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幸福心理學視角探析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中大島凪的人物形象
幸福是人類存在于世界上的目的和意義,凝聚著人類共同的渴望和永恒的追求。擁有不同國籍、種族、信仰和文化的人們在追求物質充沛滿足的過程中,始終關注著自身對于幸福的感知和獲取。古希臘時期,哲學家蘇格拉底、德謨克利特、柏拉圖等提出過幸福的基本觀點。亞里士多德表明人類為了獲得幸福,需要作出符合自身要求的實際行動。此后,德國的費爾巴哈對幸福和生命體的關系作了闡釋,即“生命分界的地方和生命分界的東西,也就是追求幸福分界的地方和追求幸福分界的東西?!毙睦韺W家馬丁·賽里格曼一直致力于“幸?!钡难芯?,并著有《真實的幸?!贰冻掷m(xù)的幸?!返戎?,在他的研究中延展了幸福的深度和廣度。幸福不僅是表達積極情緒的happiness,精神與身體合一的well-being,而且是心靈之花盛放、身體舒展——內(nèi)外皆殷實的flourish。他在《持續(xù)的幸?!分刑岢隽诵腋5奈鍌€元素:積極情緒、投入、意義、積極的人際關系和成就。這五個元素中涵蓋了個人與自身、他人、世界的相處。
在影視作品中,表現(xiàn)人類追求以及獲得幸福的內(nèi)容屢見不鮮。日劇通常將鏡頭對準逆境突圍,追尋幸福的平凡之輩,如《問題餐廳》《重版出來》《風平浪靜的閑暇》《爆炸頭田中》都是近些年受到矚目的作品。電視劇《風平浪靜的閑暇》改編自日本著名漫畫《凪的新生活》,自2019年7月19日首播以來,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職場女性大島凪在一次偶然暈倒的經(jīng)歷之后,開始審視自己看似光鮮亮麗、幸福滿滿的生活。她毅然決然從都市辭職、與男友分手、清空社交軟件,扔掉阻礙自己改變的一切后搬到郊外的公寓,用行動去摒棄虛假的迎合,追求真正的人生,探索幸福的奧秘。本文試結合幸福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對《風平浪靜的閑暇》中大島凪的人物形象進行探析。
一、主觀的隱忍與釋放
在電視劇中,凪一直以母親的要求作為校準自己人生的法則。母親百般挑剔她天生的自來卷,于是她不得不從小燙直頭發(fā),工作后更是每天早起將頭發(fā)整理柔順;母親希望凪有體面的工作和優(yōu)秀的男友,于是凪努力奮斗到大城市并和公司里業(yè)務能力極強的男子成為情侶。凪依照著母親描畫的“宏偉藍圖”去構筑自己的生活,不僅在工作中在意同事對自己的評價而逆來順受,而且在感情中害怕失去而從未反抗男友的專制蠻橫。母親對凪的生活給予厚望,因為只有這樣凪才能按計劃把她從老家接到東京享福。但自私的母親并不知道,活在規(guī)矩中謹小慎微的凪并不快樂,時常擔心自己會因某個舉動不妥得到他人的反感。凪沒有體會到主觀的幸福,而是以他人的要求和評價作為判斷自己是否幸福的依據(jù)。
在以快樂論為依據(jù)的主觀幸福感中,“快樂就是幸福”是其中的內(nèi)核,“主觀幸福感依賴于評價者本人的標準而不是他人的標準?!彼?,當凪搬離都市,遠走郊外,脫離了母親、同事、男友的評價體系之后,重回卷發(fā)的她在閑暇寧靜中回看和展望自己的生活。在新的生活里,鄰居奶奶邀凪到屋里看租來經(jīng)典影碟,小學生小麗請她做炸魚和布丁,DJ阿權為她帶來短暫但難忘的戀情,求職者坂本從刻板的陌生人成為她無比珍視的朋友。不斷嘗試新鮮事物,打破固有模式的窠臼,使她對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滿意,積極情感多于消極情感,不再理會別人眼中、口中的對與錯,只著眼于自身的快樂體驗。凪從主觀隱忍到與自我釋放的過程中,找到了人生存在的意義和幸福的方向。
二、潛能的壓抑與開發(fā)
在以實現(xiàn)論為依據(jù)的心理幸福感中,“幸福是不以自己的主觀意志轉移的,是客觀的,是自我潛能的完美實現(xiàn)?!眲M在原本的工作環(huán)境中,扮演著陪襯的角色,即使在本職工作之外貼心地為同事承擔了犯錯的責任,代替提前下班的同事做好收尾工作,她也從未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和稱贊。直到凪辭職,同事才感嘆到凪所承擔工作的繁復龐雜。馬克思曾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曾闡釋了勞動是獲得幸福的唯一來源,凪在原本異化的工作中體會不到快樂,工作僅僅是無奈的生活方式。
