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學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高中數學教學存在“方法多,思考少”的問題,教師期望學生在一節(jié)課45分鐘內完成20題或者更多的“問題”,教師給予學生的觀點是:“你們應當熟悉所有的方法,這樣就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去思考了”,不管教師說與否,都會在學生中形成一種這樣的觀念:只要是教師給出的題目一定有解答,只要是你做出答案卻沒有用完題目所給的條件或者說用了所有的條件,那么你一定可以解出題目的答案.這種思維的定式對于學生的考試或許有用,但是對于剛接觸數學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抹殺了對數學的興趣,認為數學永遠是記憶公式或者是按照解題方法解答問題.我認為這種理解是我們需要改進的.還有部分教師熱衷于學習公開課,但是學出來的結果是:討論只是討論、活動只是活動、合作只是合作,目的是好的,可是對于學生卻是一種傷害,“經書是好的,只不過小和尚把它念壞了”.那么,如何在高中教學中更好地進行數學教學呢?我認為教師有以下六個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苦練教學基本功,做好課前教學設計,傳統(tǒng)的教師備課,是以教案為標志的,教案的編制又按照統(tǒng)一的模式突出“三備三寫”,即“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和寫“學期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始終捍衛(wèi)著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觀念,守著自己的傳統(tǒng)經驗不敢放手.而現代的教學一定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即要以學生學習能力為參考,設計教案,設計教學進度,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做到課堂上學生真正積極地提出問題,而非簡單的外在熱鬧. 第二,不要動不動就進行課堂模擬實驗,有些很簡單的問題完全不需要,而對于需要的模擬實驗,我們教師要做到三好,選擇好實驗、制定好目的、 引導好學生,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實驗,實驗的結果是什么,從中有所學.第三,課堂合作不能流于表面,不少學生的合作存在分工不均的問題,這次一個人完成全部任務,下次再輪到下一個人完成.合作一定要是建立在每個成員都參與的基礎上,先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解決問題的答案,再在組群中與別人合作分享思想,目的是達到思想多元化,分工明確化的目的,這樣在有了思維的火花碰撞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在尊重合作上的能力.同時,我們教師也要注意空間和時間的把握,要給予小組足夠的討論空間和時間,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分組討論也是沒有意義的. 第四,增強學生自我探索的能力,與此同時最重要的還是教師的干預指導,萬事開頭難,學生在開始討論的時候如果與本次課程相差較遠,教師有必要進行適當的引導,這也保持了高效的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這樣的游戲:每個小組都配置了一個口袋,其中分別裝有若干個粉色的球和黃色的球,教師要求學生每次摸一個球,并對所得的結果加以記錄,然后算出一共摸了多少次,多少次是紅球,多少次是黃球.顯然教師的目的就是在于考查學生對于概率知識的理解,各個小組匯報得出的結果:如果袋子里的紅球多,那么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就大,如果袋子里的黃球多,那么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就大.這一結果顯然與教師希望的結果不同,學生還只是留在實驗的表征現象,然而對于實驗數據沒有在意,這就是教師做得不夠. 第五,合理地把知識融入生活,而不是把任何知識聯(lián)系生活.對于一些不必要創(chuàng)設情境的知識不要硬搬,否則很容易出現愚蠢的情境愚蠢的問題,適得其反,讓學生產生反感.另外,情境創(chuàng)設不應當只是起到“敲門磚”的作用,而是應當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自始至終起到引導作用. 第六,培養(yǎng)學生有良好的課后復習和課后反思的習慣.波利亞指出:“即使是相當好的學生,當他能得到問題的解答,并且很干凈利落地寫論證后, 就會合上書本,找點別的事情來做.這樣他們就錯過了一個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 通過回顧所完成的解答,通過重新考慮和重新檢查這個結果和得出這一結果的路子,學生們可以鞏固他們的知識和發(fā)展他們解題的能力.”教師在學生做完實驗后一定要及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原理,將實踐的外在感受及時轉化為數學知識,特別是對高中的學生要從看一看、做一做,進而到想一想、畫一畫、算一算. 總之,教師只要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內”在的知識,就不會出現流于形式.學生不要為活動而活動,不要為討論而討論,不要為合作而合作,教師要調節(jié)好課堂的氣氛,做好課堂的引導,用好電子課件,做到傳統(tǒng)與現代結合,這樣的數學教學一定會得到學生的認可。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