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的北京情結
北京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僅體現(xiàn)在其宏偉的建筑以及繁華的街道上,還滲透在北京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名的京腔、京韻以及古城宮殿、四合院等都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F(xiàn)當代許多作家在寫作時往往會受到北京文化的影響,這不但因為北京文化底蘊深厚,還一個原因是許多作家對北京都有一種特殊的情結,這就形成了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北京情結。
一、北京文化在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主要體現(xiàn)
(一)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含有豐富的北京方言
“京味”是現(xiàn)當代很多文學作品共有的一大特點,也就是說作者在文學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北京方言,對發(fā)生在北京城內的一些人事描寫,往往會通過北京人的口吻傳出,具有地道的北京特色。我國普通話是由北京話演變而來,北京話具有幽默、生動、形象、活潑以及通俗易懂等特點,運用到文學作品中,不僅可以傳達出文學作品的本質內涵,同時還可以使其更富有靈氣。還有就是運用北京方言可以使故事情節(jié)更加真實、生動,容易使讀者產生共鳴。
(二)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對北京城的描述
北京的小胡同以及四合院等建筑是老北京的一大特色,許多作家在創(chuàng)作作品的過程中不經意間會受到北京街道小巷、建筑布局以及風格的影響,把其運用到作品中,使人們通過對老北京城的建筑描寫了解到地道的北京風俗趣事。在北京的四合院中往往是幾戶人家在一起生活,四合院中的趣聞趣事可以有效激發(fā)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所以說,很多文學作品的源泉都來自四合院。北京城出了四合院還有許多古老的宮殿建筑,這些宮殿見證了多個朝代的變遷,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所以也是很多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的重要源頭。
(三)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北京人
人是很多文學作品描寫的主體,在現(xiàn)當代的文學作品中很多具有京味特色的文學作品都是以北京人的生活為背景來創(chuàng)作的,也就是說,文學作品主要是通過北京人的言行來體現(xiàn)北京文化的。北京是中國有名的古城,也是多個朝代的都城,很多政治事務、貿易往來以及文化交流都是在這里開展的,所以,北京人自古以來都有一種榮譽感與優(yōu)越感。他們懂禮儀、好面子并且辦事講究排場,希望受到人們的禮遇與尊重。從另一方面來說,北京人也有其幽默感與正義感,所以說北京人的性格特征也是文學家豐富作品內涵的一個重要來源。
二、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有北京情結的主要原因
(一)北京帶給人們的生存夢想
北京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在我國各大城市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所以北京在現(xiàn)代人們的心中一直是一個可以改變自己、發(fā)展自己的地方,許多外鄉(xiāng)人為了求得生存或者求得發(fā)展,往往北京離鄉(xiāng)來到北京,并且靠自身的激情與內心的想象來支撐自己在北京打拼,但是在經歷了許多挫折以及磨難之后,他們對北京的迷戀不再像當初那般熱烈。北京外來務工人員依靠幻想在北京求生存與發(fā)展的故事在現(xiàn)在的北京城隨處可見,這不但是國家應關注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文學家頡取創(chuàng)作素材的源泉,使更多人關注北漂人員。
(二)北京自身的政治魅力
從毛澤東帶領人們在北京建立首都以來,北京一直都是國家的政治中心,所以說北京對人們來說不是單純的像上海、廣州那樣的經濟發(fā)達區(qū),還是我國國家政府的所在地,對于一般民眾而言北京具有一定的神圣感以及神秘感,能夠帶給人們一種安全感,還可以給人們希望。許多文學家在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時往往會引發(fā)自身的愛國熱情,是北京給人們了這種實實在在的當家作主的感覺以及民族自豪感。所以說,北京是愛國熱情的歸屬,文學家描寫北京不是因為它是我國的經濟中心而更多是因為它是我國的首都,它見證了社會主義的誕生、成長與壯大,是中國人民的心靈歸屬地。
(三)人們的懷舊情結
上世紀三十年代海派與京派之間展開了一場有名的論戰(zhàn),在這個論戰(zhàn)發(fā)生后,上海和北京就成了很多文學家作品創(chuàng)作的源頭,從此以后,北京就得到了很多作家的反復塑造與描寫。具體來說,北京主要是以其特別的風景以及淳樸的風俗人情而受到人們的關注。北京是我國的老皇城,北京人在這個古老的城市中保持著原有的雍容與古樸的生活態(tài)度,厭倦了大都市生活氣息的人往往對這種人文風情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這種古樸的生活氛圍中,人們可以暫時放下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尋求一個安靜淳樸的心靈棲息地,在這種濃郁的生活氣息中使身心得到全面放松。在目前進城大軍的擁擠下,北京的祥和氣氛被打破,在這個形勢下許多作家往往會借助老北京的記憶來找回內心的寧靜。
結語:
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北京情結多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北京文化的影響,并且對北京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才在作品中得到具體的體現(xiàn)。文學作品反映的主要是人們的生活,而北京又是我國的主要標志,所以說,文學作品中的北京情結不但增加了作品的靈氣,同時還反映出了作家的愛國熱情。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00559.cn/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