搬到郊外的凪放下原本生活的小心翼翼,從閑暇休憩中獲取力量,讓自覺自由的勞動去釋放身體中潛能。當勞動脫離了異化之后,原本的負擔便轉化為情緒的愉悅。在機緣巧合之下,她成為居酒屋的兼職酒保,出眾的手藝和優(yōu)質的人品讓老板同事交口稱贊,顧客頻頻光顧,同時她也得到租住公寓里的小麗母女、鄰居奶奶、阿權等人的認同和關懷。凪一次次用行動證明自己并鼓勵他人踏出原來的桎梏:她不再執(zhí)著于“和男朋友結婚”“與同事成為朋友”的人生規(guī)劃,而是轉移目光,開始真實地做自己;坂本受到凪的幫助從空殼公司的詐騙泥淖里脫困后,重新確立了自己的方向,拾起了信心;因為害怕失去而濫情的阿權也在和凪的交往中,找回自己的初心和真愛。在新的生活中,凪懂得了生活不只是緊湊的按部就班,還可以開發(fā)出無限的潛能。她確立了切實的生活目的、編織嶄新的交際網(wǎng)絡、重獲對自身的尊重和把握。
三、社會關系的崩潰與重建
在社會幸福感理論中,幸福主要是指個體對自身與他人關系的感知。費爾巴哈也曾表明“人性不止創(chuàng)造了單方的排他的對幸福的追求,而且也創(chuàng)造了雙方的相互的對幸福的追求?!痹趧M原有的生活中,她與他人的關系是異常的。親子關系中,凪的父親長期缺失,母親的權威無可撼動。每當凪接到母親電話時總顯得唯唯諾諾,不敢忤逆,母親的意志主宰著凪的生活。兩性關系中,凪談著不容公開的辦公室戀情,男友在朋友面前不肯承認她正牌女友的身份,在同事面前對她進行苛責和嘲諷。工作關系中,她與同事的關系失衡,時時處于妥協(xié)附和的狀態(tài)。長期處于窒息的社會關系中的凪,終于在偶然聽到男友尖酸刻薄的評價之后全面崩潰。
凪在郊外度過“悠長假期”時,被新的關系網(wǎng)絡所包圍,讓她原本破碎的社會關系以不同形態(tài)被修復重建了。單親家庭的小麗母女相親相愛、彼此理解,喜歡觀看影碟的鄰居奶奶常常為人開解人生之惑,高學歷的坂本在坎坷的求職之路上永不言棄,DJ阿權時時刻刻會著眼于他人的優(yōu)點。在與他們的相處中,凪看到了親子關系、兩性關系、工作關系甚至她原本生活中未曾體現(xiàn)的朋友關系的樣貌。這些積極關系所帶來的幸福感是之前不堪的關系無法給予的。
在凪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曾存在著“幸?!钡募傧?。天真爛漫的凪和阿權產(chǎn)生微妙而短暫的情感火花。但阿權給凪帶來的稍縱即逝的幸福僅限于肉體的放縱,凪也為此一度迷失自己。亞里士多德在劃分人的三種主要生活方式時,一針見血地指出肉體享樂的生活方式是不值得過度追求的。這樣如動物般縱欲的感官快樂并不是“善”的幸福,甚至會是“惡”的淵藪。醒悟之后,凪放棄了短暫的歡愉,和阿權回歸朋友關系,轉而去尋找實實在在,身心合一的幸福。而阿權也在凪的諒解和包容中,體會到真正幸福的意義。
四、結語
人物形象在影視作品中的影響舉足輕重,其飽滿程度能夠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該作品成功與否。在幸福心理學視閾下探析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僅著眼于人物的主觀情緒,而且從人物發(fā)展的角度去延伸他的成長軌跡,挖掘他的性格特質和自身潛能。同時,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親子關系、兩性關系、工作關系、朋友關系等都是值得被關注的。幸福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生命奧義,相信一部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不僅能塑造出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而且也給觀眾帶來關于幸福人生的啟迪。
來源:《視聽》:http://00559.cn/w/xf/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