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武術教學中的思考-體育論文
高校中開展武術教學的好處和意義
1、高校學生需要武術。高校學生正處在高效率、高效益的產業(yè)結構,技術密集的生產方式和知識型的勞動結構中,這就使高校學生在校期間學習任務加重,畢業(yè)后社會對他們的要求也吏加嚴格。他們必須掌捤行之有效的鍛煉身體的方法,以保持良好的體質和旺盛的精力投身于丁作。武術能通過自身的鍛煉來調節(jié)人體的“內環(huán)境”,使人保持健康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武術不受時間,場地,天氣條件等環(huán)境的限制,是一種簡單易行,經濟有效的體育方式。因此,武術一旦被高校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就可終身受益。
2、在高校中推廣武術是武術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目前武術事業(yè)正在蓬勃發(fā)展,但中國武術要真正走向世界,成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還存在很多問題。關鍵是武術理論的研究和推廣不夠科學化。高校是科研的最佳基地,有了更多師資力量的投人會一定會加速武術理論研究的科學化和系統(tǒng)化。從而更快更好地推動武術走向世界。
3、有助于形成健美的體魄和優(yōu)美的姿態(tài)。武術是力與美結合的藝術。武術鍛煉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靈敏度、協調性等,能使身體更加健美,形成優(yōu)美的姿態(tài)和健康的體魄,舉止言行流露出瀟灑的風度。
4、有利于其他運動項目的學習。武術教學中要嚴格要求學生姿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用頑強的意志克服練習中的枯燥感和疲勞感,鍛煉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這有利于其他體育運動項3的學習和提高。
目前高校武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yè)特長教師不足。師資隊伍的數和質量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武術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技術動作規(guī)范,而旦還要熟知武術各流派的風格特點及其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感性與理性的融合?,F全閏師類體育教育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武術技術水平達到一級運動員資格的極少,水平較高的主要集中于運動系,但畢業(yè)生很少進入教育執(zhí)教,這就造成了在教育教學中武術教師水平普遍較低的現象。高校體育教師中大多數的教師對武術只是一般掌握,沒有真實理解武術的基本原理,在集體備課時,也只是重溫一下規(guī)定套路。這樣的教學引不起學生對武術的興趣,也談不上教學質量,更不能使學生從文化角度認識和欣賞武術。
2、教學目標短淺。目前在高校實際體育教學中,教育目標只是定位在身體形態(tài)的完善、技能的提高和發(fā)展上,忽視了終身體育教育這一最高目標。在實踐中,教師在課上過分強調運動負荷的控制和技術教學的精雕細刻,而忽視了興趣的培養(yǎng)。要實現終身體育鍛煉就得培養(yǎng)學生成為終身愛好者。學生難以忍受這種只求精確操練,漠視個體價值和意義的武術課,進而大量的學生對武術的興趣大打折扣。
3、武術教學內容陳舊單一、教學方法陳舊。在以往的教學中始終是以完成教學大綱目標為主,大多采用講解一示范一領做一練習的傳統(tǒng)教學手段。其教學方法單調,形式死板,課堂氣氛沉悶,在學生的心理和學習中造成一種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大大制約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潛力的發(fā)展。
4、教學內容不夠完善,不能適應當前大學生需要。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以及養(yǎng)成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重要條件。目前各高校規(guī)定的武術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長拳與太極拳類項目上,這說明學校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也考慮到學生健身的長遠利益,特別是太極拳類項目,即符合學生未來健身的實際,又有長遠的社會效益。但各普通高校采用的大多是沒有符合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而且教學內容是一直沿用了很久的初級類拳械。
四、提高武術教學質該的胃
1、教學目標要促進大學生武術終身思想的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的樹立是現代社會對體育的客觀要求,體育教學目標應當反映體育教學效益的長期性、延續(xù)性,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因此,在通過武術教學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髙健康水平的同時,也要為大學生步人社會后能自覺地科學鍛煉武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礎。
2、提高教師自身水平。武術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直接影響武術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武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首先,示范動作要標準正確。教師應有正確、標準、優(yōu)美的示范動作,可以使學生通過直觀的感性認識來獲得正確的動作表象。結合標準正確的示范動作,詳細地講述動作的攻防作用,使學生在練習中表現出動作的節(jié)奏感、神態(tài)、勁力和攻防意識等技能在練習中不斷提髙。其次,教學語言要精練。動作講解時要精練、準確,同時應結合動作的攻防性質進行講解,便于學生對動作的理解。講解的時機要恰當,練習過程中結合口頭提示有助于學生糾正動作和提高動作質量。在武術教學中教師運用精練的教學語有助于教與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教學內容要形式多樣。教學內容的合理化是提高學生興趣的關鍵。高校武術教學內容應符合大學生的興趣進行合理安排。武術教學的形式多樣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開闊學生在武術領域的視野和知識面。武術教師的知識,技術水平是有限的,而武術是博大精深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武術協會或武術館里參觀、座談、學習,了解武術的傳統(tǒng)理論和思想,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專業(yè)隊的訓練和比賽,參加國外武術組織的訪問表演等。同時還可以邀請有代表性的拳種流派繼承人或專業(yè)隊教練員等專業(yè)人士來介紹各方面的情況,使學生更多地了解武術訓練的方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對武術有一個全面觀,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4、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原始動力,一旦學生對某項運動產生興趣,就會在練習中投人更大的精力。在武術課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武術的特點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剛開始學習武術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比較濃厚的,因此在剛開始教學時注意暫降低對基本功的要求,能培養(yǎng)學生的協調能力就達到了目的。教師在講解示范時要體現武術的特點,并同時選擇幾個有難度的組合或分段表演給學生觀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另外要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武術種類繁多,結構復雜,但也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性和系統(tǒng)性,學習武術一般要從簡到繁,從淺及深。學生的武術基礎參差不齊,教師在上武術課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5、運用多媒體教學。將多媒體教學作為武術課的輔助手段,是改進武術教學,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應充分利用高?,F有的教學設備,通過播放武術聲像教材,制作武術多媒體課件等手段,讓學生直觀地領悟武術的技術要領及其藝術魅力。學生們通過觀看高水平武打功夫片或武術比賽,可以欣賞到運動員流暢的動作、個人技術的運用以及精神的對決,感受武術的藝術魅力,從而激發(fā)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重要的是在欣賞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反復地播放有關的畫面,詳盡地講解并強調關鍵的動作要領,使學生在視覺的直接沖擊下形成深刻的記憶。也可利用多媒體功能把學生的動作拍下來,之后讓學生自己檢查自己動作,使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有利于自己的提高和改進。
6、注重武德的培養(yǎng)。在武術教學中,還應注重武德的教育培養(yǎng)。就是要求習武者按照武術的道德原則和高尚的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苦樂觀和道德觀。
五,結論
武術作為我國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結晶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它具有獨特的健身功能和內在的內省功能。在大學生中傳播武術的精髓,并讓學生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能不僅能滿足學生運動興趣,形成體育鍛煉的~慣與終身愛好的需要,也是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盂要,對樹立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武術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全面提高教師業(yè)務和專業(yè)技術水平,優(yōu)化武術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中華武術文化的魅力,更加積極地學習和傳播中華武術文化。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