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淺談《紅與黑》的主人公于連

作者:覃英志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6-06人氣:6403

常言道:知人論世,必先設(shè)身處地。在分析于連之前,請讓我們來看看《紅與黑》中于連所處的社會背景和于連一生的簡介。

《紅與黑》原著有個副標題,叫《1830年記事》。1830年,正是法國歷史上發(fā)生七月革命的一年。從1789年的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以來,中間經(jīng)歷了1799年到1814年的拿破侖執(zhí)政時代,1814年到1830年的波旁王朝復辟時期。資產(chǎn)階級與封建貴族之間的復辟和反復辟斗爭持續(xù)進行了四十年之久。七月革命,就是雙方進行的最后一次較量。當時的情況是,波旁王朝復辟后,力圖恢復封建統(tǒng)治秩序,恢復君主專制和封建的大土地所有制。然而在經(jīng)過革命的掃蕩之后的法國,封建統(tǒng)治已失去了原來的基礎(chǔ),到處布滿了干柴和烈火。正如小說中借德瑞納夫人之口轉(zhuǎn)述出社會上的一般輿論:“羅伯斯庇爾在人間重新出現(xiàn)是很有可能的,因為下層階級的青年人覺悟太高,一旦革命,可能造成恐怖的世界?!闭加薪y(tǒng)治地位的封建貴族們雖然表面上趾高氣揚,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階級斗爭態(tài)勢,他們實在難以又難以掩飾住內(nèi)心的恐懼。他們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德拉木爾侯爵就曾在一次會議上警告:“先生們,朝廷、教會和貴族,明天都會被消滅,在言論自由和我們貴族制度的存在兩者中,唯有死斗而已?!?/p>

《紅與黑》敘述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青年于連短暫的一生。他出身于木匠之家,憑著他過人的聰敏和驚人的記憶力,竟能把一本拉丁文《舊約全書》倒背如流。十九歲時他被家鄉(xiāng)維利葉爾小城的德瑞納市長聘為家庭教師。一半是愛的覺醒,一半是恨的召喚,他與德瑞納夫人私通。事情敗露后,他被迫離開小城,到了省府貝尚松,跨進地獄般的神學院門檻。在神學院,以堅強的性格,出眾的才華,很快就脫穎而出。但他又被糾纏進宗教教派內(nèi)部的紛爭,無法站穩(wěn)腳跟。靠比拉神父的推薦,于連又到了京都巴黎,充當?shù)吕緺柡罹舻拿貢⒑芸斓玫搅撕罹舻馁p識和重用,甚至贏得了侯爵小姐馬蒂爾德的愛情。正當于連在上流社會青云直上,得意忘形之際,教士誘逼德瑞納夫人給侯爵寫來一封揭發(fā)于連的信。幾張薄紙毀滅了于連多年的苦心經(jīng)營。激憤使他回到

維利葉爾小城槍擊德瑞納夫人,因而被捕,并被判處死刑,結(jié)束了他短暫的矛盾的一生。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了解清楚于連所處的社會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下面,我將逐步對于連這個人物進行闡述。

一.于連是一個矛盾體。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層面:

(一)于連對德瑞納夫人的愛與恨。于連,上文已經(jīng)提到,他出生在一個木匠家庭,也就是說主要靠體力為生的家庭。但是,于連自小體弱多病,干不了那么多體力活,因此,被他的父兄看成是累贅。經(jīng)常遭到嘲笑,奚落甚至打罵。再加上他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也就是說,他是缺乏關(guān)愛的,特別是母愛。我們可以從影片中的一個細節(jié)看出:于連剛到市長家,面對自己只有兩件襯衣,不由得感嘆:“如果我母親還在世,我就不會只帶兩件襯衣了?!边@一點就可以證明于連是缺乏母愛的。再看看德瑞納夫人,她已經(jīng)是一個步入中年的少婦,兩個孩子的母親,比于連大十歲,這個歲數(shù)差距十分重要,因為這意味著德瑞納夫人具有給予于連母愛的條件。再加上,德瑞納夫人是一個善良單純的人,我們可以從一個細節(jié)看到:市長說于連和艾麗莎會在一起,因為有一回于連從艾麗莎的房間出來,并且于連的衣服是由艾麗莎負責準備。而她竟然對此沒有一點感覺,認為這不是于連將會和艾麗莎在一起的理由。市長于是就笑著說:“親愛的,你太單純了?!彼吹绞虚L把于連當成仆人來使喚的時候,忍不住責備市長:“你不應(yīng)該拿這種語氣和他講話?!睆囊陨习咐覀兛梢钥闯?,德瑞納夫人是一個單純善良、真心關(guān)愛于連的人,且比于連大十歲,所以,她給予了于連母愛,滿足了于連對母愛的迫切需求,這也就是于連愛她的必然原因。但是,于連對于德瑞納夫人也是有著一股刻骨銘心的恨。我們看看兩者的社會地位:于連處于社會底層,經(jīng)常拿自己和上流社會的人作對比,巨大的落差使他陷入深深地自卑中,由于自卑導致了他對上流社會的人產(chǎn)生了一種天然的恨意;反觀德瑞納夫人,她是上流社會的一員,得到當時社會的承認。接著,再讓我們看看一個細節(jié):一天,于連和市長夫婦在樹下乘涼,德瑞納夫人的手無意間碰到了于連的手,出于本能而縮回。但在于連看來,這是德瑞納夫人對他的蔑視,這深深地刺傷了他的自尊,碰到了他自卑的痛處。于是,出于報復,他趁市長不注意,緊緊地拽住了德瑞納夫人的手,趁機引誘了德瑞納夫人。所以,我們從上述的所有細節(jié)可以看出:于連對德瑞納夫人的感情是既充滿愛的同時也是帶著因社會地位不平等所帶來的恨的。這是于連對德瑞納夫人的第一層愛與恨。讓我們把問題轉(zhuǎn)移到另一點,如上文所述,德瑞納夫人的一封信葬送了于連的前途,于連出于報復而槍擊了她,請大家注意一個細節(jié):于連槍擊德瑞納夫人的時候是含著眼淚的,這也就證明于連對德瑞納夫人是愛恨交加的。再加上于連被捕入獄后,對德瑞納夫人的表白:“我一直愛你,只愛你一個?!蔽覀兏欣碛上嘈?,于連對德瑞納夫人是既有愛又有恨的。這是于連對德瑞納夫人第二層的愛與恨。

由此,我們可以通過于連對德瑞納夫人的愛與恨來證明:于連是一個矛盾體。

(二)自卑和自尊。讓我們先來看其自卑的層面:如上文所述,于連把德瑞納夫人本能地把手縮回去看成是對自己的蔑視,因而產(chǎn)生了報復的想法,并且成功地奪得了德瑞納夫人的芳心,而于連行為的根源就在于他的自卑,因自卑而敏感,因敏感而報復。這是一個細節(jié),再讓我們看一個細節(jié):在侯爵府中,面對侯爵小姐的情書,在經(jīng)過一陣瘋狂地竊喜之后,他陷入了重重疑惑,一面把小姐的情書做了一份備忘錄,以備不測。接著,又準備好手槍,防止自己進入小姐房間,遭到埋伏之后不能有效還擊。這同樣說明于連自卑,因為他骨子里認為:小姐是不可能看上他這位窮小子的。讓我們再來看看于連自尊的層面:在槍擊德瑞納夫人之后,他被起訴。在法庭上面對統(tǒng)治階級的淫威,他沒有屈服。他慷慨陳詞,將法庭變成了演講場,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統(tǒng)治階級之所以審判他的原因:“我不要求寬恕,這里沒有工人出身的人,一個也沒有。有的只是憤怒的財主,他們通過審判我,來警告那些像我一樣的青年,幸運的、接受過教育的或者不幸的,都不能進入上層。他們怎么能容忍一個平民和他們講平等!”擲地有聲地演講,沒有絲毫奴顏媚骨,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高貴的自尊;審判過后,他拒絕回到神學院,拒絕當眾懺悔,面對德瑞納夫人深情款款地請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不愿四只手爬出去。”放棄了最后求生的機會,從容不迫地走上了統(tǒng)治者給他安排的刑場。從這一點我們看到了一個有骨氣也就是自尊的于連。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一結(jié)論:于連是一個自卑與自尊并存的一個人。所以,我們可以說于連是一個矛盾體。

