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簡析王維詩美——文學(xué)論文

作者:申云玲來源:《名作欣賞》日期:2015-01-28人氣:1971

盛唐大詩人王維以其空靈清寂,簡淡飄逸的詩篇獨樹一幟、享譽詩壇,在詩歌史上也占住較高的地位。王維出生于一個佛教氣氛濃厚的家庭,他的母親博陵崔氏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三十年如一日。王維的《請施莊為壽表》曰:“臣亡母故博陵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余歲,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在山林,志求寂靜。”[1]崔氏不僅虔誠信佛,而且和當(dāng)時佛教名僧關(guān)系密切,往來頻繁。王維本人于仕途失利后,更是篤信佛教,與南宗高僧,慧能嫡傳弟子有過交往。王維晚年則長齋奉佛,焚香禪誦,已然是一個純正的佛教信教。這些都對王維詩歌的特色的形成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而本文則試圖通過分析王維詩作中色彩詞的運用、物象的選擇和意象的寄托等三個方面,來管窺王維詩歌之美。

傳統(tǒng)詩歌講究“意境”。意境是古典詩歌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調(diào)和境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必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色彩描繪則是詩歌創(chuàng)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唐代詩人在運用色彩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方面十分出色。王維也可以說色彩描繪方面的典范。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里指出“凡摛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 意思是說,描寫各種色彩的詞,若運用得當(dāng),方覺可貴;若頻繁地濫用,搭配不諧,就不足為美了。詩的色彩,應(yīng)是以作品所表達(dá)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為需要的, 決不是艷麗繽紛的就好,也不可為著色而著色。五代畫家荊浩說:“紅間黃,秋葉墜;紅間綠,花簇簇;青間紫,不如死;粉籠黃,勝增光?!本椭v的是不同色彩的配置,可以產(chǎn)生或者生機盎然,或者頹敗蕭條,或者流光溢彩等各種藝術(shù)效果。這些評論都強調(diào)用色,以達(dá)到和諧統(tǒng)一為要。

王維詩中用到不少顏色,有“黃”、“丹”、“赤”、“紅”、“紫”、“朱”、“粉”、“白”、“青”、“綠”、“碧”、“翠”、“黛”、“黑”等。但是王維對顏色的運用并非一視同仁,詩人更看中的是冷色調(diào),尤其垂愛白、青二色,這是與他的人生際遇、禪宗的影響緊密相關(guān)的。通過對他詩中色彩詞的品味能夠可以清晰的看出詩中融入其人生經(jīng)歷的痕跡。青、白二色在詩歌中的大量運用,使其詩歌呈現(xiàn)出清寂、空靈之意,形成一種悠遠(yuǎn)澄淡,蒼茫的意境,更多地表現(xiàn)出詩人漸漸趨于寧靜淡泊的心境。據(jù)我們對《王右丞集箋注》中詩體部分的統(tǒng)計,白色出現(xiàn)的詩句有90多個,青色70多個,大大超過了其他顏色詞出現(xiàn)的次數(shù)。用到“紅”的詩句22個,“綠”的28個,“黃”的36個,“丹”的15個,“碧”的13個,“赤”4個,“黑”4個等,比例大大少“青”、“白”二色。雖然王維詩中也有冷暖調(diào)和色詩句,如“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洛陽女兒行》),“坐看紅樹不知遠(yuǎn),行盡青溪不見人” (《桃源行》),“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中》),但這些詩句都是詩人早期所作,而真正能表現(xiàn)出王維詩歌意境的詩句卻是冷色為最的。因此冷色或冷色相協(xié)的詩句還是大大地超過了運用其他色彩的詩句。以下我們來看例句,首先是青、白二色共現(xiàn),共有十多首詩中用到。如:

素懷在青山,若值白云屯?!豆蠄@詩并序》

青草肅澄陂,白云移翠嶺。《林園即事寄舍弟紞》

九江楓樹幾回青,一片揚州五湖白?!锻薷荡鹳t弟》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終南山》

一從歸白社,不復(fù)到青門。《輞川閑居》

山臨青塞斷,江向白云平?!端蛧?yán)秀才還蜀》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端托瞎鹬荨?/p>

雀乳青苔井,雞鳴白板扉?!渡蚴氖斑z新竹生讀經(jīng)處同諸公之作》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犊揆宜抉R》 

與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贈韋穆十八》

王維不僅是個詩人,還是畫家并精音律,所以若他的詩句顏色詞共現(xiàn),全是工對,寫景狀物極其精致。青山、青靄、青草對白云,青苔、青山對綠樹,白水對碧峰等,“青山”、“白去”信手拈來,色彩協(xié)調(diào),景色清明。如此工對著冷色的詩句還有: “綠樹重陰蓋四鄰,青苔日厚自無塵?!保ā杜c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保ā哆^友人莊》 )“連天疑(一作“凝”)黛色,百里遙青冥。”(《華岳》)“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保ā缎虑缤硗?nbsp;)

