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等職業(yè)學校的德育工作-教育論文
作者:延邊職業(yè)技術學院李春子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2-03人氣:763
一、“德育”工作要始終貫穿到學校工作的全過程當中教師,不只肩負著傳授知識的職責,更肩負著彰顯品行
的使命。班主任,不僅是學生“德育”的引路人,生活的導師,而且是施教的主體。從近幾年到我校的學生來看,一方面,思維活躍,行為大膽,有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文化素質較差,舉止散漫,紀律觀念淡薄。針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要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首先,抓住新生入學的有利時機,通過班會、板報、團活動時間組織進行行為規(guī)范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規(guī)范化的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校史教育、培養(yǎng)目標教育、幫助學生在新的起跑線上樹立遠大理想,確定奮斗目標。
其次,針對二年級的學生,積極組織進行了以熱愛專業(yè),鉆研技能教育為主的活動。到我校的不少學生,對學習沒有明確目標,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信心,文化課成績并不優(yōu)秀。但不少同學具有自己的“閃光點”既優(yōu)點。如在體育方面、文藝方面、專業(yè)職能的表演上表現(xiàn)突出。為了讓學生的“閃光點”有用武之地,機遇學生施展才能的機,我們定期的進行了各專業(yè)技能比賽,球類運動會等。通過這樣的活動,他們有了“我也能行”“你在這點行,我在那點行”的信念,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自尊心和上盡心得到承認和強化,從而激起了學生們的斗志,鼓足了前進的勇氣。
再次,面對臨近畢業(yè)生,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隨時對學生進行,就業(yè)觀、擇業(yè)觀、價值觀、創(chuàng)業(yè)觀教育,使他們有種時代感、緊迫感、責任感為今后適應高速發(fā)展的經濟時代奠定基礎。
二、“德育”工作,要不斷更新觀念
要想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在育人方式、方法上要力求具有時代性,要與時俱進,多采取與學生互動的啟發(fā)式、討論式、談話式等育人方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和學生一同學習,一同成長。由于目前我們的學生較前幾年相比,思想、認識、文化和行為等基本素質都有所下降,在思維、情緒、言行、心理等諸多反后面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性同時也有體現(xiàn)了不可捉摸性。加之,由于師生年齡的差異,師生心理之間也存在著相當距離,甚至形成“代溝”。所以在平時,很多學生不愿意向老師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認為老師不理解他滿。事實上,的確老師們有時確實不理解他們,老師們認為不正常的事,在學生看來很正常。如:現(xiàn)在學生中流行染發(fā)、早戀、穿拖鞋上課、沉迷于網絡、男同學蓄長發(fā)等。這說明什么問題呢?其實不過就是觀念上的問題,是師生之間年齡差異既“代溝”所造成的觀念上的差異。
如今,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和我們的學生時代完全不同。校園里流行的現(xiàn)象,也是當今社會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學校從來都不曾是一片孤立的凈土,外面的塵土總是不可避免地飄進來。那么,如何面對這種現(xiàn)象如何理解?這是目前擺在“德育”工作上的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不能始終用過去的好學生模式來衡量今天的學生,這是注定要失敗的教育。人不能要求環(huán)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教育呼喚著“德育”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德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社會在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學校德育工作應與時代同步發(fā)展。我們應該繼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時借鑒先進理念,為德育補充新的營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教育的功能。
三、“德育”工作,需要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只有先施愛于學生,學生才能親師,尊師。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一個親切的微笑,幽默風趣的動作,熱情愛撫的目光都給學生以鼓勵、勇氣。從近幾年到我校學習的學生家庭情況來看,有近5096的學生是單親家庭(父母出國、離婚等原因)這些孩子由于缺少親情,性格孤僻、內向、花錢大手大腳養(yǎng)成了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孩子特別渴望被關愛。面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必須要用母愛去呵護,教育每一個孩子。學生失落時,老師的教誨能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在學生孤獨時,老師的關愛能使學生的心底涌起股股暖流。
在人世間不應該放過每一個能幫助別人的機會,也許你早已忘記,但這種愛卻可以溫暖一個個冷漠的心靈;也許你只付出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愛,但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四、“德育”工作,內容上要多樣化
1、結合形勢任務,舉辦各種紀念、慶?;顒?。采取多種形勢開展以下的主題活動。3月5日學雷鋒、樹信風、獻愛心活動;4月5日清明掃墓活動,紀念革命先烈,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五四”青年節(jié),弘揚“五四”精神,樹立遠大理想;9月10日教師節(jié),開展尊師重教活動;10月1日國慶節(jié),進行形勢報告;12月9日開展紀念活動等。
2、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要受各個方面的影響。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補充。班主任要認真觀察學生的細微變化,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特別是對差生,要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得到家長的支持。家庭教育有利于互通有無,互助互補,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使學生和家庭真正、全面地了解學生,客觀的評價學生,科學的教育學生。從而保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增強教育實效。
3、課余以活動為主,感情溝通。對學生的管理,應改革那些傳統(tǒng)的,不適合當代學生特點的教育方法實行動態(tài)管理。為使學生從緊張的學習中解脫出來,班主任應積極組織生動活潑,健康有益的課余活動并積極參加。班主任的積極參與,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這種情感會使學生在工作中,以集體為中心,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
