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博士努力一下就能獨作發(fā)北核,卻總是被南核退稿?
一個作者的親身經歷:博士在讀,獨立發(fā)了3篇北核,2篇C擴,結果一年多還是發(fā)不了C刊,總也進不了終審。
這可能不是個例,很多博士生手握好幾篇北核,但是一到C刊發(fā)表,不是復審被斃,就是終審不過,很難錄用。那么,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咱們博士努力一下就能獨作發(fā)北核,卻總是被南核退稿呢?
現(xiàn)在國內對博士生的論文數(shù)量要求要比過去難多了。有的要求發(fā)表SCI、SSCI,有的要求發(fā)表至少兩篇C刊,甚至有的學校要求兩者兼有。之前有數(shù)據(jù)表明,博士生畢業(yè)的平均延期率為39.68%。簡單理解為10個在讀博士里面,就有4個無法按時畢業(yè)的。而博士生的延畢原因,很多都是來自于沒有達成學校規(guī)定的畢業(yè)要求,從而不得不申請延畢。
在嚴苛的要求下,博士生們不得不努力發(fā)表C刊。然而在發(fā)表的過程中,也有很多人反映:投稿南核要比北核難多了,退稿率大幅上升。難道真的是水平問題,還是另有原因?
南大核心對文章發(fā)表的要求:首先選題方向需要符合期刊收錄范圍;其次身份要是博士或者副教授,南核不收本碩作者。內容要有創(chuàng)新度,重復率一般在5%以內,字數(shù)要求一般在7000字以上,大部分要求在10000字以上。 北大核心對文章發(fā)表的要求:文章具備較強的學術性、前沿性、創(chuàng)新性、科學性,北核一般要求查重率在10%以內,身份要求二本碩講及以上,字數(shù)要求一般在5000、6000字以上,10000以內,部分要求在10000字以上。
1.個人學術水平太差。
——檢討的話放在前面。
如果學術能力太差,為什么有的博士可以有很多篇北核、SSCI,獨獨就卡到C刊上發(fā)布出去?北核的要求可能會低于南核,SSCI就不見得會比C刊更簡單吧?!
如果學術能力不差,為什么別人質量一般的稿子能刊登,而自己的卻總被退稿?為什么有的刊物錄用了,讓博士生加導師,不加不給發(fā)?
能力問題好解決,人并不是生來就會說話、走路的,自己水平不行,可以找導師探討,或者花點錢找論文輔導。如果是單純就不想給發(fā),那神仙來了也救不了。
2.南核對文章要求更高。
南核和北核對于論文的要求不在一個行列上,博士生有北核很正常,但是有北核不代表一定能發(fā)出來南核。
體現(xiàn)在文章上,南核對于文章的理論深度和論述深度要求都很高,在用理論講清楚問題的同時,要能夠多角度多維度多層面的去論述、反思。而北核,大體只要把選題問題說明白,還能夠給點針對性意見,就差不多了。
當面對“烏云來了”的選題時,發(fā)北核需要你知道可能是快要下雨了,為什么烏云來了就是要下雨;發(fā)南核需要你知道上述信息的同時,還能預測什么時候下雨,什么時候雨停,是否會造成什么影響。
如果你已經有北核,自身也擅長學習,想要進階發(fā)南核的話,不妨找本期刊,從模仿寫作開始,一步步深入。
3.南核的審稿過程更加嚴格 。
從初審階段一直到終審階段,編輯會對文章的方方面面進行考量。在初審階段,編輯主要是對文章的選題創(chuàng)新性是否有發(fā)表價值來進行衡量:文章所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結論是否新穎,是否有助于豐富理論,對現(xiàn)有的理論實踐是否有啟示?貢獻夠了,才會有修改或送外審的機會。在外審階段,編輯部會邀請兩名以上的領域專家對文章進行匿名評審,這個時候專家更注重的是細節(jié)問題:比如理論依據(jù)是否充足,結構與研究設計是否規(guī)范,邏輯關系是否嚴謹?shù)鹊?。等到了終審環(huán)節(jié),編審專家會審核論文的整體價值觀,即關注論文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是否有問題。
我們能做的,唯有提高自身的學術素養(yǎng)。
