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理趣美的完美再現(xiàn)-------張培基和劉士聰英譯《我若為王》對比分析
一,引言
眾所周知,好的文章,就像做人,應(yīng)該講究精氣神。多數(shù)散文都以豐神情韻擅長,閑情雅趣,耐人尋味。而雜文則以筋骨思理見勝,澄靜如練,思接千載。
聶紺弩是我國現(xiàn)代雜文大家,其主要作品雜文中往往充滿著一種明理思辨,令人嘆服的理趣美。理趣,顧名思義,是要說理而有趣。這個說法是宋人先提出來的。包恢在《答曾子華論詩》一文中說:“古人于詩不茍作,不多作。而或一詩之出,必極天下之至精,狀理則理趣渾然,狀事則事情昭然,狀物則物態(tài)宛然。有窮智極力之所不能到者,猶造化自然之聲也”(張寶石, 1996)。所以理趣美往往是寓之于形、伴之以趣,融形、理、趣于一體。聶紺弩雜文的這種理趣美主要體現(xiàn)在說理的形象性、趣味性和深刻性。理趣美可以使簡單直白的議論變得生動、深刻而斐然成章。聶紺弩在《我若為王》中并沒做出正面理論來批判封建皇權(quán)專制,而是通過反面假定自己是皇帝,從而引出的一些荒誕不經(jīng)的想法,這樣使得文章更有智慧,更有趣味,說起理來也更使人折服。
因此,要成功地翻譯《我若為王》這篇雜文,絕不僅僅是詞匯,句式的翻譯,更重要的是再現(xiàn)其獨特的理趣美,其哲理性的思想蘊涵,以及其至真至性的情趣。任東升曾說“合格的譯者可以做到雙語精巧的轉(zhuǎn)換,而好的翻譯家,能做到與原作者心靈上的溝通?!保▌⑹柯?,2010)在翻譯聶紺弩這篇雜文時,兩位翻譯大師不僅在語言上突出了原文的特色,而且還從不同層面再現(xiàn)了原文的理趣,將作者對民族劣根性的切齒痛恨詮釋得酣暢淋漓。讀了兩位翻譯大家的譯文,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他們之所以能成功地再現(xiàn)原文的理趣美事因為他們被原作者的藝術(shù)魅力所感染,心靈上受到了觸動,這也成為了他們在翻譯這篇文章上不懈的追求的動力與源泉。
二:原文解讀
聶紺弩(1903---1986)是當(dāng)代中國與魯迅齊名的雜文大師,其魯迅筆法幾乎可以亂真??v觀其雜文的基本形式,其中有正面立論為主的,如《失掉南京,得到無窮》,《阮玲玉的短見》,有反駁論敵謬論為主的,最著名的便是《我若為王》。這篇文章是聶紺弩先生于解放前期寫的,文章筆鋒犀利,針砭時弊。當(dāng)時,共產(chǎn)黨革命浪潮洶涌澎湃,蔣家王朝的獨裁專制瀕臨末路,但封建社會的愚忠思想,王權(quán)意識在很多人思想中深深扎根,在這種背景下,作者寫下這篇文章以喚醒民眾,摒棄奴性。
《我若為王》采用的是幻想虛擬的寫法,作者假設(shè)自己如果為“王”,則妻子就是“王后”,兒女就是“太子”和“公主”,他的話將成為“圣旨”,他的任何欲念都將被實現(xiàn),他將沒有任何過失,一切人都將對他鞠躬,匐匍,成為“我”的“奴才”,而“我”不過是這群奴才的首領(lǐng)而已,不僅為此感到孤寂、恥辱、悲哀。接著作者又宕開一筆,來個大轉(zhuǎn)折,因為對奴才的痛恨,“我”將變成一個“暴君”,把所有“臣民”都殺死,不留一個奴種。這樣“我”,卻也是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作者以虛擬性的奇思異想和戲劇性思維轉(zhuǎn)變表達出對君主制度、帝王思想的批判與否定。全文這篇文章是由理性,趣味,激情交融而成,帶著很明顯的雜文尖銳的諷刺性。縱觀文章,沒有一處正面地,直接地批判封建專制,卻又處處體現(xiàn)了對封建王朝的批判,將其對封建王朝的蔑視表達得淋漓盡致。因此,在翻譯這篇文章時,不僅要注意遣詞造句的考究,關(guān)鍵的還在于再現(xiàn)其語言飽含著思想與激情,字里行間蘊涵的生命力以及其內(nèi)在理與趣交融而成的血脈。
三:譯文分析
1. 張培基譯文分析
張培基先生的譯文語言流暢地道,選詞精確且善于巧妙的變通,他的這篇譯文分別從詞語,段落句式以及語篇布局三個層面再現(xiàn)了原文的理趣美。
1)選詞準確。張先生對中英文兩種語言有著深刻的研究,他充分掌握了漢英詞匯并深入了解了兩種語言的差異,因此在遣詞造句上能做到運用自如,使譯文與原文達到了相互呼應(yīng),融會貫通的效果。
如原文第一段:王是什么東西呢?難道我腦中還有如此封建的殘物么?
