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談化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化學教學論文

作者:江蘇省如皋市桃園初中—孫忠澤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1-12-31人氣:1121

摘要:化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他們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呢?本文做出了如下嘗試:一、開全開足課本上的各種實驗;二、適當改進某些課本實驗;三、重視家庭小實驗,補充課外小實驗;四、加強多媒體輔助教學;五、風趣幽默的語言。

關鍵詞:化學教學  激發(fā)  興趣  嘗試

有過數年教學經歷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剛進入初三年級的學生在強烈的好奇,極大的興趣中學完的《空氣  氧》之后再學習《分子  原子》便感到索然寡味,甚至到學習有關化合價知識時便開始有不少同學有了掉隊的傾向。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他們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呢?近兩年來筆者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開全開足課本上的各種實驗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而中學化學實驗本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形象鮮明,趣味性就很強。我們都有這樣的親身體驗,當我們拎著實驗器材提箱走過初一,初二年級學生面前時,總能吸引很多同學充滿好奇的目光,當他們滿懷著一種期盼已久的興奮心情走進初三化學課堂時 ,迎接他們的就是一個形象極為鮮明的鎂帶燃燒的實驗,在耀眼的白光下,同學們好奇,激動的心情一覽無疑——這時的調查顯示:化學成了同學們最感興趣的學科。在同學們這樣強烈的興趣下,只要稍加指導,他們就能迅速掌握所學的知識,因此開全開足課本上的各種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適當改進某些課本實驗

課本上的實驗并非個個都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例如:蔗糖溶于水,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這個實驗a及氫氣燃燒的實驗b,再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時,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實驗c,以及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這個實驗d,以上實驗或因太熟悉,或因某些現象不明顯,或因前面已多次碰到過相同或相似的實驗(或實驗現象),往往令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這時對這些實驗做些小調整,小改進,往往會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將生活中常見的實驗a改成用高錳酸鉀溶于水(用鑷子小心地將一粒高錳酸鉀送入盛水的燒杯底部,觀察紫紅色的擴散);實驗b原本幾乎看不到的淡藍色火焰,其實只需要增加氫氣的流速,使火焰長度達到2厘米—3厘米,即可清晰地看到淡藍色火焰(改用貯氣瓶排氣或用啟普發(fā)生器在剛開始打開導管活塞時就點燃氫氣);將實驗c改成用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在剛打開的汽水瓶口,觀察現象;將實驗d添上試驗一氧化碳毒性的活體小動物等,以上這些小改進,均可顯著提高學生觀察興趣。甚至有些簡單的演示實驗改讓學生到講臺上演示操作也能起到相似的作用。

三、重視家庭小實驗,補充課外小實驗

如果說課堂上的實驗吸引人的話,那么課后的實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課本上家庭小實驗的設置,某種意義上說就有著這樣的目的,因此我們絕不應該輕易放棄,尤其是趣味性強的家庭小實驗。筆者曾經指導學生制汽水,釀米酒,甚至還指導過部分學生洗印照片。針對筆者摩托車喇叭按鈕(銅質觸點) 表面經常由于瞬間強電流作用而氧化導致接觸不良的情況,筆者還組織學生從金屬活動性強弱,物質還原性強弱的角度,討論更換觸點材料,并從經濟角度考慮選擇了石墨作為新型動觸點材料,因為其氧化產物是氣體,且還原性較銅強。這些課外小實驗,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加強多媒體輔助教學

青少年學生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心理特征決定了他們不會滿足于單一的教學手段。因此,除了實驗教學外,還必須講究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例如,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它除了對知識本身起著促進理解的作用外,從形式上看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方說采取放錄像的形式復習實驗基本操作,通過錄像或者三維動畫學習分子,原子的結構,通過精美的課件制作,微觀世界會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當堂課難以觀察到的現象也會如約而至,大大縮短了時間和空間跨度。不難想象,當分子、原子在同學們面前生動地變化著的時候,同學們的興趣是多么的高漲!當然,再先進的教學手段也必須靈活交替地運用,不能僅僅流于形式,否則日久學生必然生厭,喪失最初的興趣。

五、風趣幽默的語言

談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不能不提及教學語言的豐富,靈活。筆者剛參加工作時在一所雙軌初中任教,那時在農村中學堅持用普通話授課的老師很少,尤其是理科老師。因此當我堅持以比較流利的普通話授課時,就讓學生感到很新奇,并在各學科中始終保持對化學的特別興趣,最終取得了特別優(yōu)良的成績。而今在普通話授課已至為普遍的時候,我又感到上課時偶爾冒一句鄉(xiāng)音或者其他方言,如廣東話,東北話等,也能令同學們興趣盎然。因此語言的豐富多彩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起著至為重要的作用。比方說在演示中和滴定實驗,溶液已變成淺紅色時,我總不忘提醒學生注意觀察下一滴鹽酸滴進去的現象:“注意看好,不要眨眼睛,否則你眼睛眨一眨,公雞可要變母鴨了?!痹谘菔九渲撇伙柡腿芤?,飽和溶液以形成概念時,我總喜歡把試管口比作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的小嘴,用藥匙向其中“喂”進食鹽,硝酸鉀,直到不能再溶解,“飽”了為止。再比如評講錯誤率很高的一條習題“m克某三價金屬R與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生成n克氫氣,求該金屬的原子量”時,針對部分學生已正確寫出硫酸鹽的化學式后不進行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情況,分析其心理是“得意忘了形,忘了要配平”。又如講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知識時,以一般飯桌八人一桌,不足八人必須湊足八人方可開飯作比方。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為8,是一種穩(wěn)定結構(八人為一桌,即可開飯),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4(好比此桌上只坐了一兩個人,不可開飯),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于4(好比此桌上已坐了六七個人,也不可開飯),這兩類原子均不穩(wěn)定,前者易失電子,后者易得電子(好比只有一兩個人的一桌干脆取消,被已坐了六七個人的一桌拉過來)。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豐富的語言,適當的比方,通俗易懂,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毫無疑問,在不同的時代,針對不同的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手法多種多樣。怎樣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將成為教育界一個永恒的話題。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