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本土民間藝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
作者:王珺來源:http://www.zzqkw.com/日期:2013-01-23人氣:602
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內容,它是勞動人民直接創(chuàng)造或在勞動群眾中廣泛流傳的藝術,體現了人類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民間藝術是生產者的藝術”,意思是說,民間藝術是植根于勞動和勞動者的。民間藝術教育是在民間藝術的眾多門類中篩選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幼兒學習民間藝術能充分體驗到感知美、理解美、創(chuàng)造美的愉悅,如:民間文學(童謠與童話、神話、寓言故事、諺語與謎語等),民間音樂(歌曲、舞蹈、樂曲等);民間美術(繪畫、年畫、手工、刺繡、剪紙、泥塑等),都可以用在幼兒各類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本土文化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特性為幼兒教育提供了豐厚的教育內容和教育資源。我園的幼兒教育就是要將這些傳統(tǒng)的文化綜合起來,通過幼兒活動進行整合,使之成為傳承歷史文化發(fā)展與變遷的載體,在幼兒幼小的心靈傳播,以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
1、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
幼兒園民間藝術教學活動是教師根據民間藝術教育設計的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幼兒學習的活動,是班集體或小組性的學習活動。如在“欣賞陶泥作品”活動中,我們首先將各色各樣陶泥藝術品的呈現在孩子們面前,讓他們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之后,再提出“你看到了什么”、“陶泥是什么樣的”等問題,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觀察力、藝術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接著,我們積極引導幼兒討論陶泥作品的色彩、造型、動態(tài)及制作材料等,如啟發(fā)幼兒討論陶泥作品的色彩、造型、動態(tài)及制作材料等,如啟發(fā)幼兒思考“陶泥有哪些顏色,它們是怎樣制作的”“有什么形狀”等問題,感受民間美術作品大膽、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了解色彩的裝飾性,圖案的對稱性等特點;此外,我們還提出“陶泥可以制作成什么”等問題,讓幼兒通過觀察分析,感受陶泥藝術品的形態(tài)特征。由于歷史的沉淀,每一件民間藝術品都有豐富的含義,或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寄托對朋友、親人的衷心祝愿等等。在活動中,我們設計了“陶泥制品與瓷器有什么不同”、“人們?yōu)槭裁匆鲇锰漳嘀谱魑锲贰钡葐栴},讓幼兒思考作品背后的社會意義,從而提高其審美活動的質量。最后我們請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在這個階段,我們引導孩子避免用簡單的“是”或“否”來判斷,也不要引導孩子異口同聲地說“喜歡”等語句,而是鼓勵孩子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提高了孩子的價值判斷水平和審美能力。
2、豐富多彩的區(qū)角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幼兒的知識是在操作與探索中通過自身的活動獲得?,F在的許多幼兒園都開有區(qū)角活動區(qū),區(qū)角是一個沒有局限的地方,幼兒可以在里面盡情的活動。現在幼兒園里的區(qū)角活動有很多種,如游戲區(qū)、美工區(qū)、表演區(qū)、圖書區(qū)等一些活動區(qū)域。
在游戲區(qū),可以運用家長、教師收集大量的民間玩具放進游戲區(qū),并且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安全因素等進行整理。例如陀螺、沙袋、風車、木板、降落傘、冰棒棍等適合游戲的材料。這些材料可塑性強,可以千變萬化,來源于一代又一代有的生活,所以深受孩子的喜愛,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發(fā)揮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在美術區(qū)可以放進橡皮泥、彩色紙、彩帶、碎布頭和大量的農村自然材料,讓幼兒通過畫、剪、貼等進行簡單的工藝操作,在這里進行民間藝術教育活動,讓孩子漸漸流露出對民間藝術的迷戀,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盡情的享受民間藝術美的熏陶。
3、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當中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兒園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也是民間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老師應該把民間藝術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在每天的幼兒園生活活動中,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民間藝術,讓民間藝術教育更加生活化。例如在幼兒入園時,播放一些瑯瑯上口的民間藝術童謠以及婉轉流利的民間藝術兒歌等給幼兒欣賞,讓幼兒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幼兒園;飯后散步時給幼兒講述民間故事;午睡后,民間音樂伴隨著幼兒起床、穿衣…… 課間操時讓幼兒在民樂、民歌的伴奏下做韻律操、武術操等。讓民間藝術教育與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情景化、生活化。
民間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是中國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娛樂性強,內容豐富,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教育性等,深受幼兒喜愛,且能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因此讓幼兒學習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教育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智慧潛能,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幼兒良好個性品格的形成,增長了幼兒對祖國家鄉(xiāng)及周圍人的積極情感。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民間藝術作為其間一支瑰麗奇異,散發(fā)著濃郁的民族氣息和活力,它產于自然,內容豐富多彩。在幼兒園開展民間藝術教育,是為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激發(fā)民族自尊心,培養(yǎng)幼兒對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的興趣、情感和審美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張淑妮.民間文化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fā)與運用.《幼兒教育》,2008.6
