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式離婚”《不信之時》的女性分析-電影論文
有吉佐和子(1931—1984)是日本著名的女性作家,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的各種題材的作品。尤其是她的社會題材小說,不僅在日本國內引起巨大反響及影響,還被翻譯成多種國家的文字,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好評。如《復合污染》《非色》《恍惚的人》等。《不信之時》通過兩個“出軌男人”——小柳老人和淺井來描寫各自的妻子及反映各自的家庭的問題。小柳老人自己擁有一家小型印刷公司,年齡為六十多歲。淺井是廣告設計師,在一家中等規(guī)模公司里任職,四十多歲。他們二人都有自己的情人,都對妻子不忠,小說的情節(jié)中描寫了他們終日里斡旋在妻子與情人之間的生活。兩個男人又各自有私生子,最后事情終于敗露,受到女人們的背叛和報復。
影視作品與文學均具有相同的特性,都是反映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我們可以看到女性在過去的時代以及當今的歲月里的種種人生際遇。中國近十幾年以來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人們物質生活日益繁榮,但與之伴隨的精神生活卻往往不是同步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精神上的、社會上的種種新的現(xiàn)象。眾所周知,日本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經(jīng)歷過經(jīng)濟上的高速增長期,社會物質條件變化快速,人們的觀念也隨之發(fā)生了或大或小的轉變。因此,中國目前的社會條件與日本六七十年代有很多相似之處,人們對情感及家庭生活的要求也隨著物質條件的改變而發(fā)生著變化。小說《不信之時》正是發(fā)表于日本經(jīng)濟高速增長期,描寫了由于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變化而導致的人們思想和行為上的錯位,這對于正處于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中國有良好的啟示意義。
一、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女性
法國著名女性主義學者波伏娃的《第二性》中,有這樣的話:“一個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痹谀袡嗌鐣?女性常常被描繪成要自我奉獻、自我犧牲,同時又要逆來順受的形象。這一切都是在男權社會中男性所制定的道德的約束下實現(xiàn)的。在這種道德約束下女性只能是附屬于男性的配角。
在《不信之時》中,小柳妻和淺井的妻子道子無一不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二人早就知道各自的丈夫有一次次的不忠行為,但都是用處變不驚的寬容態(tài)度來應對,長期“容忍”,并不斷更嚴格地檢點自己。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就在于她們自身在婚姻初期沒有獨立意識。女性要經(jīng)濟獨立以換得社會的認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女性應擁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即需要自我承擔。對于女性而言,情感和思想的平等更為重要。
一般來說,在男權為主的社會中,女性是他者,而男性才是主體,女性往往作為男人的他者而存在。道子年輕時也是個非常有才情的女子。寫得一手好書法,被認為可以成為書法大家,但由于步入婚姻生活這一才能被迫放棄。她重復著千百年來日本女性共同的命運。即被迫改變自己的真實形態(tài),依附于男性話語,把自己的各種天賦都偽裝起來或掩藏起來以獲得認同。她希望通過犧牲自我,來獲得一段美滿的婚姻。但她的“變形”和對自我的犧牲并沒有換回她所期盼已久的真愛。丈夫淺井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軌,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不平衡狀態(tài)的二元對立。這種關系下的婚姻不會帶來幸福的結局,這樣的婚姻使人格扭曲變形,也讓兩者的關系冷淡。
美國學者貝蒂?弗里丹曾在《女性的奧秘》中寫道:社會指定婦女必須扮演的角色是賢妻良母。貝蒂?弗里丹所稱的“女性的奧秘”是指社會強加于婦女的賢妻良母的職責。這種職責使得女性不得不重復操持家務等單調乏味的義務勞動,在這種職責所附帶的觀念影響下,女性有取悅夫君的義務,有周而復始做家務的隱形義務,可以說這種賢妻良母的職責觀念是女性義務勞動的罪惡根源。
兩性之間的矛盾與斗爭幾乎同人類社會歷史一樣的久遠。自從人類社會步入父系社會,人類文化變成了男性中心文化,而女性只是一味地服從男性。女性長期被男性中心文化統(tǒng)治,已經(jīng)逐漸形成從屬性的依附思維。因此女性要恢復自身的價值和地位,首先要確立自我的主體意識和獨立人格,進而擺脫對男性的從屬性依附心理。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道子和小柳老人的妻子在最初并沒有意識到女性應獨立,她們的行為仍然是依附,是以做好家庭主婦和賢妻良母為目標。因此在作品中,在女性人物塑造的初期,并沒有在她們身上體現(xiàn)出任何要求自我主體意識和獨立的性格。
二、家庭中的信任危機
婚姻家庭關系是男女雙方所形成的一種契約關系,在這種關系下的夫妻有分享和承擔彼此喜怒哀樂的責任和義務。在婚姻中,愛情與責任是一體的,既代表著夫妻間的權利,也代表了夫妻間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信任感正受到轉型期社會的巨大沖擊,特別是對金錢與欲望追逐的不擇手段破壞了人們之間的信任關系。這種沖擊在夫妻關系中則體現(xiàn)為夫妻間的信任危機。
消費文化對人的傾軋也表現(xiàn)在對婚姻的沖擊方面,造成婚姻頻頻走向危機的內因則是后現(xiàn)代文化氛圍中婚姻自我主體的坍塌。在《不信之時》中,婚姻的自我主體的坍塌主要體現(xiàn)為婚姻中責任的缺席和夫妻間的信任危機。淺井與妻子道子婚后長期沒有生育孩子,這對于婚姻主體來說無論從心理還是從夫妻感情的融合方面都有一定影響。作品中道子對于改善夫妻關系做了種種努力,比如道子看婦女雜志后,按照其介紹的方法把臥室墻壁粉刷成粉紅色以營造改善夫妻關系的氛圍,她努力學習化濃妝等,這一系列行為是取悅男性所喜見的行為,是努力改善夫妻關系的表現(xiàn)。但是丈夫淺井除了在外通過找情人來發(fā)泄這一簡單的自我排解的途徑外,沒有為夫妻關系的改善做任何努力,反而是破壞了夫妻間最后的信任感。
在小說的結尾,無論是淺井和妻子道子之間,還是小柳老人的妻子和小柳老人之間,都缺乏人際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信任。在小說結尾道子告訴淺井他沒有生育能力,他早就患上了“先天性無精子癥”。道子所生的孩子是利用先進醫(yī)療手段即人工授精而生的。道子早就知道淺井的這個病癥,卻從未告訴過淺井,二人的夫妻生活中缺乏基本的信任感。
小柳老人的妻子也早就發(fā)現(xiàn)了小柳的秘密,在內心自己也早有打算,但從未為了改善夫妻關系而與小柳老人進行溝通。無論從男性角度來看還是從女性角度來論,婚姻中的兩者之間都存在嚴重的信任危機。在本質上,信任危機不僅是人與人之間表面的冷漠和不能坦誠相待,而且是對共同價值觀的動搖。在婚姻生活中即表現(xiàn)為夫妻共同價值觀的顛覆,動搖了婚姻關系。
有學者指出:“信任是存在的不孤獨,信任危機就是存在的孤獨?!边@解釋了婚姻主體面對信任危機時,心理和情感的焦慮狀態(tài)。這種焦慮狀態(tài)正是由于婚姻關系的裂痕造成的,因此它也勢必會造成夫妻關系的緊張與破裂,甚至會使婚姻關系無法繼續(xù)維持下去。
文章來源于《電影文學》雜志2012年第19期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