大自然的色彩無疑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由于詩人深受佛學(xué)影響,加之早年喪妻、仕途坎坷,所以勃勃生機、姹紫嫣紅的暖色是很少進(jìn)入詩人眼底的。《送刑桂州》中“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一聯(lián)名句就是如此,描繪了“白”和“青”落照和排空的雄渾氣勢。中國早期山水畫早已注意到表現(xiàn)人對自然的這種直覺感受,顧愷之《畫云臺山記》說“青天中,凡天及水色盡用空青,竟素上下以映日”,可以看作王維用“白”“青”二字的美學(xué)依據(jù)。王維更多地是描寫青山、青草、青門、青靄、青苔、青眼等,就連大多數(shù)詩人垂青的紅似火的楓葉,王維也是用“九江楓樹幾回青”來表達(dá)。白則有白云、白水、白浪、白沙、白煙等,青色的變化似要多于白色。

    然,青白二色的運用,在單句詩句中尤為多見,以下僅選錄少數(shù)名句以作賞析。

青青楊柳陌,陌上別離人?!队^別者》

青青山上松,數(shù)里不見今更逢?!缎虑乜に蓸涓琛?/p>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哆^香積寺》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堵共瘛?/p>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逗炽嵘献鳌?/p>

悠然遠(yuǎn)山暮,獨向白云歸?!稓w輞川作》 

遠(yuǎn)縣分諸郭,孤村起白煙?!队挝蛘嫠隆?nbsp;

……

現(xiàn)擇其一二分析?!哆^香積寺》中詩云:“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由于林中森冷幽僻,連泉聲都仿佛湮沒在危石之中,本來暖調(diào)子的日色也冷卻在青松之上,松色之冷所引起的靜感與幽咽的泉聲互相襯托,渲染了一種寂滅冷漠的情調(diào)。正如清人趙殿成在《王右丞集箋注》中所評:“泉聲二句,深山恒境,每每如此。下一‘咽’字,則幽靜之狀恍然 ;著一‘冷’字,則深僻之景若見?!贝藘删?,作者將“泉聲”、“危石”、“日色”、“青松”四個意象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以日色之凄冷與泉聲的幽咽相互襯托。從而借泉聲的幽咽和日色的凄冷,渲染山寺遠(yuǎn)離世間煙火、俗人難以接近的氛圍?!端驮拱参鳌罚骸拔汲浅隂泡p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jìn)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边@是一首歷來被人們所稱道的送別詩。此詩一開始就描繪了一幅清新明快的雨后景象。清晨的細(xì)雨打濕了渭城地面的浮塵,青磚綠瓦的客舍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詩人以畫家的敏銳目光抓住了“客舍”和“柳”新雨過后特有的色彩,只用“青”作簡單的點染,但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卻是一幅清麗畫面,使人耳目一新,盡管有無限惆悵的離情別緒,卻絕無凄涼頹喪之感。

王維詩集中也有濃墨重彩的詩句,色調(diào)非常的明麗、清人趙殿成在《王右丞集箋注》評說其為“真趣洋溢,而也是脫去凡近,麗而不失之浮”的。 現(xiàn)錄幾首來看: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斗e雨輞川莊作》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山中》 

墨點三千界,丹飛六一泥?!逗退沃胸┫娜沼胃Yt觀天長寺之作》

坐看紅樹不知遠(yuǎn),行盡青溪不見人。《桃源行》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辛夷塢》

多(一作“夕”)雨紅榴折,新秋綠芋肥?!短锛摇?/p>

如“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設(shè)色淡雅清麗,儼然水墨,用明、暗交錯的色調(diào),鋪陳白、綠、黃三色,以鮮麗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水光漾動,流翡溢翠的天然畫卷。雖然詩句中,著色不再單一,色彩豐富了許多,但是結(jié)合全詩來看,詩意中還是表現(xiàn)清妙淡遠(yuǎn),甚至寂靜空靈的要多些,并沒有給讀者留下“姹紫嫣紅”、“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熱鬧景象。

在對物象的選擇上,王維也最喜用“白云”、“青山”[3]。

物象即是客觀事物,它不依賴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狀、顏色,有聲音、味道,是具體可感的。如“柳”是一種客觀事物,它有形狀顏色,是一個物象?!鞍自啤薄ⅰ扒嗌健币彩侨绱?,向來為歷代詩人所青睞。在王維詩中,與其對顏色的偏愛所對應(yīng)的是,王維對物象的選擇上,也最喜用“白云”、“青山”?!鞍自啤笔窃娙私?jīng)常描寫的意象,寄托著詩人們悠然自得、無所羈絆美好愿望,王維也不例外,在運用白色的詩句,以“白云”入句為最多。詩集中含白云的詩句有25個,如“歸鞍白云外”、“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余生欲寄白云中”、“悠然遠(yuǎn)山暮,獨向白云歸”、“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白云回望合”等。禪宗要旨以“無念”無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天外白云的時卷時舒,忽云忽雨,忽聚忽散,或掩青山,或映綠水,完全處于無心無念,隨緣任運的狀態(tài)[3]。