(三)反抗與妥協(xié)。先談?wù)勂浞纯沟膶用妫何覀冏⒁獾竭@么一個細節(jié):于連的父親送于連去市長家的路上,是這么對于連說的:“你要在廚房吃飯,不能到餐廳去吃?!庇谶B聽到后,面帶不服地頂撞:“我不是仆人,不能到廚房吃飯!”為此,他還和他父親在馬車上發(fā)生了肢體上的沖突。還有,他在和市長發(fā)生沖突后回到自己的房間,見到自己的房間被翻亂,自己收藏的拿破侖的照片竟被丟到一旁,他誤以為是市長翻亂他的房間并且準備趕他走,請大家注意這個獨白:“你翻亂我的房間,那我就占有你的妻子!”接著,他就進入了德瑞納夫人的房間,成功地引誘了德瑞納夫人。也就是說,他通過占有德瑞納夫人來反抗市長。再讓我們看看他妥協(xié)的層面:在卸下行李的時候,面對市長侮辱拿破侖,他強忍著怒氣,對自己說:“只有傻瓜才會生人家的氣?!边@是一個細節(jié)。再有,面對市長要求自己穿上一件帶著汗臭味的外套,除了自言自語地宣泄一番:“體面,莊重?!體面,莊重?!這就是有錢人的體面莊重!”接著,強忍著怒氣,還是穿上了。

通過以上細節(jié)的對比,我們可以這么認為:于連具有反抗和妥協(xié)雙重性,這也就是說他是一個矛盾體。

(四)虛偽與真誠。先看看其虛偽的層面:于連來到神學院向比拉爾院長報到,當院長對他說:“你可以選擇任何主教做你的懺悔對象。”于連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院長做自己的懺悔對象,這并非是他真心的選擇,而是因為院長在神學院的地位有利于于連的晉升。我們還可以看到,當院長對他說:“我在這不受到多數(shù)人歡迎,你不后悔嗎?”于連有了短暫的躊躇,接著才回答自己不后悔。我們從這可以看出他的動機不純,言不由衷。還有一個細節(jié):當教堂只有他和院長兩個人的時候,院長問他:“你在這里崇拜誰?”他又一次言不由衷地回答:“您。”就這樣,他成功騙取了院長對他的信任,于是,院長更加放心地把他帶到巴黎,他離上流社會又近了一步。再看看他真誠的層面:他在法庭上受審之前,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這樣的內(nèi)心獨白:“我再也不能見到她了?!边@個“她”,指的就是德瑞納夫人。此時此刻,他更加關(guān)心的是德瑞納夫人,因此,他在法庭上慷慨陳詞,故意用尖銳的話語攻擊陪審團就是為了轉(zhuǎn)移上流社會的視線,把矛頭引向自己,最大程度地保護德瑞納夫人。

