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輔導員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中的作用
隨著社會對畢業(yè)生要求的不斷提高,當代大學生除了完成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外,還要在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社會實踐、素質拓展等方面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他們還要學會處理人際關系、戀愛關系等問題,壓力處處不在,處理不當就會引發(fā)各種心理問題,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大學生休學、退學、自殘、自殺、傷人、自卑、焦慮、抑郁等的主要原因。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在危機事件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輔導員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可有效減少大學生重大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
一、輔導員明確自身地位,用心做好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可有效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心理危機是一種暫時性的心理失衡狀態(tài),即個體面對無法回避地重大突發(fā)事件,用常規(guī)方法或經驗無法解決導致心理失衡。例如失戀,親人去世或突發(fā)重大疾病、車禍等一些無法預料的突發(fā)性事件導致情緒發(fā)生劇烈變化,無法承受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甚至放棄生命或者剝奪他人生命。高校輔導員作為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在危機事件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建立和完善輔導員管理規(guī)章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增強輔導員自覺提高工作能力意識、明確自身定位;實施系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培訓,包括心理咨詢方法與技巧、心理問題嚴重程度的識別、心理異常的判斷標準與原則、心理測驗的功能與方法、心理危機的干預手段、心理危機突發(fā)事件的應對措施等來提高輔導員專業(yè)技能;增強輔導員危機意識和責任感,對不積極履職盡責者或履行職責不力者實行責任追究、對工作表現突出者給予褒獎;增強輔導員考核的透明性和公正性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促進輔導員高度重視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自覺主動地學習專業(yè)知識,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業(yè)務水平,積極主動開展相關學術研究朝著教育部《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中、高級輔導員標準邁進。輔導員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意識和能力的提高,對鍛造大學生良好心理品質,培養(yǎng)學生骨干具備初步心理問題識別和干預常識,如心理危機的識別、自助和助人的能力,穩(wěn)定人心、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及時掌握危機事件信息并按程序上報,預防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提高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的時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危機干預就是從心理上解決迫在眉睫的危機,使癥狀得到立刻緩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并獲得新的應付技能,以預防心理危機的發(fā)生。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是一項繁瑣和長期性工作,其原則是立足教育,重在預防。輔導員在此項工作中可以通過開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品質,建立心理危機信息反饋、預警機制,建立動態(tài)心理信息庫等來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變被動為主動,做到心理問題的早預防、早發(fā)現和早干預。在學生日常思想教育與管理中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戀愛觀等,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建立“四位一體”信息反饋預警機制,定期對班干部、心理委員和寢室長進行心理知識培訓,培養(yǎng)他們自助者良好心理品質且能助人的目的,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二、高校輔導員定期開展大學生心理危機教育,可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危機意識,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
預防是解決危機的最好方法,心理危機教育是預防心理危機的首要任務,普及心理危機知識可有效預防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心理危機教育形式多樣,可以以必修課、院心理輔導站、校心理中心、學院官微、QQ群、校園網、廣播站、校報、墻報等為陣地,通過課堂教學、講座、培訓、座談會、團體輔導、趣味活動、戶外素質拓展、心理咨詢、畫報、觀影、攝影、情景劇、宣傳冊等多種途徑教育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分析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類型、成因和調適方法;講述心理危機發(fā)生的條件、形成過程和主要反應;普及“四位一體”信息反饋、預警機制;分析心理危機的高危群體、多發(fā)期和危機信號;分段實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以及戀愛觀教育等;講授情緒管理、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等促進大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調適方法,自覺提高心理健康品質,且能夠有效管控自我情緒。當遇到心理問題時,經過心理教育、培訓的大學生,不僅能夠進行自我療愈心理問題,還能有效幫助他人走出情緒低迷期,達到自助、助人、識別心理問題,并能將心理問題通過“四位一體”信息反饋、預警機制快速上報,避免重大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
三、開展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能力相關學術研究,是高校對輔導員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
輔導員通過開展學術研究、總結工作經驗、積累實踐成果、凝煉實踐經驗、提高理論水平和學術修養(yǎng),逐步提高自身學術研究水平,朝著中、高級輔導員水平不斷邁進。同時,輔導員通過開展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心理危機識別、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應對等學術研究,撰寫心理育人成功案例,可有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規(guī)律,進而可以提出有針對性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應對策略。中高級輔導員通過座談會等將個人在學生工作中凝練出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的實踐經驗和工作方法主動與年輕輔導員進行交流、分享,便于新進輔導員學習和快速掌握,減少了新進輔導員漫長的摸索時間,可大大降低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促進校園和諧穩(wěn)定。
四、輔導員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適當排解壓力和負面情緒,學會心理調適,更有助于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開展。
心理調適就是通過生理調整、情緒釋放及行動解決策略來排解不適,更好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輔導員是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的執(zhí)行者,每天面對各種學生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擾,加之工作時間長、工作繁瑣,如果個人專業(yè)素質不夠過硬很容易陷入心理危機中,影響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和個人身心健康。輔導員應加強個人素質能力提升,在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的督導下工作,如遇到棘手問題,超出個人能力范圍的危機事件,學會尋求有多年學生管理工作經驗的書記、副書記的幫助,避免壓力過大造成心理危機。同時,輔導員要學會自我心理保護,避免直接暴露于強烈的危機現場,而是逐步接近,察覺到在個人耐心指導和幫助下的大學生,在經歷心理危機事件創(chuàng)傷后依靠挖掘個人內生動力獲得了個人成長和進步,因而對心理育人工作逐漸樹立信心。當輔導員經歷危機事件后心理創(chuàng)傷無法通過心理創(chuàng)傷的內在動力如生理喚醒水平、創(chuàng)傷認知整合和心理原復力來擺脫時,輔導員可嘗試通過心理支持、積極自我對話和直接針對應急原的問題應對來減輕和消除壓力,通過以上嘗試仍然無法擺脫心理創(chuàng)傷帶來的痛苦時,應學會及時向校心理健康與服務中心專業(yè)咨詢師尋求幫助。在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中,高校輔導員積極參加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培訓,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采取有效措施對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進行預防與干預,開展學術研究,交流研討,撰寫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成功案例,做好自我心理健康維護,可有效預防和減少學生危機事件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輔導員以樂觀向上、豁達寬容的心理素質和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做好此項工作,也有助于減少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五、結語
綜上所述,輔導員做好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需要樹立責任意識和終身學習觀念,以陽光樂觀的工作態(tài)度面對學生心理工作,學會自我消化和及時排解負面情緒。同時,輔導員通過學習、交流和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等實操性心理技能培訓,掌握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的方法和技巧,把談心談話的技巧和方法靈活運用到日常育人工作中,更有利于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開展。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00559.cn/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