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內固定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研究-醫(yī)學論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6年4月~2009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66例,采用PFN(A組)手術治療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60~88歲,平均73.2歲。人工股骨頭置換(B組)治療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60~94歲,平均75.4歲。左側粗隆間骨折39例,右側粗隆間骨折27例;跌倒傷53例,道路交通傷13例;Evans分型,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26例,Ⅳ型2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部位、骨折嚴重程度、合并癥危險因素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入院后先行患肢皮牽引或脛骨結節(jié)骨牽引3~5 d,X線片、CT、評估骨折類型、嚴重程度及骨質疏松程度,PFN手術:患者固定于牽引床上,維持牽引以利骨折復位,于大轉子頂端向頭側行5 cm切口,分離臀中肌,觸摸到大轉子頂端,在大轉子頂點偏內緣進針,透視引導下置入導針,只需對股骨近端進行擴髓,而后徒手推入PFN主釘,插入深度以遠端拉力螺釘凹槽中點延長線位于下1/3的股骨縱軸線上,近端釘尾平對大轉子頂點為宜,然后調整前傾角,通過瞄準器向股骨頸內分別打入髖螺釘及股骨頸螺釘導針,位置定好后擰入股骨頸螺釘及髖螺釘,以及遠端鎖釘。經(jīng)C形臂X線機透視位置滿意后,沖洗傷口,放置引流,逐層關閉傷口。
人工關節(jié)置換:患者側臥位,固定骨盆,取髖關節(jié)后側入路,切開關節(jié)囊,暴露股骨頭和骨折處,保留大、小粗隆骨折塊及附著的筋膜,將小粗隆骨折塊復位后,在小粗隆上方截斷股骨頸取出股骨頭,復位大粗隆及股骨近端骨折片,保留或者重建股骨矩,并以鋼絲捆扎固定骨折塊,將髓腔內容物清除干凈,用擴髓器依次由小到大進行擴髓,依據(jù)個體股骨頭及髓腔情況選擇人工假體型號,以第3代骨水泥技術充填骨水泥,置入股骨假體柄,以復位后的股骨小粗隆位置作參照確定前傾角(保持前傾10°~15°),骨水泥硬化前將鋼絲收緊固定,安裝完畢后將臀中肌等肌腱原位縫合,關閉切口,負壓引流。
1.2.2 術后處理 術后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1~2 d拔除引流,術后應用低分子肝素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3~7 d。術后第2~3天,指導患者進行下肢肌肉等張收縮鍛煉,視骨折類型和骨質疏松情況,鼓勵患者早期下地活動。
1.3 療效評價
髖關節(jié)功能采用Harris評分法[2],結合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下地負重時間、住院費用的情況,對兩組進行差異性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隨訪的66例患者中,術后并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5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4例,髖部疼痛1例,髖部畸形2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表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下地負重時間、住院費用比較,差異均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 0.01)(表2),術后Harris評分可見,術后1、3個月,B組明顯優(yōu)于A組(P < 0.01),半年后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表3)。
表1 兩組病例術后近期并發(fā)癥的種類及數(shù)量[n(%)]
表2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下地負重時間、住院費用的比較(x±s)
表3 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Harris評分情況(x±s,分)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實施手術治療有多種方案。一般包括髓外固定和髓內固定,髓外固定以DHS和DCS為代表,髓內固定有Gamma釘和PFN等,PFN屬髓內固定系統(tǒng),繼承了Gamma釘?shù)膬?yōu)點,增加了防旋螺釘,加強了骨折端的防旋、抗拉及抗壓能力,還具有較好的抗彎能力[3-4],增加了術中及術后骨折端的穩(wěn)定性。Sanan M等[5]在對內固定治療不穩(wěn)定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中指出,PFN的抗壓強度要大于動力髖系統(tǒng)數(shù)倍。吳亞鵬等[6]運用DHS與PFN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轉子間骨折62例,發(fā)現(xiàn)采用PFN治療,優(yōu)良率達90.63%,明顯優(yōu)于DHS組,且PFN手術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單、固定牢靠。但Schipper等[7]報道指出,嚴重骨質疏松的老年人不適宜PFN手術,可能導致拉力螺釘?shù)乃蓜?。王成日等[8]研究也發(fā)現(xiàn),PFN手術并發(fā)近端鎖釘退出或切出股骨頭、大粗隆劈裂、遠端鎖釘處及髓內釘末端骨折等并發(fā)癥。
近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發(fā)生松動、斷裂的比率較高,主張采用人工股骨頭置換來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病例漸多,認為通過人工關節(jié)置換,能夠讓患者及早下地功能鍛煉,避免長期臥床引起合并癥的發(fā)生。Chris等[9]用骨水泥型髖關節(jié)假體治療不穩(wěn)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39例,并隨訪1年,得出人工關節(jié)置換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患者可早期下地負重的結論。
雖然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被視為挽救性的終極手段,常用于出現(xiàn)骨不連、髖內翻畸形及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等并發(fā)癥的股骨粗隆間骨折病例。但是筆者通過對上述66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治療的回顧,認為人工股骨頭置換應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時,把握住手術適應證是關鍵。因為所有術式都有它的優(yōu)點和缺點,人工股骨頭置換也存在很多并發(fā)癥,特別是術后感染,假體松動、下沉,股骨頭脫位,髖關節(jié)疼痛等,所以嚴格掌握適應證是在臨床上取得最佳療效的保證。筆者認為有下例情況可以選擇人工股骨頭置換:年齡大于75歲伴有不穩(wěn)定的粗隆間粉碎骨折,按Evans分型為Ⅲ~Ⅴ型骨折或伴有嚴重骨質疏松癥,內固定不可靠;骨折不愈合或內固定失敗者。對于EvansⅠ~Ⅱ型的股骨粗隆間穩(wěn)定性骨折,骨質疏松不嚴重者仍選擇DHS、PFN等內固定治療。
通過本研究可見,PFN和人工股骨頭置換兩種術式都是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有效方法,雖然B組的手術時間、下地負重時間均優(yōu)于A組,但是術中出血量確多于A組,可能潛在會對患者造成更大的損傷,并且住院費用明顯多于A組,又給患者經(jīng)濟上帶來較大負擔,所以在臨床上一定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術式的選擇。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