的使命。班主任,不僅是學生“德育”的引路人,生活的導師,而且是施教的主體。從近幾年到我校的學生來看,一方面,思維活躍,行為大膽,有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文化素質較差,舉止散漫,紀律觀念淡薄。針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要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首先,抓住新生入學的有利時機,通過班會、板報、團活動時間組織進行行為規(guī)范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規(guī)范化的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校史教育、培養(yǎng)目標教育、幫助學生在新的起跑線上樹立遠大理想,確定奮斗目標。
其次,針對二年級的學生,積極組織進行了以熱愛專業(yè),鉆研技能教育為主的活動。到我校的不少學生,對學習沒有明確目標,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信心,文化課成績并不優(yōu)秀。但不少同學具有自己的“閃光點”既優(yōu)點。如在體育方面、文藝方面、專業(yè)職能的表演上表現(xiàn)突出。為了讓學生的“閃光點”有用武之地,機遇學生施展才能的機,我們定期的進行了各專業(yè)技能比賽,球類運動會等。通過這樣的活動,他們有了“我也能行”“你在這點行,我在那點行”的信念,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自尊心和上盡心得到承認和強化,從而激起了學生們的斗志,鼓足了前進的勇氣。
再次,面對臨近畢業(yè)生,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隨時對學生進行,就業(yè)觀、擇業(yè)觀、價值觀、創(chuàng)業(yè)觀教育,使他們有種時代感、緊迫感、責任感為今后適應高速發(fā)展的經濟時代奠定基礎。
二、“德育”工作,要不斷更新觀念
要想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在育人方式、方法上要力求具有時代性,要與時俱進,多采取與學生互動的啟發(fā)式、討論式、談話式等育人方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和學生一同學習,一同成長。由于目前我們的學生較前幾年相比,思想、認識、文化和行為等基本素質都有所下降,在思維、情緒、言行、心理等諸多反后面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性同時也有體現(xiàn)了不可捉摸性。加之,由于師生年齡的差異,師生心理之間也存在著相當距離,甚至形成“代溝”。所以在平時,很多學生不愿意向老師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認為老師不理解他滿。事實上,的確老師們有時確實不理解他們,老師們認為不正常的事,在學生看來很正常。如:現(xiàn)在學生中流行染發(fā)、早戀、穿拖鞋上課、沉迷于網絡、男同學蓄長發(fā)等。這說明什么問題呢?其實不過就是觀念上的問題,是師生之間年齡差異既“代溝”所造成的觀念上的差異。
如今,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和我們的學生時代完全不同。校園里流行的現(xiàn)象,也是當今社會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學校從來都不曾是一片孤立的凈土,外面的塵土總是不可避免地飄進來。那么,如何面對這種現(xiàn)象如何理解?這是目前擺在“德育”工作上的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不能始終用過去的好學生模式來衡量今天的學生,這是注定要失敗的教育。人不能要求環(huán)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教育呼喚著“德育”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德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社會在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學校德育工作應與時代同步發(fā)展。我們應該繼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時借鑒先進理念,為德育補充新的營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教育的功能。
三、“德育”工作,需要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只有先施愛于學生,學生才能親師,尊師。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一個親切的微笑,幽默風趣的動作,熱情愛撫的目光都給學生以鼓勵、勇氣。從近幾年到我校學習的學生家庭情況來看,有近5096的學生是單親家庭(父母出國、離婚等原因)這些孩子由于缺少親情,性格孤僻、內向、花錢大手大腳養(yǎng)成了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孩子特別渴望被關愛。面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必須要用母愛去呵護,教育每一個孩子。學生失落時,老師的教誨能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在學生孤獨時,老師的關愛能使學生的心底涌起股股暖流。
在人世間不應該放過每一個能幫助別人的機會,也許你早已忘記,但這種愛卻可以溫暖一個個冷漠的心靈;也許你只付出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愛,但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四、“德育”工作,內容上要多樣化
1、結合形勢任務,舉辦各種紀念、慶?;顒?。采取多種形勢開展以下的主題活動。3月5日學雷鋒、樹信風、獻愛心活動;4月5日清明掃墓活動,紀念革命先烈,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五四”青年節(jié),弘揚“五四”精神,樹立遠大理想;9月10日教師節(jié),開展尊師重教活動;10月1日國慶節(jié),進行形勢報告;12月9日開展紀念活動等。
2、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要受各個方面的影響。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補充。班主任要認真觀察學生的細微變化,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特別是對差生,要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得到家長的支持。家庭教育有利于互通有無,互助互補,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使學生和家庭真正、全面地了解學生,客觀的評價學生,科學的教育學生。從而保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增強教育實效。
3、課余以活動為主,感情溝通。對學生的管理,應改革那些傳統(tǒng)的,不適合當代學生特點的教育方法實行動態(tài)管理。為使學生從緊張的學習中解脫出來,班主任應積極組織生動活潑,健康有益的課余活動并積極參加。班主任的積極參與,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這種情感會使學生在工作中,以集體為中心,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