所以,我們可以這么認為:于連既是一個虛偽的人,同

時,也是一個真誠的人。這就說明了于連是一個矛盾體。

因此,將上文四個層面歸結(jié)起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

結(jié)論:于連是一個矛盾體。

二.于連的人生軌跡遵循著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這體

現(xiàn)在兩條線索上:真誠變成虛偽,再由虛偽變回真誠;反抗到妥協(xié),最終還是反抗。

(一)真誠變成虛偽,再由虛偽變回真誠。在市長家里,

面對市長把他當仆人來看待,他并沒有加以掩飾他的憤怒,針鋒相對。例如,市長叫于連早點休息,免得第二天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上課。于連回敬道:“我病了,難道我不可以生病嗎?”這時的于連有什么就說什么,沒有絲毫掩飾,足以體現(xiàn)他的真誠?!叭绻f于連在德瑞納市長家時還顯示出正直的品格、表現(xiàn)出傲慢的反抗的話,那么在神學院里,他很收斂自己,變得更加虛偽自私了。面對神學院里到處是偽善,到處是欺詐的環(huán)境,于連決定拿出勇氣,至少把自己的觀點和感情隱藏起來,他以偽君子達爾丟夫為導師,選擇一連串的虛偽作為唯一的武器。從這時起,于連不再提拿破侖的名字,他已經(jīng)宣布他要做神父的計劃。在日常生活中,他時刻小心謹慎、偽裝虔誠苦行。他完全不相信神學,卻從早到晚孜孜不倦地鉆研神學。為使人們不再對他的偽裝產(chǎn)生絲毫懷疑,他把拉丁文的《新約全書》和《教皇傳》兩本他一直認為毫無價值的書背得爛熟?!薄?】但是,如前文所述,于連在進入監(jiān)獄后,對德瑞納夫人的這番表白:“我一直愛你,我只愛你一個。”此時此刻,他已經(jīng)洗去了虛偽的鉛華,頗有“豪華落盡見真章”的韻味。

(二)反抗到妥協(xié),最終還是反抗。于連最初是反抗

的,例如:于連的父親送于連到市長家的路上,曾經(jīng)告訴于連:“你只能在廚房吃飯?!倍谶B針鋒相對地回答道:“我不是仆人,不能在廚房吃飯?!睘榇?,還和他父親在車上發(fā)生了肢體沖突。而于連到了巴黎,為了往上爬,“他常常呈妥協(xié)的姿態(tài),所以當個人名利得到滿足后于連就妥協(xié)、投降。于連被侯爵授予十字勛章,勛章使他驕傲和滿足,于連雖然認為瓦勒諾是個大混蛋,然而依然按照瓦勒諾的請求將他介紹給侯爵,并把瓦勒諾的希望、行為和表現(xiàn)向侯爵報告。他對侯爵表示忠心,做?;庶h上層的忠實爪牙,參與政治陰謀會,冒險為法國反革命傳遞秘密信息?!薄?】但是,于連與德瑞納夫人的私情暴露之后,貴族階級聯(lián)合起來對付他的時候,他的反抗性格如火山再次爆發(fā),他不再甘心做統(tǒng)治者的奴才,更不愿意忍辱偷生。如前文所述,他對德瑞納夫人說道:“我不愿四只手爬出去。”拒絕上訴和懺悔,拒絕向貴族階級祈求寬容,不容許貴族階級對他的蔑視,決定和貴族決一死戰(zhàn),義無反顧地走向了斷頭臺,以死作為最后的反抗。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于連的人生軌跡遵循著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

三.于連毀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知“道”、不知“命”、沒有“勢”。

(一)不知“道”。關(guān)于道的定義,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尊重客觀規(guī)律,對于人來說就是要遵循個人天性的發(fā)展。一個人有兩個“我”,一個是理想“我”,另一個是真實“我”,前者是自己認為自己應(yīng)該成為怎樣的人,后者是順應(yīng)現(xiàn)實應(yīng)成為的人,遵循個人天性的發(fā)展就是要努力實現(xiàn)二者的平衡,這樣才是知“道”的表現(xiàn)。于連的理想“我”是想成為拿破侖,或者成為拿破侖時代的風云人物;于連所處的社會背景,前文已經(jīng)敘述過,我們就能知道他的真實“我”應(yīng)該是成為當時社會底層人物,安分守己地接受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而于連對理想我無止境地追求,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甘愿做統(tǒng)治者的奴才,可是,他能力越強,就會功高震主,再加上他本身所處的階級與統(tǒng)治者所處的階級是根本對立的,最終他對于理想我的追求把他送上了斷頭臺?!叭粑崛瞬恢钪骈g事物變化之通則,而任意作為,則必有不利之結(jié)果。所謂不知常,妄作,兇?!薄?】(P150)于連就是屬于這樣的情況。讓我們把問題轉(zhuǎn)到另一點,假如,于連能夠平衡好理想我和真實我的關(guān)系,一方面,安分守己,甘居社會底層,做統(tǒng)治者的順民;另一方面,在他自己所處的階級內(nèi)發(fā)奮有為、運用自己出色的天才,取得他所在階級的較高地位,這樣,既不觸犯統(tǒng)治者的利益,能保全自己,同樣也能在他所處的階級出人頭地?!爸T幻髦?,知其雄,守其雌,常處于合,故能歿身不怠?!薄?】(P154)第一個“?!敝傅木褪恰暗馈?,這里的“知其雄”知道自己有很強的能力,“守其雌”指的就是韜光養(yǎng)晦,“常處于合”是指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條件下合理運用自己的能力。這句話講的就是如果于連知“道”,不觸犯統(tǒng)治者的利益,等待他的就不會是毀滅,也許是一個美好的未來,最起碼統(tǒng)治者是不會除掉他的。我們對比了于連知“道”和不知“道”所帶來的最終結(jié)局,所以我們可以這么說:不知“道”是于連毀滅的根本原因。

