模,力爭將其控制在全省財政收支總量的20%~25%,實現(xiàn)市級財政的自律、自理、自立。第三,改革省以下專項轉移支付制度。河北省實施多年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盡管十分有效,但是地區(qū)之間財政差距仍處中度失衡。主要原因在于:控制導向的專項轉移支付比重過大,均等化導向的一般財力性轉移支付比重過小,且增長緩慢。因此,未來河北省轉移支付改革方向就是逐步壓縮專項轉移支付規(guī)模,其占轉移支付比重應控制在20%~30%(全國平均水平),將其逐步歸并到一般財力性轉移支付之中,同時,加大一般財力性轉移支付比重和力度。第四,嘗試性推行省內橫向財政轉移支付。橫向財政轉移支付就是同級政府間財政資金的無償轉移,一般是富裕地區(qū)對貧困地區(qū)進行財政支援(如對口支援或對口幫扶)。河北省縣域政府間財政實力差距懸殊、各縣市之間經濟聯(lián)系和歷史交往密切,具備實行省內橫向財政轉移支付的條件。當然,這在我國也不是沒有先例。早在2009年廣東省政府就印發(fā)了《關于建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橫向財政轉移支付機制的指導意見》,確定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7市為財力轉出方,其他14個市為財力轉入方。因此,作為一種制度嘗試和制度創(chuàng)新,河北省可以未雨綢繆地進行理論探索。
注釋:
①本文所指的政府財政收入限于政府本級一般預算收入,不含上級財政轉移支付。下同。
②本文所指的政府財政支出限于預算內財政支出,不含預算外支出。下同。
③如李永友、沈坤榮:《財政支出結構、相對貧困與經濟增長》,載《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周天、斯彩英等:《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差異對地區(qū)差距影響效應研究》,載《財政研究》,2007年第10期。
參考文獻:
[1]段國旭.河北省深化縣鄉(xiāng)財政體制改革調研報告[J].經濟研究參考,2007,(39).
[2]成新軒.河北省縣鄉(xiāng)財政體制改革探析[J].當代經濟管理,2009,(3).
[3]劉文洲,蔡建軍.河北省激勵性財政體制運行情況評析[J].預算管理與會計,2008,(6).
[4]劉亮.中國地區(qū)間財力差異的度量及分解[J].經濟體制改革,2006,(2).
[5]胡鐘平,封媛,胡萍.我國財政分權與政治激勵下的農村公共財政[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6]陶勇.政府間財力分配與中國地方財政能力的差異[J].稅務研究,2010,(4).
[7]王延杰,謝勝男.完善河北省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思考[J].河北大學學報,2009,(5).
[8]王小朋.中國地區(qū)間財力差異變遷及分解[J].經濟與管理,2009,(10).
[9]向永輝.發(fā)展中國家對FDI的財政競爭——理論和實證的文獻綜述[J].貴州社會科學,2011,(4).
[10]李建強.我國財政支出結構與居民消費異質性動態(tài)關系[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1).
[11]張振玉.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問題及對策[J].河北學刊,2012,(5).
[12]于誠堯.合理劃分中央、省和市縣三級稅種研究[J].財政研究,2008,(1).
[13]田發(fā).財政均等化:模式選擇與真實度量[J].財經科學,2011,(3).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