張譯為:What the hell is a king? How can I still be so feudalistic in my mind?
原文“王是什么東西呢?” 語氣中明顯帶有對王的輕蔑與不屑。因此“東西”一詞如果翻譯為“thing”就會使得原文的諷刺意味大大減弱,這樣不僅違背了翻譯中的功能對等原則,也會顯得索然無味。而張先生用“hell”一詞則幽默地將對作者“王”的鄙視和不屑有力地呈現(xiàn)了出來,也使譯文充滿了趣味性,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原文第二段:一個王后是如何地尊貴呀,會如何地被人們像捧著天上的星星一樣捧來捧去呀。
張譯為:Imagine how noble and dignified a queen would be and how people would keep lauding her to the skies like mad!
表面上看,“mad”一詞似乎與原文有些偏頗,將原文意思夸大了。但是這樣卻更能將人們的奴性展現(xiàn)到極致。人們似乎已經(jīng)被封建王權(quán)磨滅了人性,連自己是誰都忘了,只會發(fā)了瘋,著了魔似的阿諛奉承。這樣帶有寓言色彩的描寫使得文章更有趣味性,更讓人印象深刻而回味無窮。
2)排比段落。
原文多運用排比來使感情層層遞進。因此張先生在翻譯注重譯文與原文的結(jié)構(gòu),節(jié)奏的一致與統(tǒng)一,將原文擊節(jié)贊嘆,憤然亢進的藝術(shù)效果完整地體現(xiàn)了出來。
原句:我將沒有任何過失,因為沒有人敢說它是過失;我將沒有任何罪行,因為沒有人敢說它是罪行。
張譯為:I would do no wrong simply because no one dared to call it wrong. I would commited no crime simply because no one dares to call it a crime.
此處張先生遵守了原文的結(jié)構(gòu)和與節(jié)奏,兩個“simply”將原文四小節(jié)串成兩句平行句,看似簡單的翻譯卻將原文的說理前后連絡(luò)貫通, 一氣呵成。將“王”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氣勢完整地再現(xiàn)了出來。
又如原句:或者所能夠看見的臉都是諂媚的,乞求的,快樂的時候不敢笑,不快樂的時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時候不敢哭,不悲戚 的時候不敢不哭的臉
The only faces I could see would be ingratiating or supplicating----faces that dare not smile to express joy; faces that dare not reframe from a forced smile when there was no joy at all to justify a smile. Faces that dare not refrain from a feigned cry when there was no sorrow to justify a cry.
此段排比,張的翻譯基本忠實原文結(jié)構(gòu)與節(jié)奏。原句中“不快樂的時候不敢不笑,不悲戚的時候不敢不哭”作者特意每句用了三個“不”來展現(xiàn)“奴隸”的辛酸,無奈,沒有自我。因此,張的譯文中也是用了三重否定來加強效果,將一群唯唯諾諾的奴顏寫照生動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人在忍俊不禁中深刻體會到王權(quán)制度下人性的壓抑與磨滅。其說理的生動性,深刻性可見一斑。
3).語篇的連貫:
張先生在譯這篇雜文時,全文的謀篇布局與原文保持了高度一致,做到了“全局在胸重謀篇”。原文的批判性,說理的深刻性都是層層遞進,反復(fù)駁難,張先生的譯文同樣以遞進的方式將原文的理趣,將原文邏輯思辨順序清晰地重現(xiàn)出來。
2. 劉士聰譯文分析
劉先生在中國散文英譯方面成績斐然,他對譯文往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因此著重在細節(jié)上下功夫。劉先生在翻譯過程中非常注重遣詞用句,句子精妙結(jié)構(gòu)與靈活變通。同時,劉先生也善于對文章整體氛圍和結(jié)構(gòu)的把握.劉先生運用高超的翻譯手法,將《我若為王》的理趣韻味及理趣美完美地展現(xiàn)了出來。
1)遣詞 劉先生在翻譯時字斟酌句,注重字,詞,符號的巧妙運用,使譯文意思更準確,更貼近原文。
列如原文:縱然不過是個娼妓,那時候,她也仍舊是王后。一個王后是如何地尊貴呀,會如何地被人們像捧著天上的星星一樣捧來捧去呀
譯文:Even if she were a virtueless woman, or a shameless whore, she would be and how she would be praised to the skies and worshiped like stars!
