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雙減”背景義務教育階段下舞蹈藝術育人研究

作者:王艷玲來源:《尚舞》日期:2023-03-14人氣:1184

為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使人民群眾具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近日,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兑庖姟分赋觯浞职l(fā)揮中小學校課后服務主渠道作用,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后服務責任。2021年8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專門通知 ,擬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每半月通報一次。教育部新聞發(fā)布會指出,爭取在2022年,全面實施美育中考,要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及方法等作出規(guī)定。我國美育教育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舞蹈藝術教育的發(fā)展也獲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

舞蹈藝術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是美育的重要方面。“雙減”背景下,我國高度重視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課后服務這一民生工程。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課后服務中推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學生們在專業(yè)老師的帶領下,科學系統(tǒng)的學習舞蹈藝術,強身健體、傳承文化,利國利民,勢在必行。本文著力點在于中小學校園舞蹈藝術育人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中小學課后服務理論不足,豐富中小學生課后服務舞蹈藝術開展現(xiàn)狀研究的結論。筆者認為,“雙減”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舞蹈藝術育人研究重點在三個方面。


1.對舞蹈藝術融入課后服務要大力支持

學校根據(jù)學校辦學特色和學生特點,組織學生參加有意義的舞蹈集體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興趣與愛好,增強學生體魄??筛鶕?jù)本校設施設備、師資條件、青少年宮的合作等情況,通過舞蹈課后服務,組織豐富多樣的舞蹈比賽、舞蹈興趣小組活動等,中小學校為學生們提供舞蹈學習、展示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舞蹈興趣特長,陶冶學生舞蹈藝術情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2.提高舞蹈教師全方面素養(yǎng)

這是重點方面。義務教育階段,舞蹈教師教育的舞蹈課教學方法大多停留在對舞蹈動作層面的教法研究,只是教授一個個小的舞蹈組合或者排練一個舞蹈劇目,缺乏對學生美育文化的滋養(yǎng)。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需要在舞蹈藝術學習中深入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升人文素養(yǎng)與內(nèi)在涵養(yǎng)。中小學生舞蹈課后服務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把學生們培養(yǎng)成舞蹈藝術家,而是以減輕學校課業(yè)負擔過重為目的,讓學生過們愉悅身心,健康成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從而達到個人自信、文化自信為主旨。將“文化育人”理念貫穿于舞蹈課后服務中是舞蹈教師教育教學中的核心宗旨。結合義務階段學生年齡小、接受能力快、潛力大、可塑性強、身體素質有待提升的學情特點,舞蹈教師應該從“以愛化人”“以舞塑人”“以禮立人”三個維度入手,優(yōu)化課程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學評價,將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傳統(tǒng)文化教授和傳承在義務教育階段舞蹈課后服務的全過程,探索并研究行之有效的舞蹈育人方式。


2.1“以愛化人,貫穿情動式教學”

舞蹈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皭邸笔菧贤ㄒ磺械臉蛄?,是感化人心的必經(jīng)之路,是靈魂與靈魂之間有溫度的對話。義務教育階段的舞蹈課后服務應該始終貫穿“以愛化人”的教學理念,幫助中小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情操,成為國家棟梁之材,做一個有大愛、有大德、有大情懷的人。教師在舞蹈課后服務中,應積極探索情動式教學,注重踐行“以愛化人”的教學理念。

中小學校舞蹈課后服務的教師要有愛心和耐心。中小學生多數(shù)沒有接觸過正規(guī)的舞蹈學習和訓練,在舞蹈課后服務中一開始可能會出現(xiàn)畏縮、被動的現(xiàn)象,這些都是正常的,還可能會出現(xiàn)動作學不會,接受能力慢的情況,這些也是正常的。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舞蹈教師靜下心來,和學生們多了解,多溝通,多鼓勵。教師在舞蹈課后服務中應通過講述舞蹈作品內(nèi)容背后的感人故事和文化內(nèi)涵,感化學生,在此過程中師生形成情感共鳴、思想共振,繼而傳遞愛的教育。

