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上海老歌在電影中的魅力

作者:于佳來源:《芒種》日期:2016-02-03人氣:3059

上海老歌是指集中于1931-1949年老上海的唱片公司出版的一批音樂,這些歌曲飄搖著濃濃的舊上海風情,如同泛黃的書頁般帶著往日的溫馨,傳遞著濃郁的抒情風味,它們從舊上海的留聲機中走出來,如今已經成為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上海老歌涉及的社會內容極其廣闊,反映了舊上海歌舞升平、紙醉金迷的場面,如《夜上?!返龋灰裁枥L了底層人民生活的困苦生活,如《漁光曲》等;青年男女美好真摯的愛情,如《鳳凰于飛》、《如果沒有你》等;還包含著一些抗日救亡的激昂歌曲,如《長城謠》《紅豆詞》等。以王人美、周璇、白光為代表的舊上海歌手,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天后”,正如王菲等女歌手在當代歌壇的地位,她們還是第一批影視音樂雙棲的女明星,如周璇的嗓音甜美、音質細膩,并且結合民歌的發(fā)聲方式獨創(chuàng)氣聲唱法,不僅演唱過《天涯歌女》《夜上?!贰而P凰于飛》等二百多部膾炙人口的歌曲,還出演過四十三部電影,《馬路天使》中周璇清新可愛的面容至今仍讓老一輩電影愛好者難以忘懷,被稱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的代表。上海老歌一開始就是為電影而生的,有相當一部分是上海老電影的主題曲和插曲,近年來隨著懷舊風情悄然興起,上海老歌又成為當代電影中的元素,被王家衛(wèi)、李安等多位導演選作自己的電影素材,是當代電影中尤為重要的內容。

一、老電影中的上海老歌

老上海是復古和經典的象征,連音樂都是淺吟低唱、千回百轉中自有風情萬種,如同畫報上的上海時髦小姐,永遠畫著精致的濃妝,身穿嬌俏的旗袍,蘊藏著一種低調的奢華。上海老歌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引導了中國音樂的風尚和潮流,它們的普及跟上海老電影的傳播是分不開的。在電影《馬路天使》和《長相思》等老上海電影中,都可尋覓到上海老歌與老電影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天涯呀海角,覓呀覓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這段歌詞出自1937年由袁牧之導演,由趙丹、周璇主演的電影《馬路天使》中的插曲《天涯歌女》,這部電影直到現(xiàn)在還被許多電影迷所津津樂道,被稱為中國三十年代有聲電影的經典,賈樟柯曾談到,“我國早期電影《馬路天使》里曾有過那么活潑的市井生活的描繪,可惜在日后的中國電影史上幾乎很少有這樣的珍品了。”《馬路天使》用活潑幽默的方式表現(xiàn)了生活在舊上海大都市里小人物的酸甜苦辣,講述了小云、小紅兩姐妹被人騙到上海,小云被賣給老鴇做暗娼,小紅終日跟隨琴師去茶樓賣唱。雖然住在貧民區(qū)日子過得十分艱難,但是小紅天生活潑伶俐,窗對窗住著年輕英俊的號手陳少平,兩人每天打打鬧鬧產生了青春愛情,小紅因為生的一副好嗓子被地方惡霸看中,陳少平和朋友們機智地展開了營救小紅的行動。

《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是電影中的兩首插曲,很難說是電影帶紅了這兩首歌,還是這兩首歌帶紅了電影,總之,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的中國,這兩首歌是無人不會唱的,它們到現(xiàn)在已經成為了老上海電影、老上海風情的象征?!端募靖琛肥切〖t擺弄著辮子在茶館里給客人表演唱的,“春季到來綠滿窗,大姑娘窗下繡鴛鴦”,從春唱到冬,淺白的唱詞伴隨著胡琴的聲音,融合了舊上海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融合。周璇的聲音既小家碧玉,也可登大雅之堂,展現(xiàn)了濃郁的上海風情,活脫脫地展現(xiàn)了小紅青春活潑、情竇初開的特點,還借助視覺和聲音的相互補充交代了小紅生活的環(huán)境,比如琴師對小紅十分兇惡、惡霸對她心懷鬼胎等等,電影借助歌曲的形式展現(xiàn)了豐厚的內容?!短煅母枧穭t是小紅和陳少平互相表達初戀愛情的歌曲,借用音樂來推動情節(jié)和人物情感的發(fā)展這種手法是十分細膩的,“小妹妹似線郎似針,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表達了小兒女的綿綿情意,這比現(xiàn)在許多電影直白肉麻的示愛橋段要含蓄得多、浪漫得多,通過周璇甜美的聲音,觀眾也能體會到主人公初戀甜蜜的喜悅之情。

二、當代電影對上海老歌的拓展

上海老歌不僅回旋在舊上海的老電影里面,它們與現(xiàn)在的時尚仍然顯得那樣合拍,在低調華麗的聲音下流動的是永遠對精致優(yōu)雅的追求,以及氣質女性對生活點點滴滴的體會。上海老歌是表達深情的最好方式,當代許多著名的電影都借用了上海老歌,其中的代表有王家衛(wèi)《花樣年華》、李安《色·戒》、周星馳《功夫》等等。

