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的文化意象的翻譯
翻譯是我國的文學作品在國際上進行傳播的基礎,中國文學作品的翻譯是一種文化交際和語言交際的活動,是用一種語言來表達另一種語言的重要方式,也體現(xiàn)了不同語言之間的關系。我國文學作品的對外翻譯過程中,如果只是采用直譯的方式,則會使得中國文學作品的意境得不到有效的體現(xiàn),也很難使得外國人理解我國文化作品的精髓。中國文學作品對外翻譯質量的好壞對于目標受眾的信息接收準確度有很大影響。錢鐘書先生對于《圍城》的翻譯也有過總結,強調不能通過傳統(tǒng)直譯的方式對其進行翻譯,而應該要對其中的意象進行準確的翻譯,從而使得作品的內涵可以得到傳遞。我國的文學作品的作者在寫作時往往是根據(jù)我國語言的使用規(guī)律以及習慣進行文字的編排,而且在表達方式上與國外的很多作品也有所不同,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以及語言的順序的安排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在翻譯的時候,不對等性也是一個一直存在的問題,在我國的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加強不對等現(xiàn)象的運用,對翻譯語言進行考量,對意象進行轉換,也是影響翻譯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相比于很多外國文學作品而言,我國文學作品的意境往往是具有一定深度以及內涵的,意境的翻譯也是整個作品翻譯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加強對中國文學作品的主題的理解,只有對中國文學作品的背景、文化以及各種意境進行掌握,并且對西方文化進行了解,才能明白在對外翻譯的過程中,哪些語句可以對外翻譯使用,哪些語句可以刪除,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外翻譯時無論是增加詞句還是減少詞句,都要確保作品的內容完整。從我國很多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可以看出,將中國文學作品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的過程中,往往就會產生語言的模糊性,這種模糊性往往會使得意象的傳遞出現(xiàn)障礙。因此要對語言進行研究,對意象進行研究,把握意象是傳遞文化的一個關鍵要素,對中國文學作品的內容進行準確無誤地翻譯。正是由于我國很多文學作品都涉及了文化、價值等方面的內容,所以我國的文學作品傳播過程中如果不能對這些東西進行良好的把握,則會導致整個文學作品的對外翻譯質量受到很大影響,失去文學翻譯的意義。因此在對我國的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的時候,對于作品中的意象產生的意境應該要進行有效地利用,盡可能地對原文的意境進行還原,使得外國讀者能夠盡可能多地體會到中國文學作品的精髓所在。文化跨越性也是文化意象翻譯中的一個重要特征,在文化作品的翻譯中,跨文化意識的運用,是提高中國文學作品對外翻譯質量的關鍵。
對于小說《圍城》而言,其中運用了很多的成語、典故、古詩詞等文化要素,這些元素的存在使得翻譯過程中的難度增加,但是意象是傳遞文化、傳遞作者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因此在意象的表達過程中,必須要對意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含義進行有效地轉換。比如“太陽依然不依不饒地遲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痹诜g的過程中,“不依不饒”這個詞匯是一個關鍵,這個詞語本來想要表達的是太陽的遲落早起,這在我國反映出的是夏季,這個詞語的使用,增加了整句話的語氣含量。但是在翻譯的過程,這個詞匯的翻譯則成了一個難點?!癷n-sist”、“determined”這些詞語可以從字面上表現(xiàn)出這個成語,但是在內涵上卻是沒有達到效果的,如果將其翻譯成為堅持要做某事,則又顯得有些累贅,在翻譯的時候,譯者用了“mercilessly”這個單詞,則很好地對這個成語進行了轉換,使得整句話的含義都很傳神地在人們的視野中出現(xiàn),對于英文讀者而言,他們對這個詞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因為外國人根本沒有辦法理解中國文化中的“不依不饒”到底是一種什么含義,是一種什么表達意象,但是通過這個詞匯,依舊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因此翻譯是一種語言的較量,所對寫作、語法、語言等都應該保持一種敏感,從而才能進行準確無誤的翻譯,才能將各種深刻的含義傳遞出來。
再比如在《圍城》開頭的時候,方鴻漸回國,對船上的狀態(tài)進行了描繪,“法國人的思想是有名的清楚,他們的文章也明白干凈,但是他們的做事,無不混亂,骯臟,喧嘩,但看這船上的亂糟糟”。在翻譯的但看過程中,如果對于“但看這船上的亂糟糟”中看使用“Just look at”進行翻譯也可以對意思進行表達,但是最后卻使用了“as witness the”的用法,可以加強語氣,使得作品的表現(xiàn)力更強,使得外國讀者對于作品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八l(fā)現(xiàn)蘇小姐會頑皮,會嬌癡……他老覺得這種小妞兒腔跟蘇小姐不頂配。在這段話中,需要翻譯的一個重點詞匯是“嬌癡”,頑皮也是一個需要翻譯的詞匯,但是頑皮這個詞語并沒有其他的含義,因此“嬌癡”對于她的個性特征的展示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嬌癡在上下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是“幼稚而可愛”的意思,如果在翻譯的時候使用naive、childish等詞語,則會使得這個詞語的美感有所降低,有些生搬硬套的感覺,不能將蘇小姐的脾氣表現(xiàn)出來。因此譯者在進行翻譯的時候采用“play dumb”進行轉換,意思是“裝傻、裝聾作啞”,由于在外文中并沒有嬌癡這個詞匯,因此“裝傻”也有扮可愛的意思,可以使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聯(lián)系上下文,對她的個性特征有更全面的了解。
本文來源:http://00559.cn/w/zw/1534.html 《芒種》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