(二)不知“命”。 所謂的命就是我們生下來所具有的潛力和天賦。我們都知道,于連是拿破侖的狂熱崇拜者,于連想成為像拿破侖那樣的名人或者拿破侖時代的風云人物。但是,我們試問一下:于連有拿破侖那樣的命嗎?“大鵬之舉動必大,小鳥之舉動必小,皆系理固自然,天然界人事界之小大區(qū)別,皆是如此。亞力山大必立其帝業(yè),柏拉圖之必寫其對話,皆各順其性?!薄?】(P112)這里的“性”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命。這句話的意思是選擇自己的人生目標要根據(jù)自己的潛力和天賦。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天賦,于連崇拜拿破侖,并不意味著,于連有拿破侖的雄才大略。于連沒有好好審視自己擅長什么,沒有思考自己適合做什么、怎樣才能發(fā)揮好自己的才能,而只是狂熱地崇拜拿破侖,并幻想成為拿破侖或者拿破侖時代的風云人物。他不知道,柏拉圖只有一個,亞歷山大只有一個,拿破侖同樣只有一個,他們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正確認識自身的潛力和天賦的前提下取得的。他盲目進取,沒有看清自己,只知道展現(xiàn)自己的過人才華,終究侵犯了統(tǒng)治者的根本利益,最終被送上斷頭臺。所以,不知“命”是他毀滅的根本原因。

(三)沒有“勢”。所謂的“勢”指的就是意識形態(tài)、輿論導向控制權(quán),軍權(quán),所處階級在社會上的地位,立法權(quán),司法權(quán),行政權(quán)和財政大權(quán)。如前文已述,從于連所處的社會背景來看,當時于連所處的階級和統(tǒng)治階級的矛盾是屬于敵我矛盾的,并且于連所處的階級在當時屬于被統(tǒng)治階級,代表于連所處階級利益的拿破侖集團已經(jīng)失勢。相反,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有教會的配合,控制了意識形態(tài)、輿論導向,并且擁有立法權(quán),司法權(quán)(這點從于連受審就能看出),行政權(quán)(市長就是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一員),掌握軍隊、警察這些暴力工具(于連槍擊市長夫人后就是他們將于連抓獲的,于連只能束手就擒),并且像擁有大量財產(chǎn)的侯爵也是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一員。可想而知,于連及其所處的階級并沒有“勢”,他們不能和統(tǒng)治階級進行對等條件下的博弈,于連所處的階級只能蓄積力量在20年后爆發(fā)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于連,沒有等到20年后,所以,他在當時是孤軍奮戰(zhàn)的,他的結(jié)局用韓非子的話說,那就是“飛龍乘云,騰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螻蟻同矣,失其所乘也?!薄?】(P261)“云”、“霧”就是本文所說的“勢”,縱使他很有天分,要比當時統(tǒng)治階級內(nèi)很多人要聰明,但沒有“勢”,只能是“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了。

歸結(jié)起來,我們得出這一結(jié)論:不知“道”、不知“命”、沒有“勢”正是于連毀滅的根本原因。

總結(jié)全文,我認為于連是一個矛盾體,他的人生軌跡遵循著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他毀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知“道”、不知“命”、沒有“勢”。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00559.cn/w/wy/63.html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