劉先生把原文“娼妓”翻譯為“virtueless woman, shameless whore”,即添加了兩個形容詞“virtueless”和“shameless”,比起把“娼妓”一詞直譯為 “whore”語氣要強很多,并且?guī)в袕娏业牟恍己捅梢暋H绱俗屓瞬恍己捅梢暤娜硕寄墚?dāng)“皇后”,并被人“像星星一樣捧來捧去”, 多么諷刺!政治王權(quán)的黑暗可見一斑。因此,劉的譯文加大了文章的反襯效果,與原文辛辣的筆調(diào)保持了高度鍥合,將理性與趣味性升華為一體。
又如:我將變成一個暴君,或反而正是一個明君,我將把我的臣民一起殺死,連同尊長和師友,不留一個奴種在人間。
I would rather be a tyrant, or therefore, in my case, a wise king to be exact, and slaughter all my subjects, including my respected elders, teachers and friends, leaving none of them to propagate in the world.
這句話里劉先生翻譯得很巧妙?!胺炊且粋€明君”處理為“in my case, a wise king to be exact”將原文意思清晰,明確地呈現(xiàn)了出來。 反而只有做一個明君去把臣民殺死,這個世界才安寧太平!將臣民殺死的君主才是明君,可見臣民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國家已經(jīng)暗無天日了,君主制已經(jīng)窮途末路了。因此,譯者將原文深刻的思想和理性的思維完美地呈現(xiàn)了出來。
2) 巧妙的變通
如原文:這自然是一種完全可笑的幻想,我根本不想作王,也根本看不起王。
譯為:This, of course, is absurd fantasy. I don’t want to be king, nor do I have the slightest respect for him.
原文中作者用兩個“根本”來表達自己對“王”及“王權(quán)”的鄙視和不屑,按照中文習(xí)慣,這樣的重復(fù)使用有增強語氣的效果,可是在英文中應(yīng)該盡量避免詞語的重復(fù)使用,否則就有損文章整體的協(xié)調(diào)和美感。劉先生的翻譯將兩個根本化解了,翻譯為:I don’t want to be king, nor do I have the slightest respect for him.
此句同樣既忠實于原文,又同樣程度地顯示了我對“王”及“王權(quán)”的蔑視。
3)語篇的前后照應(yīng)。劉先生的語篇意識強,注重從整體上把握原作。其譯文與原文在思想的深度,風(fēng)格的程度上都保持了很高的一致性。 譯文與文章一樣首尾呼應(yīng),層層遞進,使整個說理明志渾然天成,譯文章的理趣美與原文一樣生動而又深刻。
結(jié)語:以上分析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分析了兩位大師對《我若為王》的翻譯,他們雖然運用了不同的翻譯技巧,但都把握了文章的整體布局和節(jié)奏,語篇意識強。張先生的譯文分別從詞語,段落句式以及語篇布局三個層面來展現(xiàn)原文的理趣美而劉先生則注重遣詞用句,句子變通以及謀篇布局。兩位譯者雖運用了不同的翻譯手法與技巧,側(cè)重點不同,但都完美地傳達了作者的獨特的思辨方法,富有哲理的思想蘊涵,至真至性的情思。殊途同歸,兩位大師都將原文的理趣美完美地呈現(xiàn)了出來。
本文來源:《文學(xué)教育》:http://00559.cn/w/wy/63.html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廣西民族文化的“出圈”傳播
- 鄂南文化在文創(chuàng)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xué)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gòu)與意義衍生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xué)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gòu)與意義衍生
- 文化自信自強視域下推進縣域文化建設(shè)研究
- 非遺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研究
- 傳承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浙學(xué)與當(dāng)代浙江精神發(fā)展路徑探索
- 從“三蘇”文化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表現(xiàn)形式
- 從湘西苗繡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的難題 ——— 一種社科法學(xué)的視角
- 民族文化元素在國際時尚市場中的再利用與轉(zhuǎn)化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xué)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xué)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fù)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yīng)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biāo)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xué)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