例如在教授云南花燈舞蹈《小乖乖》時,舞蹈教師第一步先講解作品背景:一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相約來到敬老院看望老奶奶。有的小朋友用盆端水給老奶奶洗腳,有的小朋友給老奶奶講有趣的故事,有的小朋友用小手給老奶奶捶背揉肩…老奶奶看到這么多懂事的小朋友,一高興,和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跳起了舞蹈。有了第一步的舞蹈作品講解,第二步再教授舞蹈動作時,學生們就會水到渠成,興致盎然的手舞足蹈了。再比如教授藏族舞蹈《洗衣歌》時,當教師講解到身體前傾、含胸、塌腰、膝部屈伸等這些藏族舞蹈特征時,告訴學生們形成這些特征的原因一方面是,藏族地域文化特色,青藏高原山路崎嶇,氣候溫差較大,山高缺氧,他們彎著膝蓋,沉穩(wěn)走路會稍微舒服一些;另一方面是,藏族人民長期受到舊社會的壓迫,身上經(jīng)常背著重重的物品勞動,長此以往形成了低頭、塌腰、含胸的體態(tài)特點。學生們在反復的舞蹈動作練習中感悟勞動者的辛勤付出,進而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勤勞質樸、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舞蹈課后服務內(nèi)容的構建不應該只是限于舞蹈知識技能的傳授,還要注重通過鮮活的舞蹈教學主題,引導學生掌握立體、綜合的文化知識結構,潤物無聲地培育學生的道德情操。作為義務階段舞蹈課后服務的教師,不僅要以專業(yè)的舞蹈技能影響學生,更要在教學中始終保持一顆仁愛之心,在關心學生成長中表達愛,在教學細節(jié)中傳遞愛,在教學內(nèi)容中演繹愛,從而實現(xiàn)愛的教育。


2.2“以舞塑人,探索比擬式教學”

舞蹈藝術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與意象美,不同的舞蹈風格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表達方式。

“以舞塑人”,首先是外在的塑形,使得學生身體更加挺拔優(yōu)美。中小學生正處于快速生長發(fā)育時期,通過舞蹈訓練,能夠糾正學生駝背、聳肩等不良形體問題。舞蹈訓練時會消耗一定的體力,最初學生可能會感到疲憊無力,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堅持,體能會大大增加,身體抵抗力能力也會加強,從而減少生病的機會,使大腦更加靈活,身體更加強健,學生精力和體力更加充沛,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

“以舞塑人”,其次是內(nèi)在的塑心,是對心靈的塑造,培養(yǎng)學生向上向善的進取精神,是實現(xiàn)“以舞塑人”的教學目標。義務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思維還不成熟,遇到困難還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學生如果參加了舞蹈課后服務,通過對機械的舞蹈動作持之以恒的練習,由開始的不熟悉、膽怯,到后來的胸有成竹、得心應手,這個蛻變的過程,一定是要付出時間、汗水、淚水、甚至是為了練習某個地面動作,磕破膝蓋流血的。通過舞蹈課后服務,不僅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抗挫能力,磨煉學生堅韌不拔、吃苦耐勞、樂觀進取的意志品質,還提高了學生藝術素養(yǎng),審美情趣,學生心境也會越來越成熟,使學生們更加陽光自信。

學生們通過舞蹈課后服務,不僅豐富他們的舞蹈知識,提高他們的舞蹈技能,更主要是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和培養(yǎng)他們勇于戰(zhàn)勝困難、與人合作的優(yōu)秀學習品質。舞蹈表演形不僅有獨舞、雙人舞,還有集體舞。學生需要樹立集體觀念,跟其他成員默契配合才能表演好作品,在舞蹈課后服務中學生明白了要遵守規(guī)則,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運用比擬式教學是“以舞塑人”的重要手段。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規(guī)范精準的動作示范,將舞蹈動作與生活中熟悉的情境進行比擬,既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又有力于教師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更能夠深入地挖掘舞蹈中的育人元素。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為例,學生在舞蹈課后服務中,掌握了各個民族舞蹈基本特征要領的同時,又領悟到了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教師可擇取生活性強的舞蹈素材,將生活情境與舞蹈語言間進行比擬,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教授維吾爾族舞蹈《摘葡萄》,教師運用形象的詞匯描述吐魯番的葡萄成熟了,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去采摘。由于小朋友個子太矮了,只能踮起腳尖,挺直腰板,雙臂用力向前、先上伸展,還要高高的抬起頭,眼睛向遠處看。教師用這些生動形象的詞匯,馬上就勾勒出了熱火朝天的豐收畫面,也傳授了維吾爾族舞蹈最典型的特征:昂首挺胸。學生們頭腦中想象著這樣的勞動畫面,舞蹈課后服務氛圍立刻高漲起來的同時,學生的想象力、智力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舞蹈課后服務對孩子的身體條件要求并不高,只要沒有嚴重的身體缺陷,都可以學習。舞蹈課后服務的最主要目的是,減輕中小學生學業(yè)過重的壓力,給學生帶來快樂。但是,舞蹈學習的很多益處不是短期就能體會到的,持之以恒才會得到更大收獲。這就需要舞蹈教師要有愛心和耐心,靜待花開。