4.南核的收錄的期刊數(shù)量更少。
南核是“物以稀為貴”的路線,收錄的期刊少,但是足夠出類拔萃。北核的數(shù)量多,期刊質量上參差不齊,高階的發(fā)不了,還可以混混“水刊”。
不過未來C刊的數(shù)量應該是會越來越多的,這樣一來,博士生發(fā)表C刊也會好發(fā)一些。指路:種種跡象表明:從2023年開始,C刊以后將會越來越好發(fā)……更深一步地想:C刊之后是否會放寬對期刊的要求呢?(且看未來C刊的發(fā)展)
5.南核留給自投稿版面太少。
博士在讀發(fā)文章必須帶導師的話,相當于還是在蹭導師的熱度。這種情況暫且也不計入自投稿版面。另外,除去關系稿、人情稿,留給自然投稿的版面確實很少。
C刊評價本來是評刊,意圖加強管理,提升質量,把國內期刊的影響力打出去,不求和SSI比高下,但求能在國際學術場域說得上話。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中,C刊已經演變成“數(shù)據(jù)的傀儡”,期刊為了維持頭上的核心帽子,約稿不斷、不收博士論文……這些小動作確實可以增加期刊的各種數(shù)據(jù),只是苦了在讀博士生。
之前我們出過一期,開設有博士專欄的CSSCI期刊匯總,評論里有人吐槽,“開設博士專欄的目的,是為了光明正大地在其他欄目拒絕學生發(fā)文”、“有些期刊的“青年”欄目是為了安排大牛的子弟專門設立的,這已經是不公開的秘密了”。
不排除個別期刊確實是這樣做的。但是大部分的刊物目的也很實在、純粹,就是幫扶學術新人的。期刊和作者之間因為個別期刊的“攪混水”行為,已經誤解太深,應該有平臺站出來去宣揚刊物的理念,幫助學術期刊正名,也方便博士生去投稿。
或者——看看這個提議如何吖?
6.學術不規(guī)范導致的退稿。
格式不規(guī)范,導致退稿;
選題不合期刊定位,導致退稿;
一稿多投,導致退稿。比如《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嚴禁一稿多投。
……
越是頂級期刊,對這些基礎問題要求越是嚴格。雖然我們每次在被C刊退稿的時候,退稿的理由都非常簡單——或是論文的格式規(guī)范不符合要求、或是論文的質量未達標、又或是論文的內容不符合期刊要求等這些原因,但作為發(fā)表者,一定要清晰這些退稿背后的更深層原因,才能為下次發(fā)刊做好準備。
比如格式規(guī)范:就是對論文格式上的各項要求,論文的標題,段落格式,符號,引用的格式,圖表的格式等方面的要求。比如論文質量不達標:需要考慮引用的數(shù)據(jù)是否真實有效,引用的注釋需要進行表明;論文中是否含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以及論文的創(chuàng)新度和研究價值等等;
論文的內容不符合期刊要求:那就是論文的研究內容與期刊所需要的內容不符合,需要重新選擇刊物進行投稿。
欄目分類
- 法學期刊32種!最新版CSSCI(2025-2026版)來源版/擴展版/集刊收錄期刊!
- 期刊論文寫作,論文選題沒思路怎么辦?這些免費的選題答案庫你一定要用起來!
- CSSCI收錄證書是要申請才能出證的,不是大家以為的入選就給發(fā)證??!目前已有158本期刊確認入選CSSCI(2025-2026)
- C刊不公開目錄是見不得人?相反,其實是不想讓你知道有期刊掉出CSSCI目錄!
- 其實,你我都挺難伺候的!平時建議CSSCI增加版面數(shù)量,等CSSCI(2025-2026版)真擴容了,大家又開始說“取消C刊”
- 對不起,我不會再每天關注CSSCI(2025-2026版)核心期刊目錄更新狀態(tài)了!毫無意義!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坦白局——論文發(fā)表千萬不要在暑假假期投稿??那科研人的暑假還能干啥?!
- 2025,影響因子還重要嗎?知網(wǎng)期刊的綜合影響因子和復合影響因子有什么用?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