與對青色的描寫相協(xié),王維詩中有許多物象與青有關(guān),如青苔、青草、青弦、青冥、青溪水、青門、客舍青青、楊柳青青等,而寫“青山”詩句為最,有十二句,“素懷在青山”、“青山橫蒼林”、“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青山萬井外”、“忍別青山去”、“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等。“青山”的亙古不移為詩人提供了歸隱的終極居所,同時也啟發(fā)詩人超越俗世名利,詩人把“青山”融入詩中,并不是要以青山的永恒來喟嘆人生的短暫,而是因之超脫,最后到身心同時歸依青山。正因為“青山”深處則為詩人歸隱之所,是詩人所愛,所以詩人才會筆墨較多地提到這一物象。另一方面,大自然中綠色本就變化多,草木山川、宮殿樓閣都離不了綠色的協(xié)調(diào)。然由于深淺有別,遠(yuǎn)近不同,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色差,而王維卻喜用青色概括多種綠色,或更能反映出他的心境。

在對意象的選擇上,王維最喜用“空”。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shù)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可以說“空”是王維詩作中一個最典型的意象。通觀《王右丞集》,在王維所有的詩作中,“空”字共出現(xiàn)了110余次。更有許多句,成為千古絕唱。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終南別業(yè)》;“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酬張少府》……這些詩句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但這僅僅是王維詩作表現(xiàn)空靈意境的很少的一部分。詩人之所以如此垂青“空”的意象,是其內(nèi)心世界對世俗蕪雜的一種超脫,而超脫后的空靈境界看似詩人把自己完全置于其外,但我們又處處看到了詩人存在。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nbsp;而王維的詩作是很難看出其中的物我界限的。他的詩中更多的表現(xiàn)的是“無我之境,即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我們欣賞王維的詩,這一點最為明顯。我們很難捕捉到詩人自我的痕跡,但是又處處感覺到詩人的存在。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只寫了一個單純的瞬間,靜謐的山澗春夜里,悄然月出,棲遲在樹上的山鳥被驚醒,在幽谷中啼鳴??此撇宦浜圹E,我們卻可以從中體悟到詩人作為一個旁觀者的存在,詩人也是靜靜獨坐,靜靜地欣賞著這一切,生怕破壞了眼前的寧靜。“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詩人一開始的“空山新雨后”并非真正目的,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才是真正的表達(dá)。詩人是將心化作山中的明月,朗照松林,看著清冽的泉水從青苔上流走,然后又聽到竹林中的歡笑聲想到歸來的浣女,看到蓮葉的抖動,想到漁船的出行,這種純樸的生活和使得詩人身心俱疲的官場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疑這種和諧的山林桃源生活,才是作者內(nèi)心的渴望。如果說“空山不見人”依然表現(xiàn)的是空靈寂靜的精神境界的話,那么“勝事空自知”、“空知返舊林”之中的“空”則多少表現(xiàn)了詩人面對復(fù)雜多變的官場的無耐。結(jié)合詩人的生平事跡,我們也正是可以體悟到這一點。詩人宦海沉浮,空有積極入仕的抱負(fù),卻難有施展的天地。加之深受佛學(xué)影響,佛家的一切皆空,人性本空,“無念”,即“心不染著”,都深深地影響到詩人的創(chuàng)作。于是詩人在紛擾的塵世中退守心靈一隅的安寧,藉以求得心理平衡。貌似超脫,實是無奈[4]。因此,在他的《嘆白發(fā)》中,詩人寫到:“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fā)變垂髫。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此詩足以表達(dá)詩人功業(yè)未建的無奈。所以說王維詩的美學(xué)闡釋是離不開他的人生經(jīng)歷的,正是因為有了他那樣的家庭環(huán)境,人生經(jīng)歷,反映在其詩作中,對色彩、物象和意象的選擇上也才會形成鮮明的特點,以饗我們后人。

注釋:

①文中提到王維的詩文均出自:〔唐〕王維,〔清〕趙殿成《王右垂集箋注》

參考文獻(xiàn):

[1]〔唐〕王維,〔清〕趙殿成.王右垂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史遇春.試論王維詩歌的色彩運用[J].安康師專學(xué)報,2005(10).

[3] 于雪棠、郭春燕.清新幽深空靈逸遠(yuǎn)——王維詩禪境生成初探[J].學(xué)術(shù)交流,1995(2).

[4] 程永生.《山居秋暝》“空”的意境[J].文學(xué)教育,2007(11).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zé)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