[2]毛寧.讓民間藝術之花綻放在幼兒園.《學前教育研究》,2009.8
1、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
幼兒園民間藝術教學活動是教師根據民間藝術教育設計的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幼兒學習的活動,是班集體或小組性的學習活動。如在“欣賞陶泥作品”活動中,我們首先將各色各樣陶泥藝術品的呈現在孩子們面前,讓他們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之后,再提出“你看到了什么”、“陶泥是什么樣的”等問題,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觀察力、藝術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接著,我們積極引導幼兒討論陶泥作品的色彩、造型、動態(tài)及制作材料等,如啟發(fā)幼兒討論陶泥作品的色彩、造型、動態(tài)及制作材料等,如啟發(fā)幼兒思考“陶泥有哪些顏色,它們是怎樣制作的”“有什么形狀”等問題,感受民間美術作品大膽、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了解色彩的裝飾性,圖案的對稱性等特點;此外,我們還提出“陶泥可以制作成什么”等問題,讓幼兒通過觀察分析,感受陶泥藝術品的形態(tài)特征。由于歷史的沉淀,每一件民間藝術品都有豐富的含義,或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寄托對朋友、親人的衷心祝愿等等。在活動中,我們設計了“陶泥制品與瓷器有什么不同”、“人們?yōu)槭裁匆鲇锰漳嘀谱魑锲贰钡葐栴},讓幼兒思考作品背后的社會意義,從而提高其審美活動的質量。最后我們請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在這個階段,我們引導孩子避免用簡單的“是”或“否”來判斷,也不要引導孩子異口同聲地說“喜歡”等語句,而是鼓勵孩子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提高了孩子的價值判斷水平和審美能力。
2、豐富多彩的區(qū)角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幼兒的知識是在操作與探索中通過自身的活動獲得?,F在的許多幼兒園都開有區(qū)角活動區(qū),區(qū)角是一個沒有局限的地方,幼兒可以在里面盡情的活動。現在幼兒園里的區(qū)角活動有很多種,如游戲區(qū)、美工區(qū)、表演區(qū)、圖書區(qū)等一些活動區(qū)域。
在游戲區(qū),可以運用家長、教師收集大量的民間玩具放進游戲區(qū),并且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安全因素等進行整理。例如陀螺、沙袋、風車、木板、降落傘、冰棒棍等適合游戲的材料。這些材料可塑性強,可以千變萬化,來源于一代又一代有的生活,所以深受孩子的喜愛,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發(fā)揮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在美術區(qū)可以放進橡皮泥、彩色紙、彩帶、碎布頭和大量的農村自然材料,讓幼兒通過畫、剪、貼等進行簡單的工藝操作,在這里進行民間藝術教育活動,讓孩子漸漸流露出對民間藝術的迷戀,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盡情的享受民間藝術美的熏陶。
3、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當中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兒園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也是民間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老師應該把民間藝術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在每天的幼兒園生活活動中,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民間藝術,讓民間藝術教育更加生活化。例如在幼兒入園時,播放一些瑯瑯上口的民間藝術童謠以及婉轉流利的民間藝術兒歌等給幼兒欣賞,讓幼兒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幼兒園;飯后散步時給幼兒講述民間故事;午睡后,民間音樂伴隨著幼兒起床、穿衣…… 課間操時讓幼兒在民樂、民歌的伴奏下做韻律操、武術操等。讓民間藝術教育與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情景化、生活化。
民間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是中國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娛樂性強,內容豐富,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教育性等,深受幼兒喜愛,且能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因此讓幼兒學習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教育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智慧潛能,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幼兒良好個性品格的形成,增長了幼兒對祖國家鄉(xiāng)及周圍人的積極情感。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民間藝術作為其間一支瑰麗奇異,散發(fā)著濃郁的民族氣息和活力,它產于自然,內容豐富多彩。在幼兒園開展民間藝術教育,是為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激發(fā)民族自尊心,培養(yǎng)幼兒對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的興趣、情感和審美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張淑妮.民間文化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發(fā)與運用.《幼兒教育》,2008.6
[2]毛寧.讓民間藝術之花綻放在幼兒園.《學前教育研究》,2009.8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