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斷裂性”誤讀的歷史語境

作者:來源:日期:2014-01-10人氣:1156

1、“現代性”與“現代藝術”

依詞源考證,“現代”一詞誕生于1800年前后,由黑格爾率先提出清晰的現代性概念,旨在要求告別中世紀,面向理性之光,內涵直指與傳統(tǒng)的斷裂。黑格爾的現代性尋求,有其歷史性意義,但是這種解讀也造成了文化上的障礙——虛無主義、頹廢思想、抽象藝術、涂鴉波普、觀念藝術……直至“非交流”! 

貢布里希與哈貝馬斯都從審美批判領域探求過現代性的發(fā)端,在探求現代性的自我確證的基礎上,尋求了現代性與藝術的肇始關系。“我們要是循著概念史來考察現代一詞,就會發(fā)現,現代首先是在審美批判領域力求明確自己的。十八世紀初,著名的古代與現代之爭(H.R.姚斯:《古代與現代之爭中進步觀念的起源和意義》)從歷史批判論的角度對模仿古代范本的意義加以質疑,從而突出一種有時代局限的相對美的標準,用以反對那種超越時代的絕對美的規(guī)范……現代歐洲語言中的‘modern’一詞很晚(大約自十九世紀中葉起)才被名詞化,而且首先還是在純藝術范圍內。因而,現代與現代性等詞至今仍然具有審美的本質涵義,并集中表現在先鋒派藝術的自我理解中1?!?/p>

1874年當莫奈展出他的作品《印象·日出》時,招來的是“印象主義”這一嘲笑的批評。亨利·馬蒂斯“最離奇最瘋狂的筆觸”的那副《戴帽子的婦人》在1905年的秋季沙龍展上引起了極大的憤怒和狂熱2。我們可以將現代藝術的源頭追溯到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的保羅·塞尚,其1889年后的藝術變革徹底動搖了傳統(tǒng)藝術的堅固大廈!在塞尚之后的分析立體派、達達主義、抽象派、構成主義、形而上畫派、極簡主義等現代繪畫思潮,在視覺的現代性探求上都是基于塞尚的影響。從社會批評界對“現代藝術”的這些理解已經可以看出一種斷裂的、非延續(xù)性的文化觀的存在!

2、 “斷裂性”與現代藝術的難以表征

席勒用康德哲學的概念來分析自身內部已經發(fā)生分裂的現代性,并設計了一套審美烏托邦,賦予藝術一種全面的社會-革命作用3?!边@是我們所能接觸到的對現代性思想內涵內在分歧性的考慮,以及對現代性內涵作用于藝術領域的較早表述。那么何謂斷裂性?英國學者安東尼·吉登斯指出西方現代性的偉大,在于它將人類一舉拔離傳統(tǒng),并且?guī)砬八从械木薮笞兏?。三百年劇變,競使人類傳統(tǒng)知識紛紛失效,繼而無法提供新的闡釋系統(tǒng)。并提出現代社會的兩大突出特征就是——斷裂性與兩重性?!盁o法提供新的闡釋系統(tǒng)”成為現代性的突出癥結!現代藝術紛紛揚揚的創(chuàng)新形式的產生,是因為現有的藝術形式已不能滿足表達的需要,而時代性的語言形式則不可能是既有的,于是探索性的視覺形式往往被納入“斷裂性”的視覺類屬! 

喬托是中世紀晚期繪畫藝術的最高代表,在他的作品中,有限的、虛擬的空間與畫面的縱深感所達到的情感因素,是文藝復興即將到來的第一抹曙光。從中世紀刻板的神性到文藝復興靈動的人性,喬托邁出了第一步,成為意大利“現代”繪畫的“開山鼻祖”,從喬托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它對藝術語言的巨大突破,然而其中體現得更多的還是傳統(tǒng)藝術理念的一種延續(xù)與發(fā)展,它絕非是某種割裂的文化狀態(tài)4。

3、現代藝術的文化觀相

(1)、顛覆傳統(tǒng)敘事,藝術不再與精神祭祀有關。當馬奈展出他的作品《奧林匹亞》時,畫中的人物已不是奧林匹亞女神,而是當時巴黎街頭人人熟識的一個妓女——這樣的題材激怒了觀眾,因為這與傳統(tǒng)的題材方式(圣潔的精神祭祀)完全不同!

(2)、追求新奇怪誕的題材、徹底私人化,向傳統(tǒng)習俗挑戰(zhàn),全面詆毀原有視覺秩序。亨利·盧梭迷戀于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神秘世界,薩爾瓦多·達利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怪誕天地,保羅·克利的畫面則徹底地私人化了!突破原有的視覺秩序,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的視覺世界——而這,正是現代藝術的野心,或者說抱負!

(3)、結構上支離破碎,擺脫傳統(tǒng)作品的“秩序、韻律、意義的確定性”?,F代藝術往往強化藝術的語言形式而淡化藝術的內容精神。印象派在追求光影的迷離、色調的變化時,畫面結構的松散是難免的。蒙德里安、康定斯基、馬列維奇等人拒絕重建表象,意識流風格的文學作品、約翰·凱奇的“偶發(fā)音樂”(aleatory music)、梅爾斯·坎寧安的舞蹈、威廉·德·庫寧的繪畫……對“偶然性因素的探求”則成為“現代性”的一大特色!尼采稱“上帝死了”,??路Q“人的死亡”,羅蘭·巴特稱“作者死了”,丹托不禁問“藝術終結了嗎?”……諸多的“終結說”給我們勾勒了現代性文化轉向的又一大特征!

趙一凡先生認為“現代性”乃是一個矛盾概念既好也不好:“說它好,因為它是歐洲啟蒙學者有關未來社會的一套抽象哲理設計……說它不好,是因為現代性不斷給我們帶來劇變并把越來越多的精神焦慮,植于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至60年代末,這一決裂傾向,已經演變成解構潮流5。”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則公然告示天下:“現代主義乃一場表征危機……生活雖說是藝術源泉,可它不能再現、難以表征。所以傳統(tǒng)的模仿論、表現論、反映論,一時間幾乎都成了空話6?!爆F代性概念的突出所造成的文化后果就是“文化表征”的“危機”!于是乎,視覺藝術走向極簡、走向抽象、走向實物、走向觀念……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被視為“過時”的,各式“現代藝術”五花八門紛紛登場,全都關乎視覺,無關乎文化!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