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地雄心》看美國的歷史與文化-電影論文
一、西進運動的衍生與印第安人種族的消亡
美國獨立之前,美利堅民族在北美大陸西部逐漸擴張,到美國獨立后,英國政府頒布了廢除“禁止移民向西擴進”的敕令,使得美國的西進運動出現了質的變化。美國的西進運動是一個長期的和持續(xù)發(fā)展的歷史過程??v觀這段歷史,是由這樣三個時期組成的:從獨立戰(zhàn)爭結束至南北戰(zhàn)爭;從內戰(zhàn)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從二戰(zhàn)結束到19世紀。第一時期主要是農業(yè)初步開發(fā)時期;第二時期是西進運動蓬勃發(fā)展時期,亦是工業(yè)綜合開發(fā)時期;第三時期是科技深度開發(fā)時期。
美國本來是印第安人的家園。自古以來,印第安人在這里生產、生活,繁衍后代。在這片土地上,他們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生產、生活方式,宗教信念及倫理道德,他們的一切依存于其世代居住的土地。這片廣袤的土地不僅承載著印第安人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承載著他們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也承載著民族的主權和尊嚴。
殖民者的侵入,不僅打破了印第安人的平靜,他們還試圖將自己所謂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強加給印第安人。殖民者相信,只有通過土地改革,改變印第安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使印第安人融入現代社會,其作為一個民族才能生存。
其實,印第安人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并不會妨礙其種族的生存和發(fā)展,不過,這倒是可能成為殖民者構建其殖民天堂的一個障礙。印第安人崇尚自然而自由的生產生活方式,而這確實不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甚至,會成為美國拓展邊疆的絆腳石。既然印第安人自然和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依存于土地的,那么,想改變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就需要割斷他們與土地的聯系。于是,殖民者要求印第安人離開原來居住的土地,進入政府規(guī)定的“居留地”。美國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行為在開發(fā)西部時期達到高峰。
為了進一步從印第安人手里獲得土地,野牛成了西進運動的犧牲品。
野牛為印第安人提供了食物,提供了衣服,還提供居住的帳篷。野牛是印第安人賴以生存的伙伴。美國政府為印第安部落劃出土地范圍后,靠捕獵野牛為生的一部分印第安人,依然經常要追蹤野牛群,這就使得印第安人的居所不能固定。為了不讓印第安人跑來跑去、不好管理,美國政府下令大規(guī)模獵殺野牛,目的是讓不愿受約束的印第安人徹底失去生活來源,不得不居住到“居留地”,靠美國政府的施舍為生??梢哉f,這一種族滅絕計劃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先滅絕野牛。在美國政府的主導下,不到20年的時間,北美野牛的數量從原先的1300多萬頭,減少到不足1000頭。北美野牛的大量消失,使得美國政府的目的很快達到,失去食物來源和生活必需品來源的印第安部落,不得不放棄抵抗,陸續(xù)搬遷到美國政府規(guī)定的“居留地”,那個曾經在草原上自由生活、野性豪放的民族,變成了“居留地”中被圈養(yǎng)的保留人種。
美國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改良甚至于滅絕的行為,除了體現政府的意志和行為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方式也是不可忽視的,例如修建鐵路。事實上,美國的鐵路建到哪里,沿路白人移民的城鎮(zhèn)便建到哪里,美國政府絲毫沒有阻止這種侵占印第安人土地的行為,反而以鐵路沿線的土地做獎勵或者以低價賣給開發(fā)西部的移民,以鼓勵西部開發(fā)。由此遭到印第安人的激烈反抗是必然的。然而,印第安人的反抗遭到了來自多方面的鎮(zhèn)壓和屠殺,美國軍隊和擁有鐵路沿線土地的白人移民都會毫不猶豫地屠殺印第安人,以保衛(wèi)“自己的土地”。與此同時,為了保證鐵路建設的進度,鐵路公司獲得授權,可以組建自己的“軍隊”。這些“軍隊”不穿美軍軍裝,不領國家軍餉,一切費用由鐵路公司支付,目的就是替鐵路公司維護沿線的治安秩序。這些私家軍隊對印第安人的迫害和屠殺,一般是不會列入政府統(tǒng)計的。
電影中約瑟夫前往下一個采石地點時,乘坐的就是火車,而離火車不遠,就是前往俄克拉荷馬州的拓荒者的馬車隊。可見,美國的西部開發(fā)拓展到哪里兒,鐵路就修到哪。
二、美國夢的萌生與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形成
當英格蘭移民在300年前乘著“五月花號”穿過大西洋到達馬里蘭,找到這塊清教徒樂于生活的“凈土”后,便奠定了“美國夢”賴以生存的自然基礎。隨之,歐洲的進步思想被北美新大陸的歷代精英創(chuàng)造性地予以發(fā)展。為了實現民主自由的理想,在美國開國元老們的努力下,誕生了《獨立宣言》和《憲法》,同時聯邦制的民主共和國應運而生。自由平等對于美國民族而言,既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制度與生活方式。
美國的殖民時期出現了美國夢的雛形,到19世紀美國夢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其內容是:在美國,只有經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獲得美好生活,實現人生理想,推進經濟繁榮,實現社會進步與發(fā)展,而非憑借外界力量所能實現。
美國夢吸引來很多追求個人發(fā)展和幸福理想的歐洲移民。對于這些人來說,只有美國夢才能滿足他們的實際利益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這種思想意識集中反映了美國人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可見,以犧牲印第安人利益為代價的西進運動為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形成奠定了異常重要的基礎。
“人人都能成功”的信念,與早期美國土地廣袤而人口稀少的國情是分不開的,那時,因為美國還是以農業(yè)經濟為主的社會,移民都有可能獲得大片肥沃的土地,土地幾乎是財富的全部,占有了土地就獲得了成功。19世紀初,美國西部開始出現金礦業(yè),一些淘金者一夜暴富的傳奇,強勁了移民西進的浪潮,更使“美國夢”得到了美利堅民族的認可。
文章來源于《電影文學》雜志2012年第19期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