作為一個懷舊的上海人,王家衛(wèi)始終對上海老歌情有獨鐘,在《愛神》中,他選擇了吳鶯音的《紅燈綠酒夜》和《好春宵》,“莫再虛度好春宵,莫教良夜輕易跑,你聽鐘聲正在催,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膘柪阽R子前面輕輕撩起了一縷亂發(fā),外表的驕傲掩蓋不了內心的蒼涼,烘托了張震和鞏俐終于走向散場的虐戀,用繁華的歌聲折射女主人公愛情的凋落。(值得一提的是,鞏俐也不是第一次表現(xiàn)上海老歌了,她在《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中翻唱了周璇的《花好月圓》。)王家衛(wèi)的《花樣年華》更是將舊上海發(fā)揮到了極致,蘇麗珍和周慕云是兩個失意的孤獨人,因為伴侶相互出軌而惺惺相惜,二人保持著精神層面的交流和感情上的依賴。二人愛情的轉折點是借助周璇《花樣的年華》來表現(xiàn)的,在影片的三分之二處用這首歌來點題可謂神來之筆,蘇麗珍和周慕云各自倚靠在一面墻的兩邊,各懷惆悵地仰望天空,“花樣的年華,月樣的精神,冰雪樣的聰明,美麗的生活,多情的眷屬......驀地里這孤島,籠罩著慘霧愁云慘霧愁云......”將二人說不出口的依戀不舍還有濃濃的哀愁化作一縷來自老上海的歌聲,將二人的情緒十倍百倍地渲染出來。這個故事說穿了就是一對男女的婚外情事,而王家衛(wèi)意不在講故事而在于傳遞感情,通過《花樣的年華》,影片表現(xiàn)了主人公男女的惆悵,是人性中普遍的孤獨、深刻的內容。

在《色·戒》中,王佳芝為易先生唱的那段《天涯歌女》同樣是全片的轉折,蘊含著復雜的情感內容。編劇曾經談到,王佳芝的《天涯歌女》是李安的神來之筆,李安“能用這首曲子讓觀眾看到漢奸墜入情網的過程,湯唯的小曲唱得好,完整唱出了女人憐惜男人的心情......”這首上海老歌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呼之欲出,易先生感動或許除了佳芝的一往情深,還有透過《天涯歌女》傳遞出的他們其實是一樣的人,也一樣孤獨和渴望被愛。

三、上海老歌在電影中的象征意義

在探究上海老歌在電影中的象征意義時,我們要看到老歌存在的社會背景,一時代有一時代之風尚,上海老歌像一個薄霧輕紗紙醉金迷的夢境,其背后有著更為廣闊的社會內容。

首先,上海老歌是對商品社會的折射。張愛玲稱上海曲風為“時代曲”,說上海老歌是“奇異的智慧”,想必這些老歌也給張愛玲本人帶來了奇異的靈感。上海老歌是伴隨著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上海的都市化而應運而生的藝術形式,當時上海十里洋場、歌舞升平,是遠東最發(fā)達的城市,對剛剛從傳統(tǒng)農耕文化中走出來的人們來說,無異于一個紙醉金迷教人無法自拔的神話世界,即使它外表華麗的背后掩蓋著多少普通人的心酸。上海老歌很巧妙地體現(xiàn)了上海當時的時髦和風尚,也抒發(fā)了很多在大都市夾縫中苦苦求生的一些小人物的嘆息,訴說著鄉(xiāng)土風情和都市化文明的交織。但是究其本質來說,上海老歌是商業(yè)化的產物,不僅歌曲是商品,就連演唱它們的女明星也已經商品化了,這是中國最早的商品社會的雛形,也是最早的對人的異化,這在西方一二百年前就已經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了。在電影中,上海老歌代表的是整個深入人心的消費文化,說是靡靡之音也不為過,它們是社會流俗的不可逆的發(fā)展潮流的縮影,導演們在電影中展示的不只是一種上海風情,還有商品社會的背景。在當代中國我們經歷了經濟迅速崛起,難免會經歷一些文化上缺失斷裂的陣痛,李安們敏銳地察覺到了社會的暗流,并且借助電影的形式把當今社會需要的精神內容展現(xiàn)出來,這也是當代電影需要“上海老歌”元素的意義。

此外,上海老歌還完整地展現(xiàn)了舊上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明的交織,是老上海文化的象征,舊上海時期類似于我國古代的魏晉時期,是一個讓人無限向往和難以忘懷的時代,代表著我國文化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高峰,是文明發(fā)展找對了路子、極其興盛的時代,上海老歌是一個時代音樂、藝術、文化的縮影。電影中的上海老歌元素,是對上海老歌的一種致敬,并不是每位導演都能用得好這座音樂寶藏的,只有擁有優(yōu)雅懷舊的情懷,細膩敏感的情感把握,以及對當代時代脈搏的準確感知,才能充分運用上海老歌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借助過去的情懷展示人類普遍的心態(tài)。

總而言之,上海老歌不只是老上海時代的回憶,也不只是上海人的回憶,它們在過去展示著廣闊的社會生活內容,到今天更是人們精神狀態(tài)的一種表達。在電影中,它們娓娓道來的是當代人和上個世紀初人們共通的一種情懷,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眷戀,一種對寂寞如雪的人生凄美的嘆息,一種橫跨百年屬于華夏兒女共同的心靈印記,上海老歌生活在上個世紀初和本世紀初的電影里,像一個風韻猶存的女人默默地訴說著她的前世今生。

本文來源:http://00559.cn/w/wy/1534.html芒種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