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愛情-文學論文

作者:莫志華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3-25人氣:1980

林黛玉帶著她的個性,超凡脫俗地走進了充滿世俗的賈府和大觀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林黛玉唯一的選擇,她已別無選擇。她不是追求奢華而來,也不是仰慕財富而來,而是還淚而來。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她去。這是敏感自尊的黛玉走進姹紫嫣紅而又風刀霜劍的賈府大門前不得不想的,不得不告誡自己的。她和寶玉愛情的第一次碰撞,就閃爍出耀眼的火花:一個是似曾相識,一個是久別重逢,那一剎那間已從對方身上讀出了那隱藏于木石前盟的纏綿悱惻、不了情緣,透過美麗的容顏產(chǎn)生氣質(zhì)上、精神上的共鳴。從此拉開了人世間最圣潔、最美麗、最有人性美的愛情故事的序幕,奏響了一曲高潔而又艱澀的樂章。
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寶黛二人,從
林黛玉是曹雪芹的長篇巨作《紅樓夢》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當之無愧的女一號。作者曹雪芹對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投入了全部的真誠,用字字浸透著眼淚和心血的筆墨塑造了此人物形象。我之至愛林黛玉,每感她的執(zhí)著,她的真情,她的豪爽才氣,她的孤標傲世、蔑視世俗,她的欲言又止、欲說還休的纏綿悱惻,特別是她演繹的動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是那么轟轟烈烈、古今無匹。一個與世無爭的女子,恪守心中那一方凈土,永葆藍天下的純真;一個鮮活如滴的女子,如裊裊炊煙,向我們走來……
林黛玉演繹了愛情三部曲。
第一部曲,木石前盟,心有靈犀。
林黛玉前生的愛情就與眾有別。她本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一顆絳株仙草,因受神瑛侍者常年甘露澆灌,得天地之精英,受日月之光華,終于幻化成一女子,因感激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要用一生的眼淚償還,在人間演繹出驚世駭俗的還淚情緣。
還淚之情奇之又奇,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人世間有各種“還”法,還債、還物、還錢,諸如此種,數(shù)不勝數(shù)。借人錢財,必然還債,天經(jīng)地義,那是為生活所逼,亦或飲食男女之必然;而還淚,若沒有真摯感情的付出,若無兩者之間的心有靈犀,那又如何還淚?還淚的背青梅竹馬的純真友情發(fā)展為志同道合的摯友,進而升華為心心相印的愛情知音。你為我戴好斗笠,我問你一夜“咳嗽”幾回;我為你垂淚幾次,我思你踏訪瀟湘館;我為你送帕,你為我寫詩……寶、黛二人,一個是你,一個是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是永生、智慧與幸福的源泉;你是我的造物,我的神似,我的愛物,我的另一半?!斑@是一種純潔動人的心靈契合”〔何其芳語〕’這是高尚的人性美的贊歌,雙方情感的契合已進入水乳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在大觀園這個女兒國中,賈寶玉周圍有眾多的仰慕者,他何以只視林黛玉為知己?因為林妹妹從來不說那些混賬話。這是他倆愛情的思想基礎(chǔ)^志趣相投,叛逆禮教。也給世俗社會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人,不該屈從僵死的仕途經(jīng)濟,而應(yīng)追求自主自在的愛情。寶黛愛情正是溫柔纏綿、冰清玉潔、超凡脫俗人性美的象征。
無論寶黛愛情多么堅貞執(zhí)著、超凡脫俗,木石前盟終究無法與金玉姻緣相抗衡。林黛玉焚稿斷癡情,香斷瀟湘館,魂歸離恨天。賈寶玉出家為僧,寶玉回歸青埂峰,置于女媧補天之處。
第三部曲,回歸仙界,愛情不朽。
林黛玉“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完成她愛情三部曲的歷程,回歸天界。死亡并不是愛情的終結(jié),而是新生和愛情的開始。
1、生命不朽。
在仙草神話故事中,人與自然處于一種默合的循環(huán)轉(zhuǎn)化之中,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終結(jié),而是生命的延續(xù),其實質(zhì)是對生命不朽的追求。
人生有限,生命有涯,如何獲得不朽?唯有在死亡與新生的永無窮盡的循環(huán)中方可成為現(xiàn)實。現(xiàn)實生活中的黛玉,先天體
弱多病,多愁善感,她對生命有限性的認識要比別人強烈而深刻得多。小說四十五回寫黛玉舊病復發(fā),寶釵探視,黛玉感傷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頗有大限將至之慨。寶釵走后,天空飄起雨,雨滴竹梢,更覺凄涼,黛玉揮筆作《秋窗風雨夕》一詩:“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寒煙小院轉(zhuǎn)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這是黛玉悲愁凄苦心情的表露,它來源于對生命短促、人生有限的感受和體驗,黛玉早夭的生命從反面體現(xiàn)了她對不朽的追求。
2、永存天地。
黛玉回歸絳珠仙草,回歸天地,體現(xiàn)了她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追求。小說第二十七回寫黛玉深感桃花飄落而作《葬花吟》,這里,飄零的桃花與傷春之感觸融為一體,“葬花”實乃對自身命運的悲悼:“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既然現(xiàn)實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冷酷無情,那本是弱質(zhì)易謝之花怎能不飄零凋落?用花來象征自己生命的黛玉體味出花落人亡兩不知的內(nèi)涵,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那就是天地,一杯凈土,掩埋風流。九十八回黛玉臨終前對紫娟說:“妹妹,我這里并沒親人。你好歹叫他們送我回去?!彼臀一厝ゼ椿貧w天地,回歸永生的天堂。她瀟瀟灑灑、痛痛快快地完成了她的愛情使命一還淚情緣。黛玉在人世間的一切行動與愛情表明,人的今生有達不到的最高目的,雖則努力向上爬,仍達不到最高的那一級。但她沒有失敗,她俘虜了寶
玉,俘獲了他的心。所以,黛玉的目標并非僅止于今世今生而在今生之外,即永存天地。3、續(xù)演愛情。
黛玉的降生,乃得之于水的滋潤,水孕育她的生命,特別是愛情。寶玉常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边@無不說明了他與黛玉之間愛情維系的紐帶一水。水孕育情感,演繹愛情;淚盡而亡,因生命之水的干涸而導致生命的枯萎,愛情的殆盡。在這里,水、淚、情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淚的意蘊就是情,淚盡而情盡,絳珠的生命支柱“水”已轉(zhuǎn)化為黛玉的愛情支柱“情”。的確,黛玉就死于情盡之時。九十八回,寶玉婚慶之時,就是黛玉情盡之時,弱小和孤單的她,終究被現(xiàn)實世界扼殺。她回歸仙界,那才是她的處所,真正的天堂。戲劇家湯顯祖說:情可以使人生,也可以使人死,可使人死而復生。這正是林黛玉從仙界到人間、再到仙界的整個愛情歷程。
黛玉飄然而至離恨天,仙界在迎接遠離了紅塵、斷絕了俗念的黛玉的到來。這里沒有恨,沒有痛,沒有離情,陽光、鮮花圍繞著她,她是百花叢中的一棵絳珠仙草,冰清玉潔,晶瑩剔透……與回歸青埂峰的寶玉遙相呼應(yīng),終日廝守。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