2.3“以禮立人,運用探究式教學”

我國是禮儀之邦。“禮以節(jié)人”古人認為禮儀能夠規(guī)范人的道德行為,提升人的內(nèi)在修養(yǎng)。以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為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禮儀文化。舞蹈課后服務時,教師和學生可以運用各個民族的舞蹈行禮動作相互問候。比如,藏族舞蹈的敬獻哈達,表示對客人由衷的歡迎;蒙古族舞蹈的請安禮、敬酒禮,表達對朋友無比的尊敬;漢族舞蹈的拱手禮,表達自己的謙虛等等。在行禮過程中,建立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形成尊師重教的風尚,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由此使學生在舞蹈的動態(tài)語言中,深入體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學生在平時生活中也會約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習慣。“以禮立人”學生不僅在舞蹈課后服務中受到了禮儀教育,而且還深入領會了中國傳統(tǒng)禮樂文化,抒發(fā)禮樂精神。

運用探究式教學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舞蹈動作的文化內(nèi)涵。舞蹈課后服務中,教師需要營造探究式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學習蒙古族舞蹈《小木馬》。教師有意設置問題“小木馬跑跳時,腳下步子要抬的高高的,還是低一點呢?”這時候學生會轉動小眼睛,摸摸小腦瓜,一會兒嘗試著做雙腿抬高的步子;一會兒又嘗試著雙腿做低一點的步子。反反復復地做了許多遍說,“腳下要抬得高高??!”這時候老師表情夸張地故意問,“為什么呢?”學生認真的回答,“因為小木馬出來和小朋友玩,特別精神,有力氣,特別快樂!”教師在教授動作時一定不能填鴨式教學:“必須得這樣”、“一定得那樣”,而是要用啟發(fā)式、探究式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而且對舞蹈動作要領掌握深刻。


3.社會的幫助和扶持

通過調查、分析得知,義務教育階段舞蹈課后服務開展的現(xiàn)狀,還不是很成熟,舞蹈育人的功效還不是很顯著。中小學生在舞蹈活動中遇到的困難,中小學校開展活動時遇到的問題都很突出。

探索在課后服務中融合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構建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課后服務舞蹈服務模式,從而進一步提高舞蹈藝術育人研究,還需要大量的實際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需要社會的幫助和扶持。

比如,檢驗舞蹈課后服務模式的有效性需要針對中小學課后服務開設的現(xiàn)狀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調查訪談。首先調查學生對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理解;其次調查舞蹈活動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對舞蹈課后服務模式有哪些建議;最后進行終結性評判,總結出實用性較強的舞蹈課后服務模式。舞蹈課后服務模式成熟了,舞蹈育人研究成果也就顯現(xiàn)出來了。

舞蹈課后服務最重要的意義是,弘揚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把我國民族文化進行有效傳承和發(fā)揚。學生們在舞蹈課后服務中,重點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如今的中國民族文化,已經(jīng)成為一個多元化的載體,向世界展示著自己的魅力。其中,民族民間舞蹈在體現(xiàn)中國文化特色的同時,還促進世界文化交流,是維持良好民族關系的重要催化劑。學好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從而實現(xiàn)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有效傳承。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傳統(tǒng)文化有助于中小學學生深化對舞蹈的理解,傳統(tǒng)文化可以賦予舞蹈靈魂,使舞蹈的魅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快速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

“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fā)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本身延續(xù)和更新的需求”。舞蹈文化藝術融入到義務教階段的舞蹈課后服務中,也是對中小學生進行舞蹈文化的教育。義務教階段舞蹈課后服務的有效實施,不僅需要中小學校的大力配合、舞蹈教師的知識貯備及文化修養(yǎng),還需要全社會的幫助和扶持。舞蹈課后服務通過舞蹈藝術傳遞人間真善美、發(fā)揚社會正能量,弘揚向上的價值觀,將“舞蹈藝術育人理念”貫穿于課后服務全過程,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并創(chuàng)新,助力舞蹈課后服務不斷完善,最終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


本文來源:《尚舞》http://00559.cn/w/wy/26862.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